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火了 你願意為創意埋單嗎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一些文創產品將優秀傳統文化變成人們手中的日用品或工藝品,如膠帶、筆、模型等,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不過,也有一些文創產品缺乏創意和文化內涵,製作粗糙。你喜歡文創產品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1%的受訪者購買過文創產品,79.1%的受訪者願意選擇文創產品作為禮物。受訪者對融入傳統文化(48.8%)和能表達情感(48.4%)的文創產品更感興趣。受訪者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文創產品存在種類較少(53.8%)和價格高(53.3%)的問題。

  79.1%受訪者願意選擇文創產品作為禮物

  重慶七中高二學生薑喻(化名)對於做工精緻、有內涵、新奇小眾的文創產品很感興趣。他曾給媽媽買過一個小陶藝儲物筐,是4頭小豬圍著豬槽吃東西的造型,豬槽裡放著刻有「招財進寶」的銅錢。「它看起來很蠢萌,因為我家有4口人,而且家裡在做生意,所以我就買給媽媽了」。

  「去江南或北京的話,我會買很多小東西。」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範雨晨(化名)喜歡蘊含傳統文化的小玩意兒,「舍友去蘇州時買了一條帶有蘇州園林文化的絲巾,我覺得很美」。

  調查顯示,82.1%的受訪者購買過文創產品,74.4%的受訪者喜歡文創產品,79.1%的受訪者願意選擇文創產品作為禮物。

  姜喻說,他去旅遊、觀看大型賽事和參加大型活動時經常看到文創產品,「比如在奧運會、啤酒節上,這類商品特別多」。

  調查顯示,47.8%的受訪者瀏覽過網上銷售的文創產品,47.8%的受訪者在旅遊景點了解過文創產品,此外,博覽會(44.1%)、博物館(40.8%)、電商平臺(31.7%)、朋友推薦(21.7%)和自己搜索(10.3%)也是受訪者接觸或了解文創產品的渠道。

  「如果你讀過什麼故事或者見過什麼人,當見到了相關的文創產品,你就會有一種共鳴。如果那個文創產品本身非常新奇、有創意,也會讓人忍不住去接觸和購買。」福建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四女生沈嘉(化名)說,她去浙江東湖時,曾看到湖邊有個女孩在用陶笛吹一首非常哀怨的曲子,「我觸景生情,就很想買個陶笛」。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融入傳統文化(48.8%)和能表達情感(48.4%)的文創產品更感興趣,被受訪者歡迎的文創產品的特點還有:實用性強(45.9%),很新奇、有創意(45.8%),應用了3D、VR等高科技元素(23.0%),美學價值高(25.2%),附著在商品上的流行文化(16.5%)以及地域特色明顯(17.9%)等。

  沈嘉買過最多的文創產品是書籤。「給朋友買禮物時,如果對方有特別明顯的對某種文化的喜好,我就會去了解那方面的東西。我朋友曾去重慶旅遊,回來時帶了塊石頭送我,上面畫著粉色的樹和綠色的天,他說看到那幅畫就一下子想起了我,覺得這個東西很符合我的氣質」。

  受訪者認為文創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種類少和價格高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文創產品存在的兩個最大問題是種類少(53.8%)和價格高(53.3%),其他問題還有:製作工藝粗糙(41.3%)、缺少文化和創意(32.1%)、不能滿足實際需要(28.1%)和購買渠道少(17.0%)等。

  沈嘉覺得很多景區的文創產品缺乏當地特色。「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數的文創產品還是以裝飾觀賞和收藏為主,實用性不算很強。我希望文創產品增加一些實用性」。

  「出去旅遊時,有些有當地特色的東西,我雖然很想買,但是不方便攜帶,只能作罷。而且很多文創產品都差不多,有的價格過高。」姜喻說。

  調查顯示,78.4%的受訪者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文創產品,9.2%的受訪者不希望,12.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姜喻希望文創產品能夠設計得更巧妙一些,創意再獨特一些。「高科技文創產品雖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把文化與技術好好結合就不值得期待,融合高科技不能喧賓奪主」。

  受訪者中,00後佔2.2%,90後佔27.3%,80後佔49.9%,70後佔14.6%,60後佔5.1%。來自一線城市的受訪者佔29.3%,二線城市的佔48.9%,三四線城市的佔18.1%,縣城或城鎮的佔3.5%,農村的佔0.2%。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李丹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喚醒館藏文物把龜茲畫師繪製壁畫的場景,創意成古樸而又神秘的書燈。讓表情嚴肅的高昌貴族供養人形象,變身為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各地博物館的這些奇思妙想正在「喚醒」館藏的古老文物,讓它們變身為萌趣又新潮的產品。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由此想到近些年火遍全國的故宮文創,創立10年來,屢屢刷爆國人的朋友圈,話題那是一波又一波啊。然後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商從業者,我們的產品能像故宮文創那樣受到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IP嗎?首先,來梳理一下故宮文創的成長路徑。
  • 創意是文創產品的核心
    「一支毛筆,在洛陽的售價是100多元,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售價是500多元,這就是創意和品牌對商品價值的影響。」在近日召開的2017年第三期洛陽文化產業論壇上,洛陽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曲紅升用獨特的開場白,同與會專家探討如何用創意激活文化產業。  「創意=創新+意境+意義+生意。」
  • 既沒文化也沒創意的文創產品,誰要買啊?| 好奇心研究所
    文創產品原本是指狹義的文化內容經創意設計變成有趣的商品,但現如今很多博物館、故居、大學紀念品店銷售的周邊,跟文化創意稍微沾點邊就都叫文創產品,至於獨立書店裡賣的那些兩百塊一個的隨便寫點什麼字的帆布袋,三百塊的哪裡都買得到的筆記本皮套,與其說是文創產品,不如耿直點叫「五毛創意文具」算了。
  • 單霽翔揭秘故宮文創產品成功秘訣:「創意」二字至關重要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文創產品如何彰顯文物的文化力量?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研發產品,人們才會喜歡。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近年來,隨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的播放以及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大熱推廣,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從紙膠帶、翠玉白菜陽傘,到朝珠耳機等等,獨有的創意設計也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 景區「文創IP」產品已成標配
    那承載其景區最大文化的除了當下的宣傳資料外,最火的就是文創IP產品。景區宣傳資料是硬推,往往吃力不討好。但好的文創IP產品就不一樣了,不僅宣傳力度準、遊客粘性度強、還能變現文化收益、增強品牌美譽度等。你所設計的文創產品佔我遊客量的百分之幾?生產出來後,每年能賺多少錢等。他回答不出來直接KO。如果他都有考慮,那麼再追問,你說能賺錢,那麼我們能風險共擔嗎?因此,我們相信,首先文創IP產品是景區專屬的旅遊紀念品,也是景區贏利的獨特產品,所以文創IP產品的第一法則是,每個產品都要「自帶流量」,產生贏利。
  • 「創意承德·2020」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啟動
    河北新聞網6月22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今天上午,為進一步培育文創產品市場,持續將「創意承德」打造成為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文創品牌,承德市正式啟動了「創意承德·2020」——走進承德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大賽。
  • 我市4項博物館文創產品入圍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初評名單
    12月15日,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初評會議在北京召開,根據《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辦法》(試行)及初評細則,180項文創產品進入終評。濟南市博物館「亞醜罍溫酒器」章丘區博物館「李清照茶具」本次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由中國文物報社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文化創意發展委員會協辦,北京清尚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支持。活動自8月11日啟動以來,得到全國各地文博單位的積極響應。
  • 青年為啥「種草」時間管理類文創產品
    在淘寶平臺輸入「日曆」二字,上百種品牌近千款文創日曆信息在頁面呈現:「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晚安日曆」、「健康日曆」……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走訪發現,人們曾熟悉的掛曆、檯曆等日曆類產品紛紛變身為與時間管理結合緊密的文創類產品。
  • 新華書店文創產品受關注 跨界文創如何成「爆款」?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筆記本、小檯燈、普洱小書磚……看著這些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你能想到這是新華書店推出的嗎?實際上,不光是新華書店,近年來,包括故宮、國家博物館在內的許多博物館會推出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日曆,甚至還有月餅、糕點等美食;前些時候,「新華字典出帽子了」也曾登上熱搜……跨界推出文創產品,似乎成了一種潮流,而不變的核心,還是「文化」。讀者們觀看新華書店推出的一些創意文具。
  • 館藏文物正在被喚醒,文創產品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收入達15億元,以故宮為主題文創產品種類已突破1萬種。故宮文創的走紅,也點燃了各地文創的熱情。喚醒館藏文物把龜茲畫師繪製壁畫的場景,創意成古樸而又神秘的書燈。
  • 風景文創|當大蔥遇到文創,以臺灣三星蔥看創意如何為農產品賦能
    創意製造的蔥油餅屋。2010年,宜蘭一家溫泉飯店老闆別出心裁,請來專業大廚利用三星蔥油餅為材料,模擬歐美薑餅屋,設計出一座重達50 公斤的蔥油餅屋,吸引許多遊客爭相拍照留念。創意文創產品當時蔥傘的淘寶報價已經高達210元,但是依舊有很多人表示,願意為這把傘的創意買單。蔥油餅經濟。
  • 什麼是文創?文創產品有哪些特色?這是一篇讓你脫盲脫貧的推送!
    答曰:文創店問曰:什麼是文創?答曰:大熱的故宮文創不知道?問曰:不知道答曰:故宮淘寶不知道嗎?通過觀察,我個人把文創總結為:通過智慧和用心,讓一件產品(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道菜、一家店、一個文創園區、甚至一座城市等等任何載體)附加上超出用戶期待的價值,讓其尖叫,並心甘情願地接受溢價。」
  • 全球最火爆的十大文創產品,看看這些爆款都是咋「煉」成的
    下面曲小文就帶你盤點 昔日哪些火遍全球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什麼是文創?有人說文創就是文化創意,通過創意來更好地宣傳文化,並達到一定的牟利效果;有人說文創產品就是一個點子通過賦予其價值使之產品化;有人這樣做比喻:你用泥捏了一個小人,這不是文創產品,但你把它穿上衣服,帶了個帽子,有人覺得挺不錯的願意花錢買,那麼它就是文創產品了。
  • 有創意!章丘這兩件文創產品進入終評,一睹為快!
    近日,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初評會議在北京召開。章丘區博物館參選的李清照茶具和一刀圓尺兩項文創產品從1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通過初評進入終評。這是章丘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殊榮、推進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內容。
  • 文創產品如何打好「重慶牌」?
    流光溢彩的北玻大花瓶、手提式旅遊火鍋館、工藝臻品山神漆器、青銅鳥形尊首飾及絲巾……前不久,2019「重慶好禮」特色旅遊商品(文創產品)大賽在悅來國博中心舉行,吸引海量市民「淘寶」。文創產品,一般理解為源於文化主題經由創意轉化具備市場價值的產品,被譽為「帶得走的文化」。近年來,在消費升級下,它猶如一股清流,席捲全國市場,成為一個新風口。
  • 廈門文博會文創產品讓人大飽眼福 文化融入創意中
    原標題:廈門文博會文創產品讓人大飽眼福 文化融入創意中  在昨天開幕的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像這樣的文創產品可不少。不管您喜歡小清新,還是復古風,抑或是古典美,在文博會上都能找到您合意的產品,還能買回家。據悉,展會將持續到7日。周末趁著天氣晴好,趕緊到會展中心大飽眼福吧。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陳甫彥:我在2007年參與文創,剛好臺灣臺北有新的華山文創園區在進行規劃,我們通常要經過一到兩年的摸索,有了這些經歷後來就越做越清楚,前期定位非常重要。大浙文娛:有想要在杭州做文創園嗎? 陳甫彥:有在尋找一些合作夥伴。
  • 傳統手工藝+新潮創意 讓文創產品「活」在市場
    原標題:傳統手工藝+新潮創意讓文創產品「活」在市場麻繩編織作品在展覽中得到青睞。惟妙惟肖的紙藝作品彩虹羊,精緻的麻編作品,純手工打造的皮包、鞋子……皮藝、麻編、紙藝這些傳統手工藝,結合別出心裁的設計創意,如今已經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時,也讓銀川市的不少村民發揮巧手專長,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