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政治牌?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關門了?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選舉政治的考量
之前,陳其南給出的理由是,6年後故宮將迎來成立百年,而臺北故宮建築物年久失修,需要趕快進行修繕,「過去北院(臺北故宮)大修是一面施工一面開展一面辦公,大家都覺得不能再重蹈以前模式,因此決定在整建和擴建過程中停止開館。到時候整個故宮就像一座大工地,沒有參觀品質。」
他強調,整修期間文物遷往南院展出,南院北院都是故宮博物院,因此不存在故宮閉館的問題。據他預估,如果文物遷往南院展覽,可帶動300萬以上境外觀光客前往嘉義。
這一解釋並不讓人信服。境外觀光客來臺灣多去臺北市,參觀臺北故宮自然順路,因此故宮保持每年400萬到500萬的參觀量。但有多少人願意乘坐高鐵到嘉義,然後再搭接駁車到南院看展?就是說,通過文物南遷引導遊客南移,可操作性或許不高。
此外,文物搬遷遠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南院是否有這麼大的文物庫房,庫房設計是否符合文物典藏環境?還有人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員工家多在臺北,一下子要「南漂」到嘉義工作,是每天坐高鐵兩地通勤,還是索性把家搬到嘉義?未來一年時間內,文物與人員的問題能否解決,也是個問題。
島內有媒體認為,如此急著南遷,同臺灣目前地方選舉有關。也就是說,通過故宮南遷計劃向臺灣中南部地區,特別是綠營執政的嘉義縣釋放利好,給當地民眾一份遊客源源而來的畫餅,拉升民進黨當地選情。
媒體發現,日前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與民代陳明文、蔡易餘到臺北拜訪行政機構「政務委員」張景森與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希望利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重要館藏移到南院。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1日在翁章梁的造勢晚會上說,翁章梁當選嘉義縣長後,「中央」會和地方攜手合作促成此事。
在政治正確面前,文物的保管、場地的選擇、參觀的便利等問題,都統統放到了後面。
政治掛帥的工程
比起大陸民眾熟悉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名氣小許多,而它從立項、選址、建成到運營,都是一項「政治掛帥」的工程。
位於臺北士林的臺北故宮,由於場地狹小,很早前就有擴館計劃。2001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故宮博物院提出了在中南部設立分院的想法。因為在綠營看來,北部民眾享受了島內大部分的文化資源。如果要搞「文化均富」,最有指標性意義的,就是將故宮博物院南遷。
2003年,時任行政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宣布,故宮南院選址嘉義縣太保市。這裡是民進黨重要票倉所在地,希望藉故宮南遷來拉動當地旅遊業。但這一選址受到不少文化界人士反對,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就認為,嘉義是個農業縣,故宮南院建在這樣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日後可能會成為「蚊子館(沒有客流,養蚊子)」。
之後果然一語成讖。許多境外遊客根本沒有將故宮南院當作旅遊景點。2016年故宮南院對外營業,當年參觀人數147萬人次,2017年滑落到97萬人次,最差時單日不到300人。今年為了吸引遊客,將開放時間延長到晚7時,晚4時後免費進館。那些原本希望藉故宮南院獲利的當地酒店、旅行社等商家虧本不少。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就動起了文物南遷拉動客流的主意。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如今有人想靠這些中國文物來吸引客流,但當年為了避免故宮南院成為臺北故宮的翻版,臺灣當局對於故宮南院的定位也煞費苦心。
最開始的時候,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將南院定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後來又定位為「世界第一個以修復為主題的博物館」。今年7月,新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又提出了故宮「臺灣化」的構想,將南院定位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臺灣 『福爾摩沙』」。陳其南甚至還不排除將南院發展成博物館群,「以臺灣為中心,蓋具有歷史文脈的主題館,像琉球館、西班牙館、代表葡萄牙人的澳門館、日本館等。」
不管名稱如何改、定位如何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減少故宮南院中的中國元素。
「去中國化」還有實際行動。早在2007年1月,當局行政機構就通過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案,將其中的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此外還將條文中「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修正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徵集、研究、闡揚」。
比如,2017年5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策展方卻稱之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就是為了迴避「明朝」這兩個字。這樣的小伎倆還有很多,就是有意割裂臺北故宮與大陸文化間的連接。
當然,外界也不必過於悲觀。中華文化的堅韌性與滲透性,遠非小動作就所能消弭的。我們走在臺灣街頭時,能感到處處蘊含著的「中華風」,況且臺灣西面還有一個日益自信的大陸。除去這些,最簡單的,「故宮」兩個字,原本就是從大陸來的。那麼,「去中國化」是不是要先把博物館的名字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