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文創產品受關注 跨界文創如何成「爆款」?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筆記本、小檯燈、普洱小書磚……看著這些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你能想到這是新華書店推出的嗎?

實際上,不光是新華書店,近年來,包括故宮、國家博物館在內的許多博物館會推出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日曆,甚至還有月餅、糕點等美食;前些時候,「新華字典出帽子了」也曾登上熱搜……跨界推出文創產品,似乎成了一種潮流,而不變的核心,還是「文化」。

讀者們觀看新華書店推出的一些創意文具。上官雲 攝

「普洱小書磚」?其實不是書……

提到新華書店,人們往往首先會想到一排排書架和琳琅滿目的書籍。這幾年它們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提升顏值的同時順勢推出一波文創產品:筆記本、檯燈……日前,全國新華書店文創產品聯展在北京舉行,上述文創悉數亮相,頗受人們喜愛。

據工作人員介紹,展覽分為文創產品、生活用品、創意文具、地域文化四大板塊,大約數百款文創產品展出。主要特點便是把生活性和文化結合起來,比如「新華日記」、「新華·夜語」檯燈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飲食類文創。比如造型古樸的「普洱小書磚」,乍一看外形像是一本書。但它只是借用了古線裝書造型,「封面」寫著「新華怡品」等字樣,裡面有做成茶磚的普洱茶,有趣的是,還按照生茶、熟茶等類型,分為不同卷別。

受到關注的「普洱小書磚」。鍾欣 攝

「自古詩書酒茶不分家,我們希望通過這款文創產品,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工作人員解釋道。

「圈粉」文創產品:可以吃,也可以實用

其實,近年來頻繁推出文創產品的並不是只有新華書店。

像故宮,早些年便推出了朝珠耳機、摺扇、膠帶等風靡一時的文創產品,此外 還有賀卡、戒指、項鍊等等,月餅等飲食文創更是經常供不應求。

再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過日曆,典雅大氣的造型相當吸睛;還有「如意糕」「怡紅群芳」等美食。據報導,目前國家博物館的文創衍生品,涵蓋了首飾、文具、提包、家居、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領域。

此外,上海博物館推出過睡眠眼罩,上面寫著「晝眠夕寐」四個大字,來源於宋徽宗所書千字文卷;廣東省博物館則推出過3款文創蛋糕,吸引大量吃貨。而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華字典》,前段時間也有#新華字典出帽子了#登上熱搜。

睡眠眼罩。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粗略統計這些「網紅」文創,飲食、生活家居、文具……幾乎無一不包。

文創,可以很「潮流」

不可否認,不管是書籤、檯燈還是扇子、行李牌等小物件,許多文創產品都頗有特色,其中不少都受到人們熱捧:2019年7月31日起,圓明園開賣荷花造型的冰淇淋,不到半個月就賣了5萬根。

它們為啥可以這麼「出圈」?有消費者表示,好的文創產品大多既好看又實用,有些還具有收藏價值,這其實是把優秀文化加以借鑑或再創造,讓大家能夠更親切、直觀地感受到,自然會有許多人喜歡。

「怡紅群芳」餐飲文創。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另一方面,類似與飲食、家具等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也在另一個層面讓文化或者文物鮮活起來,屢屢有文創產品走紅,恰恰折射出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消費需求。

那麼,文創產品如何才能火?此前,中國國家博物館飲食文化中心負責人廖飛的看法,或許是一個答案。廖飛提到,文創產品無論做成什麼,賦予其內涵和靈魂的始終是文化,「現在文創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激烈,你是不是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傳達要表達的意涵,比拼的是題材。」(完)

相關焦點

  • 倍閱書店的文創「有點甜」
    湖北新華 供圖   關注校園書店  褐色的封面上,「華大歲月」4個燙金字極其醒目;翻開內頁,既有學校簡介、歷史沿革等內容,也有校園標誌性建築的插畫……近日,位於華中師範大學內的倍閱·華師店,一款名為「華大歲月」的手帳本,吸引了許多學生購買。
  • 提醒書店朋友:暑期備貨別忘了這3種多元產品|新華書店|書店|實體...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通過對20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實體書店的採訪了解到,相關性成為多元產品備貨的關鍵詞,與書相關、與書店相關、與書店客群相關,具備高相關性的多元產品更受青睞。為了與圖書更好地結合,內蒙古新華書店也和小圈優品(北京)文化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引進米小圈系列文創產品。太原市新華書店則對山西新華推出的「華文堂鐵貨」進行了重點備貨。文具、玩具:瞄準學生,創意取勝。暑期市場最大的客群依然是學生,因此書店多元備貨較多的還是文具和玩具。
  • 華佗老爺爺變身頸枕,中醫文創產品成了「爆款」
    華佗老爺爺變身成頸枕 萌萌的華佗老爺爺毛絨玩具,變身之後竟然是可攜式頸枕;國粹銅胎掐絲琺瑯精緻的工藝,融入到木製刮痧板中……最近,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新推出一批文創產品
  • 爆款作品日趨多元,文創 IP 能否成下一個爆款載體?
    在內容領域,文創 IP 可以說是一匹黑馬,像曾經逢出品必爆款的故宮文創、被奉為 IP 樣本的熊本熊、小黃人、專注創意營銷的網易文創等等,因鮮明的認知與突出的情緒感知,探索出了獨有的爆款邏輯。文創 IP 的爆款是如何打造的?文創IP 帶來的爆款有什麼樣的特殊價值?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彩 蛋 一 枚:透過臺灣文博會與設計師周,深度考察與體驗臺灣兩大最火文創園區軟實力,看盡一年中臺灣文創產業的產品與設計。我們將從城市的角度去看臺灣15+1項文創產業,多維度選取案例。多元化運營模式以及推動落地的機制創新,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啟發。
  • 「文具文創潮玩薈」 假期邀您來王府井書店打開多彩文具盒
    高端文具、多彩文創、時尚潮玩、大力度優惠……10月5日,「我的PENCIL BOX——文具文創潮玩薈」在北京王府井書店啟動。此次活動由北京市新華書店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舉辦,是北京市新華書店發揮文化資源和空間資源的優勢,為探索「圖書 文創」經營模式,更好滿足讀者多樣閱讀文化需求,著力打造的首個多元文化體驗品牌活動。
  • 書店+文創|從賣書到賣出文藝情懷的商業蛻變
    曾幾何時,新華書店「一霸書籍天下」成為當時購書者的唯一去處。但是時代的變遷讓新華書店逐漸褪去了「唯一」的標籤。2015年開始,描述書店的高頻詞彙中出現了「小眾」、「文藝」以及「生活美學」。   書店從賣書到賣文化,再到賣出文藝情懷的商業模式,僅僅四年間就發生了質的變化。
  • 全國有調性的商場,偏愛引進哪些文創品牌?
    TOP50中,書店、文創產品均上榜10家;跨界複合店、工藝品均上榜8家,DIY手工坊上榜6家,文創品牌集合店、紋身館、畫室/畫廊均在2家及以內;另影戲館首次上榜。 新興品牌上榜30家,其中,新興跨界複合店、書店、DIY手工坊均上榜5家及以上,為文創創新主力。 ☆新興品牌定義:2014年及以後進駐中國內地購物中心的品牌
  • 新華書店首開「書+」生活館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文化、社交等美好生活的追求,進一步打造文化消費綜合體,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用三年時間對全省賣場進行了轉型升級改造,對經營業態重新進行了布局,加強了非圖產品與圖書產品的融合發展。早在2016年7月初,首家「新華系」文創產品集成店便落戶柯橋區(原紹興縣)新華書店。
  • 歷史與現實共振紅色文創產品受青睞
    能讓專給別人「種草」的主播李佳琦也被「種草」的產品,是一套中華牌鉛筆套裝。這是首屆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獲獎作品。今年7月,這套產品在淘寶店「紅色文創1921」甫一上線,就銷售了271套。作為黨的誕生地和最具商業活力的城市,上海積極鼓勵和引導文創企業對接紅色資源,開發弘揚紅色文化、體現紅色基因的文創產品,並通過舉辦首屆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引領上海紅色資源、文化企業和設計師、青年人跨界合作。
  • 文創產品如何打好「重慶牌」?
    但這些文創產品能與故宮口紅、江蘇快客杯、四川熊貓蓋碗等「爆款」媲美的並不多,甚至部分產品本地人都不甚了解。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市的文創產品還存在文化附加值沒有充分開發、相關產業鏈不健全、產業規模小、品牌建設動力不足等方面的問題,要打響屬於自己的品牌,重慶正在努力探索和實踐。
  • 「天府文創 錦繡雲上」 成都潮流文化跨界與融合暨文創項目路演...
    (原標題:「天府文創 錦繡雲上」 成都潮流文化跨界與融合暨文創項目路演專場活動順利舉辦!)
  • 一份來自貓空創始人的十年書店文創操盤心得
    徐濤 書店行說來有趣,我們貓空開展文創設計與銷售工作已經十年了,那天和鳳凰傳媒蘇州鳳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曾鋒聊天,聊到他很推崇臺灣的周鈺庭老師,近期有一節她的直播分享課,推薦我關注一下。
  • 文創品牌只賺情懷不賺錢?成都文創圈兒表示不服!
    而在成都,這座蘊含著千年文化基因的城市,川菜、臉譜、麻將、熊貓等等成都元素共同匯聚成這座都市的文化DNA,且遠遠不僅限於此。   早在2017年,「了不起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大數據顯示,成都文創關注度超30億人次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第三,成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創第三城」。
  • 水果+美妝、文創 上海嘗試地產水果跨界銷售新模式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正值上海優質地產水果柑橘等採摘銷售時節,如何進一步幫助果園促進銷售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擁有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陝西,應該如何利用博物館的優勢資源讓更多遊客了解陝西的歷史文化?以陝西特色傳統文化為原型開發的文創產品又該如何跨界「出圈」?」,「價廉」未必拉動購買力;300元為價格閾值,高創意附加值有望促進消費升級;實體商店體驗整體良好,商品展陳和服務是短板;線上線下渠道各美其美,充分挖掘城市空間可能性,拓展文創銷售渠道;假日經濟與夜間經濟「雙輪驅動」文創活動;科技與文創融合前景看好,高科技互動展演受追捧;文創活動有望成為文化文物單位文創未來增長爆點;線上場景式文創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女性、上班族、年輕化、個性化成為文創產品設計關鍵詞。
  • 理上網來|孔子文創、泰山文創,如何像故宮文創一樣火
    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擁有孔子、泰山、黃河等全國知名的文化IP,應如何借鑑國內先進經驗,乘勢而起、打造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黃河文創等特色品牌?學故宮,學什麼故宮文創是近年來「文創熱」的典型代表。
  • 新華書店轉型 賣書也賣情懷
    [摘要]「新華一城書集」首家主力門店亮相上海,1000多平方米的店鋪內囊括了圖書銷售、親子閱讀、咖啡休閒、文創產品等多種業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更時尚、更年輕的文化體驗平臺。如何轉型和再出發,成為很多實體書店經營者不斷思考的問題。上海新華傳媒在對老牌實體書店新華書店、上海書城進行轉型的同時,決定推出全新品牌「新華一城書集」。7月24日,「新華一城書集」首家主力門店亮相上海金虹橋國際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店鋪內囊括了圖書銷售、親子閱讀、咖啡休閒、文創產品等多種業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更時尚、更年輕的文化體驗平臺,以人文空間的概念豐富傳統實體書店。
  • 逐漸消失的書店,這還是我認識的新華書店麼?
    ,不然就不好辦了於是新華書店決定要賣文創產品了▼現場還公布了新華書店文創品牌「新華設」(不知道新華社會不會告侵權)(潮的沒有一絲絲新華書店的感覺~)與LOGO相關的幾何元素也出現在活動預熱海報,設計相當時尚~順帶一提新華有物是負責運營文創品牌的子公司哦~LOGO也是用筆劃簡化的字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