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絮語:認識珂爾媽媽,是通過一個朋友。朋友聽說我在做關於微留學的選題,極力向我推薦了她。珂爾媽媽在北京讀過書,國外留過學,但選擇回到了三線小城工作。對於遊學,珂爾媽媽想的特明白。生活在小城裡的孩子,她所能接觸到的教育環境以及眼界,遠不能跟一線城市的孩子比。所以她儘自己所能,抽出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帶孩子出去看世界。珂爾上幼兒園的時候,是整個園裡請假最多的那一個,因為媽媽帶她出去玩了。上了小學,珂爾媽媽開始計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有意義的旅行。
我們那天聊了一下午,珂爾媽媽給我講了好多,她說每位家長都應該有一段帶娃遊學的經歷。這是為什麼呢?下面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口述/珂爾媽媽 撰稿/邢燕
珂爾一年級暑假的時候,我帶她去澳洲遊學一個月。在我們這個三線小城裡,遊學是個很前衛的行為,所以一直都有人問我是怎樣做到的,想讓我講講這段經歷。其實,帶孩子去遊學,我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想盡我所能,帶她去多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珂爾從小一直在學英語,但慢慢的,我發現她的興趣變得不高了。我想她應該要出去看看了,讓她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到她學的這項技能是有用的,親自去了解一下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的人全都在用英語交流。並且因為這項技能,她可以交到更多新的朋友,自然就會提高對英語的興趣了。
相比單純出國遊玩,去當地學校遊學是滿足我這個願望最好的方式。
在做這個決定前,我還是有些忐忑的。雖然我自己曾有過留學的經歷,但想到要一人帶孩子在國外生活,而且她還要獨自去當地學校上一個月學,孩子能不能適應?可不可以融入?這些說不擔心是假的。
不過事後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孩子真的比我們大人想像的要厲害的多,珂爾不但很快就融入到了她的新班級中,而且還交到了很好的朋友,甚至是那邊的食物,她都吃得津津有味。
要說這一個月的遊學,珂爾的英文水平有沒有得到很大進步,我覺得那到未必,畢竟時間有限。那到底這段經歷給孩子帶來了什麼?我們花費如此的精力和財力去做這件事的意義在哪兒?用珂爾遊學前後的一個小變化足以說明一切。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我們準備飛澳洲時去機場的途中,珂爾全程iPad不離手。
↓而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們從澳洲回國的時候在機場,珂爾全程都在讀書。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到了一年後的今天。
我可能無法明確地將孩子身上的變化一條條地羅列出來,但就收穫了一枚愛上閱讀的孩子這一點來說,難道不是已經賺到了嗎?
還有,誰說去遊學有成長的只有孩子?這一個月經歷也讓陪讀的我收穫了很多。
我要說當初選擇阿德萊德,是因為被TVB的《衝上雲霄》種草,有人信嗎?
哈哈,開玩笑啦!帶孩子去遊學,我沒有選擇美國、加拿大這種大熱門的國家,而是選擇了南澳的小城市,也是經過一番考量的。
△阿德萊德大學
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帶孩子遊學,跟去旅遊勝地觀光打卡不同,城市的氛圍以及學校理念是最重要的。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南部的一個城市,南澳大利亞首府,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學習之城」,曾多次被評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是澳大利亞治安最好的城市,基礎設施以及醫療、文化、教育等都非常的完善。很適合像我這樣獨自帶娃出門的人。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孩子到國外參加的是個夏令營或者興趣班,而是希望她插班到真正的學校去跟他們一起上正式的課程。對於已經上小學的珂爾,還有我這種時間上不太自由的公務員來說,能出去的時間只有暑假。這個時間美國和加拿大學校正好放假,所以要想真正去做插班生就得選擇跟國內的放假時間不一樣的地方。從這點來說,澳洲就是個合適的選擇。
這是珂爾第一次去國外遊學,我格外在意她是不是能夠獨自在全英文的環境中適應下來。比起關注孩子在這兒能學到了什麼,我更關心的她在這裡是否開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澳洲的朋友給我介紹了普林頓國際學校(Plympton International college),一所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學校。於是當即決定就是它了。
△阿德萊德普林頓國際學校
遠渡重洋到了全英文的環境,還選擇有中文的學校?好多人可能不理解。
但這點恰恰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個首次出國遊學的孩子,不要想著把他擱在那個環境裡,他就一定能自然融入。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對有的孩子來說真心是挺不容易的。
至於珂爾,我覺得只要把她帶到這裡來,在學校裡體驗跟國內完全不同的老師,不同的上課方式,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對第一次出國遊學的她來說,這個經歷已經很贊了。
在這所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學校,他們對中國比較了解,對中國人也會比較友好,珂爾在這裡一定不會覺得孤單。
我們當時是在約定入學時間的前三天抵達阿德萊德的。安頓好住宿後,我就帶著珂爾到她即將要去的學校周圍熟悉環境。
△提前去學校外熟悉環境
看得出來小傢伙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即興奮又緊張。她一直在問我:「媽媽,這裡的小朋友會不會很友好?他們會喜歡我嗎?」我就會給她鼓勁,告訴她這所學校的孩子都可喜歡中國了,甚至還會說一些中國話,只要你友好地對待他們,他們一定也會友好地對待你的。
學校的環境很樸素,特別貼近自然,教室的布置也舒適溫馨。每天早上八點半到校,八點四十開始上課,下午三點半放學。中午在學校孩子們會吃一頓午飯,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選擇自己帶飯。學校也有一些漢堡之類的簡餐提供,不帶飯的話可以選擇購買。
班級有點兒像蒙氏混齡班,對應我們國內的年級,學前班和一年級是一個班,二年級和三年級是一個班,以此類推。
老師給孩子很多自由,比如不會要求孩子們上課一定要坐在椅子上,也不會有很多約束的規矩,可以選擇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只要跟著老師一起完成當下的學習就可以。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課都是這樣。教室裡的地板上有個黃色的圓形區域,有些課堂上,老師會要求孩子們全都坐在這個區域內,不得隨意越界,這跟我們國內的小學生上課需要規矩地坐在自己座位上不能亂跑是一個意思。但是在區域內,孩子們又是可以隨意坐著,不受約束。
老師們給孩子傳達的是一種「有邊界的自由」的概念。等到了畫畫課或者一些需要設計的課程時,孩子們就會在桌椅上完成了。
老師上課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珂爾有一天回來跟我講,老師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忽然看著外面的天空說:「今天的太陽真好啊,咱們出去到院子裡上課吧!」於是孩子們就跟著老師來到教師外,坐在草地上上完了一節課。孩子們特興奮。
珂爾每天放學後都會給我講一天上的課。她說這裡的老師講的都是特別有意思的東西,她最喜歡的是實驗課。老師會讓小朋友穿上防護服,帶上防護眼罩,一起做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這在國內的學校珂爾都沒有接觸過。
她還講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大家都在教室外面吃飯,後來颳風了,珂爾覺得特別冷,但是老師完全沒有叫孩子們回教室的意思。習慣了在國內學校一切聽老師指揮的珂爾,看到別的小朋友沒回去,她也就沒回去。
後來我跟朋友有溝通過這個問題,他們跟我說,在這裡,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選擇的權利,而作為老師,是會尊重孩子的這個權利的。比如在外吃飯這件事,老師的觀點是,既然你選擇了在外面吃飯,那我就不會幹涉你,如果覺得冷,你可以自己回來,這完全沒問題的。如果你能接受,就在外面吹著,我也不會幹涉,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正是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下,珂爾愛上了閱讀。
有關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媽媽想知道學校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就我了解,並沒有特殊的方法。老師每天都會安排閱讀時間,讓孩子們圍坐一圈,給他們講繪本故事,然後會安排給他們自己看書的時間。總之就是非常重視閱讀,每天都會保證足夠的閱讀時間。
雖然沒有特別的方法,但每天的強化閱讀,時間長了就成為孩子們的習慣。正是因為這一個月的強化閱讀,珂爾真正體驗到了讀書的樂趣,現在完全不用催她,她自己就會特別主動地去讀書。
現在的珂爾是出門必帶書,就連出來吃個飯,她也書不離手。
對於我來說,在阿德萊德的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成長。
因為接送珂爾上下學,我每天都能看到在校園裡瘋玩的孩子。也是因為這樣,我才真正見識了國外孩子的體能。在校園的操場上,有各種可以讓孩子們攀爬的架子,每天我去學校,都能看到這些架子上到處都掛著孩子。所以他們也管這種架子叫monkey bar。
珂爾非常想要嘗試,她徵求過我的意見,問我能不能讓她上去試試。我當時真有點兒擔心。在我看來,爬到這些器械上,用胳膊吊著做monkey bar,對從沒有嘗試過的珂爾來說太危險了,我實在不敢確定她的小胳膊有這樣的力量。
於是第一次珂爾問我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地就拒絕了。還給她講這些外國孩子都是吃牛肉長大的,跟咱們不一樣,他們有勁兒,咱可不行。珂爾不死心,又跟我說過好幾次。
直到有一天,我看著爬在架子上的孩子,還有站在架子下的家長,忽然想到,都是孩子,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可以玩,而我的孩子不可以?我的孩子真的比他們差嗎?只是因為可能出現的危險,我就阻止了孩子對新鮮事物挑戰的好奇心,這樣真的好嗎?
我是學法律的,現在又在從事相關工作,所以在涉及到孩子安全的問題上處理方式非常保守,防範意識非常強。曾經總是會教育孩子,規避危險的最好方法就是遠離危險。可是危險無處不在,我們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提醒他,保護他,與其選擇遠離,不如教會她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該怎樣做!
於是我把我所有知道的知識全部教給了她,因為這些東西上學的時候我都學過。我告訴她爬雲梯的時候該怎樣做,想空翻的時候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保護自己,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全都告訴了她。
這才是規避危險的正確做法,比粗暴地不讓她去做強多了。因為我在她跟前時可以阻止她去做,但是我不在的時候,她很可能會自己嘗試著去做,這樣受傷的機率會更大。
最後珂爾爬雲梯,翻跟頭,還有monkey bar全都沒問題。我才發現,其實這些運動對孩子來說真的非常有好處,風險並沒有那麼誇張的。通過這件事我也深刻的認識到,沒有不可以的小孩兒,只有不可以的家長。
帶孩子去國外遊學,住宿是個大問題。我提前請澳洲的朋友幫忙,找當地中介訂了一個華人寄宿家庭,作為我們抵達阿德萊德的落腳地。
選擇華人寄宿家庭有個好處,就是省去了剛到陌生城市時的摸索過程。有什麼搞不清楚的事情直接向房東諮詢就可以了,他們都很熱心。初到阿德萊德時,房東幫了我們不少忙。
這家房東人非常友好,家裡有個小院,環境還算很不錯的。房東自己有三個孩子,珂爾去了很快跟他們玩到了一起,對這個城市的陌生感頓時消去不少。周六日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參加他們的家庭日,湊巧還趕上了房東孩子的生日party,有好多他們在當地的華人朋友都來參加了,大家在一起玩的很high。
△房東家孩子的生日party
我們在這裡住了兩周,花費大概包含一日三餐是2000元人民幣,性價比算很高的了。
每天接送完孩子我都會在附近轉轉,慢慢地對環境就比較熟悉了。為了多一種體驗,兩周後我們從寄宿家庭換到了市區裡的公寓,就在阿德萊德著名的中央市場旁邊,很繁華,並且離珂爾的學校也更近一些,接送方便了許多。
公寓環境很贊,雖然不大,但家電都很齊全,住起來很方便,體驗很不錯。不過就是價格比寄宿家庭高出了許多,我們在這兒住了兩周,大概花費是12000元人民幣。不過我覺得這個價錢還是很值的,因為住在了這裡,我們有了更深度地去體驗這個城市的機會。
獨立居住後,每天我都會給珂爾做飯,於是我們經常會在放學後去逛超市。
△滿滿一大排的冰激淋,讓珂爾興奮壞了。
我一直強調帶孩子去遊學,成長的不僅是孩子,我也一樣。比如說做飯,我的水平就提高了不少。先來看下作為廚渣我第一次烤的披薩!烤糊了……
可是我要說這是這隻披薩上最好的一部分,是不是很讓人崩潰(捂臉……)?
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失敗一次難道我還會讓自己再失敗第二次嗎?後來我們娘倆每天的飯我發揮的就越來越好。超市的半成品很豐富,做飯特別簡單,差不多十分鐘就能上桌。比如披薩,買回來後不用做任何加工,直接入烤箱烤就可以了。還有熱狗,麵包和香腸都是現成的,把香腸加熱後直接夾進麵包就可以啦!味道還超級贊!
珂爾從小不愛吃蔬菜,這讓我很頭疼。但是在阿德萊德,她跟我說,「媽媽,這裡的胡蘿蔔還有菜是甜的。」其實我覺得跟我們國內比起來也差不多的,但是她就是開始吃蔬菜了,這點算是我的一個意外收穫吧。
不過肉食動物的本性還在,看她看到這滿柜子肉時的表情,簡直了!不過這裡的肉真的很好吃,也很便宜,特別是羊肉,沒有任何羶味,超級香。
到達阿德萊德第一天,我就租了一輛車,這一個月的時間,無論去哪兒我都自己開車,按照導航行駛,很方便。這讓我們省去了查找公共運輸信息的時間。不過阿德萊德是右舵車,靠左行駛的,剛開始那幾天會很不適應。整個租車的費用也不算貴,一個月下來加了三次油,總共的費用大概是8000元人民幣左右。
周末的時候我會帶著珂爾在阿德萊德四處轉轉,她最喜歡的是去公園裡餵袋鼠。這家公園門票5澳元,進去後再買點兒餵袋鼠的東西就可以啦!2澳元一包。
剛開始的時候,珂爾還有些害怕,不敢靠近,不過當她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跟袋鼠玩得很好,就慢慢放下了顧慮。其實小袋鼠們非常溫和,只要孩子們放慢腳步,放低聲音,不要追趕它,也不要大喊大叫,輕鬆自然地跟它互動就可以啦!
我還帶她去了阿德萊德大學,讓她感受一下國外大學不一樣的氣質,她看到漂亮的校園時興奮極了。阿德萊德大學裡有個免費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畫作還有各式各樣的展品,珂爾都特別感興趣,我們在裡面待了很久。
阿德萊德著名的德國小鎮,我們也有去。據說這裡當年是一群德國移民建造的,距今有差不多180年的歷史,現在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德國移民居住地。這裡不僅是購物勝地,也是美食勝地,最負盛名的當屬德國香腸和鹹豬手。對於無肉不歡的珂爾來說,這裡簡直是天堂,太對胃口了!
在維多利亞廣場曬太陽。
除此之外,我們還跟新認識的中國朋友一起聚會。總之每天都過的很充實。
一個月上學放學、吃吃玩玩的日子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分別的時候。珂爾跟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已經培養出了感情,在學校的最後一天,小夥伴們都跟她擁抱告別。老師還送了她一個本子,上面寫了對她的祝福,班裡的孩子們都在上面籤了名,特別溫馨。這些對珂爾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一個月的時間真的很短暫,但這一個月對我跟珂爾來說都非常難忘。直到現在,每每回憶起那段時光,我都仿佛能聞到當時阿德萊德的氣息,很舒服。非常慶幸自己在繁忙工作之餘,可以有這麼一段真正靜下心來陪伴孩子的日子。
△美好到不真實的阿德萊德的天空
我們總說要帶孩子去看世界,要培養他的格局,可是孩子的格局取決於父母的格局,因為父母才是跟他朝夕相處的人。所以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什麼的時候,一定要設身處地地去想一想,如果換做是你,你敢肯定一定能比孩子做的好嗎?不懂不會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肯學習、肯進步,就是好樣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家長都應該帶孩子嘗試一次微留學,因為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不只孩子可以得到鍛鍊,對我們家長來說,只要用心投入,認真對待,就能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最後分享一些有關澳洲遊學的小Tips:
1、澳洲遊學的籤證沒有特殊要求,持旅遊籤即可;
2、申請學校是在南澳的官網上,一定要提前申請,據我了解,好多學校會給當地的留學中介留學位,所以自己在線申請經常會出現選不到心儀學校的情況。我當時是有讓我當地的朋友幫忙,很早就佔到了一個學位,一個月的學費大概是12700元人民幣;
3、境外租車推薦使用「租租車」平臺,非常方便;
4、在澳大利亞自駕,需要將國內駕照翻譯成英文並公證,不過我在那邊一個月一次都沒遇到查的情況;
5、國內暑假7、8月份的時候,南澳氣溫在8、9度左右,體感溫度就如同我們國內北方深秋初冬的樣子,不冷,但需準備冬裝。
家有八歲漂亮女寶一枚。曾是北京法學生,現在是基層小公務員。喜歡利用一切假期帶娃外出看世界。關於對孩子的養育,最喜歡說的一句口頭禪是「雖然我沒當過媽,但我當過孩子呀!」所以總能輕鬆get到孩子的點。當孩子興奮地說「媽媽,我跟我的小夥伴都超愛你」時,頓感無憾!
撰稿:邢燕
排版:劉雪瑩
審核:周玲玲
新鮮出爐玩樂攻略,想跟北京三十萬家庭分享?一肚子育兒經,你也想寫出這樣的文章?歡迎狠狠砸向投稿郵箱dxloveplay@163.com
延伸閱讀:更多相關主題請點擊
我在泰國考察了一百所國際學校,三年帶孩子遊學了300天
5歲小妞赴美上幼兒園兩個月,解鎖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原來美國的孩子那麼拼!顛覆你所想像的美國幼兒園
沒有考試和排名,這枚在美國上學的中國孩紙收穫了什麼?
你以為只有北京的小學沒有課間休息?看看美國的小學就閉嘴了
一個定居美國的女孩五年體驗了當地各種夏令營
大小愛玩親子活動日曆(2018年6月)
每月自然:底棲動物(6.16),挖化石(6.23)
每月揭秘:揭秘牙科(6.18)
每月博識:梵克雅寶(6.3/6.16)漢字體驗館(6.9/6.24),樂樂-文藝復興(6.10)小愛航天課(系列),錢幣展(6.17/6.30)
每月素質:編程嘉年華(6.2)
每月安全:赫石運動會(6.10)
每月運動:安全總動員(6.16)
每月傳統文化:京劇-揭秘京劇服飾(6.9/6.23),四大發明(6.18),皮影-汪汪隊(6.9/6.24)
大小愛玩戶外出行季
八家獨具特色的精品夏令營,給孩子一個完美假期!
夏令營第二彈|登上蛟龍突擊隊的軍艦、口碑返場的恐龍科學營,還有小寶寶也能參加的日間營!
三年老營|森林探險、草原木屋、那達慕大會,這是一個濃縮的內蒙古
獨家控房|森林木屋、帳篷房車、野炊燒烤,首個五星級露營地過一個愜意的夏天!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