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文創產品如何彰顯文物的文化力量?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研發產品,人們才會喜歡。第二,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資源,把自己的文化資源提煉出來,跟人們生活需要所對接,人們才願意把你的文創產品帶回家。
6月21日21:30,CCTV-2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為您深度解讀《如何讓文化遺產更好地活起來?》
過去我們的文化產品,就是把故宮書畫的複製品掛在那兒,把器物複製了放在那兒,結果很少有人買,今天我們知道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
什麼叫文化創意產品?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進行研發的產品,人們才會喜歡。第二,一定要深入挖掘你自己的文化資源,把自己的文化資源提煉出來,跟人們生活需要所對接,人們才願意把你的文化帶回家。比如人們參觀故宮,對我們的藻井印象很深,為了滿足人們把藻井文化帶回家,我們就做了藻井傘;為了滿足人們把脊獸文化帶回家,我們就做了衣服夾子。我們經過不斷地研發,2018年已經研發了11500種文創產品,我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從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我們更加注意品質。比如小小的筆記本,它的價格並不貴,但是它呈現的是故宮文化,每一個筆記本都是從故宮的文化資源中提煉出的。每個筆記本都要不同,滿足不同人的需要,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再比如我們的口紅,故宮的口紅為什麼受歡迎?因為它所有的設計都運用了從我們的服裝、器物上提煉出的元素,它是傳統文化的呈現,和我們平常使用的口紅是不一樣的,故宮生產的口紅帶著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氣息,所以很受年輕人歡迎。同時,我們每一個展覽都會推出一些文創產品,我們的《千裡江山圖》推出了一系列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比如我們的團扇,它的紫光檀做的架子,羅錦做的面,它成為國禮,但是畢竟很貴,我們就把它做成一個小的扇子,一下子,一個暑期就有4萬個團扇被帶回家了。所以,我們大量的文化創意產品也是根據展覽應運而生。故宮的商店今天也不叫商店了,我們叫文化創意館,我們希望我們的商店能成為人們參觀博物館後,在離開之前想去的最後一個展廳,這裡也是傳播文化的地方,你可以不買,但是你依然會感受到文化。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