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藏於鬧市的冥想之地

  類似北京的798,「華山」前身也是廢棄的工廠。一棟棟人字頂灰色廠房,有些牆皮已經剝落,露出斑駁的底色;樓門是老式的本色木拼門;屋頂則自由自在地長著綠草。當然,搭配整齊的綠色灌木、鐵製抽象雕塑,這些舊式廠房的歲月痕跡,成了樸素而內斂的懷舊風情。

  臺灣著名私房菜「食養山房」的創辦人林炳輝曾這樣評價「華山」:「是臺北市難得的淨土,可以吸引忙碌的現代人來此沉澱、靜思、冥想。」或許因為這不期然形成的獨特味道,「華山」一經發現就受到很多藝文活動的青睞。

  融音樂表演、藝術展示、藝文交流等為一體的「簡單生活節」就選址於此。2006年首屆「簡單生活節」就吸引了3萬人次參與。當然,「簡單生活節」邀集了不少知名歌手助陣,不過,歌手們樂於參與同樣也有理念的共鳴。12月的臺北,或是明亮而不熱烈陽光下,或是沐浴著清涼的雨絲,歌手們在露天裡放歌,聽眾則端著咖啡席地而坐。與演出相伴的,還有知名藝術家的演講,業餘創作者的藝品展賣。聽音樂、與藝術家互動,順便欣賞一下藝術愛好者天馬行空的創作……「簡單生活節」的藝文「雜燴」,似乎正是對「華山」的知心詮釋。

  「不是博物館,像公園,大家都很親近的地方。」經營方這樣描述「華山」。或者說,讓藝術走下神壇,走入生活。去年,「精彩數位故宮」在「華山」開幕,活動將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名藏,製作成可以與觀眾互動的影像產品:唐朝仕女變身風景名勝的導覽,靜態的名畫則成為有聲有色的精彩動畫。同樣,幾米藝術中心將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的繪本,化為一幕幕魔幻劇。

  創意江湖的論劍之地

  幾米音樂魔幻劇場在「梅酒廠」舉辦,「精彩數位故宮」一個展室竟是「鍋爐室」……「華山」的建築最早建於1914年,是一家日本酒廠;1922年,改為臺北酒廠;臺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直到1987年遷出市區,廠房閒置下來。

  1997年,幾位藝術家意外發現此地,敏銳地想到,酒廠仍保有過去臺北產業與生活的空間記憶,非常適合成為一個多元藝文展演空間。經過努力,「華山藝文特區」1999年正式成立。2007年2月,臺灣「文建會」將其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12月,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經管權。

  為什麼取名「華山」?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著名作家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但是此「華山」非彼「華山」。日據時期,「華山」區所在地被更名為「樺山町」,以紀念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後來衍變為「華山」。今天的「華山」,名字起源已經模糊,人們通常會聯想到英雄會聚的彼「華山」,寄望此「華山」成為文化創意江湖的論劍之地。

  尋找新星的「孵夢基地」

  佔地7.21公頃的「華山」分為室內場館及室外空間。經營者介紹,北邊公園綠地可作為大型藝術作品展示、演唱會及小型表演活動場地;休閒區與餐飲服務區結合,平時供民眾休憩,也可變身為小型表演場地。

  經營者將「華山」描述為「世貿中心」、「孵夢基地」、「未來櫥窗」和「休憩勝地」。「世貿中心」、「休憩勝地」不用多說,前者指提供舉辦演講、論壇等交流的舞臺,後者希望通過創意市集、美食,提供可吃可玩可逛的休閒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孵夢基地」和「未來櫥窗」。經營者說,「華山」是造夢和圓夢的實驗場。「我們吸引有成就的明星進來;同時,通過藝術家博覽會等形式,尋找新明星。」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說,「我們就是要尋找成名前的幾米,讓他有機會在我們的協助之下,成為將來的幾米。」如今,知名詞作人方文山在「華山」開了一家茶屋,偶像明星周杰倫特別把自導的《熊貓人》慈善公益見面會選在「華山」,「華山」還有一個常設的幾米藝術中心。

  當然,協助未來之星,並不是免費提供場地,「我們會有很多機制與藝術園體合作,通過企業贊助、政府補助等形式,讓他們沒有房屋成本。用不同的優惠方案,讓未來的文創明星們以『華山』作為夢想飛揚的起點。」(記者 孫立極)

相關焦點

  •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1/3) "← →"翻頁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開啟臺北酒工廠的黃金時代。1987年4月1日,隨著搬遷,華山作為酒廠的歷史宣告結束,並至此閒置。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2日14:35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內長期舉辦藝術文化活動,不少餐廳、酒吧、咖啡店、手工藝品店也陸續入駐,是臺灣文藝人士大本營。園區大部分建築保留了昔日廠房的風格,這些磚造鋼筋梁柱結構和斑駁的牆面上,爬滿了綠葉和枯枝,濃濃復古工業風非常適合攝影。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建築雖有百年歷史,卻可以發現許多創意店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創設於日據時期1916年,光復後,由政府接收,改名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1987年4月1日,酒廠遷至新北市林口工業區,舊廠房經藝術家爭取,現在是展演活動的場地。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臺北酒廠,怎麼會變成「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從歷史來說,華山前身是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當時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廠之一。二次大戰後被政府接收,更名臺北酒廠,直至1987年酒廠遷移,才從熱鬧變閒置。從地理而言,它可是黃金地段,就算不懂金融財務,也知道它很適合蓋豪宅或商辦大樓。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王榮文:臺灣華山1914文創園的品牌經營之道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創園區華山1914,其成功的運營之道一直都被業內人士熱議。目前國內文創園區正值轉型期,在博採眾長之時我們能從華山1914的運營中汲取哪些經驗呢?日前,華山1914的主持人王榮文做客「中經微課堂」(公眾號:ceweclass)談了他是如何帶領華山1914走上逆襲之路的。
  • 林羽婕:文創園區動起來 華山1914「玩」出來的創新
    10月25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兩岸文創商業對接會暨海峽兩岸文旅文創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臺灣華山文創園總監林羽婕在主題演講環節以「怎麼再利用舊工廠」為題,向在場嘉賓講訴了華山文創園的經營之道。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4】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7】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華山文創園區
    [導讀]華山文創園區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至今,它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臺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圖片來自網絡)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 國內著名文化創意園區:北京「798」 上海田子坊
    十八大報告為文化創意產業勾勒出一個巨大的新市場,國家將出臺實質性政策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對於一座城市,文化不僅僅是精神需求,也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槓桿。「二砂」涅槃,變身「鄭州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將為鄭州文化發展史留下閃亮的一筆。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