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一探「古人雅集」

2021-01-12 天眼新聞

《謝安賭墅圖》,宋,緙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歷代書畫作品數量甚為龐大,其中以反映古代文人雅集活動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也題材多樣、甚為豐富。今天讓我們通過品賞歷代名家妙筆繪畫的各種文人雅集圖,感受古人雅集的魅力以及這些活動為文化帶來的生命力。

中國歷史上流傳許多膾炙人口的晉唐名士的逸事,多是後人對於這些風流人物想像的典型,例如七步成詩、東山絲竹、李白與《清平調》等。這些精彩的故事,圍繞著琴、棋、書、畫等活動,裡頭不僅展現個人的文藝素養,也是文士交往的模式,在詩文唱和與觥籌交錯之際,塑造獨具魅力的風雅形象。本單元即以晉唐名流的故事,作為觀看古人雅集的起點。

《謝安賭墅圖》緙絲以「淝水之戰」為背景,描繪東晉謝安(320—385)面對前秦苻堅率百萬大軍壓境時,從容地與侄子謝玄下棋,同時掌握戰況、運籌帷幄的故事。畫面中以二人對弈為中心,周邊陳設湖石、屏風、盆栽與珍禽異草,一同襯託出別墅空間的奢華高雅感。只見著黑衣的謝玄甫下完棋子,一旁的信使便傳來前線捷報,謝安則滿懷自信以二指夾起棋子,準備迎接此局的勝利。雖然本幅緙絲在製作技巧與人物表現上帶有晚期因子,不似宋代作品,但是對於故事細節有詳細著墨,或許有古老的圖像版本作為依據。

傳宋人《十八學士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黃公望《九珠峰翠圖》絹本79.6cmx58.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劉松年《西園雅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相較於謝安的氣定神閒、談笑用兵,若談到東晉名士的任性而為,則可以王徽之(338—386)的故事為代表。《世說新語》中記載,某日雪夜,夢醒的王徽之坐起獨飲,突然見到屋外皎白月色,因而萌生拜訪好朋友戴逵(331—396)的興致,便命僕人驅舟前往,到了友人門前卻轉身離去,留下「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名句。周文靖《雪夜訪戴》,以半邊構圖描繪在廣闊的山林間,王徽之不畏冬夜大雪紛飛,乘著小舟劃破深夜寧靜,欲前往拜訪摯友,凸顯其隨興所至的雅趣。值得留意的是,畫中山石雖運用南宋馬遠、夏圭傳統的斧劈皴法,但皴法用筆較為簡略,或許是因此畫以雪夜為主題,為了表現積雪覆蓋的光亮效果而刻意調整。此畫無論是在敘事還是表現上,皆堪稱明代宮廷人物故事畫的代表作。

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圖》,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圖》則取材自唐代「詩仙」李白(701—762)膾炙人口的《春夜宴桃李園序》,記述李白與從弟於桃李花盛開的園苑裡夜宴遊樂、吟詩喝酒的情景,文中除了感嘆光陰流逝,更勉人把握良辰美景,及時行樂。此畫對呈現宴席中熱鬧歡愉的氣氛有極大興趣,畫中身著華服的文士、女眷圍繞著紋理瑰麗的桌子活動:文士們有人對飲,有人提筆疾書,還有人斜倚在樹旁沉思;而女眷則或逗著小狗,或盡情享用點心。這場宴會氣氛熱烈,一直持續到夜深,掛在樹上罩著絲布的燈籠掀起一角,暗示這是個微風吹拂、舒適宜人的夜晚。冷枚為清康熙、乾隆朝宮廷畫家,擅畫人物與宮苑景色。這件作品顏色濃麗,工整嚴謹,為清宮繪畫細膩華美風格的典型代表。

陳繼儒書《西園雅集圖記》為文人雅集風潮下的產物。陳繼儒(1558—1639)的這篇題記,書寫於1619年的中秋,用以紀念與友人共遊賞月的活動。充分表達了對西園雅集的嚮往之情,字裡行間也透露對《西園雅集圖》與圖記的高度評價。

在當下,慶生會是再尋常不過的活動,然而在古代並非如此。一直到魏晉時期,因佛教傳入的影響,生日才開始受到重視,並且除了少數個人,一般都是帝王和宗教人物才會成為祝壽活動的對象。在清代,也出現以紀念文化偶像之名,在其誕辰舉辦活動的雅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以蘇軾為主角的「壽蘇會」。

「十八學士」的題材隨著時代的推進而形成多種樣貌,從功臣圖模式到宋元以後雅集化的表現,圖繪的文化意義也隨之改變。如張廷彥畫《登瀛洲圖》,所繪主題亦是十八位學士,然而此畫無論構圖、人物尺寸與從事活動皆異於明代以來常見形式,採「之」字形構圖,並依循遠近,以合理比例安排景物大小;學士散置於園苑中,以談論典籍取代琴棋書畫活動,可視為清乾隆朝對故實新解之作。

來源 人民美術網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臺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數不盡的展覽。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三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國三大博物院之一,與北京博物院遙相輝映。建築風格上講,前者飄逸精緻;後者厚重大氣。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人氣三寶」:清代翠玉白菜、清代肉形石、西周晚期毛公鼎,受到內地遊客追捧,一直是參觀的首選項。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左起:故宮副院長莊嚴、孔德成(孔子後人)、王世傑、羅家倫、杭立武、譚先生 圖/莊靈先生提供 2圖 二戰期間的文物運輸船隊 圖/莊靈先生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千億  本刊記者 李乃清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臺北故宮博物院外景博物館簡史: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為了保護住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北平故宮等地約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組圖]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展示採用娃娃菜製作的與清代藏品翠玉白菜極像的菜餚「翠玉白菜」。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在展示採用蘋果苦瓜為原料製作的類似清代藏品白玉錦荔枝的菜餚——「白玉錦荔枝」。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臺灣報摘精選30 November 2020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臺文化部門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知名展品「翠玉白菜」特展。
  • 每日佳軟:穿越千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外,遠在寶島臺灣也設立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南一北一脈相承的兩館藏品豐富,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擁有1949年運入臺灣60萬餘件,體量龐大。 如今硝煙散盡,兩館均積極參與館藏電子化,我們之前對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多款App讚譽有加,臺北國立博物院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這款叫做「故宮常設展 NPM InSight」的手機客戶端,讓沒有機會實地觀賞的網友在家也能瀏覽珍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