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擁有許多廢棄的工業園區,很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帶著日本殖民時代的標籤。對於這些遺留的廢舊工廠,政府並不是一味地拆遷,變更為住宅或者商業用地,而是尋求二次價值轉換。以「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為代表,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人氣最旺。此後,臺灣湧現出了很多政府與資本合作的文化園區,比如: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臺中文創園區、高雄臺鋁文創園區、高雄駁二文創園區、臺南藍曬圖文創園區等等。這些園區,對於中國,對於深圳,建設文化、工業相結合的城市特色經濟,都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稱為臺灣文創園區的「旗艦」。在運營方面有許多創新之處,如保存了日治時期製酒產業,用舊建築講述歷史文化故事;藝術走下殿堂,設置戶外藝文空間和室內展演空間,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市集種類多樣,處處創意,步步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