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2021-01-19 知學學園

現代社會,文化創意越來越成為激發城市活力、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臺灣經過一個世紀的風華洗禮,如今呈現出新舊融合的美學生活形態已融入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論是城市街區更新、老舊建築改造再利用、還是陳設物品的創意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已滲透到人們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與商業、文旅等實現了很好的有機融合,成為城市文明發展中的一種新經濟形態。

2013年開始,知學學院針對臺灣文創、商業、休閒農業、文旅度假、民宿和醫養等主題,已開展13次臺灣遊學。本次遊學將聚焦「文創發力,城市更新「,我們一起去最人文的臺北、「最老亦最新」的臺南,探索臺灣城市更新過程中,文化創意創產業脈絡及其多元化發展模式。


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

彩 蛋 一 枚:

特別的四月,特別的你,

與我們一起遇見一年一度,不可錯過的文創盛宴!

透過臺灣文博會設計師周

深度考察與體驗臺灣兩大最火文創園區軟實力,

看盡一年中臺灣文創產業的產品與設計。


我們將從城市的角度去看臺灣15+1項文創產業,多維度選取案例。多元化運營模式以及推動落地的機制創新,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啟發。

我們將通過主題授課、深度參訪、分享交流、在地體驗以及圍爐夜話的組織形式,帶領大家開啟一場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深度融合之旅。

7天遊學1場文創盛宴

2堂主題授課12個項目深度考察

在地體驗,圍爐夜話

臺灣文創產業體系與形態的全面認知


主題1:從城市的角度認識臺灣文創產業

康文玲老師從事文化傳媒工作超過20年,在文創政策研究、文創園區運營、國際工業遺產及文化藝術論述與策展等領域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曾任職臺灣嘉義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將作為本次遊學隨團導師,讓大家認識什麼才是臺灣文創產業以及臺灣文創產業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授課大綱:

1、臺灣文創15+1項產業

2、臺灣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

3、臺灣文博會與設計師周


主題2:源於生活方式與傳統的臺灣設計

胡佑宗老師是臺灣設計界大名鼎鼎的設計大師,現任臺灣唐草設計創始人和總經理,廈門立達信照明有限公司首席工業設計師,同時也是<點・心設計邀請展>的策展人,活躍於海峽兩岸設計界。曾獲得臺灣各類優秀設計獎項十多座,也多次獲得諸如紅點、IF等多項國際性設計大獎。

授課大綱:

1、臺灣工藝產業發展

2、臺灣設計力


互動式參訪 | 專題授課 | 面對面交流

案例1 華山1914文創園

2018文博會&設計師周主展館之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也是臺灣文創旗艦園區。由日治時代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改造而來。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文創園中,它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也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一個重要窗口。

學習點:如何以創意盤活存量資產、文創產業運營思路與路徑


案例2 松山文創園


2018文博會&設計師周主展館之一。

山文創園由日治時代煙廠改造,定位為以設計為主題的文創園區,臺北市的原創基地。園區以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四大板塊,輔以影視拍攝、展覽活動、頒獎典禮、講座和服裝發布會等形式,突出獨特的文創空間氛圍,促使產業互動、諮詢輔導、文創育成、美學體驗、推廣及營銷等多重功能發揮至最大效益。紅點設計博物館也在松山開幕,臺北成為繼德國埃森與新加坡之後,全球第三個擁有紅點博物館的城市。

學習點:多元化運營模式,文創與主題IP,空間規劃與改造

陳國政老師作為四屆臺灣文博會的專案負責人,對臺灣文創產業的多元發展以及臺灣設計力有很深的理解。他將從臺灣文博會的角度來分享松山文創園的運營體系。


案例3 大稻埕

大稻埕是清朝末期最為繁華的商街,如今依然保留許多古老商鋪。隨著文創產業發展模式的多元化,與生活相關聯的文創業態越來越豐富,多元化小微型獨立文創空間大行其道。而老城老街在保護歷史文化前提下,也在尋求新的發展。「都市再生」概念讓大稻埕成為透過城市軟實力的植入,產生更豐富多元城市記憶的經典案例。現聚集許多以銷售、體驗、休閒和研發為一體的各類複合文創空間。

學習點:城市針灸學、老街更新與活化、文創業態與品牌跨界經營


丘如華老師作為URS組織和推動者,將從都市再生、城市針灸學的角度,以大稻埕街區更新為例,為大家分享城市更新機制與路徑。


案例4 審計368文創新村

審計新村由原紅點文旅總經理吳宗穎一手打造,將原審計本門員工宿舍改造再利用。以「老建築,新風貌」的概念,成功蛻變為舊建築融入充滿活力的文創產業基地,活化了閒置的歷史建築,為文創產業提供理想的空間。新舊融合的審計新村,由於所處地點臨近美術館、綠源道等,已形成文創產業群聚的效果,也成為臺中非常受歡迎的休閒娛樂景點。

學習點:街區更新與活化、文創產業聚集與運營、老建築改造再利用

吳宗穎老師曾就讀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並旅居國外十年。作為懷揣夢想的設計師,以顛覆傳統的創意與設計,將一棟老飯店改造成「紅點文旅」,榮獲TID臺灣室內設計商業空間類大獎,吸引全世界注目。wu 宗穎老師本次將以他全新打造的「審計新村」為例,為大家分享街區型文創聚落的前世今生。


案例5 臺南老屋欣力


「老屋欣力」是由臺南古都基金會發起,向當地民眾徵集30年以上老建築,喚起社會大眾對老房子的關心熱潮,此後老建築的創意改造與經營在臺南市各個角落萌生。古都基金會希望,到2025 年即臺南建城300 年時,這座城市有越來越多「老屋欣力」的點,民眾對歷史環境的保存有共識,對文化的發展有自信,創意產業的進行有活力,從老屋欣力開始,「預約一座偉大的臺南」——這個理想真的正在被實現:當人們的審美與心靈需求,終於開始偏向「慢」與「小」的那端,「臺灣的慢活和豐富的巷弄文化,成為臺灣最大的吸引力」(張鐵志)。

學習點:城市更新機制、老建築改造與再利用、符合創意空間運營


張玉璜老師作為「老屋欣力」的發起人和推動者,將從老建築的改造再利用的角度為大家分享如何以文化創意的導入來激活街區。


案例6 林百貨


林百貨位於臺灣的歷史文化名城臺南市,作為一個文化保護建築改造項目,時隔82年後於2014年重新開業的文創百貨。受限於較小樓層面積,以立體型態重新規劃運營,將一個商業項目做成旅遊景點、活動做成文化盛事的文創百貨。政府主導開發、委託企業運營的模式,同時站在城市運營的角度處處體現臺灣本土設計的主題百貨。

學習點:老建築改造再利用,業態布局與空間規劃、商業空間運營創新


案例7 藍曬圖文創園

藍曬圖文創園區是臺南2016年新興的觀光區。由日治時期興建的木造和式建築改造而來。為保留歷史記憶、活化城市空間,臺南市對舊建築予以保留、修復、轉型,並整合眾多文創品牌進駐,成為新的藍曬圖為主題的文創園區,將「藍曬圖」借用為藝術的裝置主題,改造充滿年代感的老房屋,以其藍色的力量描繪出過去、未來,同時向我們傳達老房子也可以煥發活力的意念。

學習點:產業聚集與運營、社區更新、老建築改造

劉國滄老師作為打開聯合工作室主持人,專長為建築理論與創作、藝術創作。工作室創立於臺灣的古都臺南,屢屢跨越時空與文化的限制,多次受邀國際展覽,於威尼斯、巴黎、柏林、名古屋、北京等城市展出。獲多項國際大獎,如2015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 林百貨。重要作品包含:安平樹屋、藍曬圖文創園系列林百貨、佳佳西市場旅店系列、大陸口鎮改造等。


案例8 臺南正興街

這是一個十年前還很沒落的正興老街活化的故事,也是「一個人,改變一條老舊街區的正興幫幫主的故事」。臺南的舊城改造、老街活化、老屋再生都離不開創意元素的導入。而這個臺北來的年輕人在當時沒落的正興街開了第一家服裝主題的文創店,並通過串聯鄰居,連結鄰裡之間人與人的情感,形成一個街區聯盟,一張地圖,給這個老街慢慢注入新生命。如今已是年輕人和新銳設計師聚集的文創聚落。經營者的溫度和善的循環被當地人和業界傳為佳話。

學習點:街區更新與活化、社區營造、創意空間運營

高耀威老師將從一條沒落老街的幸福革命,為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文創導入,街區更新活化的不一樣的有溫度的故事。


案例9 海安路藝術造街

拆掉十幾年的臺南海安路,在2003年通過傳奇人物杜昭賢女士海安路藝術造街,把所有被砍掉外立面只留下破爛臨街房子,當做城市的畫布,每一面牆變成一個場景,邀請一位藝術家來為它做藝術裝置,把整個街道變成街道美術館。 這就是藝術介入城市更新的一個最典型的案例。

學習點:公共藝術融入城市更新、老街更新


案例10 BB. ART


BB.ART位於臺南市,曾經是臺南美利安洋品店的「BB ART」,在幾經轉手後,人稱「杜姐」的傳奇人物杜昭賢女士購得,並加以改造多元複合式的創意空間。臺南許多街區充滿藝術感的復興老宅都由她一手打造,她最大希望是可以幫助臺灣新生代的藝術創作者。為了讓更多年輕的創作者有發揮的空間,她重新整建BB.ART,把老建築融合新時代的 ,在偌大的空間中,呈現老房子與時代藝術交錯的融合美感。五月天阿信的「最後扭蛋機」就藏在這裡。

學習點:老建築改造、視覺藝術與創意空間運營

杜昭賢老師被稱為臺南的以為傳奇女子,除了自己經營兩間藝廊,還為臺南的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做了許多積極推動的事情。我們將邀請她為大家分享公共藝術如何活化老街,以及創意空間運營方面的經驗。


案例11 松煙誠品生活

20多年來,憑籍著專業獨到的選書能力,以及多元通路和文化創意活動平臺的整合經營能力,豐富讀者閱讀和生活面向,由一家書店漸次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誠品不只賣書,還行銷文化,倡導文化美學的生活方式和慢生活節奏。人文、藝術、創意、生活是誠品的思想中心。2013年8月15日誠品生活松煙店正式營運。從文創書店與商場,一路拓展至文創旅館、表演廳與電影院等多元場域,以跨界、跨業之創新整合為目標。誠品生活松煙店輕鬆打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選的「全球最酷百貨」榜單。

學習點:複合式經營模式、業態組合與空間規劃,文化消費空間營造

分享老師:誠品文創負責人


案例12 蔦屋書店(松山二號店)

日本最美書店在臺北開設首家海外分店。並於2017年底蔦屋書店臺北二號店進駐CITYLINK商場一樓,正式營業。其以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為概念,打造佔地約85平的書店+咖啡店的室內複合空間,店內提供書籍文具、生活選物、並首次把只有日本蔦屋書店才買的到的自有品牌商品引進臺灣。誕生於1983年的蔦屋書店,是日本較早以「書+X」模式構建體驗場景的佼佼者。他賣的不僅是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其定位「生活方式提案者」,在書店空間中融入咖啡、飲食、親子、文體和慢生活,打造超越書店的文化生活空間,深受日本全國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者喜愛。

學習點:商業模式、文化消費空間營造、品牌營銷

分享老師:蔦屋書店運營負責人

手作活動 | 創意餐飲 | 住宿體驗


誠品行旅 | 亞都酒店  | HOME HOTEL......

青田七六 | 度小月 | 淡水海鮮 | 阿霞餐廳......

手作體驗(文博會)


7天6晚的臺灣文創之旅,白天全程考察與交流,晚課組織大家一起圍爐夜話,復盤交流,從項目出發,共同探討操盤經驗,從不同視角為自己的項目輸入更多觀點,和大家一起打磨項目,結下深厚友情。


全面認識臺灣文創產業體系與形態

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

從園區運營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

... ...

從創意書店、創意餐飲、設計酒店、

生活美學零售、特色民宿、表演類演藝、

複合型創意空間的運營去看臺灣文創。


期待與你同行,

一起感受臺灣文創精神與內涵!


主辦單位:知學學院

出發時間:2018年4月19日-25日

截止報名:2018年3月19日

考察區域:臺北、臺中、臺南

報名聯繫人:詹老師

(18611771933 | zhixue812)


【臺灣休閒農業之旅】  2015 2016

【探尋臺灣文創之路】  2014 2015 2016

【臺灣民宿深度體驗之旅】  2016 2017

【臺灣經典養老產業遊學】 2016 2017

【德國荷蘭養老產業遊學】 2014 2015 2016

【日本經典養老產業遊學】 2015 2016 2017

【德國荷蘭休閒農業遊學】 2015 2016

【日本休閒農業在地探索之旅】2016 2017

【美國可持續城市遊學】 2014

【泰國休閒度假業態遊學】 2014

相關焦點

  • 臺灣定製遊學 | 15個極具代表性的「民宿+文創+親子」項目考察
    民宿如何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文創怎樣結合在地產業激發鄉村活力臺灣民宿的核心價值與主人文化臺灣的文創情懷與生活美學營造民宿及精品酒店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用「在地化」元素打造強文化屬性的獨特IP體驗臺灣在地文化與生活挖掘臺灣文創美學與匠心精神6天5晚
  • 帶你到民宿的起源地看看文創與民宿的究極玩法
    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亞洲民宿的發源地,誠品書店、臺北故宮博物館、阿原肥皂等一系列教科書式文創商業的聚集地,無疑是文創之旅的不二之選。當下,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級大爆發,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構成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也是我們這次課程考察的初心。
  • 臺灣鄉村全域遊學考察高研班|【民宿+文創+農創+養老+親子教育】全面覆蓋〖LDC-NO.902〗
    最知名的民宿、農創、文創、養老、親子教育集結地臺灣知名導師+在地化參訪交流相結合讓你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臺灣鄉建/酒店:緩慢民宿、誠品行旅、老英格蘭莊園、普羅旺斯玫瑰莊園民宿、礁溪老爺溫泉酒店、承億文旅、見晴花園渡假山莊臺灣主題農場:清境農場、薰衣草森林、飛牛牧場、桃米生態村臺灣特色文創: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誠品書店、松山文創園、紙教堂臺灣親子教育
  • 7天6夜 | 臺灣標杆文旅+創意酒店+民宿考察遊學招募!
    設計聯繼香港設計考察、日本鄉創建築考察、新加坡設計考察、徽州、麗江民宿考察、三亞酒店豪宅景觀考察、廣州創新空間考察等遊學之後,設計聯這次即將走進寶島臺灣,開啟2018設計聯臺灣文創設計考察之旅!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例如臺灣薰衣草森林,將十餘畝的薰衣草莊園用十年時間,打造出薰衣草森林、緩慢民宿、香草鋪子、心之芳庭、客家料理「桐花村」、好好、緩慢文旅等八個品牌。2016年營業額達到7億臺幣,成為臺灣文創和感動營銷的經典案例。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縱觀臺灣文創園不難發現,它們都將許多傳統產業注入文化特色與創意設計,用「生活美學」連接大眾市場。這些創意園使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也成為臺灣商業經濟中最大的賣點。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縱觀臺灣文創園不難發現,它們都將許多傳統產業注入文化特色與創意設計,用「生活美學」連接大眾市場。這些創意園使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也成為臺灣商業經濟中最大的賣點。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由內而外打造的臺灣文創街區 | 文旅中國
    在淡水老街藝人的淺吟低唱裡,尋覓歷史遺韻;在漢聲巷的朗朗書聲裡,堅守傳統精華;在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翻閱繁華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懷。依據不同的區域文化傳承、產業特點、發展條件等,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一起來看看四個具有特點和創意的文創園區吧。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松煙,是臺灣文創業第一個BOT案,在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加持下,14層樓高的主建築,牆面採弧線,建物內縮設計,與古蹟連成一體,成為臺北市最美的綠寶石。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大浙文娛:部分城市也有類似的文創產業園(如杭州絲聯166、深圳oct),如何評價?陳甫彥:現在多數將創意園當作是一個單位,內地有3000-5000個創意園,都將園區當成單位來計算,但我想用更寬大的空間來看到園區點的定位,或是說用園區的點來看待它和產業連接的可能性,用這兩種來找到園區切割的方式。
  • 臺灣之文創&民宿遊學之旅
    範特喜微創文化:看準老屋改造衍生的文創商機,成功營造出3處超人氣文創休閒據點,共引進47家創意小店。分享會:掌聲穀粒分享主題:文化品牌如何推動農產品發展誠品書局誠品挾著豐沛的文創展演經驗與長年積累之藝文資源,於2013年進駐松山文創園區。
  • 探訪唯美客文創聚落:從「一平方米孵化」文創項目到「無邊界」服務...
    「有一些臺灣年輕人在猶豫要不要來大陸,或暫時不方便過來,我們先給他們一個小的空間來展示創意。」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來自臺中。他說,這一平方米可以讓臺灣青年先「試試水溫」。張釗瑞說,在「兩岸海絲文創館」內,唯美客邀約了30多個臺灣文創品牌進行展示。適應水溫後的第二步是「快閃店」。「如果臺灣年輕人的文創項目適合了這個市場,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更大的空間,更接地氣地進行營銷。」張釗瑞說,「快閃店」一般三個月到兩年時間不等,可以修正商業模式。
  • 風景文創|把握轉型關鍵,勇於嘗試「文創+商業」
    三、文創+商業的模式 經過發展和積累,目前有多個品類的文創商業活躍在市場中,例如,藝術表演、跨界美食、生活美學零售、主題咖啡館、複合書店、動漫卡通、文化產業園和特色民俗,其中,複合書店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一種方式,言幾又書店、西西弗書店和誠品書店都是很好的書店案例
  • 同根同源,臺灣文創產業繁榮觀察與啟示
    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並創造4.3萬個就業崗位。臺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驗為文化同源、命脈相依的大陸文創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與借鑑,根據筆者的調研與考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 臺灣深度研學|從專業視角吃透文創如何激活鄉村經濟
    ,深度連結體驗7大主題12個經典標杆項目,參與文創實戰專家項目復盤總結課程,從專業視角吃透臺灣文創成功關鍵點。葉守倫作為老米行的第五代傳人,雖然沒有繼續家族米行的生意,卻在大稻埕迪化街北街租下一家別人的老米行,一面做臺式創意料理,一面將第一進前廳作為獨創展演空間,像是臺灣米的博覽會,又似老物產的懷舊園地。 葉守倫通過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計劃,將這座百年老屋改造為結合米食餐飲與展覽的複合式文創空間。
  • 福州:臺灣青年聚落 文創產品受歡迎
    圖為市民在唯美客文創聚落挑選臺灣知名文創品牌「紙箱王」文創產品。 張斌 攝 圖為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張斌 攝
  • 臺中 [紙箱王] 創意園:從傳統製造業到文創商業的成功逆襲
    如在臺中紙箱王創意園中有紙愛玩商店、手工香皂屋、知竹有魚、採屋捏塑DIY、紙箱王主題餐廳和天染工坊等6個主題,滿足大家在紙上生活一整天的需要,創造專屬的小王子天地。紙箱故事館像個魔法空間,把紙變成家具、文具、3D立體紙燈(可做成小夜燈)、卡片燈、小火車、IQball…應有盡有,還有一區展示著紙藝作品,讓人驚嘆作者的無限創意!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02年,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對華山藝文特區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將其調整為「創意文化園區」。經過全面閉園整修,2005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重新開放,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至今。2006年,華山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2007年12月,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園區25年的經營管理權利。
  • 【達行天下】跟達人Howard來一場臺灣文創大觀之旅
    天蠍座,臺北人,涵碧樓大中華區運營副總經理,臺灣體育、娛樂、文創達人。外型帥氣、有型,內在細膩、有禮,喜歡有趣有品,討厭枯燥無趣,樂於和大家分享一切好玩好吃好有趣的事物。餐飲美食、商業地產、展館展會、設計時尚、民宿酒店、藝術文化文創+給你最全面的跨界體驗。
  • 臺灣地區文創發展的類型
    在提供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同時,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提供藝術文化體驗,營造出滿足人們吃喝玩樂和慢生活的創意聚落。(4)多樣市集提升全天候吸引力華山園區的市集種類多樣,處處創意,步步風景。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誕生以後,經過政府培育與民間資本的熱情參與,臺灣文創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比較有名的有: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臺中文創園區、高雄臺鋁文創園區、高雄駁二文創園區、臺南藍曬圖文創園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