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力推「曲藝文化+」 臺灣曲藝界助力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網絡直播授課。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13日電 (記者 楊伏山)2020年廈門市曲藝研討會13日舉辦。來自廈門、漳州、泉州及臺灣地區的曲藝專家齊聚鷺島,共同探討廈門傳統曲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鄭長鈴教授和來自臺灣、執教於閩南師範學院的施沛琳教授等學者受邀蒞會就曲藝傳承發展等問題進行網絡直播授課。

此次研討會為期三天,聚焦「曲藝文化+」,內容涵蓋名師雲課堂、曲藝調研、曲藝展演、曲藝研討會四個部分。廈門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張國雄介紹說,其中,名師雲課堂透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在為期三天的網絡直播中,觀眾將看到來自兩岸的曲藝專家奉上南音、講古、答嘴鼓、歌仔說唱四大板塊的曲藝教學。

曲藝作為中國最具民族特點和民間意味的表演藝術形式集成,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就廈門而言,南音、講古、答嘴鼓、荷葉說唱、歌仔說唱等近十餘項曲種,構築起廈門曲藝曲種繁多、曲目豐富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在兩岸同胞內心中有深厚的影響。來自臺灣的卓聖翔老師、孟孟(施沛琳)老師,受邀做客名師雲課堂,講述同根同源的的曲藝文化。

廈門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張國雄接受媒體採訪。 楊伏山 攝

今年75歲高齡、現已在廈門定居的臺灣南音名家卓聖翔,今年6月入選廈門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錄,成為首批獲評非遺傳承人的在廈臺胞之一。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臺灣與廈門曲藝界過去交流交往頗多,今年因疫情原因受到一點情影響,相信疫情過後,彼此的交流合作會重新熱絡。

在臺三十年時間裡,卓聖翔潛心於南音傳承,曾由南往北,先後創辦高雄串門南樂團、臺北奉天宮南樂團,並在二十多所中小學開設南音興趣班,並與廈門各大南音協會展開往來,推動兩岸南音交流。

他說,廈門曲藝文化發展步伐很快,有不少值得臺灣業界學習之處。未來,如果能夠進一步重視譜曲人才培養、推行南音技藝考級制度,將會推動南音發展更上層樓。

據了解,來自兩岸的曲藝專家14日將走訪廈門市集安堂南樂社、廈門鵬翔答嘴鼓藝術傳習中心等地開展曲藝調研,實地考察廈門曲藝現狀。(完)

相關焦點

  • 曲藝文化名家孟慶忠收徒儀式和謝師會在唐山舉辦
    11月12日,唐山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曲藝文化工作者孟慶忠舉辦收徒儀式。本地文藝愛好者曾源拜於其門下,成為入室弟子。收徒之前,孟慶忠還舉辦了「謝師會」。 孟慶忠收徒儀式是同其師父、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教育家王洪誼先生收徒共同舉辦的。兩場儀式由河北省曲協、唐山市文聯主辦。省曲協副主席、秘書長袁冀民,市文聯副主席羅旭東,出席了儀式並講話。
  • 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側記:傳統曲藝花開兩岸
    在臺灣說了20年相聲後,葉怡均發現評書在臺灣逐漸失傳,於是便於2007年拜大陸評書名家田連元為師,開始學習評書藝術。「相聲對於評書太有幫助了,說書的時候如果說得太久,觀眾會睡著,適時地加點笑料和『包袱』,可以給觀眾提提神。」在葉怡均看來,兩岸曲藝藝術的文脈相同,它們是兩岸同胞「眾樂樂」的共同語言。因此,每回到大陸交流,她都希望汲取更多傳統曲藝文化精華。
  • 孫福海網絡「擺知」收徒 曲藝老傳統再樹新風
    此次收徒拜師活動在曲藝界第一次採用了網絡"擺知"的拜師形式,別具新意,緊跟時代,移風易俗,首開全媒體時代傳統藝術與新型傳播媒介有機結合的先河。 孫福海  大家知道,曲藝界特別是相聲界歷來有拜師的傳統。拜師又稱"擺知",並擺宴邀賓朋,喜事報君知。
  • 走出失子傷痛 曲藝大師田連元再開山門收徒(圖)
    曲藝界聯歡:八旬曲藝家耿瑛獻打油詩  也許是巧合,時隔7年,虛歲77的評書大家田連元再收兩位愛徒,門生共7位。現場,田連元的好友、遼寧省曲協主席崔凱調侃稱「這是寓意著七星高照啊!」田連元再度收徒是曲藝界的一大喜事,不少曲藝界的泰鬥級人物和曲藝名家紛紛亮相,相見甚歡,現場熱鬧非凡。91歲的著名鼓曲表演藝術家張香蘭現身祝賀田連元喜收愛徒,支持評書事業,令不少曲藝界人士深感敬佩。以好做四句打油詩而聞名曲藝圈的著名曲藝理論家耿瑛,84歲不改昔日風採,拄著拐杖,獻上一首自己創作的打油詩,更調侃自己為了創作,著實費勁想了好幾天,幽默風趣的話語引發臺下歡笑聲一片。
  • 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隊將在大陸舉辦曲藝專演
    新華網福州11月5日電(記者劉姝君)第三屆「海峽兩岸歡樂匯」將於11月7日至9日在福州舉行,其中8日將舉行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隊在大陸的首場曲藝專演此次歡樂匯包括臺灣專場演出、福建曲藝專場演出、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送歡笑」走進福州、中國公安系統優秀曲藝專場展演等四大匯演。此外,兩岸曲藝家還將召開研討會,探討兩岸曲藝發展之路。本次臺灣曲藝代表團由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漢霖說唱娃娃兵團、李宗霖曲藝研究室等組成,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為臺灣第一個專業說唱藝術團體。
  • 兩岸曲藝歡樂匯十年:臺灣曲藝家籲「兩岸交流確有必要」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教授郭孟雍回顧指出,兩岸曲藝屆交流近十年間,始終以展演交流來共同創新曲藝文化的新亮點為目標;在堅持保存曲藝藝術的地域性、種族性的特色外,更在兩岸搭建了一座曲藝藝術民間交流的平臺。郭孟雍表示,臺灣曲藝文化作品思維跳躍,題材新穎,大陸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十年兩岸參差共美,「就讓曲藝文化異彩分呈、豐富多樣」,未來以文創產業融合為動機,兩岸曲藝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 曲藝界又一盛事,西安青曲社新店隆重開業,名家姜昆題字相聲江湖
    昨日,青曲社又一新店隆重開業,那就是大雁塔店,這也是繼柏樹林店、尚勤路店和鼓樓大劇場之後,青曲社在西安的第四家店,青曲社全體成員齊聚,熱鬧非凡,堪稱西安曲藝界又一盛事。在如此環境之下,青曲社又一新店開業,對於整個相聲行業來講,可以說是意義非凡。不久前,苗阜也是曬出了去年的成績單,除了業務上的成績之外,也是拿到了抗疫英雄獎章和捐獻物資證書,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讚,可以說是滿滿正能量。
  • 廈門設國茶文化館 力推閩茶文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掌柜國茶文化館在廈門海絲文化藝術中心正式揭牌,致力推動閩茶產業創新發展。
  • 傳播曲藝文化,鑄瑰寶長存——中國科大MBA2003班「曲藝文化」分享...
    原來是MBA2003班的「曲藝文化」分享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曲藝文化》正在進行中。本次分享會的主講人是來自於MBA2003班的徐海燕同學,人稱「浪哥」。熱愛戲曲文化的她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粹盛宴。
  • 青年相聲演員謝師收徒 傳承青島曲藝優良傳統
    > 青島青年相聲演員劉宗琦15日晚舉辦了謝師暨收徒孫熙凱、杜錦揚拜師儀式,曾五次為毛主席演出的相聲快板表演藝術家蕭國光先生,青島市文聯、青島市文化館、市曲藝家協會的有關領導,島城曲藝名家耿殿生
  • 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榕城精彩獻演
    原標題: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榕城精彩獻演  新華網福州11月9日電(記者 劉姝君)聽不到「臺灣腔」,操一口「京片子」,相聲、數來寶、太平歌詞,一個個精彩的曲藝節目仿佛把觀眾帶到了老北京小劇場。  8日晚,福州鳳凰劇場內掌聲不斷,笑聲連連。
  • 王玥新歌《王字旁的玥》首發 曲藝結合流行創新風潮
    ­日前,歌手王玥一首《王字旁的玥》正式發行,作為其邁入歌壇的首支單曲,這首傳統曲藝快板和現代流行風格相結合的曲目,剛一發布,便引發了業界的一眾好評。不少前輩表示,這種類似於嘻哈,又不同於嘻哈的藝術表現,讓更多的人在流行音樂中對曲藝也進一步的加深了了解。
  • 臺灣「中華茶聯」廈門設代表處 盼兩岸同推茶文化
    6月26日,「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在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6月26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以下簡稱「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26日在廈門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這是「中華茶聯」在大陸的首個正式代表處。
  • 「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掛牌
    文/圖 半島記者 黃靖斐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正式成立不久,即推大動作。研究會邀請到當代著名快板書相聲表演藝術家張志寬來青,並舉辦了為期三天的2019快板藝術交流展演活動。近日「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揭牌,張志寬,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春生,共同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主席趙樂平授牌,標誌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快板書傳承人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山東省首家快板藝術傳承培訓基地。
  • 臺灣世新大學嘉賓參加廈大校慶 力推兩岸新聞事業
    臺灣世新大學嘉賓參加廈大校慶 力推兩岸新聞事業 2014年07月29日 11:25:29  來源:廈門日報   林聰明代表市委宣傳部,對廈門日報社與世新大學的交流合作表示肯定和支持
  • 廣安80後演員羅捷榮獲中國曲藝最高獎...
    9月25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結果及頒獎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蘇州舉行,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結果揭曉。其中,來自四川廣安嶽池縣的80後年輕演員羅捷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新人獎。
  • 相聲社團(青曲社)入駐華山文化藝術中心
    ,其中華山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是華旅集團推進文旅融合、完善華山景區文化服務功能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位於華山核心區,由大、小兩個劇院組成,是陝西東部地區檔次最高、功能最齊全的旅遊文化演藝服務設施。西安青曲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作為陝西地區新銳融媒體內容運營商,秉承文化傳承、科技分享的全新理念,立志於創造出具地域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開創西北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新體驗。
  • 江都15歲小夥自學打快板,考入中國曲藝界的「黃埔軍校」
    更令人羨慕不已的是,「00後」零基礎打快板的陳子揚憑著勤學苦練,成功考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9月12日,陳子揚已到天津北方曲藝學校報到。因快板屬北方曲藝,本地名師少之甚少,他在網上找名師,向全國網友請教。 一段時間,陳子揚的學習成績不穩定。陳劍秋與兒子訂立協定,平時以學業為主,不準打快板。「他似乎很聽話,沒想到他已悄悄轉移了陣地,偷偷將快板放在同學家裡。」陳劍秋樂呵呵地說。
  • 「來廈門·遊金門」亮相重慶 廈門坐船半小時到臺灣金門
    重慶市民可提前辦理臺灣通行證及籤注,上午乘坐2個半小時的飛機直達廈門,領略「高顏值、高素質」的城市風光,半小時船程即可到廈門五通碼頭乘坐「小三通」客輪赴金門,開啟幸福之旅。距離廈門半小時船程 即可暢遊臺灣金門在福建的東南沿海,距離廈門1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神秘的海島」——金門。
  • 北京相聲演員應寧:不能讓曲藝在臺灣斷了
    「不是有人要去中國化嗎,那我就把我們民族的精華,潤物細無聲地在臺灣傳授,而且已經有校長和我聯繫過了,比如新竹東興國小的校長範揚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應寧微笑如故,但柔和的語聲中帶著一份堅定。  這位年輕的北京相聲演員剛剛從臺灣回來。事實上,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他五去臺灣,目的很明確:教臺灣的孩子們學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