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智地、尚之坊等青浦3家文創園區入選上海品牌及品牌特色園區

2020-12-20 大虹橋本地生活

近日,2019年上海品牌園區推選活動圓滿結束,上海品牌示範園區、上海品牌園區、上海品牌特色園區、上海品牌園區優秀掌門人入選名單公布。我區3家文創園區成功入選「上海品牌園區」「上海品牌特色園區」,1位園區主要負責人入選「上海品牌園區優秀掌門人」,充分展現了我區文創品牌建設成果,提升了區內文創園區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分別是:

上海品牌園區1家

上海青浦現代農業園區

上海品牌特色園區2家

上海尚之坊文化創意園
上海移動智地文化創意產業園

上海品牌園區優秀掌門人

丁國平 男 上海青浦現代農業園區 董事長、總經理

「2019年上海園區品牌推選活動」自2019年9月啟動,活動由市經信委、市商務委、市知識產權局作為領導和指導單位,經上海產業園區(運營機構)自主申報、區經(商)委、區文創辦等上級主管機構推薦和蓋章,推選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預審、專家答辯會初審,評審委員會終審,媒體公示等環節。這也是上海園區品牌推選活動開展以來的第6次,對於改善營商環境,產業生態、創新賦能,打造國際化卓越城市,促進上海和長三角集聚區的協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電競、演藝、時尚、手工藝……上海認定137家市級文創園區
    在重大項目和品牌活動方面,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節、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等重大節展的規模、參與人數屢創新高;上海書展、上海旅遊節、設計之都活動周、上海時裝周等高水平特色節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首屆文化裝備博覽會、上海國際廣告節、全球電競大會等成功舉辦。
  • 289藝術PARK入選兩岸三地十大文創園區經典案例
    ▼  今天小Parker想告訴你——  289藝術PARK入選兩岸三地十大文創園區經典案例(掌聲響起來....)  我們有幸被邀9月23-25日在上海進行中國知名文創園區的華山論劍,並分享289藝術 PARK的運營探索。
  • ...易經」主題的園區、花園式貨櫃辦公,上海的文創園區是這樣的!
    既然是要打造文化創意園區,園區的外觀到內在怎能沒有文化和創意?大片大片的竹林、青磚、碩大的魚缸,讓「創意園區」內生機盎然,隨處可見的半敞開式公共空間,引入咖啡廳、健身房、花藝手作、劇場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品牌,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年輕有活力辦公綜合體。  德必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文科創企業發展服務商,從2006年開始投資運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已在全球成功運營70多家文科創產業園。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文創,園區,戴森,上海,馬努,紙箱,高境鎮,中國,麥可,入駐,-上海...
    原標題: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  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上海文創園區集聚效應顯現,未來將推動產業集聚、產城融合
    自2006年開始,開始投資運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德必已在全球擁有70多家文科創產業園,遍布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蘇州、杭州等國內主要城市,以及美國矽谷、義大利米蘭、義大利佛羅倫斯等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為了服務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德必開發了多形態的產品。
  • 適合文旅旅行的36家文創園區
    目前已經成功舉辦四屆,本著藝術融入生活,文創提升城市品質為理念,以「展覽+論壇+市集+講座+雅集」為主要的活動形式,充分挖掘園區內文創資源,讓園區外文創力量走進來,並作為整體打造「北倉門」大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形成文創園區「小循環」,致力打造園區內外「大循環」,形成頗具新時代特色的文創園「雙循環」格局。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臺北市的原創基地   松山文創園區原為松山煙廠,是早期製作香菸的工廠。2010年正式轉型定名為「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展現了臺灣特有的文化創意文化,現在已是國際矚目的文創新舞臺。 松山文創園區內提供「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創意四大策略,園區內常舉辦影視拍攝、記者會、長短期展覽活動、頒獎典禮、研討會、講座和服裝發表會等活動。
  • 臺商文創園區成為上海「元旦遊」新選擇
    新華社上海12月31日電(記者黃揚 許曉青)2019年元旦將至,在這個新年假期裡,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麥可將文創園成了不少家庭「親子遊」的新去處。儘管天空飄起小雪,仍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這裡遊覽拍照、體驗手工,其樂融融。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臺北市的原創基地   松山文創園區原為松山煙廠,是早期製作香菸的工廠。2010年正式轉型定名為「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展現了臺灣特有的文化創意文化,現在已是國際矚目的文創新舞臺。 松山文創園區內提供「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創意四大策略,園區內常舉辦影視拍攝、記者會、長短期展覽活動、頒獎典禮、研討會、講座和服裝發表會等活動。
  • 首批33家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朝陽10家居各區之首
    日前,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發布。據了解,入選的33家園區中,來自朝陽區的園區有10家,佔比超3成,居於各區之首。其中,7家園區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特色園區。 這些園區中,既有具有跨圈層影響力的「大咖」,也有在行業內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文創園區。
  • 北京百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將出爐
    原標題:百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將出爐   本報訊(記者李洋)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認定評審已近尾聲,今天市委宣傳部向社會公示百家入選園區名單。其中,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0家、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提名)10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80家。
  • 這家上海文創園區如何做到讓藝術家回歸藝術,讓園區為他們服務
    原標題:品質生活|這家上海文創園區如何做到,讓藝術家回歸藝術,讓園區為他們服務  「那時,創始人剛從英國留學回來,他的理念還不能完全被傳統廠商理解和執行,於是漸漸萌生了自創品牌的想法。」  從設計工作室轉型為原創家居品牌,周天珂認為很大程度得益於園區的文化氛圍。「園區的藝術家和來遊覽的藝術愛好者認可我們的設計理念,給了創始人很大信心,在2008年自創了品牌。」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範圍7.21公頃,室外面積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
  • 北京市公示100家擬認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3日訊 7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公示了《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擬認定名單公示》,包括嘉誠胡同創意工場、「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等100家文化產業園區入選。
  • 豐臺區3家園區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
    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於今日公布,在入選的98家園區中,有3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來自豐臺區。3家入選園區名單(排名不分先後)1.北京石榴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園北京石榴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個以提供文化科技創新服務、產業投資基金管理為主營業務的市級文化產業園以及國際孵化器集群。其中,跨境文化空間、跨境加速器為全球領先的跨境創新服務生態系統,集成國際領先產業人才與技術優勢。
  • 上海帶貨櫃創意館的園區很多 但這個園區你沒見過
    圖說:貨櫃外的攀巖牆  這樣一個被年輕創業者稱為既有美感又有靈感的創意園區,受到諸多文創科創類企業的青睞,目前,已有60多家文創科創企業入駐。圖說:空中走廊連接園區辦公大樓  而這個靈動的創意園區原本只是一個老廠房。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北鬥西虹橋基地:民營園區的生意經
    【編者按】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個面積在3至5平方公裡的特色產業園區,定位「小而美」,瞄準科技前沿和產業高端,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製造等六大關鍵領域核心環節,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 上海文創典型案例:上海科房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
    將擁有140年歷史的淞滬鐵路火車站舊址改建為大柏樹貨櫃創客走廊;將破舊的上海辛克實驗老廠房改造為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上海科房已在全市建立了16個園區,服務1500多家企業,擁有園區產業孵化器共20個,在孵項目達300多個。
  •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模式解析
    對於上海來說,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何培育新興業態的健康發展成為當務之急,尚在起步階段的文化創意產業開始承載上海轉型的夢想。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為167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佔上海GDP的9.75%。,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和平臺的園區,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值其實並不高。據統計,園區文化創意產值只佔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的不足十分之一。如何利用園區的平臺功能培育優秀的文化創意企業,便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