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掛牌

2020-12-18 半島網

文/圖 半島記者 黃靖斐

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正式成立不久,即推大動作。研究會邀請到當代著名快板書相聲表演藝術家張志寬來青,並舉辦了為期三天的2019快板藝術交流展演活動。近日「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揭牌,張志寬,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春生,共同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主席趙樂平授牌,標誌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快板書傳承人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山東省首家快板藝術傳承培訓基地。

中國快板書相聲表演藝術家張志寬(左),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春生(右),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主席趙樂平授牌「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

為愛徒站臺,傳承是我的責任

年逾古稀的老藝術家張志寬,以生動有趣的講解和身體力行的努力,踐行著一位藝術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他表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的成立是一件大好事,可喜可賀,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快板書傳承人,進行傳承與創新是我的責任。

張志寬透露說,這次來青是應愛徒趙樂平的盛情邀約,「趙樂平是我的愛徒,也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李鴻基的愛徒,他既掌握著快板藝術,也懂得山東快書的藝術,培養了很多的後備軍,這次他當選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主席,從語言藝術入手,將更為綜合的舞臺表演藝術融入到快板說唱藝術中去,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對於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舉辦的這次活動,作為研究會的主席,趙樂平表示:「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藝術,讓我們在語言藝術的這片沃土上深耕,讓我們不斷地學習進取,從語言、節奏、形體、表演等綜合舞臺藝能的快板說唱藝術中,汲取更多語言技巧,獲得進一步提升。」

張志寬向愛徒趙樂平託付快板藝術在青島傳承與創新的重任,趙樂平現場領板與眾學員一同打起快板響連聲。

張志寬今年74歲,是我國著名快板書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他師承快板書藝術大師李潤傑,相聲大師白全福,是曲藝界公認的「李派」快板書優秀繼承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張志寬把講臺當成了舞臺,一招一式,現場演繹。一顰一笑,聲情並茂,將快板書的藝術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快板書講究有人有事有情有趣,這需要在傳承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為了唱好快板書,他曾經向戲劇演員求教,「演《三打白骨精》的時候,我就找到中國京劇院的董文華,也曾向聲樂教授虛心求教,二者之間都是節奏的藝術,有共通之處。」

「唱打多變,穿成一線,高中低音,隨情轉換,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活動現場,張志寬從快板書的基本技法到曲藝精髓,生動形象地與島城的快板書愛好者進行了交流。

現場學習快板藝能的中青少兒,認真練習提升快板說唱的技巧。

 不拒新事物,用微信口傳親授教學生

一輩子鍾情快板書事業的張志寬,對傳承快板藝術非常執著。他說:「我已經退休十多年了,按說應該頤養天年,但總覺得自己身上有個使命,要把快板藝術理論和藝能傳授給下一代,所以這些年,從沒有停下過腳步。」

張志寬極為欣慰地表示,現如今據粗略統計,約有50萬的小學生在學習快板書:「我自己也有一百多個徒弟,多一個徒弟,就多一個火種,就能將快板書帶到更多的地方」。張志寬表示,現如今有很多南方城市,很少接觸北方曲藝的地方,也興起了快板書熱潮,這就是傳承的一種體現。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教學,這位古稀老人變成了「手機達人」,「我現在用微信教學生,每發一條語音是60秒,我就是利用這一個一個的60秒,給學生做指導。」張志寬說:「就像當年李潤傑老師為了培養我,把自己的新段子都說給我一樣。現在,我也要把自己的多年所學傳給下一代。」

圓滿完成三天的快板藝術交流展演,學員們收穫滿滿。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當下仍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為問題的時候,當贍養老人當成負擔在子女間推來推去的時候,我們還不反思嗎?傳統文化的缺失會帶來太多的問題。

張志寬的愛徒趙樂平告訴記者,非遺快板書要有人傳承下去,作為快板藝術傳承人,我們有責任盡最大能力來傳播。「快板書裡都是正能量,有成語故事,有《弟子規》等,不僅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還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

趙樂平發揮著傳幫帶作用,在青島也培養了一批活躍在島城曲藝舞臺和語言藝術教育領域的愛徒和學生,在這次張志寬來青期間,又見證了趙樂平新添5位愛徒:劉冠霆、紀曉德、紀郅煬、郭祖辰、欒雅琪。快板藝術薪火相傳,多一個徒弟多一個火種。

中華傳統文化非遺傳承快板藝術後繼有人:郭祖辰、紀郅煬、趙樂平、張志寬、紀曉德、欒雅琪、劉冠霆(由左至右)。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青年相聲演員謝師收徒 傳承青島曲藝優良傳統
    ,島城曲藝名家耿殿生、吉文利、梁金華、許冠英仵延國等近百人出席並見證了謝師收徒儀式。2007年,劉宗琦在泉城濟南,拜相聲、快板表演藝術家蕭國光先生為師,成為中國第八代相聲演員,到今年拜師整整十年。為了表達對恩師蕭國光先生的感激之情,特舉辦此次謝師會。
  • 快板名家李春華收十餘徒弟 感慨藝術傳承太難
    李金鬥(資料圖)  11月9日,快板名家李春華收徒儀式在北海公園舉行,梁厚民、李金鬥、王文林等曲藝界名家齊聚一堂。  雖然當天收了13位徒弟,但年滿70歲的李春華坦言,快板藝術在今天傳承起來太難了,「我今天收徒弟都是分文不取,還管飯的。你想100年前,那時候家裡連個半導體都沒有,大家來聽快板、聽相聲有新鮮感,現在你要說個什麼事,有電視上那麼生動嗎?在劇場要抓住人很難,必須得下苦功夫練」。  談到當下快板的現狀,李春華說:「快板這東西太深了,沒有個五六年登不了臺。
  • 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掛牌
    □半島記者 黃靖斐8月24日晚,青京少兒戲曲培訓中心專場匯報演出暨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掛牌儀式在市北區第一文化館舉辦,100多名小學員向家長及觀眾們匯報學習成果,其中最小的學員年僅4歲。青京少兒戲曲培訓中心成立於2013年8月,成立之初與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聯合開展島城少兒京劇培訓的工作,培訓中心本著「弘揚國粹藝術 培養京劇人才」的宗旨,聯手青島京劇院一線的演職人員本著認真教學、嚴格要求、出人出戲的態度,成立之初學校不足十名學員,發展至今300餘名京劇小戲迷,同時聯手青島教育部門進入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李滄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等各區16所學校建立京劇社團,取得豐碩的教學成果
  • 著名快板表演藝術家李連偉濟南喜收愛徒
    李連偉表示,為民族藝術的發揚光大,為優秀文化的傳承他將不遺餘力。李連偉是山東廣播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一級文學編輯,山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師承「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先生。曾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表演獎。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其「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稱號。
  • 市文化館舉辦「曲藝傳承 小小接班人」匯報演出
    8月31日下午,市文化館「曲藝傳承 小小接班人」匯報演出在市文化館一樓小劇場上演。參加本次展演的節目都是從文化館開設的「曲藝傳承小小接班人」公益培訓班中精選而來的。學員們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示才藝,享受快樂。
  • 德國小夥學中文5年 已是中國曲藝李派快板書第四代傳人
    相聲快板,說學逗唱,在曲藝隊的大家庭中才華盡展……」 這是2015年清華大學曲藝隊頒給德國小夥倪克的獲獎證書中的一段話。 如今,學習中文僅五年的倪克已是中國曲藝李派快板書的第四代傳人。27歲的倪克(Niklas Donath)目前就讀于波鴻魯爾大學的東亞經濟專業。
  • 關於《快板委員會》一錯誤更正,及李立山私淑拜師李潤傑的介紹
    本月3號,我在此發了一文《淺談第八屆中國曲協快板藝術委員會的成員及構成》,昨日有一網友提出指正,說「李潤傑是李立山的四叔」的說法是錯誤的,是以訛傳訛。後我經多方查證,考證,這個確實是錯誤。李立山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曲藝大師高元鈞先生的高徒,1949年10月生於天津,原籍天津寶坻,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拜師儀式由李潤傑大師的弟子張志寬主持,李立山老師以莊嚴的軍禮代替傳統的叩首向李潤傑先師行拜師禮,李潤傑先生之子李少傑,高元鈞先生之子高洪勝,以及李潤傑弟子王印全等出席了拜師儀式。
  • 著名快板表演藝術家李連偉再開山門喜收愛徒
    李連偉(播音名:連偉)是山東廣播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一級文學編輯,山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師承「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先生。曾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表演獎。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其「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稱號。獲全國「十佳廣播曲藝編輯」、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銀獎、中國曲藝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榮譽稱號。
  • 【師資培訓】 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師資培訓上海站重磅來襲
    由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主辦的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師資培訓課程將於2018年5月21日-24日在上海舉辦,即日起開始報名!於松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晨光相聲大會」第三代傳人,王派快板第三代傳人,師承名家孫小林先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陳連仲先生
  • 曲藝名家「送歡笑」進瑞城
    以曲藝為媒,展瑞城風採。12月18日晚,曲藝名家「送歡笑」活動走進瑞城。在市政會議中心大會堂,多位全國聞名曲藝家以嫻熟高超的技藝、惟妙惟肖的表演,為市民帶來一場高水準、高品質的藝術盛宴。 據悉,該演出是曲藝名家「送歡笑」走進溫州演出(瑞安專場),登臺亮相的有鞏漢林、陳寒柏、翁仁康等群眾耳熟能詳的曲藝名家,還有本土藝術家如市曲藝家協會主席陳德華、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陳春蘭等。
  • 青島相聲界大腕將老新人難覓 優秀青年演員稀缺
    李炳傑是侯耀文的徒弟,朱琦是唐傑忠的徒弟,耿強則是馮鞏的徒弟……抖抖青島相聲的家底,還真不乏傳承有序的名門之後,但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這些中堅力量大都已經四五十歲或者更為年長,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中學相聲的本來就是極少數,優秀的新人更是鳳毛麟角,青島相聲在人才上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
  • 江都15歲小夥自學打快板,考入中國曲藝界的「黃埔軍校」
    更令人羨慕不已的是,「00後」零基礎打快板的陳子揚憑著勤學苦練,成功考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9月12日,陳子揚已到天津北方曲藝學校報到。 陳劍秋很快發現了兒子的「秘密」:「他有時在長江國際花園東門打快板,有時在自在公園,去的最多的就是河邊凉亭……」這一發現讓陳劍秋左右為難:「孩子確實喜歡打快板,但如果中考成績不理想,將來怎麼辦?」 放暑假時,陳劍秋決定帶孩子到天津走一趟,請曲藝名家幫助說服陳子揚,用心讀書做功課。
  • 戲曲名家為保定藝術學校 講授「開學第一課」
    6月13日,保定藝術學校邀請多位國內頂尖戲曲名家為藝校學子現場講授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在活動現場,保定藝術學校為河北梆子名家王英會、京劇名家張浩洋、評劇名家孫路陽頒發了藝術顧問聘書。三位戲曲名家結合自己的從藝之路,為同學們提出了要求與希冀,並進行了精彩的現場示範演唱。該校曲藝藝術顧問、著名相聲演員、央視主持人周煒,通過視頻送上了祝福。該校常務副校長、國家級非遺保定老調代表性傳承人杜振忠,黨委書記、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李玉梅分別表演了保定老調《忠烈千秋》和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
  • 南陽市臥龍區喜摘「中國曲藝之鄉」金字招牌
    2020年12月30日,中國曲藝家協會傳來喜訊:授予臥龍區「中國曲藝之鄉」榮譽稱號,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摘下了這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年的南陽市說唱團,是河南省內保留曲種多、曲目全的曲藝專業院團,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曲藝工作者和國家、省、市非遺傳承人,推出了三弦書《搶辣椒》、大調曲《留守娃》、南陽鼓兒哼《朱主任趕豬》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曲藝作品;臥龍曲藝氛圍濃厚,通過青少年曲藝培訓戰略合作機制,建立了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培訓基地,廣大青少年學習曲藝蔚然成風,常年開展曲藝進社區、進校園、進基層演出,形成了從街道到社區、從專業團體到民間組織上下聯動
  • 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會,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多位曲藝大咖助陣
    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會,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多位曲藝大咖助陣日前,有網友爆料:80歲相聲名家魏文亮在天津舉辦盛大的收徒儀式,可謂是高朋滿座,場面宏大,近百位曲藝界大咖助陣,堪稱是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大聚會,而相聲界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何沄偉義父劉洪沂
  • |教學|趙忠祥|張志寬|教育_網易新聞
    趙忠祥、姜昆、董浩、張志寬等藝術家為藍話筒題字。2015年以來,藍話筒連續五年以品牌影響、教學理念、課程研發、配課產品、家長口碑、央視廣告、衛視節目、固定資產、校區數量、學生人數、服務體系、系統開發等綜合競爭力指數躍居同行業第一,藍話筒是全國精英家庭首選具有內涵高端的教育培訓機構。
  • 鄧立峰:「春泉哥」和他的客家話快板
    以前認為快板只能用北京話說,現在覺得只要觀眾聽得懂的語言都可拿來說快板。  梁厚民:主要是希望能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為快板書藝術的發展多做一點點實實在在的事情,能讓快板書在臺灣傳承下去,為後人多留下一點學習欣賞快板書的樂趣。
  • 打造福建首個相聲學習基地 金麥克書場昨揭牌
    記者 潘薇 攝  福建首家曲藝館金麥克書場昨揭牌  打造福建首個相聲學習基地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潘薇)打著快板,配著惟妙惟肖的表情,相聲小演員們帶來精彩的評書、主持、朗誦等演出,贏得了市民一陣陣掌聲。
  • 79歲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引保代來頭不小,曾致敬公式相聲
    4月14號,79歲的魏文亮先生收徒四人,這次收徒儀式場面很大,京津地區諸多曲藝名家紛紛到場表示祝賀。其中曲藝界的金牌司儀李金鬥再次擔任了主持人的角色,這次拜師的引保代個個來頭不小,都是前輩藝人。引師張志寬,快板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享受特殊津貼,在快板行業是泰山北鬥級地位。
  • 封箱演出,紅星社「收徒拜師(謝師)」儀式傳承曲藝文化
    傳承曲藝傳統,弘揚民族文化,1月11日晚,在業內外和相聲觀眾中享有良好聲譽的「紅星曲藝傳承社」在長沙舉行了收徒拜師(謝師)儀式暨己亥年封箱演出,本次「盛典」,將相聲界最為傳統、最為隆重的「拜師儀式」(即「擺知」)與「年度封箱」合為一體,更顯其莊重,現場200多位觀眾朋友見證了這一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