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伴隨著博物館文創熱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文創產品跨界融合於一體。
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盤點這些博物館性質文具店,給文創周邊產品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北京文具博物館
去年,北京故宮博物館正式發布「故宮文具」品牌,博物館和文創相結合,催生出更多元化的方式。此前「故宮文具」品牌正式發布,相關產品也一併上線,在發布會上舉行故宮文具旗艦店天貓新文創首發儀式。
在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裡可以看到,各種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和文具相結合,體現出中華五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與時尚元素,展現出中國文化獨一無二的美,吸引更多人了解文具背後的故事。官方線上商店的推出,更是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博物館文創產品。
文具博物館裡如此高顏值的文創周邊產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現如今,各大博物館蘊含著千年底蘊,獨特的文化印記已成為打卡聖地,更是文具控最喜歡的地方。
「架不住好看,太戳我心了,所以再貴也會買。」有網友對文創文具產品評價道。買文具是文具控生活的儀式感,100來塊錢的國風文具也被用來當作伴手禮,像工藝品一樣的文具,既好看又實用。
每座城市的博物館都承載了一個民族的記憶,打破傳統的模式,文具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也凸顯出創新設計理念。
Loft文具
很多人都稱,日本LOFT是一家走進去就出不來的文具店,LOFT店內所展示的一系列文具像極寶藏。據統計,被網友譽為文具朝聖地的LOFT在日本有120多家實體店,年銷售額均達到數十億人民幣的規模。從文具到家居生活用品、美妝、雜貨和設計藝術品等應有盡有。
店內文具種類數不勝數,賣品多但店面給人的感覺卻是錯落有致,雜而不亂,一進店就讓人挪不開腳步,一個個精緻的文具類產品陳列在貨架上,觀賞性極強。
由於自選雜貨店的屬性,品類推陳出新快,這絲毫不影響店內商品的陳列擺放,讓進店的人體驗一站式購物體驗。
在手帳專區,可以看到一整面牆展示一系列來自全國各地20多個品牌的鉛筆。細緻的擺放讓文化用品快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店內的產品來自設計師搜羅的全球好物,店員也像極博物館解說員,經過專業的訓練下,讓你了解認識關於文具使用技巧和知識,最後讓你心服口服消費買單。
此前,LOFT宣稱將在上海開設首店讓文具控沸騰了。能否提供獨特的中國門店體驗從而增強消費者來店率、選品是否足夠獨特有新意、能否適應中國市場迅速的變化都是LOFT要考慮的因素。除此之外,LOFT已經成功入駐線上天貓店,讓文具通過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晨光文具開設「另類」文具店
在國內,文具龍頭企業晨光在原有的晨光生活館上推出升級版九木雜物社,門店大多開在購物中心,主要推出一系列有情懷,有故事的文創產品,店內一系列的文具周邊產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積極與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品牌展開跨界合作,催生零售新業態。
晨光文具注重用文化培養情感共鳴,越來越多消費者看重高品質生活理念。塑造消費場景拉動更多價值觀和愛好相仿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消費體驗。
文具和博物館的連結,讓文具博物館開始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跨界集合的方式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品類。
文創產品已經成為打造小眾文化的主流,通過充分觀察消費者需求和痛點,讓每個產品和消費者產生連結,加強黏性,提高文具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