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2020-12-22 金臺資訊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擁有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陝西,應該如何利用博物館的優勢資源讓更多遊客了解陝西的歷史文化?以陝西特色傳統文化為原型開發的文創產品又該如何跨界「出圈」?

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讓文創開發精準化

近日,一組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歷時半年完成的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指出,當下文創產品消費需求呈現九大特徵:消費者偏愛美食、飾品、文具等輕型文創產品;消費者更注重文創產品的「美、趣、品」,「價廉」未必拉動購買力;300元為價格閾值,高創意附加值有望促進消費升級;實體商店體驗整體良好,商品展陳和服務是短板;線上線下渠道各美其美,充分挖掘城市空間可能性,拓展文創銷售渠道;假日經濟與夜間經濟「雙輪驅動」文創活動;科技與文創融合前景看好,高科技互動展演受追捧;文創活動有望成為文化文物單位文創未來增長爆點;線上場景式文創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女性、上班族、年輕化、個性化成為文創產品設計關鍵詞。

不難看出,文創產品的主流消費群體正在偏向年輕化,文創產品的審美需求、購買渠道、消費體驗等也隨之改變。針對這些變化,我省各大博物館給出了哪些對策呢?

2019年,陝西歷史博物館全年共研發新產品281款,推出「4 2」系列國寶紀念卡,其中以西漢「皇后之璽」為原型打造的文化精品受到公眾的認可和喜愛,研發的首批百餘款「花舞大唐」主題文創新品以T臺走秀的形式進行文創展演,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時還在食品、餐廳、遊戲等多個新領域積極進行嘗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全年共研發產品167件,與華揚聯眾籤訂數字推廣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同開發出「大秦雄風」紀念章、兵馬俑建館周年紀念券、高端限量版金銀幣等文創產品。西安碑林博物館新研發3個系列共260款產品,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作發行中國書法藝術(隸書)金銀紀念幣,與網易遊戲合作將碑林文化元素應用於遊戲《大話西遊》中。西安博物院與企業聯名推出冰心玉壺——冰酒產品及其他文創產品共25個系列198種,創造出新的官方卡通IP形象——唐小西,開發出唐小西做運動、唐小西彈古琴、唐小西咥美食等8個系列35種產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以館藏文物、銀杏林、月季園等資源為依託,開發出「銀杏」系列、花季首飾系列等8種56款文創產品。

各大博物館在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力度的同時,更加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並將之拓展和延伸到博物館教育、傳播和服務功能方面。陝西歷史博物館聯合天貓新文創在大唐不夜城落地實體服務店,吸引了許多市民遊客前來參觀、體驗,實現了「線下 線上」新零售模式的應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商業網點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從「提供服務,商業經營」轉變為「注重社會效益,引導文化傳播」,將博物館商店打造成博物館的「最後一個展廳」。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通官方淘寶店,結合銀杏節、大學生活動、文物數位化體驗及文化創意產品展示等各類活動進行促銷,為文創產品銷售拓寬了渠道。西安博物院的「西博造物」文創實體店以自助購物模式對外開放,讓遊客更加輕鬆自在地購物,同時,攜手中國郵政促成小雁塔薦福郵局落地,不僅增加服務功能,提升了遊客的遊覽體驗度,也成為一個旅遊打卡的網紅景觀。

激活博物館潛能

讓歷史文化融入生活

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文創產品正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如何把傳統文化元素注入文創產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百姓生活,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館的優勢資源,將文化服務進一步延伸到經濟建設、百姓生活和科研文化領域?西安博物院副院長王鋒鈞提出了一些建議。

王鋒鈞認為,博物館的建築常被視作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文化標誌和文明形象的存在,往往也是當地重要的人文景觀。自2008年國有博物館陸續免費開放後,博物館的參觀人數逐年增多,許多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不少博物館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築、高規格的藏品和高水平展覽引起公眾的關注,博物館在文創、新媒體運用及空間和形象資源等方面的商機正日益凸顯。各類博物館應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有形和無形資源,引入商業力量開發營銷文創產品,發揮文創主力軍的作用,亦可適當利用其場地空間、新媒體平臺或社會影響力為工商企業的營銷宣傳提供服務,為其品牌注入文化元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城市化的生活功能,還需要城市化的文化功能,而博物館就是城市的主要文化設施和城市文化的主要載體。博物館通過引進、交換異地或異國的展覽,不斷把具有異域風情的優秀文化帶給市民,同時在博物館的公共區域提供餐飲和高雅的休閒環境,讓博物館成為市民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休閒空間。有條件的博物館還可為有文娛愛好的市民提供場地,鼓勵進行有傳統特色的音樂歌舞、武術雜技、詩歌朗誦等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為傳統文化提供不斷豐富、發展、傳承的場地,使博物館的文化活動更為豐富和活躍。

長期以來,國內多數博物館藏品只有少量用於陳列展覽、借展交流、學術研究等,大量藏品被封存在庫室的局面需要改變。王鋒鈞表示,文博系統應本著服務社會的理念,加強對文物的研究和利用,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文物藏品資源向學術界開放的機制,鼓勵博物館、考古所等文博機構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將文物資源與智力資源有機結合,為配合社科研究推出創新的制度安排。同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結束後建立起的全國文物資料庫應設立社會服務網絡平臺,不僅讓學術界和文化藝術界,也要讓海內外公眾利用這一資源寶庫,研究、了解燦爛的中華歷史文化。

只有讓博物館「活起來」,融入社會發展,讓文化遺產在國民教育、文化交流、經濟建設、百姓生活和學術科研等領域發揮其應有作用,讓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與百姓生活融為一體,才能使大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其所傳遞的文化因子,成為助力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能量。

相關焦點

  • 陝西文物系統文創產品評選揭曉 博物館文創愈發新穎豐富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楊)近日,記者從陝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化產業專業委員會了解到,陝西文物系統第二屆(2019)優秀文創產品評選在西安揭曉,共評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優秀獎15名,博物館文創產品創意與品類越來越新穎豐富。
  • 陝西歷史博物館首個縣級文創產品推廣展示中心在石泉建成
    陝西歷史博物館首個縣級縣級文創產品推廣展示中心在石泉建成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 通訊員 孟少猛 )今天(9月29日),由石泉縣政府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共同打造的「鎏金銅蠶」文創產品展銷中心在國家一級文物鎏金銅蠶的發現地
  •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如何進行IP文創開發的?
    博物館IP要滿足消費者與日俱增的文化體驗性消費訴求專訪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化產業部副部長李博雅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171萬件,僅次於故宮博物院。李博雅: 近年來陝西歷史博物館通過IP授權攜手一系列知名品牌與企業,不僅將「唐妞」、「唐寶貝」等已有IP釋放出更加強大的商業價值,還打造出「花舞大唐」這一原創IP。通過IP的運營與打造,「唐妞」IP在文創產品、內容創作以及IP授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 博物館的生意陝西做得怎樣?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幾乎每個博物館都在做文創,但並不是每個博物館都能做得好,陝西作為一個文化大省,但遊客來一趟西安,看看兵馬俑,吃完泡饃,豐富的歷史文化如何被帶回家?陝西擁有9座一級博物館,我們採訪了其中5家,來看看陝西的博物館,生意做得怎麼樣。
  • 陝西歷史博物館「花舞大唐」文創T臺秀走進商場
    此次文化展演由陝西歷史博物館與東方密語聯合打造呈現,以動靜態文創秀為表現形式,旨在以貼合現代人審美感受的模特展示帶動文創產品秀,配合典雅且巧思獨具的妝容服飾與富有感染力的音樂,為觀眾帶來了獨出心裁的文創秀展示,營造出了「花舞大唐」的盛世文化氛圍。這也是繼2019年6月20日陝歷博與東方密語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花舞大唐創意來自典藏」文創T臺秀後的第二場「花舞大唐」文創展演活動。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中,眾多博物館有序開放,讓很多「博物館迷」的樂趣回歸。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 聽滬蘇浙皖四地博物館人「講故事」 擁有這些文創產品幸福感提升了
    從最早賣紀念品、畫冊之類的小賣部,到出售文物複製品,最後有了專門的博物館商店,博物館還出現了文創部門,有了文創開發資金,也有了IP授權、跨界合作等等,這兩年更是與電商合作,參與直播帶貨等。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各大博物館一如既往地成為最吸引人的展區,主題、款式豐富的產品讓人恨不得把它們都買回家。
  • ...味道,讓美食有故事 陝歷博推出「國寶味道」文創產品「虎符」餅乾
    10月29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本土餐飲品牌陝拾叄共同推出「虎虎生風」虎符餅乾的發布會上,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龐雅妮表示,虎符餅乾是雙方聯手打造的「國寶味道」主題文創系列的首款產品,未來將共同開發出更多品類、更多趣味、更具吸引力的文創精品,為公眾奉上豐富的「文創大餐」。
  • 博物館文創發展趨勢淺見
    相較之前各大博物館推出的旅遊紀念品、文物複製品等紀念類、觀賞類文創產品,未來的文創產品要盡力實現生活化,同時儘可能滿足實用性和功能性,這樣的文創產品才會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不至於成為單純的藝術品或擺設。
  • 中國十大博物館文創產品走進泰國大型商場
    展覽邀請了10家中國頂級博物館攜最新文化創意產品來泰國展出。泰國文化部部長助理巴拉梅、中國駐泰國使館文化參贊常禹萌、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顧洪興、中國駐曼谷旅遊辦事處主任張新紅、西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達迪亞等出席了開幕式。
  • 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陝西西安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副館長魏成廣以及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會員單位、特邀單位等110餘家150餘名代表及部分知名文創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與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先後致辭。
  • 變身多姿多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國寶就這樣華麗轉身
    據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介紹,國博立足館藏文物普查和研究基礎,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內涵、器型紋飾、銘文釋義等元素,使文創產品成為國家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此外,國博在文創產品的開發活動中還堅持充分尊重國寶、在使用中了解國寶、注重文創產品的人性化等原則。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第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一般商品的基本特性。
  • 藏在文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為何深受消費者追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伴隨著博物館文創熱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文創產品跨界融合於一體。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盤點這些博物館性質文具店,給文創周邊產品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博物館文創事業融合發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西安舉行。
  • 博物館IP文創產品要敢於突破
    大家既不太關注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也不太關心博物館IP的問題。而文創產品屬於產業,產業的市場屬性決定了文創產品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公共文化事業的博物館如何發展符合市場產業下的文創產品,一時間眾說紛紜。對博物館IP和博物館IP文創產品的誤解也隨之產生。誤解一:博物館IP等於博物館卡通形象。
  •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文創商店,一款「小智」、「小慧」玩偶特別受遊客歡迎。據了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是疆內首個被國家文物局選定的文創開發試點單位。該博物館文創商店從2017年開展文創產品開發以來,已研發出6大系列300多種文創產品,涉及日常用品、文具、玩具等。這些文創讓文物變得既有時代氣息,也飽含歷史厚重感。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受到啟發的諸多博物館亦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引領了全民國潮風尚。[6] 在與合作企業一同完成設計加工,擬將新的文創產品量產銷售時;故宮博物院會主動在官網發布《故宮博物院品牌合作產品信息公告》,向社會公眾公開介紹文創項目名稱、文創產品樣圖以及合作單位信息,在推廣產品的同時也為合作單位提供了宣傳,實現在故宮文創品牌下的雙贏。
  • 舟山博物館文創產品參展「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
    12月1日,「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隆重開幕,此展由浙江省博物館牽頭的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聯合舉辦。舟山博物館選送的文創產品「龍茗·陶瓷馬克杯」「溢香·檀木薰香器」「清音·墨竹傘」等參展。
  • 陝西歷史博物館給你講故事
    近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唐美麗講故事》第二季,館內講解員化身「美麗姐姐」,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動人的國寶故事。陝歷博官方微信同步推出《唐美麗講故事》圖文音頻版,獲得網友點讚。「錦囊妙計」重點介紹唐代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從荷包和香囊的聯繫講起,通過一個個引人思考的小問題,講述了香囊的有關知識和這件傳奇文物的故事。課程中設計了小遊戲「做香囊」,讓孩子們在拼裝銀香囊的過程中了解它的構造。課程最後還留了作業,學生可以從系列課程的重點文物中挑選一件錄製講解視頻,投稿發布。「陝歷博的課太棒啦」「非常精彩,每期都看」「我們一起攜手並肩努力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