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揭秘故宮文創產品成功秘訣:「創意」二字至關重要

2020-12-24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文創產品如何彰顯文物的文化力量?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研發產品,人們才會喜歡。第二,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資源,把自己的文化資源提煉出來,跟人們生活需要所對接,人們才願意把你的文創產品帶回家。

6月21日21:30,CCTV-2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為您深度解讀《如何讓文化遺產更好地活起來?》

過去我們的文化產品,就是把故宮書畫的複製品掛在那兒,把器物複製了放在那兒,結果很少有人買,今天我們知道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

什麼叫文化創意產品?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進行研發的產品,人們才會喜歡。第二,一定要深入挖掘你自己的文化資源,把自己的文化資源提煉出來,跟人們生活需要所對接,人們才願意把你的文化帶回家。比如人們參觀故宮,對我們的藻井印象很深,為了滿足人們把藻井文化帶回家,我們就做了藻井傘;為了滿足人們把脊獸文化帶回家,我們就做了衣服夾子。我們經過不斷地研發,2018年已經研發了11500種文創產品,我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從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我們更加注意品質。比如小小的筆記本,它的價格並不貴,但是它呈現的是故宮文化,每一個筆記本都是從故宮的文化資源中提煉出的。每個筆記本都要不同,滿足不同人的需要,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再比如我們的口紅,故宮的口紅為什麼受歡迎?因為它所有的設計都運用了從我們的服裝、器物上提煉出的元素,它是傳統文化的呈現,和我們平常使用的口紅是不一樣的,故宮生產的口紅帶著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氣息,所以很受年輕人歡迎。同時,我們每一個展覽都會推出一些文創產品,我們的《千裡江山圖》推出了一系列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比如我們的團扇,它的紫光檀做的架子,羅錦做的面,它成為國禮,但是畢竟很貴,我們就把它做成一個小的扇子,一下子,一個暑期就有4萬個團扇被帶回家了。所以,我們大量的文化創意產品也是根據展覽應運而生。故宮的商店今天也不叫商店了,我們叫文化創意館,我們希望我們的商店能成為人們參觀博物館後,在離開之前想去的最後一個展廳,這裡也是傳播文化的地方,你可以不買,但是你依然會感受到文化。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單霽翔來廈博開直播啦!帶你雲賞「鎮館之寶」和精品文創!
    兩位大咖在「逛廈博·聊文創」直播中,向網友推介廈博「鎮館之寶」和廈博文創。單霽翔還在廈門市博物館為廈門文博IP應用大賽(2020)獲獎作品頒獎,現場開講《故宮博物院的守正創新》。聽聞這件作品是林爾嘉家族的捐贈,單霽翔說,廈門是有文化氣息的城市,有很多捐贈文物,這些文物能在博物館能得到盡心保存傳承,發揮最好的價值,這是文物最好的歸宿。單霽翔還在明代尤求的《飲中八仙圖卷》前駐足,揭秘「在故宮博物院,明代以前的書畫作品一次展出時間一般不超過2個月,特別珍貴的類似《千裡江山圖》這種不能超過1個月,一旦展出,回去就要睡3年。」單霽翔還觀看了廈門特色的漆線雕、廈博文創產品等。
  • 故宮文創這樣造品牌
    王 初攝(人民視覺)2018年5月25日,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綜合展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圖為一名觀眾在故宮文創產品前駐足。新華社記者 潘革平攝故宮文創產品鑰匙扣。王 初攝(人民視覺)故宮研發的遊戲產品。
  • 單霽翔談「故宮文創研發的啟示」:以優質文化產品增強文化認同
    以優質文化產品增強文化認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故宮文創研發的啟示單霽翔《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4日 第 20 版)核心閱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研發自2011年起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截至2018年,故宮博物院共研發119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隨著文化創意更加豐富及產品品質進一步提升,「故宮文創」在社會公眾中影響力不斷提高,逐漸成為故宮博物院進行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故宮博物院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過程的一些經驗值得總結和討論。以弘揚中華文化為目的。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然後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商從業者,我們的產品能像故宮文創那樣受到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IP嗎?首先,來梳理一下故宮文創的成長路徑。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正式成立,從一個「正襟危坐」的嚴肅品牌,到萌到心化的各種創意產品,始於來自臺北故宮的機緣。
  • 故宮門票未想過漲價 單霽翔:條件成熟時想免費開放
    單霽翔的理想是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文創產品拉近古今距離,「來自故宮的禮物」已擁有103萬粉絲  故宮文化可以帶回家嗎?文化遺產可以重塑人們的生活嗎?單霽翔說,可以。  設想一下,你的日常也能與故宮這樣親密接觸:清晨起床,你先用四方罍樣式的茶器泡了壺茶,隨手撕下《故宮日曆》上過去的一頁;中午,你邊用故宮筷子吃著飯,邊用朝珠耳機聽音樂;午後納涼,你穿上如意涼拖,用「朕亦甚想你」的扇子扇來習習涼風……  「文化創意產品是一種傳播故宮文化的方式,過去我們做的叫文化產品,就是把一些有故宮元素的文物複製出來。
  • 單霽翔:故宮門票未想過漲價 條件成熟時想免費開放
    單霽翔的理想是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文創產品拉近古今距離,「來自故宮的禮物」已擁有103萬粉絲故宮文化可以帶回家嗎?文化遺產可以重塑人們的生活嗎?單霽翔說,可以。設想一下,你的日常也能與故宮這樣親密接觸:清晨起床,你先用四方罍樣式的茶器泡了壺茶,隨手撕下《故宮日曆》上過去的一頁;中午,你邊用故宮筷子吃著飯,邊用朝珠耳機聽音樂;午後納涼,你穿上如意涼拖,用「朕亦甚想你」的扇子扇來習習涼風……「文化創意產品是一種傳播故宮文化的方式,過去我們做的叫文化產品,就是把一些有故宮元素的文物複製出來。
  • 「文脈·國脈」故宮集藏文創大課堂!故宮博物院二新郵利好……
    王亞民先生以「文化創意融入當代生活——以故宮為例」為題,通過有趣的故宮故事、優秀的文創案例,對故宮爆款文創產品是如何煉成的進行了大揭秘,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文化盛宴、創意盛宴。講座由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主持,總公司全體職工通過現場和視頻直播形式參加了這次講座。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近年來,隨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的播放以及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大熱推廣,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從紙膠帶、翠玉白菜陽傘,到朝珠耳機等等,獨有的創意設計也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做客富陽博物館 講述文化的力量
    5月17日,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做客杭州富陽博物館,並帶來「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主題演講。開場第一句,就表達了對富陽這片綠水青山的喜愛。「希望遊客來到故宮,看到的是綠地、藍天、紅牆、黃瓦,春看牡丹、夏賞荷花、秋看銀杏、冬賞臘梅。」單霽翔說,「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我們做到了!」 做好硬體設施的同時,故宮還走進了文創世界。搭載高科技,建立起數字博物館,可以與遊客互動,開發故宮口紅等文創產品等。「600歲的故宮越來越年輕化,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近。」
  • 故宮給旅遊業帶來啟示:紀念品多動「文創」腦筋
    2月17日,在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主題為「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的演講。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攝  2月19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在故宮元宵夜亮燈美景刷屏的同時,一則「2017年故宮文創營銷收入達15億元,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水平」的新聞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引發文化旅遊行業熱議。  與故宮那些匠心獨具、頻頻成為「網紅」的文創產品相比,當前市場上大量充斥的卻是設計缺乏創意、製造工藝停留在低水平的旅遊紀念品。
  • 單霽翔安徽高校演講 千餘名師生聆聽故宮往事
    12月25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合肥工業大學,帶來講座「文化藝術進校園」系列合肥工業大學故宮專場。 25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走進合肥工業大學,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為主題,帶領千餘名師生與「現代」故宮展開對話。12月25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來到合肥工業大學做演講。
  •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2017年故宮文創產品收入達15億元,以故宮為主題文創產品種類已突破1萬種。故宮文創的走紅,也點燃了各地文創的熱情。喚醒館藏文物把龜茲畫師繪製壁畫的場景,創意成古樸而又神秘的書燈。
  • 故宮「網紅」院長單霽翔卸任,他曾這樣定位故宮與武當山的關係
    單霽翔生於195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單霽翔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2012年,58歲的單霽翔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新院長。
  • 故宮文創產品"腦洞大開" 朝珠耳機頂戴花翎傘等引熱議
    與此同時,包括故宮頂戴花翎官帽傘、祥雲鑰匙包和格格手機座等在內的諸多文化創意產品也引起大眾的濃厚興趣,大家紛紛跟帖,表示要去買一些稱得上是「腦洞大開」的故宮產品。   不過,如果你是故宮的資深粉絲,可能會覺得有點兒大驚小怪,因為被網友戲稱為「大開腦洞」的故宮淘寶店可不是現在才開的。早在2008年12月故宮官方淘寶旗艦店就開始銷售文化創意產品、傳播故宮文化。
  • 故宮文創帳本:3500元的遊客座椅和五千萬訪問量的雪景照
    「國家文物局長一再囑咐我,不要說你們文創產品賣了多少錢,因為別的博物館壓力太大。我們只能說,前年我們文創產業有15億營業額。」2月17日,在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曬出故宮帳單,這一數字比過去披露的故宮文創產品銷售收入超10億元表述進一步明晰。
  • 故宮帶給二砂的「使動用法」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申子仲10月18日上午,即二砂文創園首開區盛大開園第二天。在二砂波浪式穹頂的「包浩斯」巨大廠房裡,舉辦了一場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講座,主講人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
  • 創意是文創產品的核心
    「一支毛筆,在洛陽的售價是100多元,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售價是500多元,這就是創意和品牌對商品價值的影響。」在近日召開的2017年第三期洛陽文化產業論壇上,洛陽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曲紅升用獨特的開場白,同與會專家探討如何用創意激活文化產業。  「創意=創新+意境+意義+生意。」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早期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原尺寸複製典藏文物。但在2000年以後,他們開始強調對文物價值進行開發和利用,文創產業逐漸起步。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化創意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已名列前茅。  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方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的觀念,對所有博物館從業者都很有啟發。
  • 脫銷的「膠帶」掀開臺北故宮文創商機
    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創」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高居第四位,前三名分別是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哎呀!就是這個,快買!」這裡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附設的商店,店員剛從箱子裡把紙膠帶商品上架,立刻就被買走,遊客們都衝著膠帶上的「朕知道了」四個字而來。
  • 館藏文物正在被喚醒,文創產品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今年的元宵節,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成為「網紅」,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以來,首次開放夜場——「紫禁城上元之夜」。就在故宮元宵夜亮燈美景刷屏的同時,一則「2017年故宮文創營銷收入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水平」的新聞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引發文化旅遊行業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