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產業發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這些案例告訴你

2021-02-15 產業地產智囊

核心提示

如果你正在或者想要經營民宿、休閒農莊、特色小鎮或者生態餐廳,想要文創為你的項目助力,那麼臺灣,便可深入了解其中的發展之道。

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是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價值鏈的。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

1松山文創園:臺灣文創的孵化器

松山文創園是臺北三大最有人氣的文創園區之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這個捲菸廠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已然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如今我們看到各地正在興起一波工業改造熱潮,其最早的根源就來自臺灣。

2誠品書店:臺北文創標杆

誠品書店追求高質美感,秉持「連鎖不複製」的展店策略,採用異業結合、創新服務等發展理念,打造了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文創平臺,目前已經成為了臺灣文化的地標,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在世界上高居第六位,而休閒農業是臺灣農業成功轉型的範例。越來越多投資休閒農業的人士在做之前或在經營的中途都會紛紛選擇參加一次或多次臺灣休閒農業考察的項目或活動。臺灣休閒農業為何如此出名,到底好在哪裡?透過臺灣的4個經典休閒農莊,我們一起探尋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秘訣。

1飛牛牧場:臺灣最成功的畜牧休閒農場企業

飛牛牧場是一個以乳牛養殖為主的休閒牧場,也是臺灣目前最火的農業文創項目之一。除了生態豐富,飛牛牧場還用心經營「美學」,有著臺灣最夯的牧野景觀。經歷了三次轉型後,牧場除了畜牧的本業外,也轉型成農村體驗、生態保育、自然休閒的渡假樂土,實現了文創的成功轉型。

2魔法莊園:獨特的魔法森林樹屋及親子樂園

魔法莊園是苗慄佔地最大的休閒農場,源自女主人當初的那份感動而一草一木的打造出這個夢想莊園。如魔法落入人間,魔法莊園以充滿歐風的自然原味,融合森林、流水、草原交織成廣闊莊園,並打造了馬場、樹屋、花園、蓮花池、拱橋等,穿越時空走入歐洲;園區最高處設有日落大道景觀餐廳,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現在園區所有的建築物與植載中。

3桃米生態村:可複製的臺灣生態村經驗

在「9•21」大地震的災後重建中,桃米不僅在廢墟上重建家園,還以「生態為本,產業為用,文化挖掘,社區營造」為方向,營造了一個生態、文化暢想的慢生活原鄉創意新桃米村。藉此機會徹底「大翻身」,經過十餘年建設,桃米生態村已從一個環境雜亂、發展無力的邊緣社區,轉型成為一個融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等於一體的鄉土生態建設典範。

4紙教堂:重塑社區精神

 「紙教堂」是臺灣第一座紙建築,也是第一座來自海外的建築,靈感來自巴洛克時代的建築師貝爾尼尼。這個教堂既象徵桃米村要遞接日本神阪大地震後鷹取社區重建堅貞而博愛的精神信仰,又是一個在村中體現社區精神和生態文明信仰的詮釋中心,及開展其他重要活動的社區生活中心。

臺灣的民宿發展歷史悠久,算是中國民宿發展的開端。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臺灣成為了世界民宿密度最高的地方,民宿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那麼是什麼在背後支撐著臺灣民宿的持續火熱?如今國內大範圍發展民宿,不妨借鑑一下臺灣的成熟經驗,取其精華。

1卓也小屋:「青出於藍」復興古法藍染

在山林間荒廢的梯田上,主人依地形一小塊一小塊的闢建小小房舍,因地制宜,儘量不破壞原來的地形讓這裡成為了感性、隨性又頗具空間感的藝術品,也被評選為全球最具特色民宿TOP10。傳統的文化產業也在這山中從無到有,主人在菜園之上開闢農地,從種藍、採藍、打藍、建藍,一直到藍染及染布作品全部在這裡。藉助農業生產、加工調製、DIY等的趣味形式,讓更多人的參與體驗,也讓這曾經的農業行為,變身為特色文化活動而得以保留和壯大。

2天空的院子:臺灣最美民宿

何培鈞一個人選擇離開資源豐富的都市,來到距離臺中市區有一個多小時車程、海拔超過800公尺的南投縣竹山小鎮創業,與志同道合的親戚朋友翻修一幢幢陳舊的老房子,經營特色民宿,開設以探索永續的文化創意發展經營模式的公司「小鎮文創」,為竹山這個原本乏人問津、旅客趨近於零的小鎮,帶來一年十萬的人潮。

3綠屋民宿:獨具特色的生態民宿

來到這裡,除了感受利用自然元素搭配而成的建築風格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體會主人將生態與休閒融入生活之中,真正深入了解綠屋經營的永續概念與堅持,漫步綠屋園區中,蛙鳴、微風、綠意,讓大自然沒有距離伴隨自己,讓自己的心與大自然來場約會,將會發現一種意想不到的全新感受。

4愛黏在一起:以「愛」為主題的個性民宿

建築外觀潔白牆呼應水泥清水模,挑高7米玻璃引進自然光,每個房間大面落地窗,遠眺青山近看溼地。在裝潢設計上,以在地文化與流行時尚結合設計,找了很多老木頭來增加空間溫度,運用溪石溫潤來沉澱起伏的心靈,可看到蜻蜓和蝴蝶在空中飛舞,也可聞聞金龍山杉木的香味,更可看到黑夜裡流竄的彩色閃電。

5芯園民宿:宜蘭第一民宿

就像是一座迎接公主駕臨的城堡,芯園民宿期待有緣人走進心中的桃花源。夢幻的城堡,靜謐的花間小路,綠意盎然的田園景致,讓你有不曾想離開的意願。

6輕塵別院:藍風下的禪意建築

輕塵別院是一棟用清水模加上鐵木鏽色的禪風民宿,如主人林大哥說的,天空中飄下的一個灰塵幻化成一棟房子,提供的是精緻的住宿空間。輕塵別院用對生活最簡單的期待構築了意外的精彩,那是對自然環境的崇尚、音樂的迷戀 、生活質量的堅持與對家庭的熱愛,以簡單卻又明確的方式,實現於此。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此次活動我將「遊」與「學」並列為獲取知識的途徑,以遊為學,寓學於遊。精心安排參觀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全球十大最美騎行車道之一的」日月潭騎行「,食養山房獨特的茶道體驗等,在領略臺灣的自然風光中感受獨特的臺灣文化。

1食養山房:美食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被「臺版米其林」評選為五星餐廳的食養山房,遁入南宋山水意境,座落松林間,布局簡單,意境深遠。沒菜單的食養山房,賣的是健康料理,每一道菜品都搭配著不同的器皿,用餐講究五感體驗,每一道菜皆蘊藏著經營者林炳輝先生獨到的美學概念與精神思維。

2茶道體驗:歸隱竟在一念間

在中國禪宗文化中,「喝茶去」是一種生活禪。在這裡,沒有有拘謹和約束,只有自然和安靜,不是必須做的事情,是因為喝茶所造成的越來越單純的狀態;整間茶室,不是擺給任何人看的,而是慢慢生成的。「不那麼突兀。」這生成的空間,需要坐下來才能慢慢體會。

3臺灣夜市:體驗純粹的臺灣生活文化

沒去過臺灣夜市,就稱不上到過臺灣,而說到全島最出名的小食,夜市也是必去之所。無論臺北、臺中、臺南甚至是臺東,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

4臺北101大樓:挑戰天際的傳奇

101大樓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高508公尺,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現在排名第五。同時,101大樓還是全球最高綠色建築、環地震帶最高建築,臺灣最高的建築物、全球最高島嶼建築物;大樓內則擁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與全球起降速度次快的電梯,僅37秒即享受全視野臺北景色。

5九份:充滿古早氣息的老街

九份老街是北臺灣最知名的景點之一,九份為什麼這麼吸引人?九份的安靜和獨特的鄉村氣息是現代人休憩旅遊的好地方。石階、茶香、日式老房.勾勒出一幅懷古美景,來九份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些鱗次櫛比依山勢建立起來的房屋,以及山村內那崎嶇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彎彎曲曲的石階梯,是九份老街的特色。

6臺北故宮博物院:歷史讓文化藝術更珍貴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根據藝術界權威媒體The Art Newpaper統計指出,在全球十大熱門博物館排行榜中,臺北故宮以全年接待530萬人次排名第六,亞洲第一。故宮文物館藏總數為696,422件,這批文物在全中國文物精華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具有無可比擬且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凝聚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宗教、藝術和民族思想最閃光的部分。

7生態夜觀:活的自然生態課堂

     

桃米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臺灣二十九種蛙類,桃米就擁有二十三種。講解員將帶領大家頂著漫天星鬥、踏著清冽的溪水,打著手電在沼澤泥地裡尋找意外之喜。

8日月潭騎行: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

   

以玄光寺為起點,經環潭一號隧道到明潭出水口這段長約8公裡,是專為騎行者設計規劃的車道。這段沿著月潭南岸蜿蜓穿梭的小徑,沿途生態、林像豐富而有變化,中途可南眺頭社盆地,北望青龍山脈,是騎行者逍遙自由行的絕佳選擇。特別是從這裡遠眺頭社盆地,居高臨下,田疇房舍如棋盤羅列,彷佛看見陶淵明筆下形容的世外桃花源景象。

文章來源:青苔民宿


更多商業地產&產業地產乾貨,請點擊

相關焦點

  • 聽課筆記晉江文化產業發展如何借鑑臺灣文創經驗?
    ,並邀請國際建築設計工作者進行經驗分享,舉辦工作營及體驗營以達交流與學習的目的,建立臺灣建築與設計研究發展智庫,並整備園區作為數字建築及創新設計創意產業交流之環境。,營銷東部地區整體文創產業形象,帶動地方文化經濟之發展。
  • 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什麼是民宿?
  • 案例聚光燈|從這五大案例看臺灣文創產業如何「不務正業」
    ,她以《臺灣文創帶動特色小鎮轉型升級之道》為主題,結合成功案例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套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 面對大陸良莠不齊的小鎮現狀,她堅信文創賦能將是未來小鎮發展的光明之路。 「做文創,要找到在地原創IP」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曾提出要注意文化產業發展的十大陷阱,其中包含文化地產、主題公園、區域特色文化、復古、造文化街區等。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我國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類型分析及經驗啟示
    我國臺灣地區的文創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較早的,自九十年代發展以來,已經深入到臺灣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文創與不同產業融合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表現形式,文中主要對臺灣地區文創發展類型及經驗展開分析。目前,兩岸文創既競爭又合作,同時交流頻繁,兩岸文創的發展與交流成為兩岸華人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總結和研究臺灣文創設計發展的類型及經驗,為兩岸文創發展提供借鑑和啟示意義。
  • 淺析文創產業發展(下):海內外優秀案例分析及經驗總結
    文|華誼兄弟研究院在上篇文章《淺析文創產業發展(上)— 政策環境變化及海內外市場現狀對比》中,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簡要概述了國內外文創產業模式及發展現狀。本期文章,我們將重點分享海內外優秀文創園區代表,分析其特點及發展經驗。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專家說|臺灣大同大學教授李福源:深厚工藝+先進設計思維,泉州文創...
    李福源部分設計作品,左滑查看更多專家聊設計文化是創新及根源的種子Q都說臺灣文創產業處於領先,您覺得臺灣文創產業具體領先在哪些方面呢?專家談產業博採眾長,提升設計能量Q您發起組織向東流設計聯盟透過多元的設計探索來反思臺灣村落社會的真實角落,通過工業設計對臺灣村落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在大陸地區是否有可以借鑑之處?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於林間 丨 與君共語這是【風物誌】的第 4 篇文字寫在前面:本篇並非純「遊記」,是岱言實地觀覽後,結合些微旅遊實習、調研項目等經驗理解,輔以相關文獻閱覽體悟,撰寫的符合微信推送格式的小型「案例分析」。2.產業群體效應工業遺產進行更新轉型後,要實現後續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後期的運營、發展方向、產業結構及業態進行統籌合理的規劃。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集聚效應是松山文創園區的一大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主館的「文化內容策進院」。
  • 2015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考察報告(節選)
    如今,臺灣依託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閒產業,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等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鄉土民俗等休閒活動項目。歷經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主要有鄉村花園、農家民宿、觀光農園、休閒農場和牧場,以及市民農園、教育農園等多種類型,表現出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寓農於教、收益頗豐的特點,顯示了農業轉型為旅遊服務業的美好前景,對突破農業發展瓶頸、提高農民收入及繁榮農村社會都有重要意義。
  • 大次元家陸欣宇:臺灣文創園區,對中國建設特色小鎮有借鑑意義
    臺灣擁有許多廢棄的工業園區,很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帶著日本殖民時代的標籤。對於這些遺留的廢舊工廠,政府並不是一味地拆遷,變更為住宅或者商業用地,而是尋求二次價值轉換。以「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為代表,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人氣最旺。
  • 臺灣地區文創發展的類型
    這些工業遺產文創園區許多是日據時期的工業廠房,許多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隨著城市擴張及產業轉型,這些曾經在臺灣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工廠,要麼搬遷,要麼破產重組,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些老舊的工業廠房現在基本處於城市的中心地段,承載著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記憶。
  • 289藝術PARK入選兩岸三地十大文創園區經典案例
    除了289藝術PARK你還聽說過哪些創意園區呢?  耳熟能詳的  北京798,臺北華山1914?  相信你都聽說過!  ▼  今天小Parker想告訴你——  289藝術PARK入選兩岸三地十大文創園區經典案例(掌聲響起來....)  我們有幸被邀9月23-25日在上海進行中國知名文創園區的華山論劍,並分享289藝術 PARK的運營探索。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本次遊學將聚焦「文創發力,城市更新「,我們一起去最人文的臺北、「最老亦最新」的臺南,探索臺灣城市更新過程中,文化創意創產業脈絡及其多元化發展模式。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
  • 同根同源,臺灣文創產業繁榮觀察與啟示
    現如今,在臺灣流傳的多個劇種中,大約有一半來自於福建,如高甲戲、梨園戲、布袋戲、車鼓戲、傀儡戲、閩劇福州戲等。閔臺布袋戲同根同源,臺灣的布袋戲是閔文化在臺灣的移植和延伸。現代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起源於臺灣中華兩岸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旨在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體的「社區總體營造」。
  • 永泰縣副縣長張青雅:臺灣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永泰的啟示
    臺灣地區較早進入發達社會行列,服務業起步較早,服務業產值目前佔地區GDP的比例接近70%,也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其服務業的發展歷程、發展模式和經驗值得我們大陸地區認真研究和吸引借鑑。永泰縣的服務產業發展層次相對較低,存在缺少人才、缺乏經驗和發展理念落後等問題,而在臺灣這三大產業發展已經很成熟,具有先進的發展模式,結合本次「現代服務產業比較與合作發展專題班」的課程學習和赴臺考察,對今後推動永泰縣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以下五點思考。 一、加強服務業創業人才培訓,學習臺灣的發展模式和經驗。
  • 兩岸青年:借鑑臺灣經驗擘畫福建鄉村發展圖景
    此次研修營自19日在永泰縣開幕以來,18名臺灣營員和12名大陸營員分成5組,圍繞永泰縣長慶鎮的蜂蜜、油茶、李果、花生和毛竹等產業開展實地調研。在閉營前的匯報會上,各組營員總結分享了對長慶鎮鄉村產業活化的思考建議。其中,臺灣經驗被頻頻提及。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很多地方都湧現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該產業創造的產值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文創|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文創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在「數字」賦能下,文創產業得以擁抱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最終實現「文化+科技」的全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