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火爆的十大文創產品,看看這些爆款都是咋「煉」成的

2020-12-22 騰訊網

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

大唐芙蓉園的「糖妞」

都是曲江新區近兩年打造的

在全國都叫得響的文創IP

那麼在全球視野下

又有哪些聞名遐邇的文創產品呢?

下面曲小文就帶你盤點

昔日哪些火遍全球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什麼是文創?有人說文創就是文化創意,通過創意來更好地宣傳文化,並達到一定的牟利效果;有人說文創產品就是一個點子通過賦予其價值使之產品化;有人這樣做比喻:你用泥捏了一個小人,這不是文創產品,但你把它穿上衣服,帶了個帽子,有人覺得挺不錯的願意花錢買,那麼它就是文創產品了。

總之,文創很火,而其中,博物館作為主體成為了文創產業排頭兵,或許參觀完博物館,帶走一兩件具有紀念意義的創新產品是件很美妙的事。

大英博物館:

小黃鴨

為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洗澡的時候,浴缸裡總會漂著幾隻橡皮小黃鴨,而小黃鴨則是承載很多英國人童年記憶的符號。大英博物館推出的一套小黃鴨紀念品,萌萌的鴨子們或裝扮成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司、或頭戴印第安人的羽毛頭飾。裝扮成古羅馬戰士的小黃鴨,黑色的上衣繫著白色的排扣,下半身啤酒肚很是圓鼓;維京海盜小黃鴨那眼神、那表情仿佛在說:「金銀細軟統統拿出來!」……這些小黃鴨,間接展示了大英博物館包羅萬象的收藏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

陶俑襪

位於日本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紀念品商店中,以藏品陶俑為主題的文創產品人氣極高。一系列產品以埼玉縣熊谷市野原古墳出土的兩尊人物陶俑「跳舞的人們」為原型。這兩尊陶俑單手上揚、狀似舞蹈的姿勢和單純的表情,極受參觀者喜愛,甚至還登上了教科書,成為該博物館的「門面」。

羅浮宮:

蒙娜麗莎變身

作為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名畫《蒙娜麗莎》,則是在商店中出鏡率最高的,並屢屢「變身」,融入到各種紀念品中。魔方、七巧板、馬克杯等都能見到蒙娜麗莎的影子。其中最「萌」的一件紀念品是面向兒童的一本羅浮宮導覽手冊。在手冊的封面上,蒙娜麗莎的懷裡多了一隻小貓,這隻小貓正準備暢遊羅浮宮,蒙娜麗莎則為小貓充當嚮導。

大都會博物館:

藍色河馬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一件埃及藍色河馬陶器的複製品一反美國人「正經」本性,做得惟妙惟肖、圓滾滾的外形憨態可掬。這隻藍色河馬是大都會博物館古埃及藝術品收藏的縮影。除開羅之外,這裡聚集著世界上最多的古埃及藝術品,大約3.6萬件展品包括了歷史文物、文化遺產等等,從舊石器時代到古羅馬時期都有。

梵谷藝術博物館:

向日葵系列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以收藏有梵谷黃金時期最珍貴的200幅畫作而聞名世界。其與梵谷有關的文創產品種類不勝枚舉,衣服、鞋帽、陽傘、文具、酒具、瓷器、提兜、掛件、器皿等應有盡有。

臺北故宮:

翠玉白菜傘

臺北故宮收入裡門票佔比在30%以下,大頭來自圖像授權、品牌授權、文物仿製品和藝術紀念品的銷售。翠玉白菜是故宮人氣國寶,以它為主題的商品始終高居銷售榜首,其中炎夏午後大雷雨必備「翠玉白菜傘」,半綠、半白,晴雨兩用,打開傘面,邊緣如菜葉,收起來就是「翠玉白菜」造型,出門在外可是超吸睛。

南京科舉博物館:

「鹽水鴨別針」

南京科舉博物館推出的「鹽水鴨別針」給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撲哧」一笑。它的設計一改常見的「體育跑道」形狀,把整個輪廓改成一隻煮熟的鹽水鴨,鴨掌、翅尖、翅中這些可以賣出好價錢的「部件」已經去掉,長脖子往看不見的「鉤子」上一穿,鴨頭就耷拉在另一邊,尖尖的鴨屁股也表現出來——這可是不少食客的「心頭好」。整隻鴨子就像剛從滷菜店拎出來的一樣。

三星堆博物館:

青銅面具餅乾、月餅

三星堆博物館研發的青銅面具形狀的餅乾,黃、綠、橙、黑四色分別對應黃油、抹茶、草莓、巧克力四種口味,不知萌化了多少吃貨的心。在中秋節的時候,三星堆博物館又趁勢做出了月餅,滿足了吃貨的實時需求。

蘇州博物館:

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乾

同樣是吃食,蘇州博物館走紅的是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這款曲奇餅乾的外盒採用蘇州博物館標誌性的窗花造型,清爽淡雅;餅乾表面的蓮花造型,與「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頗有幾分神似,為了與文物的顏色和形狀接近,餅乾還特意選用了綠色的抹茶口味,並打造出了輕微的弧度,看起來就像一隻小碗的側面。

故宮:

手機

故宮在文創中可謂一馬當先,近日故宮推出的手機轟動了行業,故宮版手機設計融合了「團龍紋飾」等各種傳統宮廷元素。機身背部以鏤空浮雕技術呈現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鎏金正團龍。此外,該手機廠商官微還介紹,手機系統內置了「掌上故宮APP」、「每日故宮APP」,用戶可隨時隨地可以欣賞與了解故宮文化。每一款手機的屏保和壁紙源自故宮的五福捧壽、祥雲無盡等吉祥圖案,以及二十四節氣攝影作品等,最關鍵的是它售價19999,在博物館文創產品愛做小玩意的氛圍中可謂異類。

近年來,大批的創業者、大量的資本,進入到文化創意、文化創作、文化創新、文化創業的行列中,因此文化創意產品無所不及、無處不有的進入到了大眾的生活中。

文創產品的創作和傳播是引領文明進步的靈魂,在此背景下,曲江新區近年來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優勢,以政策支持為基礎,文創IP開發為路徑,逐步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體系,其中《西安曲江新區關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從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支持文化創意企業發展、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獎勵等諸多方面打出「組合拳」,為曲江,乃至西安文創助力。

在曲江新區支持下,大量文化企業在眾多文創大賽中獲獎頻頻,不斷壯大提升著「曲江文創」的金字品牌。未來曲江新區將持續深入實施「文化+」戰略,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強化發展措施,充分發揮各產業園區、創業基地產業集聚平臺的作用,抓好文化項目孵化、落地工作,不斷壯大曲江文創力量,驅動西安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END

相關焦點

  • 華佗老爺爺變身頸枕,中醫文創產品成了「爆款」
    既有實用功能,還有藝術性,更承載著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傳播的文創產品剛一亮相,就吸引了市民的關注。目前本市多家中醫醫療機構已經開始嘗試在文創產品上發力,希望通過文創產品來更好地傳播中醫藥文化。 精緻 中醫藥文創產品成「爆款」 「太可愛了!」鼓樓中醫醫院的文創產品剛一亮相,立刻就成了「爆款」。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 爆款作品日趨多元,文創 IP 能否成下一個爆款載體?
    在內容領域,文創 IP 可以說是一匹黑馬,像曾經逢出品必爆款的故宮文創、被奉為 IP 樣本的熊本熊、小黃人、專注創意營銷的網易文創等等,因鮮明的認知與突出的情緒感知,探索出了獨有的爆款邏輯。文創 IP 的爆款是如何打造的?文創IP 帶來的爆款有什麼樣的特殊價值?
  • 新華書店文創產品受關注 跨界文創如何成「爆款」?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筆記本、小檯燈、普洱小書磚……看著這些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你能想到這是新華書店推出的嗎?實際上,不光是新華書店,近年來,包括故宮、國家博物館在內的許多博物館會推出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日曆,甚至還有月餅、糕點等美食;前些時候,「新華字典出帽子了」也曾登上熱搜……跨界推出文創產品,似乎成了一種潮流,而不變的核心,還是「文化」。讀者們觀看新華書店推出的一些創意文具。
  • 故宮文創登陸微淘商家榜,網紅煉成絕非一日之功|一周榜單
    故宮文創登陸微淘商家榜,網紅煉成絕非一日之功|一周榜單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9-02-20 摘要:這名老網紅玩起內容帶貨來,也是一把好手,小榜君在最新一期的淘榜單微淘商家榜的百貨類目上就看到了他的身影
  • 成博珍品文物IP開放啦 爆款文創等你來設計
    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範犁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這已是成博第二次舉辦文創設計大賽。這一屆最大的不同在於成博可供開發設計的文物增加了珍寶級的館藏品,另外與成都歷史文化相關的創意這次也都可以參賽,此外還增加當下最熱門的短視頻創作。
  • 2020年十大人氣韓劇,一部比一部火爆
    所以,下面就來看看,2020年最具人氣的十大韓劇有哪些?榜單根據豆瓣最新數據選出,如心頭好落選,不要慌,可能只是好劇比較低調。 第10位,《秘密森林2》,豆瓣評分9.2分,評價人數3.2萬。
  • 文博會山東展區交易火爆 這些山東文創「C位出道」
    原標題:文博會山東展區交易火爆訂單不斷,山東文創刷爆參觀者的好奇指數16日,第15屆深圳文博會開幕,山東展區火爆開啟,山東元素受到了參觀人群的歡迎,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產品「C位出道」了吧!
  • 塑造「山東設計」品牌形象 文創產品成最具人氣「伴手禮」
    很多觀眾離開時,都會買上幾件文創產品——小書籤、手機殼、環保袋、便攜餐具……這些文創產品,無疑是文博會上最具人氣的「伴手禮」。  這些文創產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對傳統文化、中國元素的融入和「再表達」。山東東方華韻設計總監趙鵬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展文博會,沒想到這麼成功、這麼火爆。  「這次展示的很多設計產品,都在國內外獲過大獎。其中很多產品都是些生活周邊的小物件、小玩意兒,看起來不起眼,卻受到大家追捧,說明現在人們對於消費的需求升級了。生活需要儀式感,文創產品是情感的凝聚、情感的傳達,這也是我們文創從業者從事設計的靈感來源、初心所在。」
  • 2019電視機頂盒十大品牌,揭秘國內最受歡迎的十大爆款
    趁此良機,不少消費者最關心的十大爆款電視機頂盒品牌,也就應運而出了,快來跟隨小編步伐,一些看看這個新鮮出爐、熱騰騰的十大榜單都有哪些盒子上榜吧!以流暢穩定的播放速度、零廣告的體驗,而被冠以電視機頂盒界「蘋果手機」的美名,銷量一直保持在京東平臺同類產品前三的火爆態勢,同時還是重複購買率最高的電視機頂盒品牌。對泰捷盒子大略有所了解的用戶都知道,WEBOX打造獨創「六大核心技術」,且累計優化300多個技術點,為了品質和體驗,泰捷的確下足了功夫,所有的研發方向和成果都是圍繞著用戶的好評和口碑。
  • 集成灶十大品牌上派蒸烤消一體集成灶成熱銷爆款!
    一年一度的上派雙十二活動如約而至,掀起了一場購物的浪潮,集成灶十大品牌上派集成灶京東旗艦店銷售業績全面飄紅,京東商智數據顯示,上派集成灶京東雙十二廚衛大電行業熱銷商家榜單排名Top6、廚衛大電行業熱銷商品榜單排名Top3、集成灶熱銷商家榜單Top4、集成灶熱銷商品榜單排名Top3。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
  • 文創產品如何打好「重慶牌」?
    但這些文創產品能與故宮口紅、江蘇快客杯、四川熊貓蓋碗等「爆款」媲美的並不多,甚至部分產品本地人都不甚了解。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市的文創產品還存在文化附加值沒有充分開發、相關產業鏈不健全、產業規模小、品牌建設動力不足等方面的問題,要打響屬於自己的品牌,重慶正在努力探索和實踐。
  • 景區「文創IP」產品已成標配
    ,親情的服務與親民價格來感動……但僅有這些,景區就真的高枕無憂嗎?那承載其景區最大文化的除了當下的宣傳資料外,最火的就是文創IP產品。景區宣傳資料是硬推,往往吃力不討好。但好的文創IP產品就不一樣了,不僅宣傳力度準、遊客粘性度強、還能變現文化收益、增強品牌美譽度等。
  • 文創產品怎麼就火了?
    喚醒館藏文物把龜茲畫師繪製壁畫的場景,創意成古樸而又神秘的書燈。讓表情嚴肅的高昌貴族供養人形象,變身為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各地博物館的這些奇思妙想正在「喚醒」館藏的古老文物,讓它們變身為萌趣又新潮的產品。
  • 海南愛心扶貧網2020十大爆款產品丨椰油冷制皂:用椰油制「皂」貧困...
    海南愛心扶貧網2020十大爆款產品——椰油冷制皂以變通突圍 用堅守開道 窮則變,變則通。周福瓊說,之後的銷量十分火爆,而這也給了他更多的動力去打造椰子油的系列產品。工作經驗結合市場需求 打造擴張市場的「三輛馬車」幾年來,通過對市場的不斷總結和對椰子油的不斷開發應用,椰澤坊不斷推出品牌系列新產品,讓椰子油的使用範圍從餐桌擴展到了日常護理,其中,椰油冷制皂更是成了海南愛心扶貧網2020十大爆款產品之一。
  • 揭秘鳳龍灣小鎮最IN文創好物!
    揭秘鳳龍灣小鎮最IN文創好物! 也成了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鳳龍灣小鎮的這些文創爆款 是如何俘獲大眾芳心的
  • 拱墅十大文創產品出爐!來樂堤港一睹芳容
    在1月2日下午舉辦的2019「設計運河」拱墅十佳文創產品評選活動中,由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朱發運、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助理許曉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工業設計系副主任朱媛、浙工大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徐冰、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章煒組成的評審團,對現場的參評產品進行打分後,最終評選出了「設計運河」拱墅十佳文創產品,同時這些獲獎作品將推薦進入新一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複賽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新疆博物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連珠對馬紋錦、彩繪戴帷帽騎馬貴婦泥俑……這些新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信很多人都是「聽說過沒見過」,那麼當它們化身成滑鼠墊、真絲絲巾、冰箱貼之後,立刻顯得「平易近人」了很多,也讓更多人有了必須一睹真容的欲望。
  • 數字文創的「後浪」將至全球數字文創發展大會在成都開幕
    5月26日,IGS·成都(國際)數字娛樂博覽會旗下全球數字文創發展大會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拉開帷幕,為四川數字文創產業提速、提質提供重要機遇和戰略平臺。大會分為四個核心峰會:成都(國際)數字文創產業峰會、全球開發者大會、各細分領域全球分會場直播(線上雲直播)、數字版權授權雲交易論壇(線上雲直播);三個現場組團展覽:國際IP及衍生品交易展、雲遊戲體驗展、智能科技互動體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