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閆旭 攝
中新網福州12月6日電 (閆旭)一平方米的空間能做什麼?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足夠孵化一個臺灣青年文創項目。
「有一些臺灣年輕人在猶豫要不要來大陸,或暫時不方便過來,我們先給他們一個小的空間來展示創意。」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來自臺中。他說,這一平方米可以讓臺灣青年先「試試水溫」。
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有近20個這樣的「一平方米」,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閆旭 攝
最近,這種「一平方米創業」的模式被「搬」到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文博會上。張釗瑞說,在「兩岸海絲文創館」內,唯美客邀約了30多個臺灣文創品牌進行展示。
適應水溫後的第二步是「快閃店」。「如果臺灣年輕人的文創項目適合了這個市場,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更大的空間,更接地氣地進行營銷。」張釗瑞說,「快閃店」一般三個月到兩年時間不等,可以修正商業模式。
唯美客內,一家名為「馬祖小鋪」的簡單空間,成為結合了福州、馬祖、臺灣元素,涵蓋咖啡、釀酒手作、文化創意、臺灣料理的獨特文化組合,創辦人曹立人來自馬祖。
「希望客人在小鋪能感受文化融合下不同的魅力,聽聽漂泊在海上的故事。」曹立人說,在唯美客開設這間「快閃店」,不僅享受很多對接資源的服務,在申請各項臺青來閩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經營場地、住房、生活補貼及創業輔導等方面,也獲得很多幫助。
福州瀚聽美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凝聚了一支包括臺灣青年在內的產學研團隊,在唯美客落地後,該公司致力於開展閩臺古琴文化交流。「我們想打造一個兩岸古琴美育示範基地。」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如果『快閃店』效果也不錯,我們還會協助他們進行實體店的孵化。」張釗瑞告訴記者,通過這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來大陸創業的臺灣年輕人降低創業初期的成本和失敗率。
今年29歲的張釗瑞,在臺灣體育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孤身來到大陸打拼,並赴北京體育大學攻讀了體育產業與經濟專業博士學位。經由從事文創產業的朋友介紹,他認識了唯美客文創聚落創辦人許權。張釗瑞覺得唯美客未來要發展的方向——兩岸青年文體旅交流,與自己的專業背景吻合,兩人一拍即合。「我們設定的目標是打造兩岸青年文體旅交流的基地。」他說。
唯美客文創聚落園區面積有約3000平方米,涵蓋設計手作展示、藝文展演體驗、創意創業實演等業態,成為福州市兩岸青年創業交流的重要平臺。2016年10月開園以來,唯美客舉辦了近百場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吸引了超過1萬人次的兩岸青年參與。
唯美客希望向外「延伸」。走上鼓嶺,挖掘臺灣休閒運動方面的人才培育休閒運動品牌;走到「線上」,擬開一個天貓店,打通臺灣文創產品-福州自貿片區保稅倉-消費者的物流通道;走出唯美客,張釗瑞說,希望可以服務更多唯美客外的臺青,實現「服務無邊界」。
三坊七巷黃巷正匯集越來越多的臺灣元素。不久前,福州臺灣會館揭牌;福州首家「臺灣書店」也坐落於此。
許權認為,文化是越交流越密切的,「比如之前有一個臺灣團隊用三坊七巷的馬鞍牆元素設計了文創產品,這種在地化就是我們想借鑑的地方。兩岸文創交流每次都有火花碰撞出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