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創傳遞中國文化與技藝 《廈門人的一天》走近臺灣創客高美雅

2020-12-20 廈門網

  廈門網訊(記者 蕊蕊)博物館裡精緻的古代宮廷飾品,往往只能遠觀,很少會把它們作為日常配飾的一部分。然而,看似千篇一律的玉石如何搭配製造出獨一無二的品味,是很多人在穿搭時常遇到的問題。有這樣一個人,她將這些中國瑰寶與傳統編織技藝相結合,用文創手法傳遞著文化與時尚,她就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高美雅。

  2010年,大嶝小鎮免稅公園對外招商,高美雅帶著臺北故宮周邊文創產品來到了廈門,開始了她與美麗鷺島的結緣之旅。高美雅說,也許是消費觀念的不同,再加上沒有博物館的參觀環境,很多人對於在廈門購買臺北故宮的文創商品並不熱衷。但是每次參加展會的時候,很多顧客卻對高美雅佩戴的飾品非常感興趣,甚至要求高價購買。

  高美雅說,因為不喜歡市面上那些千篇一律的飾品,就讀於臺灣大學歷史系,一直從事與中國文化歷史相關研究,對中國文化充滿著熱愛。每每在博物館裡看到與中國文化有關的物品,高美雅的感觸良多。正因為如此,高美雅就自己動手將一些淘來的玉石、銀飾、木塊等與編織技藝相結合,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飾品。

  高美雅說,因為工作的關係,她一直都在接觸中國文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將這樣的文化進行傳承,而不僅僅是把它們作為櫥窗裡的擺件。正是這樣的熱愛,直到快退休的年紀,高美雅決定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談及自己的創作,高美雅說,這條道路雖然有些崎嶇,有些人對於這些元素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她仍然在妥協中保留自己的部分堅持。

  8月8日,《廈門人的一天》就將走近這位傳遞文化瑰寶的使者,聽她聊聊如何通過文創再輸出,傳遞自己熱愛的中國文化與編織技藝。

直播地址:http://zt.xmnn.cn/b/amoy/81/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文博會文創產品讓人大飽眼福 文化融入創意中
    原標題:廈門文博會文創產品讓人大飽眼福 文化融入創意中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高級副總裁張弛說,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近幾年投資了新華網、人民網等主流網站,以及《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等多部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回報。  「我們基金不是說比別人好,但我們懂得抓住市場的新需求,這就是最核心的投資策略。」張弛舉例說,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看網劇。據數據顯示,去年全網視頻付費用戶有三千多萬人次,今年預計會達到六千萬左右,市場規模巨大。
  • 傳統技藝活態化傳承 閩臺培養文化接班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傳統技藝烙印著一個民族的發展印記,富有地方特色的技藝,更是體現一個地區個性與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對於傳統技藝而言,傳習人既是承載者,又是傳遞者。在這個暑假,兩岸的不少城市,為保護區域文化多樣性,弘揚地方特色傳統技藝,面向社會各年齡層,特別是小朋友們,開設了五花八門的傳習暑期班。這個夏天,廈門翔安馬巷文化活動中心經常會傳出這樣的音樂聲,悠揚,婉轉,讓快節奏的工作、生活瞬間慢了下來,這是翔安南音傳習中心正在舉辦的公益南音夏令營活動。
  • 走近文創聚落 唱響大面之歌
    走近文創聚落 唱響大面之歌 2020-05-30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非遺技藝點亮惠靈頓首屆創客博覽會
    應首都兒童教育活動中心及惠靈頓市立圖書館邀請,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為眾多惠靈頓市民創造了「零距離」接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麥秸剪貼」技藝及吹墨畫、中國書法等傳統文化的機會。 創客博覽會是由美國《創客》雜誌發起的手工創意者聚會,十幾年來其足跡已遍布全球,這是該活動首次在惠靈頓舉辦。
  • 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 文創集市熱鬧來襲
    據了解,本次臺灣文創周邀請近50家,在廈門、杭州、上海等地創業就業的臺灣文化創意企業參展,通過圖文及實物展示、現場互動表演、手作體驗、文創分享會等方式,集中展覽、展示臺灣特色文創產品。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丨林徐源閩臺文化淵源深厚,一脈相承。
  • 成都武侯祠搭建文創孵化平臺 青年創客集結2019 「諸葛創意集市」
    文創大賽 創意孵化本次諸葛創意集市繼續傳承上屆諸葛集市的創新創造精神,免費為眾多高校大學生創意團隊和城市青年創客提供集市攤位,並配套啟動文創大賽,為大學生和青年創客提供創意實現的孵化平臺。7月22日至7月28日的第一場諸葛創意集市,匯聚了眾多優秀的成都高校大學生設計師與青年創客,他們從古老的非遺技藝中挖掘新的設計理念,將多彩的創意元素注入傳統手工藝,並邀請觀眾參與互動。
  • 臺商二代謝宗翰:集結臺灣青年創客 建「金磚」汽球樂園迎會晤
    以「金磚五國」為主題的特色兒童樂園位於廈門海滄大橋風景區,開門納客近二個月來,吸引眾多遊客、市民們前往。樂園中,「金磚五國」氣球主題館猶吸引人眼球。館內由80萬隻氣球拼接而成,各類動植物、建築等造型讓人耳目一新:中國館的天壇、牡丹、熊貓、京劇生旦淨末醜行當,俄羅斯館的套娃、冰屋、雪橇犬,巴西館的森巴舞女郎、大力神杯,印度的孔雀、印度虎,南非的大草原、大象……展現著「金磚五國」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都用色彩斑斕的氣球拼得栩栩如生。
  • 臺灣文創之旅 內地商業要向臺灣【看】什麼?
    屆時,考察組一行將實地考察臺灣文創經典項目,感受臺灣傳統文化和文創商業的魅力所在,體會臺灣當地淳樸的民族文化風俗。    臺灣商業商圈:每一個廣場即是一個標識   臺灣的商業發展起步較早,在上世紀70-9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在商業商圈相對成熟的形勢下,其業態發展較為全面,基本可以滿足城市商圈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 「雙創在福建」首場主題活動在漳州兩岸女性創客空間舉行
    中國經濟網福州5月24日訊5月20日,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科技廳舉辦的「雙創在福建」首場主題活動暨漳州市眾創空間推進現場會,在漳州兩岸女性創客空間召開。福建省委宣傳部張萍副部長、省發改委林文斌副主任、省科技廳周世舉副廳長、漳州市政府蘭萬安副市長到會並參加活動。共有260人參加大會,16家中央和省級媒體參與現場報導。
  • 廈門力推「曲藝文化+」 臺灣曲藝界助力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1月13日電 (記者 楊伏山)2020年廈門市曲藝研討會13日舉辦。來自廈門、漳州、泉州及臺灣地區的曲藝專家齊聚鷺島,共同探討廈門傳統曲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鄭長鈴教授和來自臺灣、執教於閩南師範學院的施沛琳教授等學者受邀蒞會就曲藝傳承發展等問題進行網絡直播授課。
  • 第一屆「臺灣文創人才實習基地」在麥可將文創園·設計中國啟動
    第一屆「臺灣文創人才實習基地」在麥可將文創園·設計中國啟動 2017年07月21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上海訊 為提升臺灣青年文創人才對兩岸文創實務運作,幫助臺灣青年文創人才創業、創造更多未來發展機會,依託上海市優質臺灣企業落地之體現,首次在上海市閔行區設立了「臺灣文創人才實習培訓基地」,並於7月20
  • 臺灣地區創客空間與創客教育發展
    創客及創客空間可以激發更多創意產生和創新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臺灣地區通過建構多樣化的創客空間、推動「vMaker行動計劃」、推進創客教育培育區域創客文化,支持創新創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文章結合對臺灣地區創客空間和創客教育的實地考察,系統闡釋了臺灣地區創客運動生態,提出兩岸創客運動發展、互動的建議與思考。
  • 文創中的臺灣, 又創造了另一個奇蹟!
    在學習日本、美國的經驗中,保留了傳統中國的文化之根,並善於將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加以轉化,體現在文化、藝術、產業各個方面。如今,臺灣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一種全民文化,今天的臺灣人大多都給人一種儒雅、有禮的感覺,這種文化性格滲入到產業或事業上,也讓臺灣的產品或商品含有一種文化精神和內涵。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部分文化展覽空間,或為環境條件,或為經費限制,大多以展板、展臺、展架等組合單一呈現;此外也有將原本空間過度覆蓋以作展覽本身主題之用,但兩種方式均缺少對空間結構和展品環境關聯性的深度思考。臺灣設計聯盟(TDA)於設置辦公地,在「建立臺灣工業、室內、平面設計及設計推廣等專業交流平臺,促進臺灣設計界的國際化」這一主旨指導下,積極吸收各地創客參與,為推動臺北走向世界設計之都不懈努力。
  • 中華文化是依託 臺灣文創產品風靡兩岸(圖)
    臺灣的文創產業走過20年,已經融入生活,成了「小確幸」的源泉之一。  第二眼美女  「沒有了創意,生活就是一杯白開水。」專程來參加此次臺灣文博會的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在一場演講中如是說。  這句話可以用來解釋文創產業為什麼會存在。
  • 臺灣文創周在福州開幕 近50家臺灣文創企業參展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於12月8日至9日在福州市舉行。12月8日下午,文創周啟動儀式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福州市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舉行。
  • 文化交流 | 探索傳承渠道促進兩岸交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代表團走進臺灣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促進傳統工藝創新發展,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辦公室主任劉慧
  • 歡迎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以及文創文藝展演展示
    在12月25日國臺辦「26條措施」專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26條措施」中的第19條提出,臺灣文創機構、單位或個人可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可參加大陸各類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和參與方式。
  • 廈門敞開胸懷擁抱臺灣青年 越來越多臺青愛上廈門
    目前,廈門已經成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熱土,成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奮鬥三年  臺青夫妻檔升級成11人團隊  已有很多個周末,來自臺北的設計師蒼沛和她先生,都在加班中度過。她卻忙得開心,「不用像在臺灣一樣,擔心做完這單就沒下單」,臺灣市場小,做完一家門店設計,很快就有人用低得多的價格搶單,大陸卻不同,市場太廣闊了,「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3年前,蒼沛和丈夫來到廈門,註冊了一家文創設計公司。初來乍到,業務主要靠青創基地的工作人員牽線,短短3年,他們帶來的臺灣設計美學逐漸得到大陸市場認可,業務量不斷增加,他們也從夫妻檔升級成11人的團隊。
  • 感受扎染創作的獨有魅力 《廈門人的一天》28日走近扎染手作藝人
    廈門網訊 (記者 連芊) 她是「海釣圈」內有名的「垂釣女神」,手持一桿一線,在大風大浪裡與肥碩的大魚鬥智鬥勇;她是戶外徒步的愛好者,連續徒步15天,登上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