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創聚落 唱響大面之歌

2020-12-23 澎湃新聞

走近文創聚落 唱響大面之歌

2020-05-30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5月25日

大面鋪子文創聚落空間設計

與運營研討會

在好日子社區匯文書院召開

大面街道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街道轄區的梵木、南谷、川雅木業、芝龍茶業、長江紫東、新西南、智象科技等精英聯盟企業參加會議。

「街道搭建平臺,為民辦實事」「打造線上線下體驗式消費……結合『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建設引入直播,擴展銷售渠道」「創造營商環境,注重精品體現……」「形成小聚落、大市場,體現個性化服務,以點帶面,建成網紅打卡地……」會上,梵木創意園負責人楊麗對「大面鋪子」文創聚落空間設計和運營方案做了整體介紹,大家對方案定位、實施方法、未來規劃等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

據了解,大面街道好日子社區將作為「大面鋪子」文創聚落主陣地,必將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發展『大面鋪子』文創,必須堅持黨建引領,以『創新、創造、創業、創享』為宗旨,運用『以文化人、以文潤城』的理念,結合本土優質文創企業精英聯盟進行聯合打造。」大面街道黨工委從頂層設計科學化、系統布局多樣化、深挖文化細緻化、個性服務精準化、品質服務生活化五個方面向與會者提出了具體要求。

最後,大面街道精英聯盟企業代表們紛紛發言並表示,要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結合自身企業特點,加大產品生產研發,全力支持「大面鋪子」文創聚落快速發展。

關於大面鋪子

你知道多少?

「大面鋪子」文創品牌

Culturaland Creative Brand about Da Mian Pu Zi

「大面鋪子」文創品牌,是充分響應成都市「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號召,助推龍泉驛區「文創強區」建設,促進文創與區域文化傳承,城市美學設計,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美好生活融合,推動文化資源向文創資源轉換,提升文創品牌的美譽度、知名度和辨識度,由梵木創意、新西南陶藝、南谷創意、川雅木業等優質文創企業,聯合發起打造的一個龍泉驛區本土特色文創品牌。

「大面鋪子」,你身邊的藝創新生活。致力於大面街道在地文化、地域符號、手工技藝、匠人能人、創意機構、學校資源、藝術資源、特色特產等IP元素的挖掘提煉和創意孵化轉換;致力於社區老百姓喜歡的,社區文創生活產品的原創開發設計與集成整合,社區文創集市、文創手工活動、文創生活美學體驗等系列活動的推廣和展開,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位與美學感受。集中展示大面文創力量,形成文創品牌合力,構築「大面鋪子」文創產業生態鏈;以《「大面鋪子」文創品牌運營二十一條》為準則,探索一條由政府搭建平臺,社會企業具體指導,品牌精英聯盟運營管理,居民廣泛參與促進社區新經濟發展的商業新模式。

來源:天府大面街道

原標題:《走近文創聚落 唱響大面之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福州:臺灣青年聚落 文創產品受歡迎
    圖為市民在唯美客文創聚落挑選臺灣知名文創品牌「紙箱王」文創產品。 張斌 攝 圖為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張斌 攝
  • 探訪唯美客文創聚落:從「一平方米孵化」文創項目到「無邊界」服務...
    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閆旭 攝中新網福州12月6日電 (閆旭)一平方米的空間能做什麼?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足夠孵化一個臺灣青年文創項目。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來自臺中。他說,這一平方米可以讓臺灣青年先「試試水溫」。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有近20個這樣的「一平方米」,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 範特喜文創聚落:老城舊巷轉型文創商業街區,延續城市的記憶
    範特喜巷弄生態體系發展過程■ 2011年,範特喜開始於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117巷內的連棟透天房子,以工業設計為主題,陸續設置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八號店鋪,形成第一個巷弄小聚落。從微創概念拉伸綠光計劃,完成微創意聚落的成型,從「點——線——面」完成生活創意體系的塑造。
  • 臺青聚落:一平方米裡的夢想有多大
    不消一會兒,他們便換上漢服,走上街頭,有說有笑地合影「打卡」…… 「這個項目叫『丹青漢服』,是與我們唯美客文創聚落合作展售的創意項目之一。」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介紹,顧客可以在此試穿上百件漢服,定製各類古風妝發造型。 除了「丹青漢服」外,這處三四十平方米大的店鋪內還陳列著近20處文創產品展售臺。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彩 蛋 一 枚:也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一個重要窗口。學習點:如何以創意盤活存量資產、文創產業運營思路與路徑
  • 臺灣青年聚落:夢想從一平方米展臺開始
    【解說】在一個名為臺灣設計師品牌專區的店鋪內,展示著眾多臺灣文創產品,其中不乏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個個都包含著奇思妙想。這是記者日前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內的唯美客文創聚落見到一幕。這個品牌專區內,有近20個 「一平方米」的空間,展示著一個個臺灣青年文創項目。一平方米的空間能做什麼?在這裡有了答案。
  • 三坊七巷裡的臺青聚落:一平方米裡的夢想有多大
    新華社福州11月12日電 題:臺青聚落:一平方米裡的夢想有多大  新華社記者 黃揚 吳劍鋒 鄧倩倩  在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裡,幾名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走入一家古色古香的院落。不消一會兒,他們便換上漢服,走上街頭,有說有笑地合影「打卡」……  「這個項目叫『丹青漢服』,是與我們唯美客文創聚落合作展售的創意項目之一。」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介紹,顧客可以在此試穿上百件漢服,定製各類古風妝發造型。  除了「丹青漢服」外,這處三四十平方米大的店鋪內還陳列著近20處文創產品展售臺。儘管每處展售區都僅佔大約一平方米,卻個個包含著奇思妙想。
  • 桃園興光堡壘青年創藝聚落 千人共舞
    青年貨櫃市集、興光堡壘青年創藝聚落、青年體驗學習園區三大青藝聚落,作為獻給桃園青年世代的3樣禮物。其中興光堡壘青年創藝聚落昨盛大開幕,不但有30所高中職大專院校、破50組流行社團,齊聚一堂舉辦社團聯展,更一起挑戰千人抬頭舞,展現年輕活力。
  • 北港文創工坊華麗蛻變 臺灣藝術家跨海來做客
    昔日老石厝變身文創新聚落北港文創工坊華麗蛻變,臺灣藝術家跨海來做客別出心裁的舊物改造、融合嵐臺的設計元素、釘畫藝術的教學交流以及兩岸味道的粽葉飄香……7日上午,適逢端午佳節,北港文創村內的遊客與村民們共同迎來了「風中旅行」文創工坊開幕
  • 重慶武隆歸原小鎮民宿聚落正式亮相
    7月6日,重慶武隆歸原小鎮民宿聚落舉行開街儀式。一起美宿·好院子、慢屋、一起美宿·雪漫山三個品牌的民宿正式開業,再加上已經開業的觀夢和等風,歸原小鎮已經有60餘間高端民宿酒店房間,可以容納更多的遊客,民宿聚落初現雛形。歸原小鎮位於重慶武隆區仙女山,海拔1100米,是夏日避暑遊的理想目的地。歸原小鎮已開業的幾家民宿各具特色。
  • 用文創傳遞中國文化與技藝 《廈門人的一天》走近臺灣創客高美雅
    有這樣一個人,她將這些中國瑰寶與傳統編織技藝相結合,用文創手法傳遞著文化與時尚,她就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高美雅。  2010年,大嶝小鎮免稅公園對外招商,高美雅帶著臺北故宮周邊文創產品來到了廈門,開始了她與美麗鷺島的結緣之旅。高美雅說,也許是消費觀念的不同,再加上沒有博物館的參觀環境,很多人對於在廈門購買臺北故宮的文創商品並不熱衷。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化 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發布
    2020年12月4日,以「文化賦能 文創驅動——天府文化新場景」為主題的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行。 作為「重頭戲」,本次論壇發布了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
  • 彭頭山文化時期的聚落概貌是什麼樣?聚落內部結構和特徵呢?
    面積規模和活動範圍自從我國考古學界引入聚落考古以來,聚落考古和研究打破了傳統的以器物為中心的考古形式,而是以考古遺址為出發點,在傳統類型學和地層學的幫助下,通過著重分析人類生存的時空狀態和聚落反映的社會組織、社會形態和人類行為,開創了一條從區域居址形態和歷史演變來進行研究的途徑。一個完整的聚落,不僅包括居住區的面積,還包括其空間活動範圍。
  • 文創達人徒步話古城 展示泉州古城文創走進「活態博物館」
    在古城裡,有一群痴心於文創的年輕人,為泉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盡心地努力著。本屆古城徒步穿越,他們是主要的參與者之一。在他們眼中,這場活動能夠讓更多人真正地走近泉州古城和泉州文創。許著華徒步打卡加入文創點2006年起,源於對家鄉安海深厚的感情,許著華開始不斷嘗試用多種方式去記錄、表達閩南傳統文化,碑拓便是其一。到2010年,他和夥伴們就已經拓印了超過200方的安海碑刻,足跡遍布安海各地。
  • 隱藏在中國臺灣電影中的歷史建築·聚落篇
    民間層面,在大稻埕老街出現了較多的民宿、餐廳、咖啡店、文創商店、新型創意產業等進駐,這些店鋪的進駐帶動了區域內遊客量的小幅度提升。政府方面,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於2010年開始主導的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機制吸引了社區活動創作團體、展覽團體等的進駐,促進了街區內歷史建築的多元化利用。
  • 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
    張斌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1日電 題:文創就業的殘疾人:心中有夢,努力追夢作者 閆旭 彭莉芳四歲半時因機械事故造成雙腿高位截肢的王輝,如今能開車、能釣魚、能打羽毛球,能用椅子自如「行走」。在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唯美客文創聚落產品展區,用瓦楞紙打造的「紙箱王」等充滿巧思。 張斌 攝小小的塑料「鑽石」一顆顆粘到畫作上,需要專注和耐心。長時間低頭粘畫,不一會兒脖子就酸了。這樣的鑽石畫,林世波已經做了上百幅。在展位上,他正在粘一幅《清明上河圖》,選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拱橋一段為主體,通過各種魔方尖頂鑽及炫彩圓鑽共同鑲嵌,在光照下耀眼奪目。
  • 「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2016-06-08 16:58:1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建莆田6月8日電 題:「媽祖」信俗催熱兩岸文創融合
  • 「無心插柳柳成蔭」,從「二房東」如何變身成文創聚落經營者
    從單純的包租收益走到街區改造運動,甚至成為文創孵化基地,範特喜微創獨特的經營手法結合了臺中本地文創人,建築行業以及文化產業裡的各種元素糅合而成。
  • 論文 | 基於文化政策探討臺灣省南投竹山文創小鎮建設
    十八世紀清朝開圳灌溉,文化聚落,交易發達。竹山地區山多田少,人民多以栽竹維生,為全臺竹林產業最重要區域。2011年創立小鎮文創故事館,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多角化經營提供食宿遊整合活動,累積多年文創觀光實務經驗,吸收眾多聚落整合的創新模式及概念,與地方產業相結合營銷竹山本土文化。針對竹山鎮目前存在的許多社區產業進行創意想法與改造計劃,使鎮上老店活化再生。
  •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座落於國父紀念館以北的一整塊區域,這裡原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煙廠。松山煙廠佔地廣達18公頃,結束營運之後,廠區交由臺北市政府管理。工廠規劃襲自歐洲工業村(Industry Village)的概念,除了辦公廳舍、工廠設施等作業空間外, 並設置宿舍、食堂、集會室、娛樂室、公共浴室、診療室、讀書室、育嬰房、庭園等員工生活空間, 自成一處工廠聚落,也是見證日治時期殖民經濟的重要歷史遺蹟。當臺北市政府打算夷平松山煙廠舊建築,建設大巨蛋體育館,就激起了文化界的反彈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