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016年晉江市文化產業培訓班在晉江市委黨校開班啦!因為名額有限,許多朋友未能到現場進行培訓,但是不用擔心,小編整理了聽課筆記與你們分享哦~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關於文化產業的啟發與思路。
△管倖生授課《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施巧珊/攝
臺灣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 文化創意產業、跨界藝術展現與生活美學風格塑造」。
1. 園區整體開發及維護
華山園區主要執行重點為訂定相關規範法令及考核機制,透過橫向溝通協調促進整體發展,以作為其他園區之示範。
2. 產業集聚效應之推展
舉辦年度創意生活主題活動或競賽,並邀企業贊助合作,增進消費者對生活創意產品之認同﹔建立市場流通性,透過介紹當代生活創意品牌開創趨勢。
3.形塑臺北文創產業軸帶
以整體策略、定位及營銷方案,打造臺北都會中心之雙L軸帶,將帶狀園區產值及經濟效益優化,並推動創意城市產業集聚效應。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臺中文創園區是臺灣五大園區中唯一的公辦公營,營運定位「 臺灣建築,設計及藝術展演中心」,以文創、文資為主, 商業為輔,目標活化老舊歷史建築,使製酒工業遺址活化新生,成為工業遺址活化典範,文化資產應用基地。
1.園區整體開發推廣
臺中園區著重在歷史建築修繕再利用工程、基礎電機工程建置、公共服務設施建置及建築、設計展覽館建置等,以提供園區完善之設施,吸引相關文化藝術工作者、經營者進駐,並舉辦文化創意活動,促進交流及發展機會。
2.經營管理計劃
擬定園區相關空間引入民間參與投資研究計劃、 自行營運業務推展及執行評估的規劃工作,透過相關空間委外經營模式,創造多元化的園區環境及推廣在地文化的永續發展。
3.建築及設計產業推廣及人才育成
(1)結合建築、設計等相關系所之大專院校辦理創意設計市集,並邀請國際建築設計工作者進行經驗分享,舉辦工作營及體驗營以達交流與學習的目的,建立臺灣建築與設計研究發展智庫,並整備園區作為數字建築及創新設計創意產業交流之環境。
(2) 策辦國際研討會。
(3) 參加及爭取主辦建築、設計國際年會。
(4)辦理數字建築、創新設計與藝術國際展覽、競賽等活動。
(5) 辦理園區文宣、營銷與出版。
(6)辦理園區義工召募與培訓。
(7)輔導相關團體舉辦數字建築與創新設計文化創意產業推廣及教育工作,補助並協助地方團體舉辦建築與設計文創產業推廣及教育活動。
4.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劃
(1)依據臺中「文化版圖」,未來七期新興之「 國際文化藝術園區」、西區之「 中部科學園區」、規劃中「 水湳機場國際展覽園區」、北區之「 大坑生態園區」及南區之「 臺中創意文化園區」,將呈現不同功能角色以達成都市均衡發展狀態。
(2)臺中創意文化園區將結合外圍,形構中部文化圈整合發展計劃,帶動舊都市地方經濟再發展,亦達到資源共享及產業集聚效應。
(3)推動中部文化圈整合營銷推廣計劃:規劃文化深度(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資產、閒置空間)旅遊行程套餐,以園區為出發點,結合中部文化圈各館舍組成策略聯盟,並串連地方特色,以帶動區域整合與文化學習之效。
(4)建置專屬營銷宣傳品平臺:為達中部文化圈整體形象及宣傳之效,以園區為主,整合中部各館舍之信息,促進資源共享、共同營銷。
(5)每年依不同主題辦理中部文化圈年度博覽會、競賽、藝術展演等活動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定位為「 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強調「生態」、「生產」及「生活」並重,以原創音樂為核心關鍵要素,協助全民接觸、參與及實踐多元的音樂文化,並協助東部文創產業與區域資源連結,納入國際文化觀光市場需求,提高東部文創產業經濟規模,促成東部文創資源產業化。
1.環境整備:
園區歷史建物修繕。
2.經營管理
(1) 2007年6月正式開園;引入民間參與園區多元化經營及符合在地文化創意長遠發展。
(2)由學術單位以文字及照片同步記錄園區舊酒廠歷史建築修復過程,讓參觀者認識豐富的生命歷程。
(3)結合花蓮風情、 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園區為平臺舉辦東部文學季、 海洋樂舞季、生態旅遊季、體驗藝術季,每季約3個月,依主題舉辦地區與國際研談會、工作營、演唱會、創藝節等活動,促進文化與觀光產業密切結合。
(4)規劃人文深度旅遊行程,由園區出發,與周邊觀光旅遊業者組成策略聯盟,串連地方特色小區、地方文化館、花蓮文學家群、藝術家群、石雕創作群工作室,並邀請旅遊家體驗參與。
3.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劃
整合有關部門與觀光旅遊業者等資源,強化東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觀光、文化體驗、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以提升花蓮園區文創產業能量之聚集,營銷東部地區整體文創產業形象,帶動地方文化經濟之發展。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以「傳統藝術創新」為主軸,實踐傳統技藝與傳統技術之轉型及創新。園區將結合南部地區傳統工藝、當代藝術、藝術家資源及故宮南院等「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資源,發展傳統藝術創新。
檜意森活村
嘉義「檜意森活村」是臺灣第一個森林文創園區,全區約佔地3.4公頃,是臺灣最早的林業區,屋舍完全用臺灣的檜木建造。檜町經修復後,目前保留28棟木構造歷史建築。
檜意森活村內含文創市集、31號書店、戀戀北門人文餐飲、老楊五村、並木館以及由一心二葉館化身成為的森‧Market。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臺灣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中心」,臺南園區位於臺南市中心,有多元的歷史文化及豐沛的觀光資源,園區面積雖不大,卻位居樞紐、緊鄰臺南火車站,實為其具有發展潛力的關鍵。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於2013年完成全區整建工程,並於2013年11月委由南臺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於2015年6月12日正式開園。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緊臨臺南火車站及長途客運轉運站,佔地0.56公頃,其定位為南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整合發展平臺,協助發掘具潛力之創意生活產業,進而發展創新的生活風格文化,是臺南市最重要的文化景點之一。
臺南文創園區為臺南市極具指標性及特色的建築物,不但提供文創展演、產業媒合及藝文人才互動交流平臺,亦是民眾休憩、慢活的好地方,也規劃許多DIY手作課程由民眾親自體驗產品之創作與生產,讓產品透過消費者自己的參與及詮釋,增添故事性及記憶性, 成為創意生活美學的實踐場域。
臺灣特色文化創意園區簡介
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是一個位於高雄鹽埕區的藝術園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臺。「 駁二」係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建於1973年6月12日,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
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項目資源,駁二藝術特區為高雄市小區總體營造的代表性作品。歷經高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與樹德科技大學發展地方藝術工坊經營,駁二藝術特區成為臺灣南部的實驗創作場所。
臺北市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臺北市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簡稱松山文創園區(原松山煙廠)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松山煙廠在種植大量植栽,景觀優美,為臺北市東區最大的綠地。除松山文創園區,松山煙廠舊址目前還有臺北文創大樓及興建中的臺北大巨蛋,與松山文創園區分屬不同管理單位; 且臺北文創大樓為BOT模式獨立經營,不屬於松山文創園區營運範圍,兩者亦互不隸屬。
誠品生活--松煙店
1989年3月,吳清友創立了以建築、藝術書籍為主的誠品書店。1991年擴大營業,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建立了臺灣書店經營的裡程碑。
誠品名字的由來——誠,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品,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取名「 誠品」 , 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誠品生活--松煙店以「 原鄉時尚.無限想像」為定位,打造「 人文文學」、「 知性樂活」、「 創意美學」三大特色書區,透過概念式複合經營,創造極致閱讀體驗。以新穎科技化裝置,結合形式各異的展演空間,提供臺灣文創多元交流平臺,感性連結人文地景與藝術,創造美好生活的種種可能。
當書店裡不只是書,還包括著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它就不再是只買書付錢就走的地方,這便是誠品的迷人之處。可以預見,飄散書香20多年的誠品將繼續散播豐富的閱讀文化,用書店攻佔人心。
△提問互動環節 施巧珊/攝
臺灣借鑑歐美的發展經驗與做法,結合臺灣自然、人文、消費需求及產業訴求,順應時代潮流的演變,以服務、空間、商品及活動等四大要素為重點,強調呈現核心知識、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等特色。
在臺灣,人們把發展創意生活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種自覺行動。創意生活產業著重生活體驗,希望讓文化普遍紮根,成為生活中呼吸的空氣,為創意生活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在臺灣,把創意生活產業與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成為生產生活的一部分。主題式創意生活產業以全方位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進行型塑,達成商品體驗化、產業創意化、生活品味化之三大目標,創意生活產業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下的新產業。
本文由晉江文化產業整理
文中圖片出標註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1、泉州市專利獎評獎規定出來了,獎金高達100萬元!就問你要不要來參加!
2、2016年晉江市文化產業培訓班開班啦!不能到場聽課怎麼辦?戳本文~
3、我想和你分享,關於今年晉江文化產業周的那些事.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晉江文化產業網,查看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