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4日,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一百歲華誕,今年也是他從教八十五周年。「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暨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以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就潘懋元先生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理論體系、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方針大略等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研討。
在潘懋元先生百歲壽誕暨從教85周年喜慶吉日,武昌理工學院專門發去賀信,全校師生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賀,向他和他的家人表示最誠摯的祝福!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親率副校長崔海容教授、高教所顏海教授,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鄧萬民教授一行專程前往廈門大學參會,並送上學校專門精心製作的相冊。該《相冊》回顧了潘懋元先生親率博士團隊來校調研以及校長趙作斌教授到廈門拜訪時的影像。
武昌理工學院發去賀信 會場播放
給潘懋元先生敬獻書法壽禮
飽經風霜一百年,叱吒杏壇彌堅貞。上世紀50年代,潘懋元先生倡議建立高等教育學新學科;70年代,創建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室」,並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心;80年代初,主編中國第一部高等教育學著作《高等教育學》,奠定高等教育學科的理論基礎。此後,在他的推動下,高等教育學被確定為獨立學科,隨之教育學碩士點、博士點從廈門大學輻射全國眾多高校,大批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學者、高級人才輩出,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譜寫出㶷麗華章。他是中國教育學界泰鬥、高等教育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更是百年來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思想引領者和實踐推動者。他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理論體系建設和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樹立的不朽豐碑。
潘懋元先生一直十分關心、關懷和關注武昌理工學院在全國高校中首創並堅持實施的「成功素質教育」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以及這一理念和模式在學校的實施成效和學校的發展成就。2009年11月,他親率24名博士生團隊,就「大學成功素質教育」這一課題來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題調研,並形成了3萬餘字的調研報告。
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同時又是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難題。該調研的工作任務主要圍繞「成功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這一專題,具體分為:成功素質教育教學情況調查、大學生成功素質學生問卷調查、大學生就業準備情況調查、教師自主發展情況調查、校園文化建設調查等五個小組分別開展調研。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2008級博士生調研團在本次調研中主要採取訪談、座談、問卷、聽課及查閱文檔資料等方式對「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這一教學成果進行學習和研究。
調研報告認為,武昌理工學院趙作斌校長結合自己多年的辦學實踐,創造性地提出「成功素質教育」的理念,並通過在學校多年實踐摸索,不斷改進,形成了一整套可以用於實際操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破解難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而且也在高等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產生了一定的反響,是大學生素質教育改革中的一個創新之舉。
潘懋元先生率博士團隊在武昌理工學院調研期間,為學校師生做了生動精彩的學術報告,並欣然受聘為學校顧問。潘懋元先生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親切指導,對學校的「大學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欣然題詞:「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生成才,祝賀成功素質教育實驗成功」。潘懋元先生的學術報告和題詞,讓武昌理工學院師生如沐春風,一直激勵著學校師生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在武昌理工學院給潘懋元先生的賀信中寫道:「在您百歲壽誕的美好日子,我們清晰地記得,2009年11月,您率領25名博士弟子深入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調研,形成三萬餘字的調研總結(調研報告在《大學教育科學》2010年第5期發表),並欣然為我校題辭『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生成才』。期間,更是給我們創新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及實踐以傾心指導,無不給全校師生以巨大的鼓舞,成為我校堅持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實踐的堅定信念和強大動力,我們將不負您的厚望,努力建設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
趙作斌校長與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親切交談
趙作斌校長與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惠菁親切交談
趙作斌校長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親切交談
8月4日,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率隊專程前往廈門大學參會,先後會見了教育部重要領導,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惠菁,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國教育規劃辦領導徐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洪藝敏教授,臨沂大學原校長、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韓延明,廈門大學副校長鄧朝暉及原副校長鄔大光教授等。此外,趙校長還會見了許多教育界知名專家,與廈門南洋學院董事長魯加升、河南工學院董事長丁華、上海建橋學院校長助理陳潔等進行餐敘交流,共話民辦高校發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