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相聲演員謝師收徒 傳承青島曲藝優良傳統

2020-12-16 齊魯網

青島青年相聲演員劉宗琦15日晚舉辦了謝師暨收徒孫熙凱、杜錦揚拜師儀式,曾五次為毛主席演出的相聲快板表演藝術家蕭國光先生,青島市文聯、青島市文化館、市曲藝家協會的有關領導,島城曲藝名家耿殿生、吉文利、梁金華、許冠英仵延國等近百人出席並見證了謝師收徒儀式。

劉宗琦,畢業於遼寧科技大學曲藝系,現就職於青島市文化館,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曲藝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曲藝家協會理事,青島市曲藝家協會相聲小品委員會副主任,青島曲藝社演出隊隊長,曾榮獲2010年CCTV-3《挑戰主持人》月冠軍,第六屆北京青年相聲節傳統相聲比賽二等獎,第九屆「泰山文藝獎」三等獎等。

2007年,劉宗琦在泉城濟南,拜相聲、快板表演藝術家蕭國光先生為師,成為中國第八代相聲演員,到今年拜師整整十年。為了表達對恩師蕭國光先生的感激之情,特舉辦此次謝師會。

儀式由青島市文化館優秀主持人萬寧主持,謝師會上,蕭國光先生和夫人端坐在舞臺中間,劉宗琦面向師父師娘行叩拜大禮,並向師父師娘敬茶、獻花。

謝師儀式禮成之後,在蕭國光先生及夫人的見證下,劉宗琦首開山門,收徒孫熙凱、杜錦揚。收徒儀式嚴格按照曲藝界傳統進行,兩位新徒首先向師爺師奶磕頭行禮、敬茶獻花,再向師父行三鞠躬禮、鮮花敬茶誦讀師訓,師父將特意定製的快板扇子書等贈送給徒弟,作為入門禮物。除此以外,引、保、代三師也是必不可少的,據悉,擔綱此次拜師儀式引師的是劉宗琦的搭檔、青年相聲演員劉炳耀;保師為青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的入室弟子朱琦;代師為劉宗琦的同門師兄,來自杭州笑海相聲會館的掌門人葉明珠。

謝師收徒儀式上,青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趙樂平先生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表示,今天的謝師收徒儀式,讓我們看到了曲藝的優良傳統在青島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希望以劉宗琦為代表的年輕曲藝人能夠成功接過老一輩藝術家的接力棒,勇敢的傳承創新,使青島的曲藝事業更加繁榮。

85歲高齡的蕭國光先生表示,看到徒弟劉宗琦今天收徒,非常高興,他告誡徒弟和徒孫們,做藝先學做人,一定要勤學苦練,練好基本功,才能繼承傳統、創新發展。

劉宗琦表示,作為年輕的曲藝人,有責任和義務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此次收的兩個徒弟,雖然只有8歲,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感覺這兩個孩子很有靈性,曲藝要想發展,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開始培養,「青島許多老藝術家年齡都已經七八十歲了,而年輕的曲藝演員不多,相聲演員更是數都數的過來,但是正是這樣為數不多的年輕人,卻有著一顆真正熱愛這門傳統藝術的心,為了傳統曲藝的發展,我們責無旁貸,相信在我們這些年輕的曲藝演員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將來,青島曲藝一定會再次復興與繁榮。」

[責任編輯:楊凡、王鵬、李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封箱演出,紅星社「收徒拜師(謝師)」儀式傳承曲藝文化
    傳承曲藝傳統,弘揚民族文化,1月11日晚,在業內外和相聲觀眾中享有良好聲譽的「紅星曲藝傳承社」在長沙舉行了收徒拜師(謝師)儀式暨己亥年封箱演出,本次「盛典」,將相聲界最為傳統、最為隆重的「拜師儀式」(即「擺知」)與「年度封箱」合為一體,更顯其莊重,現場200多位觀眾朋友見證了這一喜事
  • 走出失子傷痛 曲藝大師田連元再開山門收徒(圖)
    「拜了師,就別後悔,幹評書這個活兒就要甘於寂寞、甘於孤獨、甘於清貧。」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在76歲古稀之年再開山門,昨日在遼寧大廈舉行收徒儀式,將瀋陽曲藝團業務團長、著名相聲演員穆凱、吉林評書演員宋春明收入門下。
  • 德雲社水深火熱,苗阜收徒儀式場面宏大,主流相聲界又一次狂歡?
    德雲社水深火熱,苗阜收徒儀式場面宏大,主流相聲界又一次狂歡?曬出自己盛大的收徒儀式和義子,現場,苗阜居中而坐,後面分列五位弟子,弟子們看年紀都不算太大,不過,名字都被幾位弟子蓋住了,並不能看出幾位弟子的姓名。誰是徒弟,誰是義子苗阜也並未說明。而在大合照中,可以看出已經有數十位相聲演員加入到青曲社這個大家庭中來,為了慶祝自己的收徒儀式,苗阜也舉行了盛大舞師活動,一位幾歲的小朋友帶著獅子頭也參與進來,苗阜稱其為傳承。
  • 相聲藝術家常佩業時隔20年再收徒
    春華秋實,瀋陽相聲界也迎來「收穫」的時刻,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佩業時隔20年再開山門,將青年相聲演員、瀋陽六合社社長辛宇和媒體撰稿人於漫露收入門下,為瀋陽相聲界培養新的曲藝力量。昨日收徒儀式高朋滿座,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相聲界的黃金搭檔王謙祥、李增瑞、曲藝名家陳連仲以「引保代」的身份亮相,曲藝名家耿瑛發文祝賀:「老常今日收弟子,一代更比一代強。」
  • 傳統技藝講究多 相聲名家曹業海擺知收徒儀式在杭舉行
    中國曲藝學會理事、中國相聲名家、著名劇作家,曹業海先生隆重舉辦中國相聲傳統拜師儀式。而薄凱文作為新一代的年輕演員,則推崇了新人新氣象新生新舉措的做法,讓劉大帥行鞠躬之禮。一方面寓意亦師亦友教學相長,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年輕一代相聲演員更要傳承相聲精髓的想法。那就是人要跟著時代走,相聲永遠立潮頭。
  • 陝派相聲代表人物苗阜收徒 教授本領傳承文化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陝派相聲代表人物苗阜收徒   西安網訊:相聲作為一種民間說唱曲藝,一直以來深受大傢伙兒的喜愛,這些年在革新的過程中
  • 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會,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多位曲藝大咖助陣
    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會,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多位曲藝大咖助陣日前,有網友爆料:80歲相聲名家魏文亮在天津舉辦盛大的收徒儀式,可謂是高朋滿座,場面宏大,近百位曲藝界大咖助陣,堪稱是主流相聲界的又一次盛大聚會,而相聲界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何沄偉義父劉洪沂
  • 青曲社"中興西北相聲"收徒 姜昆李增瑞送墨寶
    苗阜與師父師母以及師兄弟合影   5月16日,由青曲社、中國陝菜網、大唐博相府共同主辦的「陝味十足 笑傲江湖」2014青曲社「中興西北相聲」收徒儀式暨陝菜網形象代言人媒體見面會在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舉行
  • 孫福海網絡「擺知」收徒 曲藝老傳統再樹新風
    天津北方網訊:2016年8月22日,天津市文聯黨組原書記、秘書長,曲藝理論家,著名作家孫福海先生在津首開山門收徒沈之驊,並在張家口代師收徒王連福。
  • 相聲演員常佩業20年來首收兩徒弟
    昨日,兩位青年演員辛宇和於漫露正式拜師常佩業。  昨日上午,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佩業收徒儀式在瀋陽舉行,兩位青年演員辛宇和於漫露正式拜師,成為了常佩業的弟子,來自全國的多位曲藝名家趕到現場祝賀。  常佩業作為瀋陽相聲的代表人物之一,五十多年來一直活躍在相聲舞臺,創作表演了二百多段相聲作品,深受全國觀眾喜愛。常佩業對待藝術極為認真,收徒也是非常嚴格,這次收的兩位弟子都是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 曲藝文化名家孟慶忠收徒儀式和謝師會在唐山舉辦
    11月12日,唐山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曲藝文化工作者孟慶忠舉辦收徒儀式。本地文藝愛好者曾源拜於其門下,成為入室弟子。收徒之前,孟慶忠還舉辦了「謝師會」。 孟慶忠收徒儀式是同其師父、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教育家王洪誼先生收徒共同舉辦的。兩場儀式由河北省曲協、唐山市文聯主辦。省曲協副主席、秘書長袁冀民,市文聯副主席羅旭東,出席了儀式並講話。
  • 青島相聲界大腕將老新人難覓 優秀青年演員稀缺
    李炳傑是侯耀文的徒弟,朱琦是唐傑忠的徒弟,耿強則是馮鞏的徒弟……抖抖青島相聲的家底,還真不乏傳承有序的名門之後,但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這些中堅力量大都已經四五十歲或者更為年長,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中學相聲的本來就是極少數,優秀的新人更是鳳毛麟角,青島相聲在人才上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
  • 耿殿生把脈青島相聲 作品沒生活演員練功少
        7月22日,剛剛結束了新加坡教學工作回青的青島相聲界元老級人物耿殿生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作為青島曲藝團最早的相聲演員和原團長,他見證了青島相聲的發展,認為創作人才缺乏、作品不能深入生活和一些演員荒廢基本功練習等都是困擾青島相聲發展的難題。而新加坡在相聲普及和創新方面的一些嘗試都有可借鑑之處。
  • 「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掛牌
    研究會邀請到當代著名快板書相聲表演藝術家張志寬來青,並舉辦了為期三天的2019快板藝術交流展演活動。近日「中國名家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揭牌,張志寬,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春生,共同為青島市語言藝術研究會主席趙樂平授牌,標誌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快板書傳承人張志寬快板藝術青島曲藝傳承培訓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山東省首家快板藝術傳承培訓基地。
  • 北京相聲演員應寧:不能讓曲藝在臺灣斷了
    這位年輕的北京相聲演員剛剛從臺灣回來。事實上,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他五去臺灣,目的很明確:教臺灣的孩子們學曲藝。  「在大陸18天,我能掙錢,在臺灣18天,我是在花錢,但是我放棄掙錢的機會赴臺教學,那就要值,要有意義,而我現在覺得值!」應寧說現在有很多的曲藝名家也都想去臺灣教曲藝,這也包括了他的京韻大鼓師傅楊鳳傑,今年已經快70了。
  • 79歲相聲名家魏文亮收徒,引保代來頭不小,曾致敬公式相聲
    在相聲行業,魏文亮先生的知名度不是太高,雖然他是一級演員,不過在京津曲藝界卻名氣很大。前段時間關於魏文亮先生最引起爭議的一件事情,莫過於他對李宏燁公式相聲的致敬。李宏燁憑藉著所謂的公式相聲異軍突起,雖然很少有人知道到底公式相聲是什麼,但是李宏燁號稱用這個公式創作了一千多段相聲。
  •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瀋陽收徒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藍恩發)10月2日下午,由本溪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本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評書」傳承人田連元先生收徒儀式在遼寧大廈舉行。曲藝名家趙連甲、王佩元、張香蘭、楊振華、郝赫、張千、常佩業見證了曲藝界的這件大喜事。
  • 田連元收徒穆凱宋春明
    4月9日,瀋陽市曲藝家協會主辦的「田連元收徒穆凱、宋春明拜師儀式」在遼寧大廈舉行。  著名鼓曲表演藝術家張香蘭,著名曲藝家趙連甲,海政文工團相聲表演藝術家王佩元,相聲表演藝術家楊振華,曲藝名家崔凱、耿瑛、郝赫、張千、常佩業、賈承博、黃曉娟等到場祝賀。中國文聯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發來賀電。
  • 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側記:傳統曲藝花開兩岸
    當有人詢問緣由時,葉怡均說:「年輕時,我聽了許多大陸相聲大師的卡帶,邊模仿、邊學習,逐漸摸索出來的。」  葉怡均從事曲藝工作已有30多年,見證了兩岸曲藝交流的點點滴滴,也是最早與大陸名家交流切磋的臺灣演員之一。「最初,我喜愛的是相聲,喜歡一出口就『抖包袱』博人一笑的感覺。」
  • 聽相聲揮舞螢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近日,某知名青年相聲演員在演出結束後返場的時候,臺下粉絲一起揮舞綠色螢光棒,並且齊聲高唱《探清水河》中的「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場面壯觀猶如大型演唱會現場,以至於這位演員的師傅也感嘆「從沒見過聽相聲還帶螢光棒的!」這個場面,把演唱會追星的一套都用在了傳統曲藝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