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參加臺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 攝)
2017年6月18日,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見習現場對接會人頭攢動。(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鄭曉東 攝)
前不久,廈航臺灣招聘專場,超過4000名臺籍青年報名。(通訊員 陳邵珣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詹文)一邊是愈加熟悉大陸的臺生不斷留在廈門就業創業;一邊是對岸臺青不斷掀起「西進潮」,來廈揚帆圓夢,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一代跨過海峽,循著父輩祖輩的腳步而來,循著無限美好未來而來。廈門敞開胸懷擁抱一撥撥前來的臺灣青年,從場所、資金、住房、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他們在廈就業創業,讓他們「家在廈門、拼在廈門、樂在廈門」。目前,廈門已經成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熱土,成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奮鬥三年
臺青夫妻檔升級成11人團隊
已有很多個周末,來自臺北的設計師蒼沛和她先生,都在加班中度過。她卻忙得開心,「不用像在臺灣一樣,擔心做完這單就沒下單」,臺灣市場小,做完一家門店設計,很快就有人用低得多的價格搶單,大陸卻不同,市場太廣闊了,「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3年前,蒼沛和丈夫來到廈門,註冊了一家文創設計公司。初來乍到,業務主要靠青創基地的工作人員牽線,短短3年,他們帶來的臺灣設計美學逐漸得到大陸市場認可,業務量不斷增加,他們也從夫妻檔升級成11人的團隊。資金扶持、住房補貼、辦公室租金補貼,各種優惠政策,蒼沛直言:「在廈門創業無後顧之憂,大陸政府、同胞對我們有形無形的關懷,讓我們非常感動。」
蒼沛之前的公司在龍山文創園,最近,這個園區剛獲得國臺辦批覆,成為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廈門有10多家國家級、省級青創基地,許多臺青就在這裡實現了創業夢。
臺青王江明與鄧宇鈞,兩年前在廈門自貿片區的首個智慧園區雲創智谷讓創業夢成真。入駐16天,「滬尾壹號」麵包體驗店便開起來,第一天就賣出800多個麵包。雲創智谷也是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創基地,王江明直言:「廈門對臺灣創業者的扶持政策和周到服務很打動我,讓我增添了在廈門發展的動力。」
轉變角色
資深臺青為初來臺青服務
和蒼沛夫妻不同,臺青範姜鋒笑稱自己是從「打工族」一路奮鬥成「創業族」。9年前,他作為臺幹,被公司派來廈門。見證大陸的高速發展後,他投身創業大潮,為臺青在廈創業服務。範姜鋒現在是啟達海峽雙創基地總經理,龍山文創園內120多位臺灣創業青年,有三分之二落戶在他這個基地,創業內容覆蓋文創設計、3D列印、機器人等多領域。
範姜鋒像保姆、像管家、像創業導師,每天從衣食住行到資源匹配、補貼申請,幫臺青解決問題,「我常告訴他們,要接地氣,學習大陸的經營和商業模式,拋棄『小確幸』,擁抱大未來。」
上個月,範姜鋒成為首位獲得「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的臺青。同一時間,臺青彭歐雅獲得「廈門青年五四獎章」,她每天也在為臺青創業跑上跑下。
在廈門,已有一批來了多年的資深臺青,在熟悉融入這座城市後,轉變角色,以主人的姿態為初來的臺青服務。範姜鋒和彭歐雅都有一個明顯感受:隨著大陸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惠臺政策不斷出臺,跨海而來的臺青從數量的增長到了質量的提升。範姜鋒說:「不少臺灣的大學教授、醫師等高端人才找我諮詢,項目的投資金額和科技含量也在提高。」去年,他剛為一位臺青申請了「雙百人才」,今年還有第二個。
嚮往美好
畢業臺生留在廈門就業創業
相較於這些年隨「西進潮」來廈就業創業的臺青,彭歐雅「登鷺」已22年,她自稱「老廈門」。來廈那年她才9歲,隨父母到廈門讀書,也曾到海外留學,最後還是回到心心念念的廈門。臺青黃偉倫同樣讀小學時便隨來大陸投資的父親到廈門讀書,早已融入大陸生活,大一開始創業,隨後開了3家公司。他坦言,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租金等方面的補貼,激發了他的創業夢。
市臺聯有關人士說,目前在廈門高校就讀的臺籍大學生,有很多高中初中甚至小學就在廈門就讀。22歲的林雯惠更早,上幼兒園時就被父母從臺灣跨海送到廈門,「父母很早就認為大陸市場大,就業機會多,對臺政策好,學習氛圍也比臺灣好。」
有個現象愈發引起專家關注:早些年,隨父輩在廈讀書的臺生,畢業後返臺就業的人更多,但這些年留下的越來越多。臺生也掀起在廈「就業創業潮」,他們不僅更了解大陸市場、大陸各項優惠扶持政策,而且結交了很多大陸朋友。這些先行一步到大陸的臺青,他們在廈門多姿多彩的逐夢生活,成為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例證,吸引了更多臺青紛紛前來。前不久,廈航第二次赴臺招聘乘務員,4000餘名臺青報名,比首次招聘時翻倍。一位臺青直言:「每個人都嚮往更美好的生活」。
「這些年,廈門城市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現代化國際化的都市,又不斷拋出善意,密集出臺眾多惠臺政策,這些對臺灣地區青年都有很大吸引力。」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目前,約12萬臺胞長期在廈門工作生活,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年臺胞。
【數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動兩岸青年交往融合,成立臺灣青年創業輔導服務中心,為臺青提供「一站式」就業創業服務,並大膽作為,把整個廈門打造成兩岸青創基地。
目前,我市擁有6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示範點)、6家省級示範基地、24個具有較濃厚對臺元素的創客中心、平臺,並發展形成覆蓋全市6個行政區和自貿片區、火炬高新區的7大創新創業集聚片區。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