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
大唐芙蓉園的「糖妞」
都是曲江新區近兩年打造的
在全國都叫得響的文創IP
那麼在全球視野下
又有哪些聞名遐邇的文創產品呢?
下面曲小文就帶你盤點
昔日哪些火遍全球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什麼是文創?有人說文創就是文化創意,通過創意來更好地宣傳文化,並達到一定的牟利效果;有人說文創產品就是一個點子通過賦予其價值使之產品化;有人這樣做比喻:你用泥捏了一個小人,這不是文創產品,但你把它穿上衣服,帶了個帽子,有人覺得挺不錯的願意花錢買,那麼它就是文創產品了。
總之,文創很火,而其中,博物館作為主體成為了文創產業排頭兵,或許參觀完博物館,帶走一兩件具有紀念意義的創新產品是件很美妙的事。
大英博物館:
小黃鴨
為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洗澡的時候,浴缸裡總會漂著幾隻橡皮小黃鴨,而小黃鴨則是承載很多英國人童年記憶的符號。大英博物館推出的一套小黃鴨紀念品,萌萌的鴨子們或裝扮成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司、或頭戴印第安人的羽毛頭飾。裝扮成古羅馬戰士的小黃鴨,黑色的上衣繫著白色的排扣,下半身啤酒肚很是圓鼓;維京海盜小黃鴨那眼神、那表情仿佛在說:「金銀細軟統統拿出來!」……這些小黃鴨,間接展示了大英博物館包羅萬象的收藏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
陶俑襪
位於日本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紀念品商店中,以藏品陶俑為主題的文創產品人氣極高。一系列產品以埼玉縣熊谷市野原古墳出土的兩尊人物陶俑「跳舞的人們」為原型。這兩尊陶俑單手上揚、狀似舞蹈的姿勢和單純的表情,極受參觀者喜愛,甚至還登上了教科書,成為該博物館的「門面」。
羅浮宮:
蒙娜麗莎變身
作為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名畫《蒙娜麗莎》,則是在商店中出鏡率最高的,並屢屢「變身」,融入到各種紀念品中。魔方、七巧板、馬克杯等都能見到蒙娜麗莎的影子。其中最「萌」的一件紀念品是面向兒童的一本羅浮宮導覽手冊。在手冊的封面上,蒙娜麗莎的懷裡多了一隻小貓,這隻小貓正準備暢遊羅浮宮,蒙娜麗莎則為小貓充當嚮導。
大都會博物館:
藍色河馬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一件埃及藍色河馬陶器的複製品一反美國人「正經」本性,做得惟妙惟肖、圓滾滾的外形憨態可掬。這隻藍色河馬是大都會博物館古埃及藝術品收藏的縮影。除開羅之外,這裡聚集著世界上最多的古埃及藝術品,大約3.6萬件展品包括了歷史文物、文化遺產等等,從舊石器時代到古羅馬時期都有。
梵谷藝術博物館:
向日葵系列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以收藏有梵谷黃金時期最珍貴的200幅畫作而聞名世界。其與梵谷有關的文創產品種類不勝枚舉,衣服、鞋帽、陽傘、文具、酒具、瓷器、提兜、掛件、器皿等應有盡有。
臺北故宮:
翠玉白菜傘
臺北故宮收入裡門票佔比在30%以下,大頭來自圖像授權、品牌授權、文物仿製品和藝術紀念品的銷售。翠玉白菜是故宮人氣國寶,以它為主題的商品始終高居銷售榜首,其中炎夏午後大雷雨必備「翠玉白菜傘」,半綠、半白,晴雨兩用,打開傘面,邊緣如菜葉,收起來就是「翠玉白菜」造型,出門在外可是超吸睛。
南京科舉博物館:
「鹽水鴨別針」
南京科舉博物館推出的「鹽水鴨別針」給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撲哧」一笑。它的設計一改常見的「體育跑道」形狀,把整個輪廓改成一隻煮熟的鹽水鴨,鴨掌、翅尖、翅中這些可以賣出好價錢的「部件」已經去掉,長脖子往看不見的「鉤子」上一穿,鴨頭就耷拉在另一邊,尖尖的鴨屁股也表現出來——這可是不少食客的「心頭好」。整隻鴨子就像剛從滷菜店拎出來的一樣。
三星堆博物館:
青銅面具餅乾、月餅
三星堆博物館研發的青銅面具形狀的餅乾,黃、綠、橙、黑四色分別對應黃油、抹茶、草莓、巧克力四種口味,不知萌化了多少吃貨的心。在中秋節的時候,三星堆博物館又趁勢做出了月餅,滿足了吃貨的實時需求。
蘇州博物館:
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乾
同樣是吃食,蘇州博物館走紅的是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這款曲奇餅乾的外盒採用蘇州博物館標誌性的窗花造型,清爽淡雅;餅乾表面的蓮花造型,與「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頗有幾分神似,為了與文物的顏色和形狀接近,餅乾還特意選用了綠色的抹茶口味,並打造出了輕微的弧度,看起來就像一隻小碗的側面。
故宮:
手機
故宮在文創中可謂一馬當先,近日故宮推出的手機轟動了行業,故宮版手機設計融合了「團龍紋飾」等各種傳統宮廷元素。機身背部以鏤空浮雕技術呈現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鎏金正團龍。此外,該手機廠商官微還介紹,手機系統內置了「掌上故宮APP」、「每日故宮APP」,用戶可隨時隨地可以欣賞與了解故宮文化。每一款手機的屏保和壁紙源自故宮的五福捧壽、祥雲無盡等吉祥圖案,以及二十四節氣攝影作品等,最關鍵的是它售價19999,在博物館文創產品愛做小玩意的氛圍中可謂異類。
近年來,大批的創業者、大量的資本,進入到文化創意、文化創作、文化創新、文化創業的行列中,因此文化創意產品無所不及、無處不有的進入到了大眾的生活中。
文創產品的創作和傳播是引領文明進步的靈魂,在此背景下,曲江新區近年來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優勢,以政策支持為基礎,文創IP開發為路徑,逐步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體系,其中《西安曲江新區關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從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支持文化創意企業發展、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獎勵等諸多方面打出「組合拳」,為曲江,乃至西安文創助力。
在曲江新區支持下,大量文化企業在眾多文創大賽中獲獎頻頻,不斷壯大提升著「曲江文創」的金字品牌。未來曲江新區將持續深入實施「文化+」戰略,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強化發展措施,充分發揮各產業園區、創業基地產業集聚平臺的作用,抓好文化項目孵化、落地工作,不斷壯大曲江文創力量,驅動西安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