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微信推送之後
引起朋友圈不小的轟動
一些朋友大讚我們夫妻店終於不負眾望創辦了
一些朋友感嘆我們小倆口不搞則已一搞就搞大的
一些朋友說喜歡我們公眾號有創意的江湖故事
正當寧湘拾、龍楚見洋洋得意之際
也收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一朋友問:這寫的是什麼?看不懂
答曰:這寫的是我們的真實經歷
是檢驗是否真朋友的唯一標準
一朋友好奇問曰:開的什麼店?
答曰:文創店
問曰:什麼是文創?
答曰:大熱的故宮文創不知道?
問曰:不知道
答曰:故宮淘寶不知道嗎?
突然覺得沒法好好聊下去
看來我們自以為已經大火大熱的「文創」
還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深入人心
「什麼是文創」?
這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知乎豆瓣百度谷歌甚至新華字典
找到的都是類似如下的回答
這樣的解釋專業嚴謹
但卻不直觀形象
這樣的解釋文藝溫暖
但卻不有趣生動
看來在我們的文創店正式上新之前
科普文創方面的知識是當務之急
計劃趕不上變化
於是便有了這篇推送的突發靈感
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我們只做內容的搬運工
對於文創,業界大咖們是這樣說的
「在這個充斥著快餐式消費的時代,人們開始尋找一種有溫度的連結,與歷史、文化、土地、人相連的純粹感動,與過去生活記憶的情感共鳴。那不是高價精品所能提供的心理滿足,而是當觸摸到熟悉的溫度,享受到體驗的質感,通過設計與文化創意看見最真實的品牌魅力,所產生的感動。」——林鑫保 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
對於這一概念,業內尚無統一定論。通過觀察,我個人把文創總結為:通過智慧和用心,讓一件產品(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道菜、一家店、一個文創園區、甚至一座城市等等任何載體)附加上超出用戶期待的價值,讓其尖叫,並心甘情願地接受溢價。」——範清平《有關臺灣文創的那些事兒》
文創產業=文化+創意+產品
包含: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 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設計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知名投資人、暢銷書作家「小野醬」《文創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因地制宜》
衍生品:派生出來的東西,其核心是文化。
具有文化屬性的創意產品;
具有良好市場收益的商品。」
——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張彬《印藝融合 文化創新》
「五月初荷,匪夏成行。
因文而聚,為創而言。
如果未曾傾注靈魂,文創就是一副空殼。讓印刷變得藝術,讓藝術走進生活,這是INNO PRINT (中國國際印刷文創展)一直在認真去做的事情。」
——上海印搜文化傳媒總經理覃子喻
「最賺錢的財經作家」吳曉波說:「在消費領域,我看好兩個東西。第一是文創,第二是農產品。」
「我們自己做文創公司或者投資文創公司,第一是專業,第二是年輕,第三是求變。」
「文創」就好比「美好小女生」。
「美」就是要好看,符合消費升級的需求。
「好」就是產品得好,無論做音頻還是茶杯,產品品質一定得好。
「小」特指這些產品並非為所有人服務,而是追求有特色、非標準化。
「女」則意味著,女性市場是最重要的。
「生」就產業產品的迭代是很快。
「今天的文創、製造業和消費服務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某種程度上,製造業可能就是文創產業,文創產業有可能就是製造業。」——吳曉波
"2019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 " 剛剛在昆明落下帷幕。
在 TGC 騰訊數字文創聯合騰訊雲打造的 " 數字文創專場 " 上,騰訊遊戲副總裁侯淼發表致辭,與眾多行業權威、文創領袖、合作夥伴共聚一堂,通過分享最新業務動態和前沿文創案例,共同探討數字文創的多元化未來。
東西方的文創產品特色和區別在哪?
大英博物館的魅力文創
大英博物館的魅力除了它裡面高達八百多萬件的藏品以外,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富有創意並且精緻漂亮的文創產品。大英博物館開發的文創主題一共有六個板塊,包括埃及風情,羅塞塔石碑,神奈川沖浪裏,紙莎草文獻,劉易斯西洋棋以及歌舞東瀛,而其中最熱的主題是古埃及以及日本浮世繪這兩大板塊。
神秘祭司木乃伊霍尼傑提夫是公元前三世紀卡納克神殿的一名祭司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
「你也許會覺得,它沒有時代感,只是典型的日本風格的裝飾圖畫。但它還有其他的解讀方式。湊近細看,這片美麗的海浪即將吞沒三條漁船,船上還有驚恐的漁民。富士山顯得那麼渺小,因此作為觀者,似乎也能體會到船上漁民的焦慮心情——海岸遙不可及,而你迷失了方向。我認為這幅《神奈川沖浪裏》呈現了動蕩與猶疑,它向我們描繪了日本站在現代世界大門口時的心態,而很快,美國就將強迫它步入門中。」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這就是文創產品所擁有的魅力,它攜帶著故事,也包含著時代,濃縮在一個看似平常的物品裡,但卻是文化的一種銘記和發揚。
中國的文創IP
提起文創,就不得不提另一個關鍵詞:IP(intellectual property)。不過在這裡我們要提到的是另一個更加具體的詞——文化IP。
文化IP是特指一種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是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故宮和敦煌博物館就是很成功的例子。特別是這幾年故宮的文創,掀起了一股潮流。
故宮的文創IP有三大要素:元素性、故事性、傳承性。元素性能夠突出與強調文創產品的屬性,代表著文化的一種符號,就像少數民族裡的圖騰,是一種象徵和輝煌。而故事性是背後承載的濃厚情感,它穿越時代而來,卻絲毫不會減少魅力,這就是故事的吸引力。但故宮文創的最終目標是第三點「傳承性」——傳播故宮的文化。這不僅僅是故宮文創想要做到的事,也是所有文創產品都想要做到的事。
提到湖南文創,你會想到什麼?
最後,大聲告訴我,什麼是文創?
綜合酉木文創工作室、標榜文創、渺見文創、無有文創、印刷文創展、Red Balloons等公眾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