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國脈」故宮集藏文創大課堂!故宮博物院二新郵利好……

2020-12-24 悅文天下

來源:集郵者(ID:jiyouZ)

作者:中國集郵

集郵者公眾號

收藏愛好者的聚集地

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為切實貫徹落實劉愛力董事長指示精神,從行業最優的視角出發,與優秀文創企業對標,尤其要向故宮學習,加大集郵文創產業發展力度,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到任總公司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前往故宮展開走訪調研,並特邀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先生一行做客中國集郵總公司「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

6月30日下午,中國集郵總公司首期「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鳴鑼開講。王亞民先生以「文化創意融入當代生活——以故宮為例」為題,通過有趣的故宮故事、優秀的文創案例,對故宮爆款文創產品是如何煉成的進行了大揭秘,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文化盛宴、創意盛宴。講座由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主持,總公司全體職工通過現場和視頻直播形式參加了這次講座。

大講堂現場

講座開始前,任永信對王亞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這些年在文化界有個響亮的名字叫故宮,在創意方面有個響亮的名字叫文創,故宮把文化和創意結合得非常好。故宮文創不僅叫得響,更重要的是它令傳統文化看得見、摸得著,人們把故宮的文創產品帶回家,通過觸摸感受文化的積澱,故宮文創真正做到了走到人們心裡去。故宮文化和集郵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今天的講座非常具有針對性,機會非常難得。

講座中,王亞民首先指出郵政與故宮因「大龍郵票」結緣,截至2017年,中國郵政共發行故宮題材相關郵票45套,兩者可謂淵源深厚。

王亞民說:「郵票是典型的文創產品,做文化創意,包括郵票創意,最根本的是要了解文化。」他從故宮的建築、文物藝術、歷史三個維度將故宮文化娓娓道來,它們正是故宮文創的文化之根。

如何將故宮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成為文創精品呢?王亞民說,首先讓文物「活」起來的理論是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利用作出重要論述,並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其次,理念創新是靈魂。就是要做到單霽翔院長所強調的: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方式,和故宮人的學術研究成果、故宮的藏品及文化信息,和社會上優秀的創意設計團隊,和社會上優秀的加工企業的「四個結合」。最後,研發創新是抓手。王亞民從打造故宮文創DNA、選取故宮最具價值IP、創意設計、工藝把控、注重功能體驗等環節詳細介紹了故宮文創產品的誕生過程,並展示了「五福五代堂」紫砂壺精品版、「瓊樹靈花」螺鈿工藝筆記本等文創案例,他認為這對發展集郵文創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王亞民授課

王亞民還以豐富的素材展現了故宮文創產品之美。被大家所熟知的宮廷娃娃、故宮貓等「萌萌噠」系列文創產品,成功地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雅文化」系列文創產品多次作為「國禮」亮相外事活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中國的大國風範;還有多媒體文創產品,把手機變成了用戶與故宮文化全面連結的入口,讓更多人了解了故宮的藏品和它背後的故事。故宮多層次的文創產品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要。

如何讓文創產品「活」起來呢?王亞民重點展示了《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通過全息技術、人像捕捉等高新技術《清明上河圖》由靜變動,形成了亦真亦幻的虛擬幻境,使參觀者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之感,從各種維度最大化地營造觀展的沉浸感和互動性。科技賦能為文化的傳播插上了翅膀。

最後,王亞民以「故宮日曆」 為例,闡述文創產品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十二年故宮日曆,傳承了千年文明,連接了一個時代。故宮日曆以深厚的故宮文化內涵、活化文物的藝術形象,以及精美的圖書品質收穫好評,成為了故宮文創的一塊金字招牌。他強調,文創產品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要通過文創產品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在接受採訪時,王亞民說:「我一直很關注郵票發行,郵票雖然小,但卻可以引發人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美好的回憶。集郵總公司有責任、有義務使自己的郵票『境入』傳統文化中,在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之中設計出具有時代審美的文創產品。」此外,他還對郵政文創發展提出了建議:「變則通,郵票要與科技、歷史、文化和大眾的日常生活融合,集郵公司要加大力度生產出社會化、大眾化的文創產品。」

講座後,任永信結合講座內容,暢談了學習體會。他說,王亞民先生的精彩講座,體現了其本人深厚的學術文化功底,對於紫禁城600年的歷史和故宮博物院95年的歷史,如數家珍,信手拈來。王亞民先生提出的「提取IP、塑造品牌」,如醍醐灌頂,使人茅塞頓開,為集郵打開全新的一扇窗,既讓大家開闊眼界,又引發深思。

任永信暢談體會

一是要讀懂中華文化。故宮離我們很近,故宮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縮影。只有身臨其境,到故宮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感受到它所代表的中華文明。郵票題材豐富、包羅萬象,講好中國故事從講好郵票開始,講好郵票故事從讀懂中華文化開始。二是要依靠創意和科技讓文化傳神。故宮通過文創和數位化技術,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把平面的故宮變成了立體的故宮,把靜態的故宮變成了動態的故宮,把冰冷的故宮變成了有溫度的故宮,讓皇家的宮殿成為平民的博物館,使文物「活」起來並走入百姓生活,從少數精英的審美需要變成了普羅大眾都能欣賞和把玩的文化藝術消費品。集郵復興也要向故宮學習,打好文化牌、創意牌,做好數位化,讓集郵文化深入人心,讓創意融入生活,使產品富有活力。三是要用心經營資源、經營客戶、經營平臺實現跨界融合。故宮對資源、客戶和平臺的悉心經營,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這也正是身處集郵戰線的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最後,任永信強調,如果集郵不向故宮學文創,就沒有出路,如果郵票不做數位化,就永遠無法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他希望本次講座能夠引起集郵總公司全體幹部員工的深思,認真研究集郵文創和郵票的數位化,把自己工作做好,為中國集郵的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最後,任永信向王亞民一行贈送了蓋有火神山、雷神山郵戳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首日封,並在首日封上親自題寫「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兄弟無遠 攜手並進」。他表示,作為一名從武漢到北京的郵政人,經歷了武漢的疫情和北京的疫情,深刻感受到了「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這八個字的含義。同時,他也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王亞民回贈了故宮出版社最新打造的文創爆品《謎宮·金榜題名》。

任永信向王亞民贈送首日封

「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名稱取自「傳郵萬裡、國脈所系」,意為「文化的基因,國家的命脈」。未來講堂將分不同主題持續舉辦。

集郵者公眾號:弘揚集郵文化,分享集郵知識,傳遞郵誼友誼。努力為集郵愛好者提供網上最好的公開透明的集郵者平臺。提供最新最快的郵票紀念幣消息、價格行情等。集郵者,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知名展品「翠玉白菜」特展。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選舉政治的考量  之前,陳其南給出的理由是,6年後故宮將迎來成立百年,而臺北故宮建築物年久失修,需要趕快進行修繕,「過去北院(臺北故宮)大修是一面施工一面開展一面辦公,大家都覺得不能再重蹈以前模式,因此決定在整建和擴建過程中停止開館。到時候整個故宮就像一座大工地,沒有參觀品質。」
  •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一探「古人雅集」
    《謝安賭墅圖》,宋,緙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歷代書畫作品數量甚為龐大,其中以反映古代文人雅集活動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也題材多樣、甚為豐富。今天讓我們通過品賞歷代名家妙筆繪畫的各種文人雅集圖,感受古人雅集的魅力以及這些活動為文化帶來的生命力。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去中國化」?新院長竟然說不排除在故宮裡建...
    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是大陸遊客訪臺必去景點之一。整座建築為白牆綠瓦的中國傳統宮殿樣式,而館內來自大陸的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更成為必看的故宮三寶。 不過,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故宮臺灣化」的聲音。這十幾年來,島內某些政治勢力藉故宮「本土化」之名大行「去中國化」之實。 早在2007年1月,民進黨執政下的當局行政機構就通過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案,將其中的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此外還將條文中「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修正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徵集、研究、闡揚」。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開闢銅器、書畫、瓷器各陳列室供民眾參觀。由此,普通民眾得以眼見秘藏深宮之千年國寶。然時世艱難,因日寇侵華,抗戰爆發,為了保護國寶,故宮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裡大遷徙」。從1933年至1944年,故宮1.3萬餘箱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圖書善本歷經11年,行程萬餘裡,一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後方。每一遷都驚心動魄,每一遷都留下了難忘的故事。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
  • 臺北故宮博物院
    】60萬件   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史沿革】   故宮博物院於抗日戰爭的前夕,選擇重要文物南遷。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文物運臺後,先存臺中市,租借臺中市糖廠倉庫存放。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1948年11月,國共徐蚌戰爭打響,南京動蕩不安,國民黨政府預備從東海岸撤退至臺灣,行政院向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註:易培基被控監守自盜罪,1933年辭職)下達緊急命令,要求其為北平故宮博物院精品文物編制一份名錄,安排飛機分批運往南京。  11月10日,故宮博物院理事長翁文灝邀集朱家驊、王世傑、傅斯年等常務理事在其家中召開緊急會議,主張將故宮文物疏散運臺。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
  • 宋代遺珍: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精品!
    #宋代五大名窯#「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宋代五大名窯five famous kilns「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然而,自陶瓷從泥火中誕生以來,青銅淡出,陶瓷,集天地之靈秀愈見精美,逐漸成為禮器的主流。禮送陶瓷,已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習俗,陶瓷所承載的禮品文化也隨之源遠流長,發揚光大。
  • 故宮博物院院長就「開車進故宮」事件致歉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就「開車進故宮」事件致歉 相關負責人被停職  1月21日凌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就引發廣泛質疑的「開車進故宮」事件發布致歉聲明及處理決定。  王旭東表示,近期發生的「開車進故宮」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引起公眾對故宮文物保護的擔憂,他代表故宮博物院再次向社會公眾誠摯道歉。
  • 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獨家講述他們與故宮的故事
    (講述人按在故宮博物院就職時間排序)百年大修的故宮情懷講述人:鄭欣淼(故宮博物院第五任院長)2002年9月,我調到故宮博物院工作,領導同志囑我要重點抓好故宮的修繕工作。故宮的修繕是保護古建築、使其延年益壽的一項經常性任務。在21世紀之初,國務院作出了故宮修繕的重大決策。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組圖]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展示採用娃娃菜製作的與清代藏品翠玉白菜極像的菜餚「翠玉白菜」。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在展示採用蘋果苦瓜為原料製作的類似清代藏品白玉錦荔枝的菜餚——「白玉錦荔枝」。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北京故宮博物院_2018故宮旅遊攻略
    北京故宮  春季氣候舒適,在故宮賞花是不錯的選擇;夏季炎熱,可在室內參觀;秋季,北京秋高氣爽,紅葉滿地,遊覽故宮非常合適;冬季雖然寒冷,但是故宮的雪景確實美不勝收。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東面簷下「東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後只餘銅質漢字。  3、北京故宮四大景區之太和門三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