「板橋送福」茶點上面分別印製「吃」「虧」「是」「福」四個字。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
研發「板橋送福」糕點
6月22日,記者在濰坊市博物館文創商店展廳看到,文創產品涵蓋了飾品、文具、背包、家居、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領域。作為文創糕點,「板橋送福」茶點一經推出,就吸引了我市不少「吃貨」,供不應求。
當天文創商店展廳只有幾個茶點的樣品陳列擺放。記者發現,每一套「板橋送福」茶點有櫻花粉、落日黃、月牙白、咖啡黑四款顏色和口味不同的糕點,上面分別印製「吃」「虧」「是」「福」四個字。
濰坊市博物館文創科科長陳建雲介紹,這款文創藝術糕點是由濰坊市博物館聯合我市一家品牌烘焙店共同研發的,取名為「板橋送福」,創意靈感源自市博物館館藏碑刻《吃虧是福》,出自曾任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將『吃虧是福』四個字做成不同口味的茶點,意在品味人生,寓意吃到口中的虧,便是以後人生路中的福,故多食多福。」陳建雲表示,在端午節到來之際特別推出「美術料理」茶點,以此祝市民佳節安康、福壽康寧。
這款頗具濰坊特色的文創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市民喜愛。家住奎文區櫻園小區的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她通過文旅直播活動購買了一套文創糕點,發現糕點設計精美,像藝術品。「將『吃虧是福』做成點心,既有創意又有濰坊特色。造型精美很想嘗嘗,但又捨不得吃。」孫女士表示。
「第一批定製款200多套茶點已經全部銷售完。」陳建雲告訴記者,這款糕點不僅造型具有濰坊元素,在製作工藝上也借鑑了傳統老濰縣糕點工藝,純手工製作。根據反饋,他們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精緻化的改良升級,從甜度、大小、食材、造型等方面進行優化,讓「板橋送福」造型更加美觀,口味更佳。「改良精緻的糕點推出後將大批生產,投放到各個文化旅遊景區,讓更多人能夠吃到。」陳建雲表示。
創意「文物」可帶回家
近年來,國內許多博物館針對館藏品開發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創意產品,常常成為「網紅」。濰坊市博物館也積極組建文創產品研發團隊,塑造亮麗文化名片,建設了自己的文創展廳,結合濰坊地區的歷史文化及地域特點,將博物館內文物元素做成衣服、背包、筆記本等等各種文創產品,打造成了「移動版的博物館」,「難得糊塗」單肩包、文物靠墊、「濰水之戰」玉雕……這些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選購,「把博物館『文物』帶回家」。文創糕點「板橋送福」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通過另一個形式讓文物「活」起來。
「我們將文創產品與衣食住行相結合,讓「文物」走出高閣、飛入尋常百姓家。」陳建雲告訴記者,不僅如此,濰坊市博物館文創科還將文創產品帶進校園課堂,讓更多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文創產品。他們還將文創產品辦起線下展覽,把這些好看、實用、有收藏價值的文創產品集中展示出來,讓人們有機會更貼近、更直觀地欣賞。陳建雲表示,通過優秀的文創產品承古續今,可以讓文物從冰冷的櫥窗裡走出來,讓人們感受其澎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