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諸暨元素 這些特色文創產品火了

2020-12-14 浙報融媒體

日前,來自杭州的40多位退休教師在遊完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後,走進位於山下湖華東國際珠寶城的諸暨特色產品廣場,一雙雙五顏六色、款式新穎的兒童鞋襪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們對這些襪子愛不釋手。

這款吸引遊客的兒童鞋襪是由浙江賽樂襪業公司推出的「路仁行」品牌系列襪子其中的一款,不久前,該系列襪子在中國旅遊特色產品評比中獲得銀獎。「設計開發出一款讓遊客心儀的襪子是公司這幾年努力的一個方向,讓傳統產業搭上旅遊這趟車。」公司總經理徐菊飛說。

近年來,諸暨市以優秀人文資源為主體,把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入旅遊發展中,打造出體現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旅遊產品。在此過程中,諸暨市傳統產業企業紛紛跟進,加快文創產品研發力度。

在特色產品廣場一角,今年富潤集團開發的以西施肖像、諸暨「三賢」作品為元素的文創絲巾受到了遊客們的青睞。針絲產品是富潤10多年來的主打款,聘請國外設計師進行款式設計,產品出口到國外。從前年開始,公司在設計上突破原有思維,引入個性化定製理念,其中一方面就是結合諸暨文化、諸暨元素,設計生產出一些文創產品。今年,公司第一批文創產品絲巾問世。據了解,接下來公司還將開發出更多類似於桌布等實用性文創產品。

在加快文創產品研發的同時,諸暨市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增設諸暨特色產品展示窗口來拓寬文創產品的銷售渠道。在西施故裡文創旅遊產品專營店的基礎上,今年在山下湖華東國際珠寶城設立諸暨特色產品廣場,通過社會公開徵集和鄉鎮推選兩種方式,面向全市甄選特色產品。8月1日,特色產品廣場對外開放,近七百平方米場地內設有展覽體驗區、品味休憩區、自助購物區、旅遊地接區、快遞打包區,共320種產品,基本囊括了諸暨所有的特色產品。

「把廣場作為特色產品的展示窗口,遊客下單購買引入電商模式,直接可以在網上下單,不必再提東西,方便遊客出行。」廣場負責人楊少華介紹,目前,集團正與「途家網」合作洽談。「途家網」是國內一個民宿、短租房、日租房預訂平臺,包括文創產品在內的諸暨特色產品將進入該網站公司旗下的農副產品銷售網絡,進一步拓寬我市特色產品的銷售渠道。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讓表情嚴肅的高昌貴族供養人形象,變身為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各地博物館的這些奇思妙想正在「喚醒」館藏的古老文物,讓它們變身為萌趣又新潮的產品。「這對玩偶是依據柏孜克裡克石窟壁畫中高昌貴族供養人元素研發的,壁畫中的男女供養人原本神情嚴肅,變身玩偶後,他們穿上了喜慶的紅襖,特別討人喜歡。」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記者走訪北京、廣東、新疆等地看到,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成為節假日的熱門旅遊地。隨著消費升級,既承載文化元素又切合新消費群體命脈的文創產品成為消費新時尚。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博物館的文創商店成為遊客熱門打卡點,在烏魯木齊,具有當地文化元素、個性小巧的文創產品十分暢銷。
  • 火了一把!資陽元素精彩亮相成都創意設計產業展覽會!
    火了一把!資陽元素精彩亮相成都創意設計產業展覽會!資陽市文廣旅局攜各縣(區)文廣旅局以及部分特色文創企業組團參加了此次創意設計產業展覽會活動通過文創產品展示、發放宣傳資料、開展諮詢服務、洽談交流等方式向來自國內外的文創企業和賓客廣泛宣傳資陽
  • 「大文創·新文旅」 3000餘件特色產品點亮文創大會
    12月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啟幕。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餘件(套)特色文創產品精彩亮相,其中不乏高科技產品。據悉,所有展館從7日下午起至9日對公眾免費開放。
  • 館藏文物正在被喚醒,文創產品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讓表情嚴肅的高昌貴族供養人形象,變身為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各地博物館的這些奇思妙想正在「喚醒」館藏的古老文物,讓它們變身為萌趣又新潮的產品。「這對玩偶是依據柏孜克裡克石窟壁畫中高昌貴族供養人元素研發的,壁畫中的男女供養人原本神情嚴肅,變身玩偶後,他們穿上了喜慶的紅襖,特別討人喜歡。」
  • 媽祖文創體驗館:弘揚媽祖精神 助推文創產業
    為傳播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彰顯藝術特色,踐行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媽祖祖廟莆田會館部分展區已向市民開放。在一樓展區,傳統的景泰藍琺瑯釉、栩栩如生的德化白瓷媽祖像、獨具創意的陶瓷茶具、動漫個性的手機殼,媽祖祖廟全景木雕、媽祖印、紫砂壺、媽祖平安茶等各種媽祖元素十足的文創產品精彩亮相該展區,可謂琳琅滿目。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六七十年代來自於歐美現代設計與文化思潮與臺灣的閩南客家人傳統文化、原住民文化交相輝映,產生了臺灣的多元性文化,基於臺灣文化的多元性,臺灣文化創意產業逐步發展,已成為臺灣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文化及藝術設計學者引導、政府扶持、民間資本參與的多種形式的推廣,文創的概念已植根於臺灣民眾心中。
  • 文創產品如何打好「重慶牌」?
    「按如今時髦的話說,我們都是文創設計師。」張玉芳逗趣地說,她本在沿海打工,為照顧年邁的父母及年幼的孩子回家。今年5月,她參加了當地一個非遺扶貧班,以非遺項目夏布織造技藝為基礎,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意相結合,把當地土家族文化元素融入產品中,生產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夏布插花、夏布老虎、夏布胸花、夏布布藝包等文創產品。
  • 老青島元素注入時尚基因 文創產業煥發新活力
    半島記者 黃靖斐以前提到文創,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故宮極具人氣的「網紅」產品,而青島的文創給人的印象則更多停留在「旅遊紀念品」;2019年,青島發起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深刻挖掘既有時尚基因和時尚元素,很多人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青島的街頭巷尾總會有一處處富有韻味和時尚感的文化空間或是文創品牌,如青青俠、青島小嫚兒等極具青島元素的文創產品也漸漸引發更多人的關注。
  • 專家學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本報訊 (東南網記者 蘇琳) 專家、大咖解答熱門IP,「網際網路+」時代下如何攪動文創產業「一池春水」;從業者分享腦力激蕩歷程,產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如何葆有自己作品的個性……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日前在廈門圓滿落幕,東南網文博會現場設立文創會客廳,邀請專家、大咖和文創從業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 豫劇元素的文創產品——膠帶設計
    從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朕知道了」紙膠帶等文創產品出現,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創產品的熱潮,到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不僅開創了文化傳播的新形式,而且促進了文化流傳地的經濟發展。具體分析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口紅」膠帶,設計了具有豫劇元素的文創產品——膠帶設計。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
    六七十年代來自於歐美現代設計與文化思潮與臺灣的閩南客家人傳統文化、原住民文化交相輝映,產生了臺灣的多元性文化,基於臺灣文化的多元性,臺灣文化創意產業逐步發展,已成為臺灣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文化及藝術設計學者引導、政府扶持、民間資本參與的多種形式的推廣,文創的概念已植根於臺灣民眾心中。
  • 濰坊青州:打造特色文創產品 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在老牌文創企業青州微笑藝術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隋國磊和員工們也是幹勁滿滿。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產品升級。「我們最近還跟景德鎮的陶瓷大學合作研發陶瓷系列的文創產品,再就是我們要提升我們青州紅絲硯的文化亮點,力爭打造魯硯博物館。」
  • 來文博會北京文創產業展 看那些「腦洞大開」的文創項目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第十四屆北京文博會今天(5月29日)開幕,數十項近年來北京優秀文創項目亮相文博會,齊聚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區位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一號館1層,佔地400平方米,分為綜合展示區、特色展示區、互動參與區、展演推介區和服務對接區等五個區域。北京文化創意展區,觀眾在觀看十竹齋紀事箋文創產品。
  • 文創|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所有的文創產品和服務都必須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需求和市場需求出發,通過不斷迭代創新的體驗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戶,而文創產品和服務要觸動內心情感更要以人為本。
  • 講好「東莞故事」 文創產業颳起「東莞風」
    產業鏈條,這片肥沃的土壤為文創產品的落地和設計轉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在29日落幕的樂購東莞·東莞製造選品與集採大聯盟展會(簡稱「大聯盟展會」)上,文創產業吹響了「集結號」,颳起「東莞風」。這些文創類參展產品,皆圍繞東莞製造好物而開發,打造一系列能夠反映東莞城市精神,代表東莞城市文化內涵的特色城市禮品。它們以城市禮品為載體,講好「東莞故事」,傳播「東莞聲音」,強化展示「國際製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的美麗東莞形象。
  • 徵園活動|設計對接產業,文創衍生面面觀
    帶著這些問題,8月22日,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攜手長徵工業設計中心共同發起了「設計對接產業系列活動之設計看文創衍生專場交流分享會」,邀請了近30名文創行業一線工作者齊聚中版創意設計產業基地,暢聊與文創衍生的「愛恨情仇」。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打開邊界 蓄勢待發
    作品徵集之初,主辦方強調要以文旅創意設計為抓手,鼓勵傳統文化和時尚元素相結合,注重造型、工藝、材料的創新以及展現方式的創新,作品以黃河文化、工業文化(包括軍工文化)、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西口文化等內容為素材,創作需是體現包頭特點的各類大眾生活用品和文化旅遊創意產品。
  • 文創產品爆發活力,助推重慶文旅產業
    對於重慶文創產品,她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前幾年感覺重慶的文創產品不是很多,而且選擇的餘地太少,特色產品除了火鍋底料、麻花就是小面,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不多,現在這個情況改觀不少。」重慶文創產品的改變不僅體現在遊客的直覺體驗中,在剛剛過去的深圳文博會上這種感官體驗更加形象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