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轉型 賣書也賣情懷

2020-12-14 騰訊網

[摘要]「新華一城書集」首家主力門店亮相上海,1000多平方米的店鋪內囊括了圖書銷售、親子閱讀、咖啡休閒、文創產品等多種業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更時尚、更年輕的文化體驗平臺。

書架比傳統的新華書店更高。

近年來,唱衰實體書店的聲音不絕於耳。確實,在各大電商、電子書籍的衝擊下,實體書店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生存基礎受到動搖。如何轉型和再出發,成為很多實體書店經營者不斷思考的問題。

上海新華傳媒在對老牌實體書店新華書店、上海書城進行轉型的同時,決定推出全新品牌「新華一城書集」。7月24日,「新華一城書集」首家主力門店亮相上海金虹橋國際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店鋪內囊括了圖書銷售、親子閱讀、咖啡休閒、文創產品等多種業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更時尚、更年輕的文化體驗平臺,以人文空間的概念豐富傳統實體書店。

書集:以圖書為中心的集市

2011年,北京第三極書局倒閉,人文書店「風入松」宣布停業,三聯書店退出廣州,上海季風書店也在收縮網點;而廣州新華書店在2010年到2013年3年內,一般圖書(課本除外)的零售下降了17.46%,上海新華書店則從2006年到2011年由171家減到了120家。

但也有如成都方所、誠品書店這樣的成功案例,它們打破了傳統意義上書店的性質,將書店多元化發展,結合時尚和傳統元素,創造客流及業績。

現在,上海新華傳媒推出的全新品牌書店——「新華一城書集」——將目光聚焦在「書集」(Collection)這個概念上,針對城市主要商圈的人群特點,挑選相應特點的圖書,如考慮到金虹橋店區域內外籍人士和白領集聚的特點,外文書書架佔比約10%,一改過去中等規模新華書店外文書罕有的局面。「書集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以書為中心形成一個集市。」上海新華傳媒總經理助理江利告訴澎湃新聞。

「新華一城書集」內部空間在800-1000平方米左右,設計風格比刻板的傳統書店更加現代,更具時尚感。空間利用上,不僅滿足了親子閱讀區、咖啡廳、文創產品等多種業態的集合,而且也能滿足一些特別設計的要求,如童書專區採用階梯式布置、書架高聳如森林迷宮。

據介紹,繼金虹橋店後,今年下半年內新華傳媒還將通過新開或改造方式,陸續在上海主要商業集聚區開出6-8家類似主力店,形成品牌規模優勢。另外與金虹橋店同時亮相的,還有 「新華一城書集」微信書店。上海報業集團社長、上海新華傳媒董事長裘新認為,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升級版的「新華書店」把讀書重新塑造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生活方式。

成為上海新的文化符號

在今天的市場形勢下,但凡取得良好效益的書店,都不是單純的賣書場所,不是一個「店」,而是一個「館」——咖啡館、圖書館、藝術館,或者它們的集合。簡單點說,就是以閱讀為中心的文化與美學的發生地。

在江利看來,「書作為書店的核心,是我們必須堅守的文化價值。」然而轉型則必須要圍繞讀者需求展開,「通過豐富讀者的體驗擴展圖書內容外延,包括開展閱讀文化活動等形式,讓書的內容動起來、活起來。」

而上海新華傳媒總裁諸巍則更進一步,「書店不僅是商店,更是心靈的棲息地。希望『新華一城書集』能夠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文化元素。」(文/徐蕭)

相關焦點

  • 書店+文創|從賣書到賣出文藝情懷的商業蛻變
    曾幾何時,新華書店「一霸書籍天下」成為當時購書者的唯一去處。但是時代的變遷讓新華書店逐漸褪去了「唯一」的標籤。2015年開始,描述書店的高頻詞彙中出現了「小眾」、「文藝」以及「生活美學」。   書店從賣書到賣文化,再到賣出文藝情懷的商業模式,僅僅四年間就發生了質的變化。
  • 河南新華書店賣書又賣鍋 網友戲稱是雜貨鋪(圖)
    中原圖書大廈賣家電3月26日,有網友在大河論壇發帖稱河南新華書店(中原圖書大廈)在4樓兒童學生用書旁賣玩具是「為了專門誘惑孩子們。」而新華書店市場部工作人員則稱,玩具和電飯煲等商品是新華書店增加的經營項目,並經過了工商局的批准。對此,有網友戲稱「新華書店很有經濟頭腦」。
  • 鄂爾多斯新華書店已經賣了10000多本!什麼書?這麼受歡迎!
    鄂爾多斯新華書店已經賣了10000多本!什麼書?這麼受歡迎!捧讀紅色經典領略革命先輩颯爽英姿的同時更能借鑑前人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這也是歷史對我們所有人最大的指導意義在位於東勝區鐵西鹿苑公園內的鄂爾多斯市新華書店城市書屋記者看到,讀者正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出版物展銷專架上挑選和閱讀紅色紀實經典圖書
  • 這年頭竟然還有書店靠賣書賺錢?
    事實上,在這些小書店經營者看來,開書店不是情懷不是逃避,而是基於對書的愛,更是一種理性的商業判斷。不止一家書店店主吐槽,「情懷」是人們對小書店最大的誤會。「我們開書店一方面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另一方面是需要養活自己。而情懷,總給人一種特別理想化的、即使燒錢也要去做一件事的感覺,聽起來就好像腦子壞掉了。」曹蓉說。
  • 書吧不光賣書還"賣"小資閱讀情懷 你會去"買"嗎?-廣西新聞網
    書吧不光是賣書 還「賣」小資閱讀情懷 你會去「買」嗎?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胡玲玲/文 徐天保/圖 寫在前面的話 一邊喝著咖啡看著書,一邊通過免費wifi刷微博。書店不只是售賣圖書,而是和休閒吧擦出火花,結果卻是驚人的契合。在那充滿了墨香雅致的空間裡,讓人願意為之停留下腳步,日裡緊繃的心弦很容易就沉靜下來,淡忘了時間的焦慮。
  • 新華書店網紅修煉手冊:重顏值、玩複合店、賣咖啡…
    僅從名字就能看出這家書店所傳達的理念:「book」,書;「link」,連結。店名有「用書連結你我」之意。   淺灰色的外觀、幾何形的櫥窗,使得門店設計非常有現代感和科技感。與其他書店不同,BOOLINK擺放的書籍都是經過刪選和推薦,店內沒有兩本相同的書。而每本書旁邊都附著二維碼,掃碼即可顯示出書籍的相關介紹,線上還開放了試讀章節,以此彌補不拆封帶來的弊端。
  • 賣書不如賣米粉 國有書店在鄉鎮漸消失
    25年消失1000個網點  70後的媒體人韋波回憶童年樂趣,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到鎮上供銷社買小人書。在物質貧乏的生活中,這比吃到一顆水果糖還讓人心花怒放。  但是,現在回到桂西北老家,鎮上已經找不到賣書的地方了。
  • 河北定州:問:新華書店都買不到的書是什麼書?
    平臺網友反應:自己大哥的孩子在定州某鄉鎮小學讀書,大哥託自己在城裡幫忙買本練習冊,跑遍整個定州也沒找到,去新華書店找,也沒有賣的。有人「指點」:要想知道哪兒有賣的,就直接問老師,只有老師知道。於是再次聯繫大哥,告知定州城裡的一家書店有售,來到這家書店,發現這裡生意出奇的好,買各種教輔材料、練習冊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
  • 變了樣的定州市新華書店,開始賣文化IP,民法典居然斷貨……
    作者:鳶尾花社 文思歡迎投稿作為定州市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新華書店可謂是歷史悠久。在高顏值書店也難以面臨生存窘境的今天,即使是像誠品書店這樣的大IP也生存堪憂,而新華書店在我市依然屹立不倒,實屬不易。而且還建立了新華品悅圖書館,更加現代化、網紅化、時尚化。新華品悅圖書館也為新華中學增色不少,畢竟在全市範圍內獨家配套這麼一座庫存量大又高顏值的圖書館的也就獨此一家。其他學校的學生大概徒有羨魚情。
  • 古舊書店不賣古舊書?書店:網店衝擊下謀新出路
    原標題:古舊書店不賣古舊書?讀者:休閒味多了,書籍的選擇餘地少了 書店:網店衝擊下,出路是變身互動平臺導讀:興衝衝趕來的「書蟲」們發現,重新開業後的古舊書店書明顯少了。愛好書法的黃翔就說,原先古舊書店裡到處都是書,現在感覺有點空蕩蕩。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課本原價10元網上賣到100元 書店多本教材賣斷貨
    他今天去中山路的新華書店,只買到數學、語文,想在網上再買一本科學書,比價一圈,最便宜的也要53元,還得預訂。「賣家說是稀缺教材。」最後,王先生只好到處託關係,找朋友借了一套。戴先生的孩子在鄞州藍青中學上初一,老師同樣要求提前準備下學期教材,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四本。他跑了寧波幾大書店都斷貨,最後也是在網上用高價買的。
  • 新華書店
    今年暑假,爸爸帶著我和弟弟去新華書店,那裡有許多書,每次去都令我流連忘返。 書店在濱江公園對面,一共有3層。 第一層是買東西的地方,比如說夾子、圖釘、玩具、玩具車等,買東西的地方有兩個收銀臺,一個是借書或買書的收銀臺;另一個是買完東西結帳的收銀臺。 第二層是看書的地方,一眼望去,有漫畫書、故事書、歷史書等,再看書架旁邊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啊! 第三層是賣字典的地方,這裡啥字典都有。
  • 為什麼看起來沒什麼人買書,而新華書店不會倒閉
    向你問好喜歡看書的朋友,都知道,去新華書店的,顧客很多人只看不買,尤其在夏天還是蹭空調的好去處,同樣愛看書很少買書的不是我小氣,主要是值得買過來收藏的書真的太少。我曾經還一度擔心,每個人都只看不買這樣搞下去啊,我最愛的新華書店會不會倒閉。
  • 新華書店首開「書+」生活館
    立足圖書,實體書店的「書+」想像可以延伸到怎樣的邊界?10月18日,在浙江書展上,有著70年歷史的浙江新華推出了一個100平米的「書+空間」,展出的成果就是這些年來浙江新華創新探索的多業態融合發展成果。這也是浙江新華「書+」生活館的首次整體亮相。
  • 電子書橫行於市,顧客只看不買的「新華書店」,是怎麼賺到錢的?
    電子書橫行於市,顧客只看不買的「新華書店」,是怎麼賺到錢的?這種說法其實只說對了一半,新華書店的確是國有企業不錯,但是新華書店卻不見得會虧損,相反,新華書店可以說有著神一樣的商業模式,在實體文化書籍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新華書店卻獨樹一幟上市了,而且市值始終保持在80和160億元左右,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新華書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了。
  • 只有新華書店具備發行資質
    開學季,學校規定有些書雖然指定但需要學生自己購買,他們賣文具經常跟學生打交道,知道什麼好賣,才上了一些教材加價出售。按照店主的描述長江道圖書批發市場裡很多書店都賣教材和教輔材料。目前他們查封扣押了違規銷售的書籍,並對相關當事人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對於教材發行資質的問題,他們掌握的是目前天津只有新華書店可以賣教材。
  • 在電子書興起的年代,顧客看而不買的新華書店為何仍能生存下來?
    當談到「新華書店」時,70後,80後甚至90後都不陌生。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家甚至好幾家新華書店,裝修精美,服務周到,而且都有免費空調,地理位置優越。當我們的父母還很小的時候,網際網路技術還沒有傳播到大街小巷,電子書和雲看書的形式是聞所未聞的。
  • 新華書店,店裡的書都是未拆封的,只準買,不準看?錯怪書店!
    新華書店,店裡的書都是未拆封的,只準買,不準看?錯怪書店!讀者是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書,併合口味,想拆封看一下;但商家為了利益,不許拆封,再者,塑封的從表面上美觀,心理舒暢些,各有所圖,所以,要購書慎重,免爭執。太多人一看看一天。不愛惜書本。影響真正的購買者。
  • 寒假新華書店人氣爆棚 這三類書銷量最大
    荔枝新聞訊 寒假伊始,新華書店的人氣爆棚,不少中小學生來看書、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