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2020-12-22 贏商網

  有句電影臺詞說,文創產業「就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總是那麼光彩奪目,隨時能夠給人帶來創意的驚喜。而臺灣文創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臺灣,「文創」是一個既高大上同時又可以非常接地氣的詞語。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

  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縱觀臺灣文創園不難發現,它們都將許多傳統產業注入文化特色與創意設計,用「生活美學」連接大眾市場。這些創意園使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也成為臺灣商業經濟中最大的賣點。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圖片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風格生活販賣所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在2007年正式成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基地。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經營是「商家入駐+空間租賃」的方式。園區廠房內經常會舉辦各類展覽、講座或者演出活動:例如星巴克咖啡旅程、MUJI無印良品等品牌特展,迪斯尼、櫻桃小丸子、海賊王等趣味主題展,以及瑜伽教室、紅館書院這類講座課程,園區還承辦過田馥甄、陳綺貞、胡夏等臺灣著名歌手的演唱會。

  另外,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進駐的商鋪也十分多樣,例如周杰倫和劉謙等人合作的DejaVu餐廳、五月天瑪莎的離線咖啡、VVG旗下的好樣思維等,還有專門播映小眾佳片的光點電影院。

  已進駐品牌:青葉新樂園、傳 音樂展演空間、AlleyCat's、義麵坊小酒館、小酒、easyoga 華山概念店、TRIO Café、風潮音樂旗鑑店、好樣思維 ]VVG Thinking、臺北紅館、小確幸紅茶牛奶合作社、約茶不夜、FabCafe、離線咖啡、Marula時尚藝廊、故事團團轉、present提案+、小器生活空間

  地址:臺北市八徳路一段1號

  松山文創園區:臺北市的原創基地

  松山文創園區原為松山煙廠,是早期製作香菸的工廠。建築風格屬「日本初現代主義」作品,強調水平視線,形式簡潔典雅,佔地6.6公頃。2010年正式轉型定名為「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展現了臺灣特有的文化創意文化,現在已是國際矚目的文創新舞臺。 松山文創園區內提供「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創意四大策略,園區內常舉辦影視拍攝、記者會、長短期展覽活動、頒獎典禮、研討會、講座和服裝發表會等活動。

  已進駐品牌:LAB創意實驗室、松煙小賣所、日出印象咖啡館、閱樂書店、琉璃工房、LIULI CAFÉ、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臺北紅點設計博物館、設計點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西門紅樓:百年故事創意延續

  西門紅樓建於1908年,建立之初是作為市場用。目前眾人所稱的八角樓和十字樓,另加上緊鄰兩旁的南北廣場統稱為「西門紅樓」。

  2007年11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藉由舉辦文創性的活動內容重新塑造:包含有八角樓內的二樓劇場、中央展區、百寶格、西門紅樓茶坊、西門紅樓精品區和十字樓的16工房、文創孵夢基地、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和北廣場的創意市集,以及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區等多元性區塊,聯手帶動西門紅樓整體對民眾服務的能量,成功的轉型成為臺北市新生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2009年西門紅樓再接管「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規畫「Urban Show Case都市藝術方塊」公共藝術裝置,開創屬於一個城市的記憶空間。更著手「西門町行人徒步區街頭藝人」表演管理,以多點串連的方式,將藝術文化作延伸,整合在地力量,擴展活動頭尾串連雙效益,同步繁榮西門町整體商圈。

  已進駐品牌:誠品expo、BestFriend、布利剋星球、New Noise、Shadow*BOSS、真花傳情、自做自售創意供賣局、Picobaby、 emmaAparty、 In Between Lab、剪刀兔本鋪、拓銀、naive studio、Urb. 都會原生設計、shine away、陳爸手工皂坊、璃想國 Steven’s glass wonderland、E&A Life Design、SilverSparkle 銀耀手創銀飾、人中人株式會社、Li Li Link 系、tode、Mori Shu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藝術愛好者們的朝聖之地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iwa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t Center)」,佔地5.6公頃,前身為創立於1916年日治時期的民營「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在1922年日本政府實施酒類專賣制度後被收歸官有,1928年成為當時全臺最大的釀酒工場。

  隨著時代改變並配合都市計劃規劃發展,酒廠於1998年搬遷到臺中工業區,而留在原地的工業遺址、日治時期歷史建築及制油機具設備,是目前全臺灣各酒廠工業遺址中最完整呈現的一個廠區。

  2002年7月臺中市政府順應民意將全區登錄為歷史建築16棟並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並被定位為「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舊臺中酒廠從此由製酒工業遺址活化新生,蛻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基地。

  文化園區內保留了從日治時代以來的釀酒遺蹟,各個空間皆被賦予不同的規劃:藝術工作坊、展覽空間、小型實驗劇場及多功能會議展覽中心等;園區廣闊,而建築物亦具有濃厚的日式、閩式風格,衡道堂的檜木迴廊、多功能藝文中心的木造桁架、SRC結構建築、四披水黑陶瓦、還有雅堂館外的紅磚厚牆……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充滿文創活力與當代生活風格的聚腳點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前身是花蓮酒廠,建築已有百年之久。這個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廠房,經過改造後紛紛成為藝術空間。在老舊的外表下蘊藏的是文化意涵,展覽、演出、餐飲、特色商品、育成講座、旅遊資訊等透過文化藝術活動及商業服務在園區展出,形成了一座充滿文創活力與當代生活風格的聚點。也是花蓮許多重要藝文活動發生的地方。

  花蓮文創產業園區屬於大型之藝術展演空間,這幾年陸續承辦了花蓮許多藝文活動、藝術節與展覽。它擁有花蓮唯一較為完整的小劇場空間的園區,這成為不少劇團欲嘗試小劇場演出之地,豐富的展演空間與寬敞明亮的視野,是許多花蓮大型藝文活動的聚集地。

  已進駐品牌:平安商行、晴天設計工坊、愛吃醋、厝內、嘉茗花園、美角meiga、金石工坊、木樂館、色香貓、存仁堂等37個品牌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嘉義創意文化園區:傳統藝術創新中心

  嘉義創意文化園區,前身為嘉義舊酒廠。如今已經蛻變成為了全臺五大文化創意園區之一。

  園區定位以「傳統藝術創新」為主軸,結合「酒文化產業」為基礎,朝傳統技藝與技術之轉型及創新發展。

  園區內生產機具設備是五大園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亦是當代重要製酒產業文化資產,為妥善保存及活化再利用,本會針對嘉義園區之推動策略,將以「酒文化產業」為基礎,結合南部地區傳統工藝、當代藝術、藝術家資源及故宮南院等「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資源,發展酒文化及傳統藝術創新之園區。

  臺南創意文化產業園區:南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整合發展平臺

  臺南是臺灣第四大城市,在現代化的腳步中,臺南呈現新舊雜陳的都市景觀。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有多元的歷史文化及豐沛的觀光資源,園區面積雖不大,卻位居樞紐、緊鄰臺南火車站。

  園區定位為「臺南創意生活媒體中心 (Creative Media Center) 」,發展「文化生活與產業環境之整合創新平臺」,以媒體中心作為一個創意啟動器。

  入駐品牌:關王刀企業社、豆趣留聲音樂咖啡、宥盛科技、搖滾地鐵、黑白配創藝 X 益之佳手作等品牌

  地址:臺南市北門路二段16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藝術特區融入日常生活中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由碼頭舊倉庫區改建改造而來,本身就像一件重獲新生的藝術品。「駁二」是指第二號接駁碼頭,原本是普通的港口倉庫用於存放魚粉和糖,但年久失修,2000年高雄市政府對其進行了改建,形成了如今高雄市內知名的藝術展示區。

  駁二藝術特區裡有大大小小的倉庫21個,主要的幾個倉庫群有蓬萊倉庫群、大勇倉庫群、大義倉庫群。大勇倉庫群作為9棟改建過的舊式倉庫:可以舉辦大型展演的駁二P2倉庫,適合小型作品展覽的C1-C3、C5臺糖倉庫;月光劇場是專門用於表演的場所,藝術廣場則提供了休憩場地,並闢有藝術市集。

  另外,園區也有很多以貨櫃碼頭、漁業聚落為主題的文創作品,有彩繪、有雕塑。園區內規劃有自行車步道,穿行其中,可以從中了解到高雄這座城市的變遷。

  已進駐品牌:誠品書店、微熱山丘、駁二、iCE+艾司加冰屋、禮拜文房具、有酒窩的lulu貓雜貨鋪等12個品牌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相關焦點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贏商網報導)有句電影臺詞說,文創產業「就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總是那麼光彩奪目,隨時能夠給人帶來創意的驚喜。而臺灣文創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臺灣,「文創」是一個既高大上同時又可以非常接地氣的詞語。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   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激發全社會創意活力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印象
    陪同參觀的研究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專家——中華經貿文化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東凱博士介紹說,2002年,臺灣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到重點產業政策層次。2003到2013年10年間,每年投入在文創園區的預算佔整體文化預算的 40%以上,充分體現了對文創產業的重視,明確了文創園區對推動文化創意的指針作用。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松山文創園區的定位即為臺灣設計及文創產業的孵化基地,業已在十數年規劃提升為一個結合藝文活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式平臺,這種大幅度跨越究竟如何實現?1. 創作提升空間松山文創園區本身的平臺定位,即決定其自始就將扶持文創作為首要任務,並圍繞這一目標開展相關活動。
  • 大次元家陸欣宇:臺灣文創園區,對中國建設特色小鎮有借鑑意義
    臺灣擁有許多廢棄的工業園區,很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帶著日本殖民時代的標籤。對於這些遺留的廢舊工廠,政府並不是一味地拆遷,變更為住宅或者商業用地,而是尋求二次價值轉換。以「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為代表,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人氣最旺。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從廢墟裡誕生的臺灣文創園區
    比如位於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原是港口碼頭的舊倉庫,而地處臺北黃金地段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佔地5.6公頃的臺中文創園區以及歷時百年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其前身分別是日治時期的臺北酒廠,公賣局第五酒廠以及花蓮酒廠。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松煙,是臺灣文創業第一個BOT案,在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加持下,14層樓高的主建築,牆面採弧線,建物內縮設計,與古蹟連成一體,成為臺北市最美的綠寶石。華山,醒得很早。四、五點天才蒙蒙亮,就見很多大媽阿姊繞著園區慢跑或在大樹下做甩手操。
  • 289藝術PARK入選兩岸三地十大文創園區經典案例
    這次活動集聚大陸、臺灣、香港三地,包括289藝術PARK、臺北華山1914、臺灣紅點文旅、郎園、玻璃博物館、8號橋、南鑼鼓巷、樂天集市、中隱於市、北京751設計園區、新華1949、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臺東鐵花村、德必外灘WE、800秀、中成智谷、廈門華美空間文創園、江南智造、廣州289藝術園區、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UNI_lab……  這預示著,289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整個園區依然保留著鮮明的時代建築風格,每個空間、每個轉角都充滿著創意和驚喜,哪怕建築體殘舊,都轉變另一種方式向大眾展示這裡的歷史。建築空間內裡深藏著許多特色小店,他們連介紹自己的招牌也是做的相當低調,尊重歷史的同時又融入歷史之中。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匯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梁。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臺灣的文創園區,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種文化園區建設趨勢。
  • 臺灣定製遊學 | 15個極具代表性的「民宿+文創+親子」項目考察
    >探尋臺灣民宿文創與鄉村振興背後的邏輯15個遊學點覆蓋特色民宿、文創產業、鄉村旅遊、親子業態、創意農業、茶文化、新餐飲考察時間:2019年4月8日-4月13日(6天5晚)遊學線路、松山文創園區、誠品書店 茶文化美學:紫藤廬 在地體驗:日月潭、饒河夜市、臺北101、國立臺灣暨南大學深入探訪,與臺灣民宿主人、民宿協會理事長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臺中 [紙箱王] 創意園:從傳統製造業到文創商業的成功逆襲
    就這樣,昔日臺中的天染花園,成為了以紙藝為主題的紙箱王主題創意園區,通過園區經濟和單點銷售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來實現客流量和銷售量的雙贏。直至今日,紙箱王在臺灣擁有了13個主題園區和門市,將各地人文風情、異域風景、特色產品等呈現在各大園區和門市的裝飾和產品中,做到了「一店一特色」。
  • ...文創,園區,戴森,上海,馬努,紙箱,高境鎮,中國,麥可,入駐,-上海...
    原標題: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  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六大兩岸文創園區助力江蘇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圖片來源:江蘇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28日南京消息 近年來,江蘇省南京、蘇州、南通、鹽城和鎮江等市,陸續創立和啟動了六個海峽兩岸文化創意園區,一批臺灣文創領軍企業快速融入,兩岸合作文創園區為蘇臺經貿合作提檔升級創新發展再添新動能。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也是臺灣文創旗艦園區。由日治時代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改造而來。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文創園中,它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
  • 臺灣最具特色的十大文創品牌
    2002年臺灣啟動文創戰略,在政策、產業與創意三引擎驅動下,產值由2002年的4352.6億新臺幣增長到2010年的6615.9億新臺幣,2013年突破萬億新臺幣,佔全臺生產總值的5%以上,成為臺灣經濟的「中流砥柱」。
  • 這31個成都文創園區個個都是打卡聖地 哪個美出新高度?
    上榜園區 ↓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區草堂文博創意創業園區峨影·1958國際影視創意孵化園成都西村文化創意產業園成都青羊綠舟文化產業園,後來由一群70後文創人歷時半年,講它打造成了極具現代感的黑白建築,成為了展覽、講座、沙龍、研討會、音樂演出、創意市集的文化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