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日曆的時代,為何要讀日曆書

2020-12-11 騰訊網

【不用日曆的時代,為何要讀日曆書】一天撕掉一頁,到了年底就只剩一張白板,厚厚的日曆曾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單純記錄時間的日曆已走入歷史深處,但作為創意出版物和網紅文創的日曆書卻日益受到年輕人追捧。2020年的日曆書市場同樣精彩多元,博物日曆書、詩詞日曆書、漫畫日曆書、電影日曆書、旅行日曆書……在這些種類繁多、更加趨於細分的日曆書中,哪些值得陪你走過這一年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無需「日曆」的時代,用一本日曆書將時間留駐身邊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市面上出版了數十種日曆書。何為「日曆書」?不同於我們眼中的「日曆」,日曆書是具有中國標準書號(ISBN),以日曆為基礎,融合文化、藝術、科學等內容,將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一種創意出版物。總而言之,日曆書是一種擁有國家標準書號,由出版社正式發行的書。
  • 買來日曆又不用,年輕人你圖啥呢?
    其中,馮唐的《歡喜·金句日曆》收錄了他的366句語錄和12副全新書法,本質上和《豆瓣日曆》《單向歷》等沒有差別,但被粉絲炒出了文學味兒。六神磊磊、王左中右、顧爺等博主,則延續內容特色,對唐詩、漢字等進行解讀。雖然沒能賣過《飛花令裡讀詩詞》《每日讀詩日曆》等經典款,但也嘗到不少甜頭。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父母喜歡養生,有專門講健康小知識的日曆;家裡有娃的,有孩子專用日曆;文藝青年,那可選擇的不要太多;甚至壓力山大的高三學子,都有一本「高考日曆」等著他們……《勵志高考日曆》 產品圖這幾年,日曆書的火爆已經超出業界人士的想像。各大出版社競相推出自家的日曆書,甚至各個行業也都希望有一本能夠代表自己的日曆書。
  • 今日禮物:2020爆款日曆大禮包
    大英圖書館不用多介紹了吧,擁有超過1.5億件珍貴藏品,孫中山、馬克思、狄更斯、蕭伯納、馬克·吐溫等都曾是大英圖書館的常客。隨手翻開一頁日曆,你就會邂逅那些人類歷史上的無價瑰寶:英國最古老的史詩《貝奧武夫》的唯一手抄版本、達·文西的科學研究草稿圖、莎士比亞作品的首批印刷品《第四對開本》,還有《簡·愛》的首個版本等。
  • 馬小鹽:文化日曆,為何成為文藝青年的標配?
    在上演刻奇仙境的主戰場,大眾文化不但要徵用大量聲名顯赫的符號(單向歷上的名人警句便是對顯赫符號的最大徵集),還要建造諸多便於擺設的、縮小的、仿真的文化博物館(故宮日曆圖片上的珍寶展覽),便於消費者選擇與收集。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東邪西毒》不知你是否也有著關於日曆的記憶,從牆上漂亮的風景、明星掛曆,家中長輩用的手撕老黃曆,到各式各樣的萬年曆、月份牌、檯曆,小小的「歷」,寫滿今日宜忌,物候節氣,寄託著中國人對一年平安順遂的嚮往。一頁頁翻過,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人也一天天長大,那樣默默陪伴過中國人一年又一年的日曆,也仿佛成為了時代的記憶,慢慢被我們拋在了身後。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日曆的由來:日曆最早出現在哪裡?為何陽曆2月只有28天?
    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曆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曆。但真正的日曆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曆。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在日曆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後,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曆,這些日.歷以後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
  • 從京味元素到傳統生肖文化 「文藝範」日曆書成新寵
    在三聯書店日前公布的全店圖書銷售排行榜上,銷量前30名中,日曆類圖書就佔據了5個名額。從2010年《故宮日曆》重新出版以來,各類日曆層出不窮,掀起了一股「日曆熱」,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了。2017年《故宮日曆》細看這5種日曆,記者發現,它們的主題涵蓋不同的門類。
  • 這就是你要的美好生活 ! | 每日讀詩日曆
    今天讀書君,要給大家介紹的一本日曆《每日讀詩日曆2018》,我稱它為「詩畫」日曆,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每日讀詩」,精選從漢魏到清的數百首古詩詞。其實隱匿它一半的內容——365張畫,精心選配數百幅精美古代名家書畫作品,圖片與詩歌的意境相契合。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根據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 「雙十二」期間,日曆在文具類別中的銷量前五。央視財經在微博上進行的一項題為「你會購買紙質日曆嗎?」小調查顯示,「會買,生活需要儀式感」的人數要明顯多於「不會購買,手機已經很方便了」的人數。可見,人們日常已經習慣使用手機翻閱日曆,但對紙質日曆依然有著一種特殊情感。
  • 2020年要過去了,用過的日曆書「以舊換新」是噱頭嗎?
    臨近年底,圖書市場上迎新出版的日曆書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張女士已經收到好幾本朋友送的日曆書,要把哪本放在案頭,還沒拿定主意。「有的日曆書更像日曆,功能性比較強;有的日曆書更接近於書,一天看一頁,學習一點小知識。」把幾本日曆書分門別類,健康類的適合送給父母,傳統文化類的可以給孩子看,內容治癒的留在辦公室。「每年都有新的日曆書,用過的閒置或丟棄有點可惜。」她感慨。 2010年,《故宮日曆》「復活」,成為網紅。隨後,各家出版社爭相開發日曆書,成了一種新民俗。
  • 2017,日曆也瘋狂
    自《故宮日曆》打開市場後,2017年將至,《生肖日曆》《單向歷》《西洋鏡日曆》《親愛的日曆》《傳家日曆》《紅樓夢日曆》《給孩子的日曆》《每日讀詩日曆》等不勝枚舉的主題日曆迅速「搶灘」文創市場。不僅僅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信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機構發力,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都在出自己的年曆。2017年的年曆市場,文藝日曆漸成爆款。
  • 2021年日曆|最美茶日曆
    《陸羽烹茶圖》 書是固體的茶,茶是固體的書。 茶日曆由中國茶葉博物館主編,中國茶葉博物館用歷代國家寶藏勾勒出典雅、豐富、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日曆,讓充滿儀式感和雅趣的茶文化伴隨我們生活每一天。
  • 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在這一階段,讀者不僅可以看到收官階段的各種盛典和理性總結,欣賞到讓人神往的書香家庭閱讀故事,更能接觸到令人目不暇接的金牌閱讀推廣人……  臨近歲末之時,百花齊放的日曆書成為各大電商平臺和朋友圈刷屏的主角。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的統計,截至發稿前,市場上已經出現40餘種2019年日曆書,從數量上來看,較之2017年(51種)和2018年(56種)呈現下滑趨勢。
  • 朋友圈,為什麼要「曬日曆」?
    文|王丹距離2020年已經不到100天,要不要來本日曆?隨著更多主體擠入文化日曆這個戰場,「開賽」的日期也比以往提前了。《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物種日曆》《漢字之美日曆》《紅樓夢日曆》《果殼日曆》《親愛的日曆》……人們可選的文化日曆,兩隻手已經要數不過來了。鑑於文化日曆特殊的銷售周期和規律,文化日曆出品方要做的當然就是「先下手為強」,提前鎖定回頭客和潛在用戶的錢包。
  • 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網紅日曆」為啥這麼火?
    近年來,日曆產品備受消費者追捧,一到年末就會颳起一股購買日曆的風潮。購買日曆甚至成為部分年輕人每年的必備「儀式」,不僅買來自己用,還會贈予他人。儘管價格不甚「美麗」,但絲毫不影響其「高人氣」:有的熱門產品是要提前訂購的,有的「網紅」產品能達銷售量幾十萬級別,有的效率手冊更是在11月初就被搶斷貨。有些人可能會疑惑,不就是日曆嘛,至於這麼火?
  • 不用花錢買日曆【全部免費】讓娃學會時間管理2021日曆DIY模版
    如果說什麼事情能讓孩子們對「時間」有直觀清晰的理解,懂得珍惜時間,那當然是準備一本新的日曆。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有求日曆的,也有不少幼兒園和學校會當成作業布置~想啥來啥,必須有啊!大家不用找,More媽這裡都有哦~陪孩親手DIY一款個性化日曆,不僅能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還可以順便完成學校作業~More媽找了十五款2021年日曆模板,有3D立體版、照片日曆、四季主題等,顏值與功能均在線,列印後就可以直接使用。並且全部模板都可以免費領取~先來一款四季繁花版,做好後掛在牆上,既實用又可以為房間增添色彩。
  • 網紅日曆大測評:豆瓣電影日曆文藝,故宮日曆傳統喜慶
    眼睛一閉一睜 2018年又要過去了 氪君還在焦頭爛額追趕年底KPI時 隔壁超哥竟然已經開始挑選新年日曆了 是哦,每個躊躇滿志的新一年 都以一事無成告終
  • 文化創意日曆成「網紅」:DIY日曆花費數千元仍火爆
    在經歷了單位公款購買熱賣期、禁止公款購買低迷期,紙質日曆因為文化創意的加入又迎來了新的復甦。­  各種文創日曆成「網紅」­  《故宮日曆》、《紅樓夢日曆》、《傳家日曆》、《每日讀詩日曆》、《月相日曆》……今年,在網上熱銷的2017年文化創意日曆品種多達幾十種,有的像一本厚厚的書,需要一頁一頁地翻,在指尖的滑動中感受歲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