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年是農曆「雞」年,日曆選取的就是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禽鳥類文物,如元旦這一天選的是宋代趙佶的《錦雞芙蓉圖軸》,春節這一天則介紹了齊白石的《雛雞出籠圖軸》。
在三聯書店日前公布的全店圖書銷售排行榜上,銷量前30名中,日曆類圖書就佔據了5個名額。從2010年《故宮日曆》重新出版以來,各類日曆層出不窮,掀起了一股「日曆熱」,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了。
2017年《故宮日曆》
細看這5種日曆,記者發現,它們的主題涵蓋不同的門類。經典的《故宮日曆》自不必說,仍延續了以生肖屬相選取宮藏文物,以「國寶日讀」的形式展現日曆的方式。明年是農曆「雞」年,日曆選取的就是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禽鳥類文物,如元旦這一天選的是宋代趙佶的《錦雞芙蓉圖軸》,春節這一天則介紹了齊白石的《雛雞出籠圖軸》。
排在銷售榜第9位的是《古都之美日曆》,這是一本被譽為「京味兒北京百科書」的日曆。幾年前,曾在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流傳一時的北京城水彩畫,相信許多讀者都印象深刻,它的作者是水彩畫的代表畫家黃有維。而這本《古都之美》正是通過黃有維的畫作,以細節展現北京的堂皇華麗和閒適自在。上周末,黃有維應邀到三聯書店為日曆籤售,現場一個正在讀大一的姑娘捧著畫家籤名的新書告訴記者,「我是一個剛剛來到北京的南方人,希望能通過這本美好的日曆,了解這座城市的胡同、四合院、美食、風俗和老規矩。」
2017年《古都之美日曆》
科普知識類的月曆也是熱門之選,如排在三聯銷量榜第19位、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天文臺編輯的《2017-2026十年袖珍月曆》,其主要特色是彙編了太陽出沒時間、世界各地時差對照和10年間日月食等重要天象的時間等。與之類似的,還有在當當網、京東網熱銷的果殼網《物種日曆》。其營銷文案頗有感染力:「365天,每天一篇自然科普短文。53周,每周一幅生物手繪寫真。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此外,單向街書店《單向歷》也在三聯書店的銷量榜上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本特別的日曆,起初是書店公眾號的一個線上欄目。每天一頁單向歷,緊密結合時下熱點,佐上一句名言佳句,用傳統老皇曆的吉兇宜忌的形式給讀者送去問候。別致的創意,加上時而幽默時而雋永的風格,讓其成了文藝青年們熱捧的對象。
記者了解到,每年的10月至12月都是日曆書銷售的高峰。日曆書銷售時間短,過了元旦銷售高峰就過去了。因此,近年各類日曆出版上市的時間普遍有所提前。由於種類日益豐富的日曆書「扎堆兒」上市,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文/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