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2020-08-06 大武漢新鮮事

2020年8月4日,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一百歲華誕,今年也是他從教八十五周年。「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暨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以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就潘懋元先生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理論體系、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方針大略等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研討。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在潘懋元先生百歲壽誕暨從教85周年喜慶吉日,武昌理工學院專門發去賀信,全校師生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賀,向他和他的家人表示最誠摯的祝福!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親率副校長崔海容教授、高教所顏海教授,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鄧萬民教授一行專程前往廈門大學參會,並送上學校專門精心製作的相冊。該《相冊》回顧了潘懋元先生親率博士團隊來校調研以及校長趙作斌教授到廈門拜訪時的影像。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武昌理工學院發去賀信 會場播放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給潘懋元先生敬獻書法壽禮

飽經風霜一百年,叱吒杏壇彌堅貞。上世紀50年代,潘懋元先生倡議建立高等教育學新學科;70年代,創建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室」,並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心;80年代初,主編中國第一部高等教育學著作《高等教育學》,奠定高等教育學科的理論基礎。此後,在他的推動下,高等教育學被確定為獨立學科,隨之教育學碩士點、博士點從廈門大學輻射全國眾多高校,大批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學者、高級人才輩出,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譜寫出㶷麗華章。他是中國教育學界泰鬥、高等教育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更是百年來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思想引領者和實踐推動者。他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理論體系建設和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樹立的不朽豐碑。

潘懋元先生一直十分關心、關懷和關注武昌理工學院在全國高校中首創並堅持實施的「成功素質教育」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以及這一理念和模式在學校的實施成效和學校的發展成就。2009年11月,他親率24名博士生團隊,就「大學成功素質教育」這一課題來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題調研,並形成了3萬餘字的調研報告。

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同時又是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難題。該調研的工作任務主要圍繞「成功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這一專題,具體分為:成功素質教育教學情況調查、大學生成功素質學生問卷調查、大學生就業準備情況調查、教師自主發展情況調查、校園文化建設調查等五個小組分別開展調研。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2008級博士生調研團在本次調研中主要採取訪談、座談、問卷、聽課及查閱文檔資料等方式對「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這一教學成果進行學習和研究。

調研報告認為,武昌理工學院趙作斌校長結合自己多年的辦學實踐,創造性地提出「成功素質教育」的理念,並通過在學校多年實踐摸索,不斷改進,形成了一整套可以用於實際操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破解難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而且也在高等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產生了一定的反響,是大學生素質教育改革中的一個創新之舉。

潘懋元先生率博士團隊在武昌理工學院調研期間,為學校師生做了生動精彩的學術報告,並欣然受聘為學校顧問。潘懋元先生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親切指導,對學校的「大學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欣然題詞:「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生成才,祝賀成功素質教育實驗成功」。潘懋元先生的學術報告和題詞,讓武昌理工學院師生如沐春風,一直激勵著學校師生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在武昌理工學院給潘懋元先生的賀信中寫道:「在您百歲壽誕的美好日子,我們清晰地記得,2009年11月,您率領25名博士弟子深入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調研,形成三萬餘字的調研總結(調研報告在《大學教育科學》2010年第5期發表),並欣然為我校題辭『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生成才』。期間,更是給我們創新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及實踐以傾心指導,無不給全校師生以巨大的鼓舞,成為我校堅持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實踐的堅定信念和強大動力,我們將不負您的厚望,努力建設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趙作斌校長與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親切交談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趙作斌校長與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惠菁親切交談

潘懋元先生100歲 武昌理工學院發賀信 校長趙作斌一行赴廈門參會

趙作斌校長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親切交談

8月4日,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率隊專程前往廈門大學參會,先後會見了教育部重要領導,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惠菁,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國教育規劃辦領導徐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洪藝敏教授,臨沂大學原校長、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韓延明,廈門大學副校長鄧朝暉及原副校長鄔大光教授等。此外,趙校長還會見了許多教育界知名專家,與廈門南洋學院董事長魯加升、河南工學院董事長丁華、上海建橋學院校長助理陳潔等進行餐敘交流,共話民辦高校發展未來。

相關焦點

  • 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人工智慧教育追求卓越突出創新
    現將書中收錄的120位校長治校思維和人工智慧教育觀點首次對外進行分享,以饗網友。武昌理工學院校長 趙作斌2014年,武昌理工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通過教育部備案。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學院開設有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8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學生3400多人,雙師雙能型教師佔比52%。學院擁有獨立的教學實驗大樓,各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
  • 廈門大學隆重慶祝潘懋元先生從教85周年
    2020年8月4日,正值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學開拓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百歲華誕,也迎來了他從教八十五周年的喜慶之日,廈門大學在科學藝術中心隆重主辦了「潘懋元先生從教85周年慶祝大會」,表彰這位老人為國家和學校做出的重要貢獻。慶典作為廈門大學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受到了教育部、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 100歲了還站在講臺上 廈大潘懋元教授今天百歲生日
    15歲開始教書,從小學教起,到中學,再到後來的大學,執教85年,桃李滿天下,潘懋元先生始終認為「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今年線上教學興起,百歲高齡的他還在網際網路上參加線上沙龍,為全國3萬多名師生在線授課。
  • 100歲了還站在講臺上,廈大潘懋元教授今天百歲生日
    15歲開始教書,從小學教起,到中學,再到後來的大學,執教85年,桃李滿天下,潘懋元先生始終認為「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今年線上教學興起,百歲高齡的他還在網際網路上參加線上沙龍,為全國3萬多名師生在線授課。中國高等教育學的創立,潘懋元先生功莫大焉,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老人也傾注了畢生精力。直至今天,這位高等教育界的「傳奇老者」還在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不斷研究思考。
  • 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高教泰鬥 學人典範
    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高教泰鬥 學人典範 2014-09-11 來源:《光明日報》   名片樸素乾淨,頭銜只有簡單的兩個字:教授。
  • 教書育人85年,這位100歲廈大教授硬核又感人!
    近日,一場時長近1個小時的網課引發關注,吸引全國3萬多名師生,講課者是已經100歲高齡的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應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邀請,潘懋元教授在「師說課改」公益講壇上,通過網絡,作了首場報告,題目是《高等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內涵與樣板》。
  • 廈大百歲教授潘懋元,生日捐出100萬元!他還在教書,「假如還有來生,還是願意當老師」
    隨後播放央視製作的紀錄片《先生》,廈大黨委書記張彥、校長張榮對著鏡頭說:潘老是廈大的寶貝、是國家的寶貝。「假如我還有來生的話,我還是願意當老師。」潘懋元拄著拐杖,在人攙扶️下,走到主席臺,點亮潘懋元文集首發式,為潘懋元高等教育基金捐款100萬元。
  • 百歲先生潘懋元:「教師很容易成為有幸福感的人」
    圖集 新華社福州9月9日電(記者鄧倩倩 付敏)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今年整100歲了,他的字典裡卻沒有「退休」二字。他的學生和朋友們都稱他為「先生」,既不帶姓,也沒有任何職銜。「假如有第二次生命,我還是願意當老師!」教師節之際,潘懋元這樣說。
  • 全國首個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廈門南洋學院成立
    11月27日,在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之際,全國首個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廈門南洋學院成立,當天並召開了首屆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討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廈門南洋學院董事長、校長魯加升在研討會上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位高等教育研究界專家學者及多所高校代表與會。
  • 武漢一大學校長帶頭搞科研!一年多篇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
    《中國高等教育》2019年第13/14期(總631期)近日刊發了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撰寫的論文《開發·內化·創新——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新探》,在學術界引發強烈反響。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撰寫的論文《開發·內化·創新——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新探》近日在《中國高等教育》「理論視野」欄目發表,該論文從「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架構,實施「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意義等三個方面,對「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而富有創新性的解讀。
  • 武昌理工學院退休老教授趙雙運: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種油茶、除雜草、教技術;養土雞、撿雞蛋、開微店……在麻城市三河口鎮舒家畈村大田鋪的山旮旯裡,武昌理工學院退休教授趙雙運深入山區用科技來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近日被當地推薦為扶貧典型。趙雙運,武昌理工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系教授,2006年出國紐西蘭遊學,主攻現代農業技術。1974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下放到麻城市三河口鎮舒家畈村大田鋪的經歷,讓他對山區有了深厚情感。2015年從武昌理工學院退休後,趙雙運和老伴一起回到40年前的下放點,建起房子住下來。流轉土地發展油茶、土雞養殖,手把手教當地農民種養技術,帶動村民致富。
  • 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暨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隆重舉行
    校長張榮主持慶祝大會。會上,大家觀看了由央廣總臺製作的視頻短片《先生》,共同感受潘懋元精湛的學術造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張彥在致辭中說,潘懋元教授是廈門大學的「大先生」和「好老師」,是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 武昌理工學院聘請清華、北大名師來校授課 讓在校學生共享「名校資源」
    「我們上了清華的課」,11月13日下午3時20分,上課鈴未響,武昌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502教室就坐滿了人,同學們翹首等待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丁明玉教授的到來,他當天為生物工程2001班41名同學講授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
  • 廈大教授潘懋元百歲生日捐出百萬元
    ■潘懋元(左)向廈大捐贈百萬元。 劉東華 攝臺海網8月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今天是廈門大學資深教授潘懋元100歲生日。上午,廈大舉辦「潘懋元先生從教85周年慶祝大會」,表彰這位老人為國家和廈大作出的重要貢獻。「假如我還有來生的話,我還是願意當老師。」這是潘懋元在慶祝大會上播放的電視專題片《先生》裡坦露的心聲。潘懋元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他15歲起做代課教師,1941年考入廈大。畢業後,他先後做過小學老師、中學教導處主任、大學教務處長和副校長。
  • 美國佛羅裡達理工學院校長一行訪問昆明理工大學
    原標題:美國佛羅裡達理工學院校長一行訪問昆明理工大學   3月23日,美國佛羅裡達理工學院校長馬凱·杜恩、常務副校長芭樂佳·莫裡卡、副校長助理何強一行到昆明理工大學訪問。學校在蓮華校區伍集成會堂組織召開洽談會。
  • 《潘懋元文集》(第二版)出版
    近日,廈門大學召開「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暨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同時舉辦《潘懋元文集》(第二版)首發式,潘懋元先生、廈門大學常務副書記李建發教授、文集主編肖海濤教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黃紅麗共同為文集揭幕。
  • 「教師很容易成為有幸福感的人」 百歲先生潘懋先生!
    100歲、每天工作6到8小時甚至更長、40年來共培養(含間接培養)326名博士研究生和759名碩士研究生......這位和教育教學一直「較著勁」的百歲先生,就是廈門大學老教授潘懋元。今天,就隨教育小微一起走進他的教育教學故事,再聆聽一次先生的諄諄教誨↓↓ 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今年整100歲了,他的字典裡卻沒有「退休」二字。他的學生和朋友們都稱他為「先生」,既不帶姓,也沒有任何職銜。 「假如有第二次生命,我還是願意當老師!」
  • 《潘懋元文集》第二版廈大首發 全書550萬字
    臺海網8月7日訊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報導 8月4日,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9卷11冊《潘懋元文集》(第二版)在廈門大學首發。該書共計550萬字,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加入潘懋元先生2010年—2019年的學術成果和學術活動,全面反映了其學術貢獻。
  • 鄔大光:記錄百歲先生潘懋元老師
    潘懋元先生在外調研潘老師的這些保留節目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師生的言談舉止一覽眾山小」之豪邁,或如屈原「上下求索」之追尋,或如李白「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之奇景……潘懋元先生流動的書房潘懋元先生在聽本科生課程
  • 美術學院赴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調研
    為深入推進美術學院本科教育改革及實驗室建設等各項工作的深入展開,11月22日,河南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江濤、副院長蔡玉碩、河南大學公共藝術教研部主任彭西春赴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進行「本科教育改革」專題調研。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主持學院工作的孟衛東副院長、教學副院長劉景福等參加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