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理工學院:敞開胸懷開放辦學
由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辦學質量報告(2016)》顯示,福建省88所本專科高校中,廈門理工學院的發展潛力名列全省第十,該校師資結構、科研水平、生源質量在全省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學生學科競賽獲獎數名列全省第三。
發展潛力來源於廈門理工學院對「應用型」的堅持。2004年,廈門理工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按照「以學生為本,為產業服務」的辦學理念,把「應用型」植入專業建設,貼近地方與企業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
敞開耳朵設置專業
廈門理工學院和廈門經濟特區同日誕生。作為一所省屬市管高校,廈門理工學院始終著眼於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與本地區發展相適應的人才。
廈門理工學院的55個本科專業全部緊密對接廈門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形成了「強工程、大文化」,理、工、經、管、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在專業設置上,學校通過邀請政府、企業和學生家長代表作為「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指導每個學院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做到申報和論證每一個新專業時,都能做到多方的聲音參與討論。
傾聽地方需求,廈門理工學院還把「應用型」植入專業建設中。在機械、電子這些傳統專業中加入「應用型」元素對廈門理工學院來說並不難,難的是文科也要做到「應用型」。廈門理工學院提出進行「應用的文科」專業建設,比如在音樂工程培養上,學校要求學生不應只會操作設備,還要懂音樂,理解其背景和文化,培養的就是「懂音樂的工程師」。
敞開雙手放飛學生
最近,廈門理工學院又傳出好消息,學校健美操隊今年7月份將再次代表中國徵戰在美國舉行的世界健美操冠軍賽。同樣,讓廈門理工學院揚名在外的還有他們的賽車隊。該校賽車隊作為唯一的中國代表隊參加了2014年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並奪得燃油經濟性單項冠軍,刷新了中國大學生賽車隊參加此項賽事的歷史紀錄。
以賽促學,讓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動手實踐機會。學校每年劃撥300萬元左右專項經費推動學科競賽工作,有1萬多人次學生參與其中。
從校內到校外,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廈門理工學院已經不是簡單地與企業共建30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而是鼓勵老師帶著學生到企業,為其解決技術難題。
敞開校門合作辦學
臺灣銘傳大學副校長王金龍教授在廈門理工學院的辦公室角落裡,經常放著一個小小的行李箱。每隔兩周的周五,王金龍要從臺北飛到廈門,上完周六一整天的課後,周日再飛回臺灣。將來,還會有更多的臺灣老師和王金龍一樣往返兩岸。這是因為廈門理工學院和臺灣銘傳大學共同成立「海峽商貿學院」,開啟閩臺合作的「4+0」試點。
閩臺合作「4+0」被看成是廈門理工學院已和臺灣高校開展「3+1」模式的升級版。從學生三年在大陸學校,一年到臺灣合作院校學習到把臺灣的課堂「搬」到廈門來,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黃如欣說,新的辦學模式下,臺灣的課堂被搬到大陸,帶動學院整個教學理念、質量和水平的提升,還能有效規避原有的「3+1」模式下可能出現的人才培養的不連貫性。
「準備了三年,我們和美國密蘇裡大學終於籤訂了協議,很可能成為福建省首個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廈門理工學院校長陳文哲說。據悉,學校將率先在3個專業方向開展與密蘇裡大學的合作辦學,學生畢業將有望拿到雙方的學位證明。
(記者 馬躍華)
(責編:賀迎春、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