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集郵者(ID:jiyouZ)
作者:中國集郵
集郵者公眾號
收藏愛好者的聚集地
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為切實貫徹落實劉愛力董事長指示精神,從行業最優的視角出發,與優秀文創企業對標,尤其要向故宮學習,加大集郵文創產業發展力度,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到任總公司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前往故宮展開走訪調研,並特邀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先生一行做客中國集郵總公司「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
6月30日下午,中國集郵總公司首期「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鳴鑼開講。王亞民先生以「文化創意融入當代生活——以故宮為例」為題,通過有趣的故宮故事、優秀的文創案例,對故宮爆款文創產品是如何煉成的進行了大揭秘,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文化盛宴、創意盛宴。講座由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主持,總公司全體職工通過現場和視頻直播形式參加了這次講座。
大講堂現場
講座開始前,任永信對王亞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這些年在文化界有個響亮的名字叫故宮,在創意方面有個響亮的名字叫文創,故宮把文化和創意結合得非常好。故宮文創不僅叫得響,更重要的是它令傳統文化看得見、摸得著,人們把故宮的文創產品帶回家,通過觸摸感受文化的積澱,故宮文創真正做到了走到人們心裡去。故宮文化和集郵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今天的講座非常具有針對性,機會非常難得。
講座中,王亞民首先指出郵政與故宮因「大龍郵票」結緣,截至2017年,中國郵政共發行故宮題材相關郵票45套,兩者可謂淵源深厚。
王亞民說:「郵票是典型的文創產品,做文化創意,包括郵票創意,最根本的是要了解文化。」他從故宮的建築、文物藝術、歷史三個維度將故宮文化娓娓道來,它們正是故宮文創的文化之根。
如何將故宮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成為文創精品呢?王亞民說,首先讓文物「活」起來的理論是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利用作出重要論述,並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其次,理念創新是靈魂。就是要做到單霽翔院長所強調的: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方式,和故宮人的學術研究成果、故宮的藏品及文化信息,和社會上優秀的創意設計團隊,和社會上優秀的加工企業的「四個結合」。最後,研發創新是抓手。王亞民從打造故宮文創DNA、選取故宮最具價值IP、創意設計、工藝把控、注重功能體驗等環節詳細介紹了故宮文創產品的誕生過程,並展示了「五福五代堂」紫砂壺精品版、「瓊樹靈花」螺鈿工藝筆記本等文創案例,他認為這對發展集郵文創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王亞民授課
王亞民還以豐富的素材展現了故宮文創產品之美。被大家所熟知的宮廷娃娃、故宮貓等「萌萌噠」系列文創產品,成功地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雅文化」系列文創產品多次作為「國禮」亮相外事活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中國的大國風範;還有多媒體文創產品,把手機變成了用戶與故宮文化全面連結的入口,讓更多人了解了故宮的藏品和它背後的故事。故宮多層次的文創產品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要。
如何讓文創產品「活」起來呢?王亞民重點展示了《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通過全息技術、人像捕捉等高新技術《清明上河圖》由靜變動,形成了亦真亦幻的虛擬幻境,使參觀者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之感,從各種維度最大化地營造觀展的沉浸感和互動性。科技賦能為文化的傳播插上了翅膀。
最後,王亞民以「故宮日曆」 為例,闡述文創產品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十二年故宮日曆,傳承了千年文明,連接了一個時代。故宮日曆以深厚的故宮文化內涵、活化文物的藝術形象,以及精美的圖書品質收穫好評,成為了故宮文創的一塊金字招牌。他強調,文創產品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要通過文創產品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在接受採訪時,王亞民說:「我一直很關注郵票發行,郵票雖然小,但卻可以引發人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美好的回憶。集郵總公司有責任、有義務使自己的郵票『境入』傳統文化中,在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之中設計出具有時代審美的文創產品。」此外,他還對郵政文創發展提出了建議:「變則通,郵票要與科技、歷史、文化和大眾的日常生活融合,集郵公司要加大力度生產出社會化、大眾化的文創產品。」
講座後,任永信結合講座內容,暢談了學習體會。他說,王亞民先生的精彩講座,體現了其本人深厚的學術文化功底,對於紫禁城600年的歷史和故宮博物院95年的歷史,如數家珍,信手拈來。王亞民先生提出的「提取IP、塑造品牌」,如醍醐灌頂,使人茅塞頓開,為集郵打開全新的一扇窗,既讓大家開闊眼界,又引發深思。
任永信暢談體會
一是要讀懂中華文化。故宮離我們很近,故宮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縮影。只有身臨其境,到故宮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感受到它所代表的中華文明。郵票題材豐富、包羅萬象,講好中國故事從講好郵票開始,講好郵票故事從讀懂中華文化開始。二是要依靠創意和科技讓文化傳神。故宮通過文創和數位化技術,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把平面的故宮變成了立體的故宮,把靜態的故宮變成了動態的故宮,把冰冷的故宮變成了有溫度的故宮,讓皇家的宮殿成為平民的博物館,使文物「活」起來並走入百姓生活,從少數精英的審美需要變成了普羅大眾都能欣賞和把玩的文化藝術消費品。集郵復興也要向故宮學習,打好文化牌、創意牌,做好數位化,讓集郵文化深入人心,讓創意融入生活,使產品富有活力。三是要用心經營資源、經營客戶、經營平臺實現跨界融合。故宮對資源、客戶和平臺的悉心經營,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這也正是身處集郵戰線的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最後,任永信強調,如果集郵不向故宮學文創,就沒有出路,如果郵票不做數位化,就永遠無法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他希望本次講座能夠引起集郵總公司全體幹部員工的深思,認真研究集郵文創和郵票的數位化,把自己工作做好,為中國集郵的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最後,任永信向王亞民一行贈送了蓋有火神山、雷神山郵戳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首日封,並在首日封上親自題寫「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兄弟無遠 攜手並進」。他表示,作為一名從武漢到北京的郵政人,經歷了武漢的疫情和北京的疫情,深刻感受到了「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這八個字的含義。同時,他也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王亞民回贈了故宮出版社最新打造的文創爆品《謎宮·金榜題名》。
任永信向王亞民贈送首日封
「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名稱取自「傳郵萬裡、國脈所系」,意為「文化的基因,國家的命脈」。未來講堂將分不同主題持續舉辦。
集郵者公眾號:弘揚集郵文化,分享集郵知識,傳遞郵誼友誼。努力為集郵愛好者提供網上最好的公開透明的集郵者平臺。提供最新最快的郵票紀念幣消息、價格行情等。集郵者,因為有你,所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