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曲藝歡樂匯十年:臺灣曲藝家籲「兩岸交流確有必要」

2020-12-14 央廣網

「相聲表演跟在地文化有深刻關係,臺灣和大陸的相聲表演在口語中就有很多差異,對相聲演員來說,兩岸交流確有必要。」八鬥喜說演班藝術總監、臺北曲藝團資深團員朱德剛日前在臺灣花蓮如是說。

11月25日晚間,第十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落幕。兩岸笑星「歡樂匯」十年,今年迎來一場特殊相聚——在「雲端」同臺共演。活動期間同時舉行研討論壇,臺灣曲藝家們在花蓮與現場嘉賓連線。

朱德剛在論壇致辭上回顧,他曾在2000年拜入天津相聲演員魏文亮門下,「深感兩岸相聲之各有特色」。他亦曾登上大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舞臺,將相聲中切口部分改用臺灣特色的口語,獲得當年最受觀眾喜愛節目獎。

「由此可見,大陸對臺灣相聲的接受度相當高。」朱德剛說,兩岸生活背景有些許不同,「但守望相助,可透過交流活動達到相互學習觀摩的必要性。」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教授郭孟雍回顧指出,兩岸曲藝屆交流近十年間,始終以展演交流來共同創新曲藝文化的新亮點為目標;在堅持保存曲藝藝術的地域性、種族性的特色外,更在兩岸搭建了一座曲藝藝術民間交流的平臺。

郭孟雍表示,臺灣曲藝文化作品思維跳躍,題材新穎,大陸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十年兩岸參差共美,「就讓曲藝文化異彩分呈、豐富多樣」,未來以文創產業融合為動機,兩岸曲藝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臺東大學音樂系教授、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郭美女溯古追源提出,臺灣說唱音樂由閩南粵東等地移民帶來,臺灣傳統曲藝除歌仔戲外,多數隨大陸移民流傳來臺灣,逐漸發展成具有臺灣特色的藝術,隨著時代變遷,臺灣傳統戲曲和說唱藝術都備受衝擊,面臨傳承難題。

「希望能加深海峽兩岸彼此對曲藝的了解,以及對中華不同地域文化的認識,並構建兩岸曲藝文化的守望相助、攜手前行,互融交流格局。」郭美女說。

25日晚間,兩岸曲藝名家新秀「雲上」同臺共演。相聲《樂在其中》《一字詩》、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數來寶《問路》,二人轉、南詞表演唱《九曲棹歌》,岔曲《臺灣小吃》,相當吸睛。臺灣節目單弦《馬芮奇遇》、阿美說唱《禮冠傳承》亦通過網絡在線獻演,引來陣陣熱烈掌聲。

中國曲協主席、知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表示,臺灣藝術家、演員和專家學者們突破疫情和海峽阻隔,「雲端相會」,反映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是連接海峽兩岸一條無法割捨的精神文化紐帶。(完)(記者 林春茵 閆旭)

相關焦點

  • 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側記:傳統曲藝花開兩岸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近日,兩岸曲藝藝術家匯聚「中國曲藝之鄉」南安,參加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聯袂送上三場專場演出,內容涵蓋相聲、評書、蘇州評彈、京韻大鼓、福州伬藝等多種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在11個曲種、26個節目中,不乏兩岸曲藝業者合作的作品。
  • 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隊將在大陸舉辦曲藝專演
    新華網福州11月5日電(記者劉姝君)第三屆「海峽兩岸歡樂匯
  • 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榕城精彩獻演
    原標題:臺灣曲藝說唱藝術團榕城精彩獻演  新華網福州11月9日電(記者 劉姝君)聽不到「臺灣腔」,操一口「京片子」,相聲、數來寶、太平歌詞,一個個精彩的曲藝節目仿佛把觀眾帶到了老北京小劇場。  8日晚,福州鳳凰劇場內掌聲不斷,笑聲連連。
  • 廈門力推「曲藝文化+」 臺灣曲藝界助力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1月13日電 (記者 楊伏山)2020年廈門市曲藝研討會13日舉辦。來自廈門、漳州、泉州及臺灣地區的曲藝專家齊聚鷺島,共同探討廈門傳統曲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鄭長鈴教授和來自臺灣、執教於閩南師範學院的施沛琳教授等學者受邀蒞會就曲藝傳承發展等問題進行網絡直播授課。
  • 思幸福安定,盼兩岸交流——4位臺灣民眾的2020新年願望
    水稻、哈密瓜、高麗菜等產品都有青年農民自創品牌。看到鄉村農業後繼有人,楊宏文十分欣慰。他希望兩岸在農業方面加強交流,期待新的一年臺灣農產品能擴大西進大陸市場。他說,臺灣農業勝在精緻,技術含量較高,但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價格波動起伏不定。
  • 常德絲弦《愛在瀟湘》赴臺灣交流演出
    常德絲弦《愛在瀟湘》臺灣明道大學交流演出現場。西螺廣福慶元宵2019海峽兩岸民俗曲藝大匯演合影。紅網時刻常德2月21日訊 (記者 朱志姣 通訊員 童盈旗 李庭婷) 2月17日下午,2019「歡樂春節·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首場交流演出活動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拉開帷幕。武陵區文化館的常德絲弦《愛在瀟湘》作為常德地區曲藝文化代表與長沙彈詞、祁東漁鼓等其他湖南地方曲藝一同為臺灣同胞們獻上最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視聽盛宴。
  • 北京相聲演員應寧:不能讓曲藝在臺灣斷了
    「不是有人要去中國化嗎,那我就把我們民族的精華,潤物細無聲地在臺灣傳授,而且已經有校長和我聯繫過了,比如新竹東興國小的校長範揚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應寧微笑如故,但柔和的語聲中帶著一份堅定。  這位年輕的北京相聲演員剛剛從臺灣回來。事實上,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他五去臺灣,目的很明確:教臺灣的孩子們學曲藝。
  • 王毅寄語兩岸民意代表 籲兩岸求同存異聚同化異
    王毅寄語兩岸民意代表 籲兩岸求同存異聚同化異     8月19日,以「聚焦民意、服務民生」為主題的第三屆兩岸縣市「雙百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 兩岸民俗賀新春 臺灣藝人大陸展技藝
    【解說】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2月17日在福州花海公園揭幕,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涵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曲藝等方面的近百項兩岸非遺民俗技藝將集中展示,讓福州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兩岸民俗魅力。  【解說】粗細不等的繡線在師傅穿針引線之下成為惟妙惟肖的飛龍,精彩技藝吸引民眾圍觀,這就是在臺灣鹿港久負盛名的閩繡,此次帶領徒弟一同來福州交流的蘇仕倉告訴記者,他是閩繡第三代傳人,而之所以叫閩繡,就是因為其最早來源於福建,並同鹿港當地繡法結合,此次參會,也是讓老手藝重回故地。
  • 臺灣歌仔戲:三百年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
    歌仔戲,全國300多個地方戲中唯一跨海而生的劇種,也是臺灣地區的第一大戲。三百年間,它從海峽的這頭唱到那頭,其發展史就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    早年,歌仔戲以分角演唱的歌仔陣形式在漳州萌芽,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閩南人大量移民至臺,漳州的錦歌(說唱)、車鼓弄與採茶仔(歌舞)等亦相繼傳去。
  • 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赴廣西開展體育交流
    4日上午,一句句鏗鏘有力、帶有臺灣口音的口號聲從廣西南寧市體育局籃球館裡傳出。該處即將舉行的一場籃球賽對陣雙方分別是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組織的籃球隊和南寧市體育總會籃球隊。圖為籃球賽現場 陳冠言 攝6月2日至6日,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總幹事李尚典率協會體育交流團到廣西南寧市開展體育交流。
  • 兩岸監督條例加速審查 臺灣商界籲朝野捐棄成見
    資料圖:2014年3月29日,臺灣反「反服貿協議」活動。陳立宇 攝   中新網5月1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立法院長」王金平(30日)日接見全臺商業總會代表時表示,兩岸監督條例可望加速進行,目前國民黨和民進黨已在協商由誰出面主審,會盡力而為。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透露,近日將再拜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力促加速通過兩岸監督條例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
  • 「兩岸媒體尋根」採訪活動在臺中霧峰林家啟動
    9月16日上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兩岸媒體尋根河洛」大型聯合採訪活動在臺灣百年望族、林氏在臺起源地——臺中霧峰林家啟動,兩岸9家媒體將從臺灣出發,沿著閩南先民入臺足跡一路回溯,經閩南到河南,攜手探尋中華傳統文化流播傳衍的淵源脈絡。  河(黃河)洛(洛水)地區古稱「天下之中」,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
  • 鄉土鄉音·兩岸情——曾營小學「藍帆」藝術社團赴臺參加2017年鷺島小天使文化交流訪問活動
  • 華人僑領相聚臺北 籲兩岸團結合作創雙贏
    華人僑領相聚臺北 籲兩岸團結合作創雙贏 2013年03月25日 09:27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參訪北京科學中心 臺灣社團代表籲加強兩岸科技交流
    首屆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正在此間舉行。24日,近百位兩岸社團代表參訪北京科學中心,多位臺灣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發展與科技教育在國際競爭中至關重要,呼籲兩岸應繼續加強科技領域交流。  「臺灣也有類似的展館、展示,兩岸之間可以通過交流,多了解對方的長處,互相借鑑。」
  • 《家和月圓》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
    2020年9月28日,近日,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結果在蘇州正式揭曉,由安徽省文聯、安徽省曲協推薦,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報送,安徽省曲協副主席、合肥市曲藝團副團長孫銘澤等主創,張盛迪、程鴻徵、周旻、孫銘澤表演的曲藝小品《家和月圓》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
  • 聊點臺灣腔:你聽過臺灣的相聲嗎?
    來源:海外網相聲作為中華傳統曲藝形式,廣受兩岸同胞歡迎。相聲在臺灣的發展,要從1949年說起。號稱「人間國寶」的吳兆南等北京相聲演員隨國民黨當局退至臺灣,開始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臺主持相聲節目,讓相聲進入了臺灣人的生活。
  • 臺灣調查團斥責菲無誠信 原官員籲兩岸聯手護漁
    有菲律賓民眾記者採訪稱:我想雙方最好能坐下來談判,臺灣地區很多勞動力來自菲律賓。  受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委託赴臺特使裴瑞茲在臺被踢後,1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菲律賓政府已確認至少有2名在臺灣地區工作的菲勞,遭人以球棒毆傷。並稱若有需要,他會建議在臺菲律賓人返國。  裴瑞茲稱,此刻臺灣地區民眾情緒高昂,情勢高度緊張。菲律賓當局建議在臺菲人,儘可能不要離開居住的地方。
  • [兩岸春節]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為臺灣春節添年味
    春節長假期間,臺灣各地紛紛舉辦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來自雲南的普洱茶香、民族歌舞,來自河北的舞獅、年畫,以及福建的雜技等,給島內的春節帶來濃濃的年味。一杯普洱兩岸情 雲茶聯誼慶新春  自大年初一開始,「諸事吉祥·雲茶聯誼」茶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佛光山與臺灣民眾見面。這是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活動系列活動之一,每天三場的普洱茶品鑑會座無虛席,並將持續到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