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晉江文化產業發展如何借鑑臺灣文創經驗?

2021-02-19 晉江文化產業


11月29日,2016年晉江市文化產業培訓班在晉江市委黨校開班啦!因為名額有限,許多朋友未能到現場進行培訓,但是不用擔心,小編整理了聽課筆記與你們分享哦~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關於文化產業的啟發與思路。


△管倖生授課《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施巧珊/攝

臺灣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 文化創意產業、跨界藝術展現與生活美學風格塑造」。

1. 園區整體開發及維護

華山園區主要執行重點為訂定相關規範法令及考核機制,透過橫向溝通協調促進整體發展,以作為其他園區之示範。



2. 產業集聚效應之推展

舉辦年度創意生活主題活動或競賽,並邀企業贊助合作,增進消費者對生活創意產品之認同﹔建立市場流通性,透過介紹當代生活創意品牌開創趨勢。

3.形塑臺北文創產業軸帶

整體策略、定位及營銷方案打造臺北都會中心之雙L軸帶,將帶狀園區產值及經濟效益優化,並推動創意城市產業集聚效應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臺中文創園區是臺灣五大園區中唯一的公辦公營,營運定位「 臺灣建築,設計及藝術展演中心」,以文創、文資為主, 商業為輔,目標活化老舊歷史建築,使製酒工業遺址活化新生,成為工業遺址活化典範,文化資產應用基地。



1.園區整體開發推廣

臺中園區著重在歷史建築修繕再利用工程、基礎電機工程建置、公共服務設施建置及建築、設計展覽館建置等,以提供園區完善之設施,吸引相關文化藝術工作者、經營者進駐,並舉辦文化創意活動,促進交流及發展機會。

2.經營管理計劃

擬定園區相關空間引入民間參與投資研究計劃、 自行營運業務推展執行評估的規劃工作,透過相關空間委外經營模式,創造多元化的園區環境及推廣在地文化的永續發展。



3.建築及設計產業推廣及人才育成

(1)結合建築、設計等相關系所之大專院校辦理創意設計市集,並邀請國際建築設計工作者進行經驗分享,舉辦工作營及體驗營以達交流與學習的目的,建立臺灣建築與設計研究發展智庫,並整備園區作為數字建築及創新設計創意產業交流之環境。

(2) 策辦國際研討會。

(3) 參加及爭取主辦建築、設計國際年會。

(4)辦理數字建築、創新設計與藝術國際展覽、競賽等活動。

(5) 辦理園區文宣、營銷與出版。

(6)辦理園區義工召募與培訓。

(7)輔導相關團體舉辦數字建築與創新設計文化創意產業推廣及教育工作,補助並協助地方團體舉辦建築與設計文創產業推廣及教育活動。



4.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劃

(1)依據臺中「文化版圖」,未來七期新興之「 國際文化藝術園區」、西區之「 中部科學園區」、規劃中「 水湳機場國際展覽園區」、北區之「 大坑生態園區」及南區之「 臺中創意文化園區」,將呈現不同功能角色以達成都市均衡發展狀態。

(2)臺中創意文化園區將結合外圍,形構中部文化圈整合發展計劃,帶動舊都市地方經濟再發展,亦達到資源共享及產業集聚效應。


(3)推動中部文化圈整合營銷推廣計劃:規劃文化深度(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資產、閒置空間)旅遊行程套餐,以園區為出發點,結合中部文化圈各館舍組成策略聯盟,並串連地方特色,以帶動區域整合與文化學習之效。

(4)建置專屬營銷宣傳品平臺:為達中部文化圈整體形象及宣傳之效,以園區為主,整合中部各館舍之信息,促進資源共享、共同營銷。

(5)每年依不同主題辦理中部文化圈年度博覽會、競賽、藝術展演等活動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定位為「 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強調「生態」、「生產」及「生活」並重,以原創音樂為核心關鍵要素,協助全民接觸、參與及實踐多元的音樂文化,並協助東部文創產業與區域資源連結,納入國際文化觀光市場需求,提高東部文創產業經濟規模,促成東部文創資源產業化。

1.環境整備:

園區歷史建物修繕。



2.經營管理

(1) 2007年6月正式開園;引入民間參與園區多元化經營及符合在地文化創意長遠發展。

(2)由學術單位文字及照片同步記錄園區舊酒廠歷史建築修復過程,讓參觀者認識豐富的生命歷程。

(3)結合花蓮風情、 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園區為平臺舉辦東部文學季、 海洋樂舞季、生態旅遊季、體驗藝術季,每季約3個月,依主題舉辦地區與國際研談會、工作營、演唱會、創藝節等活動,促進文化與觀光產業密切結合。

(4)規劃人文深度旅遊行程,由園區出發,與周邊觀光旅遊業者組成策略聯盟,串連地方特色小區、地方文化館、花蓮文學家群、藝術家群、石雕創作群工作室,並邀請旅遊家體驗參與。

3.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劃

整合有關部門與觀光旅遊業者等資源,強化東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觀光、文化體驗、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以提升花蓮園區文創產業能量之聚集,營銷東部地區整體文創產業形象,帶動地方文化經濟之發展。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以「傳統藝術創新」為主軸,實踐傳統技藝與傳統技術之轉型及創新。園區將結合南部地區傳統工藝、當代藝術、藝術家資源及故宮南院等「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資源,發展傳統藝術創新。



檜意森活村

嘉義「檜意森活村」是臺灣第一個森林文創園區,全區約佔地3.4公頃,是臺灣最早的林業區,屋舍完全用臺灣的檜木建造。檜町經修復後,目前保留28棟木構造歷史建築。

檜意森活村內含文創市集、31號書店、戀戀北門人文餐飲、老楊五村、並木館以及由一心二葉館化身成為的森‧Market。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臺灣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中心」,臺南園區位於臺南市中心,有多元的歷史文化及豐沛的觀光資源,園區面積雖不大,卻位居樞紐、緊鄰臺南火車站,實為其具有發展潛力的關鍵。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於2013年完成全區整建工程,並於2013年11月委由南臺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於2015年6月12日正式開園。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緊臨臺南火車站及長途客運轉運站,佔地0.56公頃,其定位為南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整合發展平臺,協助發掘具潛力之創意生活產業,進而發展創新的生活風格文化,是臺南市最重要的文化景點之一。



臺南文創園區為臺南市極具指標性及特色的建築物,不但提供文創展演、產業媒合及藝文人才互動交流平臺,亦是民眾休憩、慢活的好地方,也規劃許多DIY手作課程由民眾親自體驗產品之創作與生產,讓產品透過消費者自己的參與及詮釋,增添故事性及記憶性, 成為創意生活美學的實踐場域

臺灣特色文化創意園區簡介


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是一個位於高雄鹽埕區的藝術園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臺。「 駁二」係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建於1973年6月12日,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


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項目資源,駁二藝術特區為高雄市小區總體營造的代表性作品。歷經高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與樹德科技大學發展地方藝術工坊經營,駁二藝術特區成為臺灣南部的實驗創作場所。


臺北市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臺北市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簡稱松山文創園區(原松山煙廠)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松山煙廠在種植大量植栽,景觀優美,為臺北市東區最大的綠地。除松山文創園區,松山煙廠舊址目前還有臺北文創大樓及興建中的臺北大巨蛋,與松山文創園區分屬不同管理單位; 且臺北文創大樓為BOT模式獨立經營,不屬於松山文創園區營運範圍,兩者亦互不隸屬。

誠品生活--松煙店


1989年3月,吳清友創立了以建築、藝術書籍為主的誠品書店。1991年擴大營業,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建立了臺灣書店經營的裡程碑。

誠品名字的由來——,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取名「 誠品」 , 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誠品生活--松煙店以「 原鄉時尚.無限想像」為定位,打造「 人文文學」、「 知性樂活」、「 創意美學」三大特色書區,透過概念式複合經營,創造極致閱讀體驗。以新穎科技化裝置,結合形式各異的展演空間,提供臺灣文創多元交流平臺,感性連結人文地景與藝術,創造美好生活的種種可能。

當書店裡不只是書,還包括著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它就不再是只買書付錢就走的地方,這便是誠品的迷人之處。可以預見,飄散書香20多年的誠品將繼續散播豐富的閱讀文化,用書店攻佔人心。

△提問互動環節  施巧珊/攝

臺灣借鑑歐美的發展經驗與做法,結合臺灣自然、人文、消費需求及產業訴求,順應時代潮流的演變,以服務、空間、商品及活動等四大要素為重點,強調呈現核心知識、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等特色。

在臺灣,人們把發展創意生活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種自覺行動。創意生活產業著重生活體驗,希望讓文化普遍紮根,成為生活中呼吸的空氣,為創意生活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在臺灣,把創意生活產業與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成為生產生活的一部分。主題式創意生活產業以全方位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進行型塑,達成商品體驗化、產業創意化、生活品味化之三大目標,創意生活產業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下的新產業。

本文由晉江文化產業整理

文中圖片出標註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1、泉州市專利獎評獎規定出來了,獎金高達100萬元!就問你要不要來參加!

2、2016年晉江市文化產業培訓班開班啦!不能到場聽課怎麼辦?戳本文~

3、我想和你分享,關於今年晉江文化產業周的那些事.


擊「閱讀原文」進入晉江文化產業網,查看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創產業發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這些案例告訴你
    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1松山文創園:臺灣文創的孵化器松山文創園是臺北三大最有人氣的文創園區之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
  • 我國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類型分析及經驗啟示
    我國臺灣地區的文創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較早的,自九十年代發展以來,已經深入到臺灣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文創與不同產業融合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表現形式,文中主要對臺灣地區文創發展類型及經驗展開分析。目前,兩岸文創既競爭又合作,同時交流頻繁,兩岸文創的發展與交流成為兩岸華人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總結和研究臺灣文創設計發展的類型及經驗,為兩岸文創發展提供借鑑和啟示意義。
  • 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什麼是民宿?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
    《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顯示,2016年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機構總數為63339家,較2015年增長0.72%,其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持續前兩年的增長態勢,為整體文創產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達到16.41%。設計品牌時尚產業以10.65%增長率次之。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文創|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文創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在「數字」賦能下,文創產業得以擁抱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最終實現「文化+科技」的全面融合發展。
  • 專家說|臺灣大同大學教授李福源:深厚工藝+先進設計思維,泉州文創...
    李福源部分設計作品,左滑查看更多專家聊設計文化是創新及根源的種子Q都說臺灣文創產業處於領先,您覺得臺灣文創產業具體領先在哪些方面呢?A:臺灣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相對完整的地方,我們的教育是以儒家思想和傳統思想為主的。我們在小學課程中還有學四書五經、史記,在對於文化的涵養上,從小就耳濡目染。所以我認為臺灣文創產業領先的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幾點:一、文化涵養的差異:臺灣對於人文素養部分更注重細節,更探究源頭部分。
  • 鐵嶺市文化考察團考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北訊 4月22日,由鐵嶺市臺辦主任王建軍為團長的鐵嶺市文化考察團組來到臺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鐵嶺對文創產業極為重視,這次參訪華山文創園區是為了學習文創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填補鐵嶺文創產業的不足,豐富鐵嶺文創產業經驗,提升鐵嶺文創產業的質量。
  • 同根同源,臺灣文創產業繁榮觀察與啟示
    1995年,臺灣「文化產業研討會」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營造意識擴展至全島,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步入發展初期。步入21世紀的知識化、信息化時代以來,臺灣文化創意產業逐新走出一條創意新、產業鏈完善、發展動力強勁的新型產業模式,短短8年時間,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由2002年的4352.6億元新臺幣增長到2010年的6615.9億元新臺幣,佔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
  • 文創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文創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在「數字」賦能下,文創產業得以擁抱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最終實現「文化+科技」的全面融合發展。從國外經驗看,在經濟增長遇到瓶頸時,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提供增長的新動力。
  • 案例聚光燈|從這五大案例看臺灣文創產業如何「不務正業」
    面對大陸良莠不齊的小鎮現狀,她堅信文創賦能將是未來小鎮發展的光明之路。 「做文創,要找到在地原創IP」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曾提出要注意文化產業發展的十大陷阱,其中包含文化地產、主題公園、區域特色文化、復古、造文化街區等。
  • 中華文化是依託 臺灣文創產品風靡兩岸(圖)
    臺灣的文創產業走過20年,已經融入生活,成了「小確幸」的源泉之一。  第二眼美女  「沒有了創意,生活就是一杯白開水。」專程來參加此次臺灣文博會的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在一場演講中如是說。  這句話可以用來解釋文創產業為什麼會存在。
  • 2015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考察報告(節選)
    2009 年 5 月 4 日,臺灣當局通過了《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以下簡稱《創意臺灣》),執行期為2009 年至2013 年。可以說,《創意臺灣》是臺灣當局在總結《挑戰 2008》的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際形勢,根據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而制定,期望實現「以臺灣為基地,拓展大陸市場,進軍國際,打造臺灣成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匯流中心的願景」。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美)麥可·波特《國家競爭優勢》新世紀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已然成為各國政策與地方經濟提振之大勢所趨。作為一種創新資本,文化藝術的融入,結合營銷理論實踐,將多元文化內涵納入區域產業發展過程中,文創產業正在創造出新的經濟、社會乃至歷史價值。工業遺蹟、遺物群的研究,則是一個更廣泛的問題。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很多地方都湧現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該產業創造的產值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他山之石 臺灣:文創產品生活化
    臺灣作為文創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在文創產業發展方面有許多獨到的做法和經驗,特別是在培養人才、市場開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有許多值得中國大陸學習和借鑑的經驗
  • 專家學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臺灣神話言運營經理林佩瑜(左)做客會客廳。本組圖片 東南網記者 蘇琳 王帥 攝本報訊 (東南網記者 蘇琳) 專家、大咖解答熱門IP,「網際網路+」時代下如何攪動文創產業「一池春水」;從業者分享腦力激蕩歷程,產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如何葆有自己作品的個性……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日前在廈門圓滿落幕,東南網文博會現場設立文創會客廳,邀請專家、大咖和文創從業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 臺灣地區文創發展的類型
    這些工業遺產文創園區許多是日據時期的工業廠房,許多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隨著城市擴張及產業轉型,這些曾經在臺灣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工廠,要麼搬遷,要麼破產重組,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些老舊的工業廠房現在基本處於城市的中心地段,承載著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