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舊書店不賣古舊書?讀者:休閒味多了,書籍的選擇餘地少了 書店:網店衝擊下,出路是變身互動平臺
導讀:興衝衝趕來的「書蟲」們發現,重新開業後的古舊書店書明顯少了。愛好書法的黃翔就說,原先古舊書店裡到處都是書,現在感覺有點空蕩蕩。沈菊芃對此證實,裝修前他們銷售的書有2萬多種,現在減少了一半。之所以許多讀者感覺少了不止那麼多,是因為原先許多書都攤在桌子上,佔地方。
昨天,重新開業的蘇州古舊書店一樓設有桌椅,可以休閒小憩。可以休閒小憩。施曉平/攝
古舊書店四樓古書只展不賣。施曉平/攝
經過2個多月的調整、試營業,重新裝修後的蘇州古舊書店昨天正式開業,已經「定格」的蘇式裝修風格和疏朗的格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裡面不再賣古舊書、打折書,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爭議。
變臉了
重開後的古舊書店休閒味足
推開古色古香的仿古大銅門,裡面就是「梳妝」一新的蘇州古舊書店了。雖然,門外的軌道交通站點出口、小吃店、飲料店一片喧鬧,門內卻安安靜靜,宛如書房。
書店門口是一臺自助查詢機,碩大的屏幕上滾動顯示著水均益揭秘央視風雲20年的《益往直前》、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新作《親愛的生活》等書名,讓書店多了幾分現代氣息。往裡走,牆上貼著的小青磚,角落裡裝飾性的粉牆黛瓦,隨處可見的花窗,無不傳遞著濃濃的蘇式味道。兩米多高的書架倚牆而立,裡面擠擠挨挨擺滿了各種文史類、收藏類書籍。過道旁還有吧檯式的收費區,以及桌子、椅子。看書累了,可以坐下來喝茶休憩,享受蘇式慢生活。
二樓、三樓同樣變化很大。其中原先賣文史類書籍的二樓擺出了美術類書籍、文房四寶,還掛出了書畫作品;原先供應特價書、古舊書的三樓,如今佔據主體的是正在舉辦的一個油畫展,以及可供休息、喝茶的桌椅。蘇州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監沈菊芃介紹,作為他們公司的門店之一,古舊書店三樓的定位是國學、琴道、香道等的培訓,以及國學、養生書的銷售。
變化最大的也許要數樓道和四樓。樓道原先是單純的通道,如今也做了書架,擺出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四樓原來用作倉庫,不對外開放,現在成了一個書齋,裡面仿古茶桌、琴桌、長凳、八仙桌等一應俱全。沈菊芃說,四樓的定位是書齋體驗館。
如今的蘇州古舊書店休閒味足了,成為昨天許多逛店讀者的第一印象。
難適應
古舊書退出經營讓「書蟲」不習慣
興衝衝趕來的「書蟲」們發現,重新開業後的古舊書店書明顯少了。愛好書法的黃翔就說,原先古舊書店裡到處都是書,現在感覺有點空蕩蕩。
沈菊芃對此證實,裝修前他們銷售的書有2萬多種,現在減少了一半。之所以許多讀者感覺少了不止那麼多,是因為原先許多書都攤在桌子上,佔地方。書少還不是主要問題,更讓「書蟲」們難以適應的是,他們最愛的特價書、舊書(出版社的處理書、二手書)已不見了蹤影。古書(民國以前書籍)也大大減少,只在四樓櫥窗裡擺出了10多種,而且只展示,不銷售。
網名「月到風來亭」的讀者對此坦言:「進去一看傻了,不像書店,倒像時尚的茶吧、咖啡店
的樣子,好看,但說不上喜歡。
書店是賣書的,現在漂亮的書架上書很少,像是點綴。」更有讀者連連搖頭:書店不賣古舊書,還能叫古舊書店嗎?
自1958年成立以來,蘇州古舊書店雖然也賣其他書籍,但古舊書長期都是重要的經營品種。因為品種多、價格實在,古舊書店成為許多市民買古舊書的首選,甚至黃裳、胡繩、阿英、田家英等著名文化人也曾來這裡「淘舊貨」。
古舊書也帶動了其他書籍的銷售。統計表明,蘇州古舊書店的年銷售額1985年為30萬元,此次停業裝修前的2013年,銷售額已增至600萬元。
謀出路
變身互動平臺傳播傳統文化
古舊書銷售有市場,也帶來不小的銷售額,蘇州古舊書店為何不再銷售古舊書?
對於讀者的疑問,沈菊芃表示,現在網店賣書速度快,而且選擇餘地大,實體店根本競爭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暫時不考慮賣舊書。至於古書,因為前些年價格瘋漲,他們一拿出來就會被一搶而光,所以暫時不敢銷售。在來勢洶洶的網店衝擊面前,他們的想法是,不能像以前那樣單一賣書,而要將書店打造成互動平臺,讓書店和讀者的關係從單純的買賣關係變為互動關係,在傳播傳統文化中尋找出路。
蘇州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CEO鄧明華也告訴記者,在實體店經營困難的情況下,他們設想以書為核心做文化,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同時做出特色,贏得生存空間。
對於新嘗試,與蘇州古舊書店進行合作經營的北京古映今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映良信心滿滿。他說,在古舊書店營造書齋空間,就是去尋找、恢復過去的經典文化現象。當然,他們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使之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適應今天的生活方式。
書齋空間展示的產品都可銷售,還可帶動周邊產品的開發。此外,這裡還將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如藝術家的講座,寫書人的發布會,文化的雅集、交流、表演等,場地還可能提供給需要的單位使用等等。這些都能帶來一定的利潤,應該是今後書店的出路之一。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認為,未來誰也說不清,蘇州古舊書店變身互動平臺的嘗試值得關注。同時,他也建議,古舊書店經營上可以從兩個方面著力,一是先人一步,揚長避短,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在大家都關注歷史哲學類圖書時,可抓好紅色經典小說的經營;大家開始注意紅色經典小說時,可抓好早期兒童經典書這一品種,等大家又開始注意時,就轉向老課本收藏、名人籤名本等。二是數位化轉型。古書的修復、保存難度係數高,電子化存檔是古書保存的明智之選。蘇州古舊書店之前收購了大量古書,至今仍藏在深閨,如果能進行數位化,不但可產生效益,也將是古書愛好者的福音、傳統文化的福音。
古舊書店裝修前後布局對比
一樓:原先經營美術、收藏類書籍,現在經營文史、收藏類書籍,同時可休閒小憩;
二樓:原先經營文史類書籍,現在經營美術類書籍、文房用品;
三樓:原先經營特價書、古舊書,現在經營傳統國學,文化雅集培訓;
四樓:原先為倉庫,現在展示線裝書,提供書齋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