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到8月16日,上海市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周玉斌來海南省規劃委員會掛職時間已經有1個多月了。
「我對海南不陌生,我的大學本科畢業設計就是結合海口龍昆北路城市設計項目完成的。」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周玉斌介紹道。1992年初,周玉斌和同學一行來到海南。他還記得,當時的海口,最繁華地帶是海秀路,濱海大道還在建設當中,現在海南的變化已經翻天覆地。
26年後,周玉斌因工作來到海南,只不過這次他更加有責任與使命感。「海南被國家賦予了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特殊使命,中央和海南省領導對此次掛職幹部又特別關心,如果能為海南出點力,做點事,是我莫大的幸福。」
周玉斌作為城市規劃設計領域的專家,他曾經帶隊做過亞太地區的城市研究。他認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對外對內都要有思考,要做好頂層設計研究。
要先建立起一個立體坐標系,找準定位,謀定而後動。「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無成熟經驗可循,需要從不同視角找準對標對象,參照、學習和借鑑。」周玉斌說,海南有哪些短板和優勢?該怎麼建設?要達到什麼樣的開放水平?這些都是要事先理清的問題,按照不同參照體系尋找不同的對標對象,取長補短。
要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充分利用海南作為島嶼省份的特點,在某些領域率先全國做探索,做好先行先試的範例。「比如英國,是一個多島嶼組成的國家,大不列顛島的人口密度為263.88人/平方千米,與海南島的256.64人/平方千米非常接近,其島域城市群的經濟結構、產業分布、空間體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特點值得借鑑。」
「改革不可一蹴而就,要分清楚哪些是發展的長期目標,哪些是發展的緊迫需求,分階段來一步步探索前行。」 周玉斌說。
結合自身專業和崗位職能,周玉斌也正在加緊對海南的規劃編制工作做調研。周玉斌說,海南的「多規合一」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此次更多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希望掛職期間,能在海南的規劃編制工作上作出一些探索和創新。
(本報海口8月16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