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2020-12-24 澎湃新聞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2020-12-22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即將迎來嶄新的2021年,許多人在年末之際還是會選擇購買一份新年日曆。

題圖 / 故宮文創日曆  圖源:網絡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01 文創日曆熱銷

近日,百元文創日曆熱銷引起市場關注。根據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 「雙十二」期間,日曆在文具類別中的銷量前五。

央視財經在微博上進行的一項題為「你會購買紙質日曆嗎?」小調查顯示,「會買,生活需要儀式感」的人數要明顯多於「不會購買,手機已經很方便了」的人數。

可見,人們日常已經習慣使用手機翻閱日曆,但對紙質日曆依然有著一種特殊情感。

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

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

文創日曆的價格通常要高於傳統的掛曆和日曆,文創日曆價格普遍在百元左右,百元以上的禮盒套裝也不在少數。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做工好,100塊錢以內差不多能接受,也有消費者表示願意為原創設計和IP品牌買單。

最近幾年,各種被賦予文化創意色彩和DIY的紙質日曆走紅網絡,文創日曆越來越受市場歡迎,特別是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02 文創日曆為何一年比一年火?

文創日曆年年熱銷,而且一年比一年火爆,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一,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越來越注重產品功能之外的其他價值。

站在消費者角度看,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經濟水平提高,消費水平同步提高,人們對於任何產品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只局限於滿足實用功能,更加看重產品本身的藝術文化價值,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

日曆雖然說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很多消費者還是習慣購買,如果能買到一份與眾不同或者是自己特別喜愛日曆,消費者還是會樂意購買,願意為原創設計買單,文創日曆就屬於這類產品的代表。

第二,國潮崛起,特別是國潮IP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近年來,中國風、國潮風席捲全國,隨處可見,國潮風在2020年颳得更猛烈。無論是在今年的直播帶貨、電商購物大促中,國潮、國貨都成為營銷亮點。

和美妝、服裝、珠寶等各行業一樣,國潮風盛行,這其中自然包括文創類,文創日曆更是國潮的最佳呈現載體之一。

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原創國潮IP出現,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美輪美奐的精美作品,讓人們追捧不已。

可見,國潮風崛起,國潮IP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文創日曆受歡迎的背後也受到整個國潮氛圍大環境影響。

03 文創日曆的商業世界

如果回到商業層面來看,文創產品風靡市場,這背後更是反映了文創產業商業化浪潮,形成了以IP、文創、新消費三大核心要素形成的整套商業模式。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故宮文創,將故宮元素融入網際網路、網紅等元素,將不同元素打造成不同的系列IP,件件都受到市場歡迎,更是掀起了一陣陣故宮文創熱潮。

據統計,故宮每年門票收入大約為8億元,2017年故宮文創收入則突破了15億元,營收超過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同時故宮還投資了十餘家企業作為文創業務的實際運營主體。

在故宮文創的所有品類中,故宮日曆更是故宮文創的代表作,年年走紅網絡。今年故宮文創推出了《故宮龍泉日曆》,熱度更勝於往年。

不過,2021年的文創日曆市場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各大文創品牌不僅注重日曆顏值和設計,也更加注重日曆的知識內涵和科普功能,內容和形式更加多樣化。

國潮崛起正當時,未來國潮將會更加盛行,國潮文創產品在未來將會更豐富、更有創意,也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關鍵詞 >> 故宮文創,故宮日曆,文創,央視財經,2021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年日曆熱銷中……有顏值、有內涵的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新年日曆熱銷文創日曆成新潮12月24日,記者來到南屏街新華書店,映入眼帘的掛曆、年畫、對聯都烘託出新年的氣氛。貨架上各種新年日曆琳琅滿目,多為我們日常所見的檯曆款式,價格在18~28元之間。
  • 文化創意日曆成「網紅」:DIY日曆花費數千元仍火爆
    在經歷了單位公款購買熱賣期、禁止公款購買低迷期,紙質日曆因為文化創意的加入又迎來了新的復甦。­  各種文創日曆成「網紅」­  《故宮日曆》、《紅樓夢日曆》、《傳家日曆》、《每日讀詩日曆》、《月相日曆》……今年,在網上熱銷的2017年文化創意日曆品種多達幾十種,有的像一本厚厚的書,需要一頁一頁地翻,在指尖的滑動中感受歲月的流逝。
  • 文創日曆層出不窮 「老黃曆」比新日曆價更高
    毫無抵抗力」市民孫女士已經收到了2020年版《故宮日曆》,她說:「每年都會買,雖然形式沒有太大變化,但是11年了每一天都不重樣。翻看明年的日曆,就跟廣告裡說的一樣,『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一段紙上故宮之旅』。」陳麗華介紹,2020年版在設計過程中也頗費心思。以東西六宮為例,建築看上去大同小異,但每座宮殿裡發生過的故事都不同。
  • 強敵頻現,2021年的文創日曆比拼依然激烈
    強敵頻現北京公園也推文創日曆近年來,不僅有佔據文創日曆市場大份額的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日曆等頭部選手推陳出新,更有公園、書店紛紛「跟單」,加入年末文創日曆的大戰之中。頤和園今年推出了《頤和園日曆·2021(長廊彩畫)》,332個長廊彩畫匯集成冊,頤和園中的蘇式彩畫躍然紙上,其中還穿插了垂蓮柱、平金鬥拱等知識。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日曆——一本日曆也就是一年的歲月 作者:舒嘯
    日曆——日子就這樣一張張、一本本撕去,我們也一天天長大,一年年變老……作者:舒嘯年關將近,又到了人們更換日曆的時間。市場地攤上,又見擺滿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日曆。除了那些新潮的各種掛曆,其中最顯眼的,還是那種流傳有上百年,將厚厚的一本按天數印製的日曆掛在月份牌上,然後隨著日子的消逝,每天晚上用手撕去一頁頁日子的那種日曆本。一本日曆也就是一年的歲月。所以日曆是要年年更換的,但有著美麗圖案掛日曆的月份牌,一般要用上幾年才捨得換一張新的。儘管現在買賣這種日曆的人很少了,但地攤上還是擺了不少。
  • 順歷榮獲西安文創設計大賽新銳設計獎,文創日曆受熱捧
    11月4日上午,西安文創設計大賽在官方平臺公布了大賽獲獎名單,順歷憑藉獨具匠心的創意造型以及融合具有傳統「禮」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斬獲新銳設計獎,成為唯一入選該獎項的文創日曆,同時也入選了第二屆大賽全球巡展,11月將在全球巡展第一站西安站展出。
  • 無需「日曆」的時代,用一本日曆書將時間留駐身邊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人愛上日曆書的原因不止因為「高顏值」,還有它的實用性,具有使人「日進一寸」的輔助功能。01數十種日曆書爭奪「蛋糕」曾幾何時,日曆慢慢地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如今,日曆書熱銷,一度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與傳統日曆相比,如今的日曆書更加注重審美價值,兼顧了功能性,強化了以內容性為主的特點。
  • 公園書店博物館扎堆兒出文創日曆,拼完顏值拼「內涵」
    記者翻開幾頁日曆,上面寫著「吃芹菜並不能降血壓」「足貼不能給身體排毒」等保健常識,並在下方給出了詳細的解釋。故宮博物院今年也首次推出了一本更適合孩子「學習」的日曆——《故宮日曆·親子版》,在這本504頁的日曆中,以故宮館藏的「牛」文物為線索,以七十二物候為時間節點,從可看、可聽、可玩三個維度,收錄了72件故宮牛年文物賞析和高清大圖,延展出72個文物音頻伴讀和24個原創卡通音頻故事。
  • 2017,日曆也瘋狂
    日曆當然不是今年的發明。但日曆煥發新生,年輕化、審美化和趣味化的文藝日曆以暴增之勢橫掃市場,掀起一股現象級的消費浪潮,卻是今年出版界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時至年末,又是一年日曆發行時,2017年,又有什麼「新的驚喜」在等待著文藝日曆的擁躉們呢?
  • 不用日曆的時代,為何要讀日曆書
    【不用日曆的時代,為何要讀日曆書】一天撕掉一頁,到了年底就只剩一張白板,厚厚的日曆曾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單純記錄時間的日曆已走入歷史深處,但作為創意出版物和網紅文創的日曆書卻日益受到年輕人追捧。
  • 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網紅日曆」為啥這麼火?
    這裡所提的日曆可不簡單。不同於過去家家都有的掛曆、檯曆等傳統日曆類產品,現在的日曆紛紛變身為與時間管理結合緊密的文創類產品。看看市面上的這些熱銷日曆,你可能會找到答案:「故宮日曆」以表現紫禁城建築為主,除第一個月選取與生肖有關的文物,此後各月以紫禁城建築布局為線索,展現出一幅有全景有細節、有歷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畫卷;「豆瓣電影日曆」是社交圈中出鏡率最高的一款日曆,每天推薦一部豆瓣高分電影,再搭配一句經典臺詞,總在不經意間觸碰你的心靈;「單向歷」作為日曆界的早期
  • 故宮日曆落選榜首,哪些2021日曆值得買丨調查解讀
    從一元一本的老黃曆、大卷大卷的明星/山水畫掛曆、手機裡的電子日曆到如今的文創日曆,時光的流轉中藏著我們有關日曆的記憶。2020這一年又快走到尾聲。越來越多的文博藝術場館、出版傳媒機構、自媒體和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躋身文創日曆市場;不少文創日曆早在今年8月就已上市發售。在年年都有新變化、新產品、新趨勢的當下,文創日曆是否已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剛性需求?
  • 故宮文創這樣造品牌
    目前,故宮博物院擁有4家文創網絡經營主體:去年底正式運營的「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售賣創意生活用品的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主打年輕化的故宮淘寶店,以及更趨於大眾化的故宮商城。4家經營主體面向社會不同人群,產品風格各有特色,實現差異化經營,共同塑造故宮文創的整體形象。
  • 上海海洋水族館夜宿火爆 預約要等一年(圖)
    這兩天,陳女士正在為8歲的孩子找兒童節的去處,卻發現有意義的活動太少,且一票難求,受孩子追捧的海洋館夜宿活動竟然已排到了一年之後。  記者了解到,由於可與海洋生物零距離接觸,能在一個夢幻世界裡進入夢鄉,海洋水族館夜宿活動推出十年來火爆至今,一年的名額3個月就被搶光。雖然火爆,但受制於場地有限、人手不足,活動無法增加場次。
  • 2021年時髦日曆種草,要有儀式感地開啟新的一年!
    新的一年到了,大家都開始著手買起來了日曆單品,從最開始的記錄重要日子,到現在很多的日曆產品都增加了附加功能。比如,每一天的日曆紙上都增加了一些小知識,比如藝術知識、生活知識,甚至是一些小詞句,每天翻開新的一頁,都能Get到不同的知識,今天芭姐就來為大家推薦幾款實用性強,且還能裝飾書桌、家的日曆單品。
  • (可下載)新的一年,你不可或缺的規劃表和可愛日曆表
    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迎來2019年了新的一年開始當然要準備規劃書嘍    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計劃,教導和評估你的孩子。在線規劃軟體,這些規劃很實用不用書寫。然而,許多人仍然使用鉛筆和紙,因為它會加強他們的承諾。
  • 一年半連做3個文創項目均告失敗 文創+後有什麼?
    關於項目停置原因,不外乎「缺資金」「自身能力不足」這幾點。相比陳先生,胡理人的文創經歷更為糟心。一年半時間,他先後推出「網際網路+配書」「婚紗油畫」「少兒美術培訓」三個項目,結果屢戰屢敗。事實上,這些都是繁榮文創產業背後的現實縮影。不止於陳禾光和胡理人,很多置身於文創圈的創業者都感嘆「生意不好做」。創意不錯的文創項目為何會在短時間內屢屢「夭折」?
  • 新的一年終於要到來了 波音上線2021年民用飛機日曆
    組圖:新的一年終於要到來了 波音上線2021年民用飛機日曆 2020-12-21 波音官網
  • 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新 超讚文創「膠捲日曆」吸睛熱賣
    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北京今日美術館藝術商店上架了眾多新品,各種具有美學的設計商品,讓藝術更好地走入大眾生活日常,並成為觀眾和美術館更直接而有趣的連結紐帶。其中一款獨特的文創產品「膠捲日曆」受到大眾關注,不同於往常日曆翻頁或撕毀的形式,膠捲日曆採用全新轉動結構,消費者需要通過一把配套的小扳手來變更月份,體驗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