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2020-12-24 環球網

今年的元宵節,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成為「網紅」,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以來,首次開放夜場——「紫禁城上元之夜」。就在故宮元宵夜亮燈美景刷屏的同時,一則「2017年故宮文創營銷收入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水平」的新聞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引發文化旅遊行業熱議。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收入達15億元,以故宮為主題文創產品種類已突破1萬種。

故宮文創的走紅,也點燃了各地文創的熱情。

喚醒館藏文物

把龜茲畫師繪製壁畫的場景,創意成古樸而又神秘的書燈。讓表情嚴肅的高昌貴族供養人形象,變身為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各地博物館的這些奇思妙想正在「喚醒」館藏的古老文物,讓它們變身為萌趣又新潮的產品。

「這對玩偶是依據柏孜克裡克石窟壁畫中高昌貴族供養人元素研發的,壁畫中的男女供養人原本神情嚴肅,變身玩偶後,他們穿上了喜慶的紅襖,特別討人喜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文創商店,一款「小智」、「小慧」玩偶特別受遊客歡迎。

據了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是疆內首個被國家文物局選定的文創開發試點單位。該博物館文創商店從2017年開展文創產品開發以來,已研發出6大系列300多種文創產品,涉及日常用品、文具、玩具等。這些文創讓文物變得既有時代氣息,也飽含歷史厚重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只是目前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火熱的一個縮影,好的文創產品成為博物館歷史文化最輕便的載體。作為首個推出文創蛋糕的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2018年文創收入達1941萬元,相比2017年的1330萬元,增幅明顯。而在今年初刷屏朋友圈的粵博文創蛋糕,已經賣出了3000多件。

而同樣在敦煌,藉助著文創產品,傳統文化獲得了新生。近年來,敦煌利用各種手段為文創產品搭建營銷平臺,特別是藉助VR,讓普通老百姓也能「親近」文物。據了解,截至2017年,敦煌研究院全年文創產品銷售額1708.3萬元。

DIY手繪的杯子、土地公形象的公仔、講述時光故事的餡餅……在廈門曾厝垵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受到遊客的追捧。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都逐漸加大對文創業態的佔比,爭相引入各類文創品牌,一方面增加客流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創品牌增加消費者的體驗感。

產業化發展

文創產品火了,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據廈門曾厝垵文創協會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從事旅遊文創產品的業者不斷增多。2012年,曾厝垵總共有三四百家店,做旅遊文創的有20家到30家。現在,店鋪總數暴增至10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是做文創旅遊產品的,業者平均年齡還不到27歲。

不僅是曾厝垵,在廈門鼓浪嶼、沙坡尾藝術西區、華新路咖啡聚落等地,都有許多旅遊文創業者躋身其中,售賣自己的產品。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旅遊購物佔旅遊收入的比例在60%至70%,目前我國這個數字還不到40%。我國一些博物館文創營銷的成功經驗證明,能讓人入眼入心的文創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

相關調查也顯示,82.1%的受訪者購買過文創產品,79.1%的受訪者願意選擇文創產品作為禮物。受訪者對融入傳統文化和能表達情感的文創產品更感興趣。

福建省晉江市的文創產業極為發達,目前,晉江已形成「三園一基地多節點」的發展格局,即洪山文創園、創意創業創新園、五店市傳統街區和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等4個政府主導的市級文創園區,以及利郎文化創意園、嬰童產業文創園、海明文化產業城等民營文創園區,還有10餘家眾創空間。經過多年的發展,晉江文創產業孕育出文化創意、文化旅遊、包裝印刷、工藝美術、動漫遊戲等十大文化產業,不僅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至2018年,至少有9份支持博物館文創發展的政策文件相繼發布。其中,《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2020年要打造5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建成1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基地。

回歸文化的本質

業內人士認為,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之所以走紅,是通過挖掘故宮藏品所蘊含的獨特文化價值,把具有故宮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植入當代工藝品和日常消費品中,讓優秀的文化傳統與時尚元素完美結合。

然而,與故宮那些匠心獨具、頻頻成為「網紅」的文創產品相比,當前市場上大量充斥的卻是設計缺乏創意、製造工藝停留在低水平的旅遊紀念品。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文創產品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旅遊形象,它除了帶給遊客無盡的美好回憶和紀念,更是將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撒播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文創產品最終還需回歸文化的本質,做到與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真正融合,從「網紅」走向「有故事的智者」,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場生命力。文旅經營者需要在對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的基礎上,融入獨特的文化創意,並加以功能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審美、使用等多重需求。

專家建議,旅遊紀念品設計開發應多鼓勵旅遊部門、文博單位、景區與企業之間展開合作,發揮各自在人才、客源、設計等方面的優勢,共同開發高質量產品。進一步完善保護智慧財產權相關政策,加強扶持文化創意企業。加強市場監管,鼓勵原創設計,打擊侵權者和侵權行為,為文創行業發展營造良性空間。

「文創旅遊產品也要商品化。」曾厝垵文創協會會長寧軍介紹,開發文創旅遊產品應該根據遊客的需求來進行設計,要對創意或文化本身進行「接地氣」處理,凸顯本地特色,同時兼具創新精神,才能分得市場蛋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文創部主任陳新勇表示:未來,自治區博物館文創部將嘗試在文創中引入時尚、科技等元素,讓文創產品更加生活化,也讓「文創+」賦予產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相關焦點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由此想到近些年火遍全國的故宮文創,創立10年來,屢屢刷爆國人的朋友圈,話題那是一波又一波啊。然後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商從業者,我們的產品能像故宮文創那樣受到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IP嗎?首先,來梳理一下故宮文創的成長路徑。
  • 文創產品火了 你願意為創意埋單嗎
    近年來,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一些文創產品將優秀傳統文化變成人們手中的日用品或工藝品,如膠帶、筆、模型等,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不過,也有一些文創產品缺乏創意和文化內涵,製作粗糙。你喜歡文創產品嗎?
  • 景區「文創IP」產品已成標配
    那承載其景區最大文化的除了當下的宣傳資料外,最火的就是文創IP產品。景區宣傳資料是硬推,往往吃力不討好。但好的文創IP產品就不一樣了,不僅宣傳力度準、遊客粘性度強、還能變現文化收益、增強品牌美譽度等。 在當今旅遊景區,文創IP產品絕對成了標配,但很多景區為了文創而設計文創,往往是紀念品不像紀念品、宣傳品不像宣傳品,還有一些,好看有個性,但與景區文化屬性不匹配,商品不像商品、文化不像文化,感覺文創產品成了一個景區花錢賠錢的累贅,綜上所述,只能說明,你,真的不懂文創IP產品。 那麼,如何才能算真正的文創IP產品呢?
  • 武威文創產品帶您觸摸歷史的「潮」
    自從故宮一躍成為文創網紅,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大走「萌系」路線,以凸顯年輕化、時尚化表達的文創,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今天小編將帶您來了解一下咱們武威市博物館精心設計研發的「潮」牌旅遊文創產品,究竟有多「潮」?
  • 傳統產業+諸暨元素 這些特色文創產品火了
    近年來,諸暨市以優秀人文資源為主體,把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入旅遊發展中,打造出體現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旅遊產品。在此過程中,諸暨市傳統產業企業紛紛跟進,加快文創產品研發力度。在特色產品廣場一角,今年富潤集團開發的以西施肖像、諸暨「三賢」作品為元素的文創絲巾受到了遊客們的青睞。
  • 新華書店文創產品受關注 跨界文創如何成「爆款」?
    這幾年它們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提升顏值的同時順勢推出一波文創產品:筆記本、檯燈……日前,全國新華書店文創產品聯展在北京舉行,上述文創悉數亮相,頗受人們喜愛。據工作人員介紹,展覽分為文創產品、生活用品、創意文具、地域文化四大板塊,大約數百款文創產品展出。主要特點便是把生活性和文化結合起來,比如「新華日記」、「新華·夜語」檯燈等等。
  • 館藏文物正在被喚醒,文創產品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今年的元宵節,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成為「網紅」,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以來,首次開放夜場——「紫禁城上元之夜」。就在故宮元宵夜亮燈美景刷屏的同時,一則「2017年故宮文創營銷收入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水平」的新聞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引發文化旅遊行業熱議。
  • 防城港國門東興文創產品,一份特別的「藝術品」
    近年來,隨著人們精神追求的提升,旅遊文創產品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文創產品的開發中。東興邊海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推動文創產品和旅遊互融互通,把旅遊文創產品做活做火。記者在東興邊海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產品展覽柜上看到,擺放著金花茶禮杯、金花茶飾品、紀念幣、明信片、獨弦琴等多種別具一格的文創產品,目前產品在公司官方微信小程序進行售賣。其中,國門景區旅遊紀念幣融入了國門景區和北崙河口景區景點元素,一經推出市場就飽受好評,截止2020年4月,該單品已經售出了1050件。
  • 「熱點傳遞」孔子文創、泰山文創,如何做才能像故宮文創一樣火?
    如今全國掀起了一股文創熱,經典的有故宮文創,御貓就是它的代表。後期也陸陸續續出現很多文創,像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都在乘勢而上,但反響卻平平。究竟問題出現在哪裡呢?縱觀故宮文創這麼多年的發展,小編也總結了內容營銷上的原因,以下三點不妨來了解一下。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 那些廣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大盤點!
    文創在追求品味提升的時代成為了備受文藝青年追捧的寵兒,文創產品意味著賦予一個產品創新價值,同時附加上獨特的文化內涵,使其為文化屬性代言。簡單的將文化標籤貼在現有的簡單產品上僅僅是創意性較低的基礎文創產品,而博物館在文創產業能夠成為主力軍,正是因為博物館往往能把新穎的創意靈感與厚重的文化內涵結合的巧妙,打造出令人驚豔又極具標誌性的文創產品。
  • 文創產品怎麼玩:來看看臺北故宮萌物小乾隆
    原標題:文創產品怎麼玩:來看看臺北故宮萌物小乾隆   文創,這是近些年我們常聽見的詞語,簡單地說,就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創包含的內容很多,包 括工藝、電影、視覺藝術、產品設計等等內容,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反應了人們對於文化、設計、美學的追求正逐步提升。
  • 中國婦女出版社攜文創產品入駐故宮。當出版物遇到文創產品——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故宮文創產品把文化內涵和產品特質完美融合,設計高端精緻,非常走心!」一名四川音樂學院大三女生的話道出了年輕人對故宮文創的喜愛之情。  為進一步滿足年輕群體對故宮文創產品的熱愛,近日,中國婦女出版社全新設計了故宮月下角樓冰箱貼、故宮日出太和冰箱貼兩款書香文創產品。
  • 文創產品「帶的走的文化」
    文創產品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文創產品是符合「文化主題+創意轉化+市場價值」三特點的物質化產品,而廣義文創產品同樣符合「文創產品」定義三特點的任何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物質實體與非物質形態的服務。「一體型」文創產品以「文創內容」、「產品載體」、「結合方式」的融合作為核心點。
  • 理上網來|孔子文創、泰山文創,如何像故宮文創一樣火
    現實中,真正做文化的人與實際做創意的人,並不是同一批人,這就導致很多文化產品,只是基於對某個文化IP的淺層理解,並沒有觸及文化內核。未來的文創產品開發,文化屬性只會增強,不會減弱。如何深耕文化內涵?爆款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有國家文物局的參與,高分節目《國家寶藏》邀請各大博物館館長現場坐鎮,這兩款文創欄目的成功,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借鑑。
  • 他山之石 臺灣:文創產品生活化
    臺灣作為文創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在文創產業發展方面有許多獨到的做法和經驗,特別是在培養人才、市場開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有許多值得中國大陸學習和借鑑的經驗
  • 創意是文創產品的核心
    曲紅升解釋,意境為商品的形態美,意義是商品要有文化內涵,生意是商品的價值,好的文創產品要具備這些附加值,才能夠實現產業化。  曲紅升說,創意是文創產品的核心,以毛筆為例,臺北故宮博物院毛筆不同於傳統毛筆的設計,毛筆不僅是工具,還是藝術品,而洛陽毛筆還停留在工具階段,「這就造成商品價值的差距」。
  • 舟山博物館文創產品參展「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
    12月1日,「憶江南——長三角文創博覽」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隆重開幕,此展由浙江省博物館牽頭的長三角三省一市博物館文創聯盟攜手浙江省文瀾閣博物館商店聯盟聯合舉辦。舟山博物館選送的文創產品「龍茗·陶瓷馬克杯」「溢香·檀木薰香器」「清音·墨竹傘」等參展。
  • 文創產品如何打好「重慶牌」?
    故宮文創產品15億元的年銷售收入,令人隔屏豔羨。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一波文創熱,四川就出臺了相關政策,構建巴蜀文化鮮明、民族文化濃鬱的文化創意產品體系。在重慶,文創產品也由景區、非遺項目、文博場館、文創園區的自發探索到局部自醒。重慶文創產品現狀如何?它還存在哪些不足?未來該如何發展?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