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何光興
發展鄉村民宿,讓民房變客房,村莊變景點,可以帶動和盤活鄉村資源,是繁榮鄉村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什麼是民宿?就是要創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打造全新的住宿類型。」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認為,發展好民宿產業,應該要重視農業資源,突出鄉村體驗。
海南省休閒產業智庫首席專家陳海洋表示,目前全國民宿發展都過熱,供大於求,空置率很高。「目前,在海南,鄉村民宿仍偏重於數量發展。發展鄉村民宿一定要回歸科學理性,橫向思維,特色務實,系統持續。」
陳海洋認為,海南發展鄉村民宿,要充分考慮到休閒農業發展水平。「鄉村民宿不可能獨立發展,必須依託休閒農業、休閒漁業與鄉村旅遊,其規模體量與發展速度,必然受制約於休閒農業、休閒漁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態勢,單兵突進發展鄉村民宿的思維邏輯不可取。」陳海洋說。
臺灣的民宿類型多、品質好,現代農業起步較早,在精緻農業、觀光農業等方面有著諸多經驗。據了解,目前,臺灣地區擁有1.4萬家民宿,帶動了交通、餐飲、購物等產業鏈的發展。
「臺灣發展民宿的好理念、好經驗值得海南學習借鑑。」陳海洋表示,兩地人文條件、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決定了臺灣經驗不能生搬硬套,「要學臺灣休閒農業的精神、文創、因地制宜和效益驅動。」
在此次大會上,前來參會的臺灣專家學者也紛紛為海南民宿產業發展「把脈開方」。「民宿發展主要靠人才,讓年輕人回流助推鄉村發展。」臺灣民宿協會榮譽理事長施武忠近年來一直關注海南民宿產業發展。他認為,發展休閒農業首先要把「農業」做好,愛惜土地,做精緻農業。
臺灣農場經營協會名譽理事長、頭城農場總經理卓志宏建議,海南的休閒農業可將海洋、火山等元素結合起來,讓遊客在「農家樂」「漁家樂」中有不一樣的體驗。
「自由行的客人追求的是地方化的體驗,所以才會選擇民宿,而不是酒店。」臺灣民宿協會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劉玲玲也認為,海南發展民宿,不必走豪華路線,可重點發展小而美的精品民宿。
「海南有山有水有農產品,政府也非常支持,業者可以結合當地文化,打造特色,創造唯一,甚至也可以幾家不同特色的民宿聯合起來,打造一條民宿居住線。」劉玲玲說。
(本報海口10月3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