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1-01-15 中國房地產戰略家

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範圍7.21公頃,室外面積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華山園區的遊客群體有觀光客、臺北市民兩類,因為它不僅是臺北的入口,也是喧鬧城市中的淨土,目前,園區70%左右的消費主體是當地民眾。


華山園區人氣旺,經濟效益好。每年舉辦各種展覽、表演等活動至少100多個,很多活動是一年一度長期舉辦。2009年舉辦活動381場次,其中文藝團體和學生活動120場,參與人數50萬人次,經濟效益約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400多萬元)。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開啟臺北酒工廠的黃金時代。1987年4月1日,隨著搬遷,華山作為酒廠的歷史宣告結束,並至此閒置。


十年之後,1997年,由「金枝演社」進入廢棄酒廠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佔國產」事件,使臺北酒廠迅速引發關注。從而第一次給了它再利用的契機,並推動轉型。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


2002年,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對華山藝文特區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將其調整為「創意文化園區」。經過全面閉園整修,2005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重新開放,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至今。2006年,華山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2007年12月,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園區25年的經營管理權利。









  華山園區內完整保存著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構造工法,儼然一座產業建築藝術博物館。古舊建築中不僅濃縮了臺灣近代製酒產業的輝煌歷史,更是珍藏著臺灣百姓的生活往事。

  華山園區的藝文場所,包含戶外藝文空間和室內展演空間。戶外街巷的展演空間極具親和力,拉近藝術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容易形成交流互動。全年密集的展覽演出、文藝活動形成群聚化效應,帶動和吸引了學生名人、行業團體攜帶各色活動相繼湧入。

  特色店鋪座落在園區大小巷弄裡,藝術氛圍濃厚。在提供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的同時,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提供藝術文化體驗,營造出滿足人們吃喝玩樂和慢生活的創意聚落。

  華山園區的市集種類多樣,處處創意,步步風景。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

  華山園區的創意產品緊接地氣、對位市場,靠時間積累已成為了具有情懷的熱銷商品,是園區的核心支撐。創意產品有主題、有品牌,包括文創設計商品、節慶禮品、觀光紀念品等,它們大多立足核心文化資源,尋求多元載體,並延伸出無限生長點。如故事團團轉,就是追求新穎體驗、又能回顧初衷、關照內心需求的幾米品牌概念店。

  華山園區創意打造產業鏈條,將園區背後創意產業鏈的構建作為創意園區發展的核心,以保證和推動園區持續發展。目前,華山園區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從創作、製造、加值、流通到消費端等所有方面,是從參與製作、創造到分享、傳播、推廣的過程,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相互有機結合促進的環境。

  華山園區擁有全臺灣最好的位置,可以走路到臺北火車站,臺北故宮。城市中心精華地段的先天條件,曾是致使臺北酒廠搬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今恰恰成為了園區創意再利用和持續發展的重大優勢,與此同時,還兼具了臺北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意義。

  華山園區的經營理念不以單純招商引資為目標,而是通過搭建創意平臺匯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進駐。創意採取「商家入駐與空間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在保證固定商家日常經營的同時,以藝術活動有效提升園區空間使用率,增加園區人氣活力。



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華山,睡得很晚,夜晚從Legacy「傳」渲洩出來的樂音,漫延到光點電影館都散場了仍不止歇,還有上班族窩在小酒館喝一杯,非得閒扯到半夜才肯甘願離開。

華山,全年無休。不只建物內的各種展演一檔接著一檔,就連草皮都有戲,閒坐野餐的、擺pose拍婚紗的,甚至踩在腳下的泥土都飄出淡淡酒香味。站在八德路園區入口處望華山,你看得出來它以前是臺北酒廠?



分享嘉賓:

林羽婕

華山文創園區 特邀分享人: 華山文創園區 365 藝術計劃策展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副秘書長


  近年來,文創產業迎來了發展春天,各大創意園區作為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的有效形式而不斷湧現。然而,創意園區的發展並不能僅僅依託於創意,背後創意產業鏈的構建才是創意園區發展的核心。如何建立完整的創意產業鏈,促進創意產業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如何將創意成果轉化為企業家的經營資源,實現創意市場化和產業化,成為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


  林羽婕,自從業來一直從事文化創意工作,其在文創產業經營管理實務以及展覽策劃等領域都有著豐富的實操經驗,曾策劃『臺灣藝術新世代』上海北京巡迴展、『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主題館、『北京798印象展』、"霹靂布袋戲奇幻武俠世界藝術展"等兩岸知名大型藝展活動。其對華山1914文創園區所做的系列企劃活動更讓這個坐落在臺北市中山區的老酒廠成為了業內學習的典範。如今華山1914已經成為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商店、時尚美食,以及藝文展演場地的著名文旅文創勝地。


  作為華山文創園區 365 藝術計劃策展人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副秘書長林羽婕對園區的改造有著頗多的見解和對經營模式的創新,在她看來,文創園區要存活,僅靠創意是難以支撐的,她摒棄了園區一開始就招商引資的路線,採用植入有趣的活動,吸引店家落成的逆向招商模式。此舉形成了華山1914園區的完整創意產業鏈,同時也避免了園區過渡商業化而失了文化創意本身的靈魂。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2日14:35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華山文創園區
    [導讀]華山文創園區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至今,它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臺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圖片來自網絡)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林羽婕:文創園區動起來 華山1914「玩」出來的創新
    我們華山是一個老 廠房重新利用的例子,這個老廠房今年剛好100年,我們怎麼將這個老廠房重新利用,這個就是今天我想講的話題。   今天在這裡有很多文創園區經營的業者和即將經營文創園區的朋友們,所以我就著重講下,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思維和經營模式去運營一個文創園區。華山跟大陸很多文創園區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樣。在這裡,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開始想的都是怎麼招商引資。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松煙,是臺灣文創業第一個BOT案,在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加持下,14層樓高的主建築,牆面採弧線,建物內縮設計,與古蹟連成一體,成為臺北市最美的綠寶石。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
  • 鐵嶺市文化考察團考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北訊 4月22日,由鐵嶺市臺辦主任王建軍為團長的鐵嶺市文化考察團組來到臺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鐵嶺對文創產業極為重視,這次參訪華山文創園區是為了學習文創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填補鐵嶺文創產業的不足,豐富鐵嶺文創產業經驗,提升鐵嶺文創產業的質量。
  •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1/3) "← →"翻頁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贏商網報導)有句電影臺詞說,文創產業「就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總是那麼光彩奪目,隨時能夠給人帶來創意的驚喜。而臺灣文創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臺灣,「文創」是一個既高大上同時又可以非常接地氣的詞語。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   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很多地方都湧現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該產業創造的產值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創意江湖的論劍之地  幾米音樂魔幻劇場在「梅酒廠」舉辦,「精彩數位故宮」一個展室竟是「鍋爐室」……「華山」的建築最早建於1914年,是一家日本酒廠;1922年,改為臺北酒廠;臺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直到1987年遷出市區,廠房閒置下來。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有句電影臺詞說,文創產業「就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總是那麼光彩奪目,隨時能夠給人帶來創意的驚喜。而臺灣文創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臺灣,「文創」是一個既高大上同時又可以非常接地氣的詞語。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   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從廢墟裡誕生的臺灣文創園區
    比如位於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原是港口碼頭的舊倉庫,而地處臺北黃金地段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佔地5.6公頃的臺中文創園區以及歷時百年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其前身分別是日治時期的臺北酒廠,公賣局第五酒廠以及花蓮酒廠。
  • 大陸文創交流團 參訪臺北華山園區遇抗爭(組圖)
    李炳才(中)參觀海協會文化創意產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一行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與董事長王榮文(左)相談甚歡。  東南網9月12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海協會文化創意產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一行11日下午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海協會長陳雲林因身體不適,改由駐會副會長李炳才帶隊前往,場外出現多個抗議團體,場面平和,園區董事長王榮文親自接待來賓。  華山園區前就聚集了不少抗議人士,轄區中正二分局動員大批警力在四周戒備,因陳雲林突感不適,改由李炳才帶隊繼續行程。
  • 大次元家陸欣宇:臺灣文創園區,對中國建設特色小鎮有借鑑意義
    臺灣擁有許多廢棄的工業園區,很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帶著日本殖民時代的標籤。對於這些遺留的廢舊工廠,政府並不是一味地拆遷,變更為住宅或者商業用地,而是尋求二次價值轉換。以「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為代表,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人氣最旺。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匯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梁。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臺灣的文創園區,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種文化園區建設趨勢。
  • 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覽美食大融匯,每次到訪總有新鮮事
    每隔一段時間去逛「華山1914文創園區」 ,總會有新鮮事物或新店、新主題展覽可看,上周末搭乘臺北捷運板南線,從忠孝新生站1號出口出站後,沿著忠孝東路二段直行到金山北路右轉,一路走到八德路一段1號,就抵達這間融合了各國藝文展覽、電影院、音樂廳、展示中心、餐廳與咖啡館的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