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06:30:00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近年來,以故宮文創為代表,國內掀起了一股「文創熱」。
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擁有孔子、泰山、黃河等全國知名的文化IP,應如何借鑑國內先進經驗,乘勢而起、打造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黃河文創等特色品牌?
學故宮,學什麼
故宮文創是近年來「文創熱」的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說,正因為故宮在文創領域的率先成功,才為後來的文創熱奠定了基礎,提振了信心,普及了概念。
但故宮的成功並不能簡單複製。
故宮作為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之精粹的超級IP,其自身的文化性、知名度、影響力,不是一般文博單位與文創企業可以比擬的,如果只是從淺層學習故宮的產品樣式,則並不可行。
故宮文創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是先進的文創思維模式。
靈活運用文創思維,打造高質量的產品與內容,才是後來者應該學習掌握的制勝法寶。
文創思維,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深耕文化。對文化的理解是創意的開始。現實中,真正做文化的人與實際做創意的人,並不是同一批人,這就導致很多文化產品,只是基於對某個文化IP的淺層理解,並沒有觸及文化內核。
未來的文創產品開發,文化屬性只會增強,不會減弱。如何深耕文化內涵?爆款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有國家文物局的參與,高分節目《國家寶藏》邀請各大博物館館長現場坐鎮,這兩款文創欄目的成功,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借鑑。
貼近生活。當前的文創產品,多是將文化內容與日常生活用品硬性融合,比如以貼圖、變形等形式融入原有產品中,僅僅改變產品外形,使單一產品更加具有文化屬性與觀賞性。這是文創產品的起步階段,但不應止步於此。
以日本的「無印良品」為例,所有的產品不需要過多的色彩與圖形,但是日式的美學標準、生活方式與文化底蘊卻不言而喻。每一樣產品不止外形賞心悅目,更具有極強的功能性,這就是文化貼近生活的典型案例。
形成產業。產品到產業,一字之差,千裡之別。文化創意是輕資產產業,要形成產業規模,實現產業大發展,靠文創產業單打獨鬥是很難的,必須與其他產業進行跨界融合,實現「文創+」,打通文化創意與其他產業的通道。
以迪士尼為例,依託其獨有的迪士尼文化,跨越版權授權、綜合樂園、主題酒店、文創衍生等多個行業,從而形成了龐大的迪士尼產業王國。
孔子IP與「保過君」
在文化資源方面,山東文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問題是,我們應如何借鑑國內先進經驗,打造出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黃河文創等山東特色文創品牌?
首先是文創設計形象的創新。既要傳承性保護,又要有創新性發展;不可丟掉文化的精髓,但也不必拘泥過往的窠臼。
以孔子文創為例,我們需要莊嚴恭敬的歷史孔夫子,也需要輕鬆活潑的時尚孔夫子。
由山東本土創意公司開發的「保過君」卡通人偶,就是後者的典型代表。
「保過君」暱稱「阿保」,寓意「諸事順遂,逢考保過」,其形象為一個彬彬有禮的行交手禮的少年學子。時尚的形象,加上詼諧的寓意和美好的期盼,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
其次是產品類型的創新。曲阜孔府印閣傳承創新「中國印」,一個小小的印章,在售產品品種就達到了1.6萬種之多。
不僅如此,企業還延伸出包括印章篆刻教材、固定器、刻刀及印石在內的成套產品線,並研發出一體印盒、陶瓷印、情侶掛墜、玉璽燈、寶寶印、職務印油等新型產品50多件。企業擁有印章外形包裝專利和著作權1000多件,篆刻印章產品佔據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最後是營銷推廣的創新。「保過君」延伸出的動漫IP形象,在短視頻平臺收穫了百萬粉絲,其系列產品除了線上銷售外,還與尼山聖境、南京夫子廟等達成了線下合作,實現多渠道發展。
曲阜孔府印閣則大力推行網際網路電商與個性化定製,建立了6家自主網站與100多家眾創網點,佔據淘寶網金石篆刻類目產品銷量四年第一,並成功入選天貓品牌庫。
影視化、數位化
文創熱是應時而生的,是伴隨生產力發展、消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增強而產生的必然結果,是產業與需求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一次集中爆發。
當前的文創熱,仍以「文創產品熱」為主,特徵是興起快,發展迅速,以IP為核心呈現產品的點狀發散。當然,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文創空間、文創酒店等其他形式的文創載體,但總體上看,發展質量參差不齊,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普遍呈現出文化味重、實用性輕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時下的文創熱雖仍是文創產品熱,但產品的形態在悄然發生變化。
在載體形式上,近年來,數位化文創強勢崛起,成為不可忽視的新力量。2019年起,從網易推出《繪真·妙筆千山》解謎遊戲而呈現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畫之美,到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文化創意的影視化、數位化之路逐漸明朗。
在發展趨勢上,總覽近期的文創行業發展,未來的文創一定不是手機殼、帆布包、馬克杯等單一產品,而是將文創的思維模式,逐漸深化到社會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使文化創意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無文創,不生活
文創熱,對山東是機遇更是挑戰。
文化是文創的根。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曾經的諸子百家爭鳴之地,在文化資源方面,山東文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山東文創的發展,也是緊緊圍繞山東優秀傳統文化而展開的,作出了很多有益嘗試,但在人才、企業與品牌等方面,仍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人才缺口較大。山東文創產業人才較少,水平參差不齊。如何培養、引進更多創意人才,為山東文創發展不斷注入年輕、鮮活的血液,是促進山東文創大發展的重中之重。山東近年來積極發揮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的力量,通過系列創意賽事的組織舉辦、賽事成果的落地轉化、行業需求的精準對接,培養、發掘、引入了一批青年創意人才,但還遠遠不夠。
其次,企業沉澱不足。文創產業不是一個可以追求快速變現的產業,而是一個社會效益等同甚至超過經濟效益的產業。如果只是從趨利的立場出發,則很難打磨出真正的好產品與好內容。這是一個需要積累、沉澱而後創作的行業,也是一個需要更多政策支持的產業。
最後,品牌特色不夠。孔子、泰山、黃河等都是鮮明的文化符號,其本身已經是一個個廣為人知的IP,吸引著山東乃至全國文創界的目光。但距離形成全國知名的特色文創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創產業作為面向未來的引領性產業,是山東十大新動能產業之一,其價值不可低估。
文創產業也是包容性很強的產業,提倡以創意的思維看待文化,以文化為核心,運用於文旅、影視、動漫、非遺、民俗、鄉村等多個方面。
因此,文創產業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整合,而資源整合也是打造特色文創品牌的重頭戲。
單純靠產品,難以形成文創產業規模,需要從版權授權的源頭抓起,在文旅、影視、日化、出版、工藝等傳統行業與產業中尋找機遇,發揮文化創意IP的延伸價值,讓文化創意藉助產業實現落地,讓傳統產業通過文化創意實現升級,從而讓創意創造更多。
文創熱的興起,既有消費水平提升與消費心理變化的客觀因素,也有產業認知逐步深入、產業脈絡愈加清晰的主觀因素。
文創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始終把握一個核心關鍵,那就是高標準、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與產品開發。文創的本質,並不是將文化創意賦予產品,而是藉助產品,將文化創意賦予生活,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引領人們形成更有文化、更有創意的生活方式。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