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筆記本、小檯燈、普洱小書磚……看著這些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你能想到這是新華書店推出的嗎?
實際上,不光是新華書店,近年來,包括故宮、國家博物館在內的許多博物館會推出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日曆,甚至還有月餅、糕點等美食;前些時候,「新華字典出帽子了」也曾登上熱搜……跨界推出文創產品,似乎成了一種潮流,而不變的核心,還是「文化」。
讀者們觀看新華書店推出的一些創意文具。上官雲 攝
「普洱小書磚」?其實不是書……
提到新華書店,人們往往首先會想到一排排書架和琳琅滿目的書籍。這幾年它們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提升顏值的同時順勢推出一波文創產品:筆記本、檯燈……日前,全國新華書店文創產品聯展在北京舉行,上述文創悉數亮相,頗受人們喜愛。
據工作人員介紹,展覽分為文創產品、生活用品、創意文具、地域文化四大板塊,大約數百款文創產品展出。主要特點便是把生活性和文化結合起來,比如「新華日記」、「新華·夜語」檯燈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飲食類文創。比如造型古樸的「普洱小書磚」,乍一看外形像是一本書。但它只是借用了古線裝書造型,「封面」寫著「新華怡品」等字樣,裡面有做成茶磚的普洱茶,有趣的是,還按照生茶、熟茶等類型,分為不同卷別。
受到關注的「普洱小書磚」。鍾欣 攝
「自古詩書酒茶不分家,我們希望通過這款文創產品,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工作人員解釋道。
「圈粉」文創產品:可以吃,也可以實用
其實,近年來頻繁推出文創產品的並不是只有新華書店。
像故宮,早些年便推出了朝珠耳機、摺扇、膠帶等風靡一時的文創產品,此外 還有賀卡、戒指、項鍊等等,月餅等飲食文創更是經常供不應求。
再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過日曆,典雅大氣的造型相當吸睛;還有「如意糕」「怡紅群芳」等美食。據報導,目前國家博物館的文創衍生品,涵蓋了首飾、文具、提包、家居、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領域。
此外,上海博物館推出過睡眠眼罩,上面寫著「晝眠夕寐」四個大字,來源於宋徽宗所書千字文卷;廣東省博物館則推出過3款文創蛋糕,吸引大量吃貨。而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華字典》,前段時間也有#新華字典出帽子了#登上熱搜。
睡眠眼罩。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粗略統計這些「網紅」文創,飲食、生活家居、文具……幾乎無一不包。
文創,可以很「潮流」
不可否認,不管是書籤、檯燈還是扇子、行李牌等小物件,許多文創產品都頗有特色,其中不少都受到人們熱捧:2019年7月31日起,圓明園開賣荷花造型的冰淇淋,不到半個月就賣了5萬根。
它們為啥可以這麼「出圈」?有消費者表示,好的文創產品大多既好看又實用,有些還具有收藏價值,這其實是把優秀文化加以借鑑或再創造,讓大家能夠更親切、直觀地感受到,自然會有許多人喜歡。
「怡紅群芳」餐飲文創。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另一方面,類似與飲食、家具等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也在另一個層面讓文化或者文物鮮活起來,屢屢有文創產品走紅,恰恰折射出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消費需求。
那麼,文創產品如何才能火?此前,中國國家博物館飲食文化中心負責人廖飛的看法,或許是一個答案。廖飛提到,文創產品無論做成什麼,賦予其內涵和靈魂的始終是文化,「現在文創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激烈,你是不是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傳達要表達的意涵,比拼的是題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