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借鑑臺灣經驗擘畫福建鄉村發展圖景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福州4月22日電(記者 許雪毅)臺灣南投竹筍包的飲食記憶、臺北大稻埕米店的發展歷程、臺南蜂蜜觀光工廠帶來的啟示……在22日於福州永泰縣舉行的「活化鄉村匯報會」上,兩岸青年「亮出」鄉村調研初步成果,為永泰縣長慶鎮擘畫美好未來。

當日,由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與民革福建省委共同主辦的「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閉營。此次研修營自19日在永泰縣開幕以來,18名臺灣營員和12名大陸營員分成5組,圍繞永泰縣長慶鎮的蜂蜜、油茶、李果、花生和毛竹等產業開展實地調研。

在閉營前的匯報會上,各組營員總結分享了對長慶鎮鄉村產業活化的思考建議。其中,臺灣經驗被頻頻提及。

伴隨著PPT上出現「南投竹山,吳佳容的飲食記憶」幾個字,臺灣營員吳佳容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故事:臺灣南投竹山紫南宮,每年都吸引很多人來參拜,攤販每每擺出當地特色竹筍包,後演變成大家到竹山一定要吃竹筍包。在人潮和傳播力的帶動下,竹筍包不僅成為美好記憶,更被打造成廣受歡迎的伴手禮。

吳佳容認為,這次毛竹產業組所去的長慶鎮福鬥村,毛竹產品開發潛力大,可以借鑑南投竹筍包的故事,開發融合臺灣和永泰的美食體驗。

圖為兩岸營員走訪永泰縣長慶鎮中洋村花生種植戶。新華社記者許雪毅攝

臺灣營員林子崴則講述了臺北大稻埕米店的發展歷程,希望提供「前店後坊」的空間利用建議:這家米店歷經五代傳人,最終找到「舊店新開」模式。在米品銷售中,加入烹煮環節,吸引遊客「聞香而來」,並引入調料、醬瓜、器皿等,拓展周邊產品銷售,讓遊客在工作坊體驗米食文化……

蜂蜜產業組的臺灣營員李勝雄帶來雲林和臺南蜂蜜觀光工廠的開發經驗,希望整合力量,打造「爆款」蜂蜜蛋糕。花生產業與整合輸出組的臺灣營員遊傑騰分享了臺灣餘順豐花生觀光工廠和「美好花生」品牌的故事,希望大家相信土地的力量,找到土生土長的驕傲。

臺灣團隊領隊、臺灣協創手造傳媒有限公司總監許俊雄認為,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一樣,都有鄉愁。「我們來到這裡,看到保存這麼好的建築物跟文化,大家很感動,希望協助本地青年回到鄉下發展,幫助大家把鄉愁找回來。」

在許俊雄看來,研習營以產業謀劃作為切入點,為臺灣青年施展才能提供了大好舞臺。他們不僅可以帶來品牌規劃設計思路,還可以傳達臺灣環保發展理念,同時也有利於把臺灣農業發展經驗引進來。「讓臺灣青年和當地青年攜手合作,打造共創的效果。」

「90後」臺灣營員黃家祥說,自己曾在廈門、上海、江蘇等大陸地區工作過。此次深入永泰鄉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大陸很大,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此次研修營的大陸營員朱珍珍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長慶鎮人,此次深深體會到臺灣營員的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兩岸青年攜手為自己的家鄉出謀劃策,讓她看到鄉村進一步發展的美好願景。

永泰縣副縣長唐曉騰說,長慶鎮面臨的問題在永泰縣具有典型性。過去因為交通不通,永泰縣很多農業產品沒有品牌、品種單一。此次兩岸青年共同合作達成了很多成果,是閩臺合作的很好案例,為永泰縣深化探索鄉村產業活化路徑帶來新啟迪。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鄉村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建漳州舉行
    海峽兩岸(漳州)鄉村產業發展研討會現場。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6月19日電 (龔雯)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漳州)鄉村產業發展研討會18日在福建漳州舉行。臺灣各地青工總會代表、漳臺創業青年代表、臺中市的村裡長代表、漳州市基層鄉村幹部代表等200多人參加活動。研討會上,多位兩岸專家學者就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休閒旅遊、民宿開發、文創導入、農業產銷體系及農村電商等熱點重點問題發表主旨演講,交流兩岸鄉村產業發展經驗,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與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 兩岸婚慶產業融合 推動福建鄉村振興
    兩岸婚慶產業融合 推動福建鄉村振興 2020-10-17 21:05: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見學館團隊成員、臺灣青年詹竣傑向遊客展示由臺灣團隊設計的婚慶伴手禮包裝
  • 臺灣社造經驗助力大陸鄉村發展
    為改善城鄉落差,中國積極推動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田園綜合體等計劃,預計到2020年,將培育出眾多的美麗鄉村與1000個特色小鎮。讓農村迎向現代化同時,也保存傳統文化,永續發展當地產業。 由於臺灣社區營造、地方文史工作經驗豐富,大陸相關單位頻頻向臺灣人才招手。
  • 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中新社福建三明12月19日電 題: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作者 閆旭 林春茵「我是拿著規劃設計圖,來自臺灣的福建新村民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
    「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發展鄉村民宿,讓民房變客房,村莊變景點,可以帶動和盤活鄉村資源,是繁榮鄉村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
  • (經濟觀察)臺灣青年紮根福建三明: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完美契合點」
    「我是拿著規劃設計圖,來自臺灣的福建新村民。」臺南姑娘張欣頤這樣介紹自己。  2014年,張欣頤從臺灣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研究所畢業,跟隨臺灣鄉創團隊來到福建參與美麗鄉村項目,負責空間規劃設計。來到距離縣城約12公裡的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當地人習以為常的丹霞地貌、田園風景,在張欣頤眼中有了另一種可能性。
  • 海峽兩岸「鄉村再造」的比較與借鑑
    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勞動人口流失、耕地拋荒以致空殼村普遍化成為制約海峽兩岸鄉村生活品質、生態環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出於鄉村發展可持續的責任和潛在的生態產業回報預期,海峽兩岸回歸鄉村生態建設的探索一直在堅持和試驗著。如何探索在地化的生態、文化與產業有效融合的社會經濟效益模式?如何創意和發掘新的價值鏈,建設有別於城市生態的富裕鄉村?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焦點。
  • 福建中洋村:「兩岸花生節」共話鄉村振興
    新華社福州7月18日電(趙雪彤)第二屆「兩岸花生節」18日在福州永泰縣長慶鎮中洋村開幕,臺灣觀光農業技術經驗給這裡帶來的變化,令兩岸人士同感興奮。「這批花生使用了臺灣的農業技術,吃起來特別飽滿。」在榕臺灣青年詹竣傑說,今年臺灣團隊加強了與長慶鎮的交流,通過標準化花生加工生產,引進清洗花生機器等現代農業方式,增加花生產量,提升口感品質。「加了光合菌的花生結果率提高了,收購價也從18塊一斤漲到了20塊。」中洋村花生種植大戶朱春強笑容滿面地說,「我和小詹常在微信上溝通,遇到問題都會共同解決。」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鄉村的途中,寫著有趣的故事。」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 千餘人苗慄參與「兩岸鄉村旅遊嘉年華」
    活動由福建省旅遊協會、臺灣鄉村旅遊協會、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聯合主辦。圖為臺灣觀光協會會長賴瑟珍(前左3)、福建省旅遊協會會長朱華(前左4)等共同澆灌緩緩成長的青苗,拉開「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嘉年華」的序幕。     4月1日,「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嘉年華」在臺灣苗慄縣飛牛牧場開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新春福袋」俏銷農博會 兩岸青年深耕鄉村振興
    陳勁羽 攝(新春走基層)「新春福袋」俏銷農博會 兩岸青年深耕鄉村振興中新網福州1月12日電 (鄭江洛 彭莉芳)蜂巢文創蠟燭、紅皮糙果茶油、長慶京山花生、莊寨竹製杯墊……春節將至,兩岸青年聯合打造的新春福袋——「長慶嚴選2020福袋」,在第二屆永泰農博會暨農村電商博覽會上備受青睞。
  • 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精彩回顧(有視頻)
    這一天,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福州舉行。、秘書長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秘書長◎ 對話嘉賓王先知新華社瞭望智庫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王村煌(臺灣)臺灣薰衣草森林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臺灣創意生活產業協盟理事長
  • 臺灣大學生:兩岸青年交流應向縱深發展
    信息 臺灣大學生:兩岸青年交流應向縱深發展 2016-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7月24日,參加「情系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的部分兩岸青年參訪漳州市博物館。
  • 臺灣80後青年林智遠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創業路
    臺灣80後青年林智遠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創業路——  用文創點亮漁村新生命  福建自貿試驗區: 用開放促融和 讓兩岸「一家親」  海南日報記者 郭嘉軒  一位臺灣嘉義的80後青年,常面朝60海裡外的大陸,編織自己的文創產業夢;  一個日漸凋敝的海邊漁村
  • 龍明彪副主任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
    非常高興與兩岸青年朋友們相聚廣州,共同參加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開營儀式。首先,我謹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活動啟動表示熱烈祝賀!對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兩岸青年朋友和長期以來熱情支持兩岸青年交流的廣東各界人士致以誠摯問候!
  • 臺灣青年邂逅「大陸阿里山」
    生於1983年的臺灣青年陳濂豐,15日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中,以《吾心安處是故鄉》為題,和大家分享「臺灣青年與『大陸阿里山』」的故事。  陳濂豐出生於臺灣南投一個制茶世家,此前在臺灣經營制茶廠。2015年,懷著對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福建龍巖漳平的憧憬,他偕妻帶子來到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青年展開福建體驗之旅:大陸發展空間廣闊
    【解說】作為第六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的融臺一家親·兩岸青年冬令營12月4日在福建福清開營,來自臺灣臺北、新北、高雄、臺中、臺東等地的近50名青年營員參與其中,展開為期五天的福建之旅,臺灣青年們將通過走訪歷史文化名勝,參觀臺資企業及舉辦座談會等形式,體驗福建的風土人情。
  • 臺灣青年福建投資眾創空間 助力臺青大陸創業
    11月15日至18日,他帶領臺灣青年創業福建行研習參訪團來閩考察臺灣青年創業基地;11月24日至26日,組織島內網際網路產業青年來榕,參加海峽兩岸青年網際網路創業交流對接會……  李文財組織來閩參訪的臺灣青年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來自高雄青年創業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育成中心」)。身為高雄青年創業協會理事長,李文財在育成中心肩負著運營及創業導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