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李媛莉
一夜之間,成都金堂縣三星鎮學府大道沿線的水退下去了,又漲起來了。
在萬千購物中心,昔日繁華的商業綜合體,暴雨後開始斷水斷電,低層商戶們將貨品搬到更高處,然後站在積水邊,看著水慢慢淹沒廣告牌,淹到臺階上。不遠處,當地政府組織的救援隊正劃著皮划艇,挨家挨戶搜索被困群眾,被淹區和未淹區,涇渭分明。
8月17日,根據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監測數據,14時45分,沱江幹流三皇廟水文站出現洪峰水位446. 55米,洪峰流量81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6. 0m,超保證水位3. 71米。
—— 此次過境金堂的洪峰為歷史第二大,僅次於1981年7月11日的洪峰,當時洪峰流量為量8110立方米/秒。
洪峰過境的時刻,站在人群中,上海遊客王文充滿焦慮,自己和朋友的證件、行李,含重要文件,全在酒店裡。酒店被淹,他們被「困」在洪水之外已經一天一夜。定好的返程機票已經錯過,可積水完全沒有下降趨勢,「我行李都可以不要,但公司的證件和資料非常重要,必須要取回的。」
這時,距離他們原本的返程航班,已經過去4個小時。
洪水沒入了酒店大堂,幾乎淹沒了一樓
焦慮
行李證件「困」在被淹酒店
上海旅客的返程航班一再退訂
這是王文第一次到成都金堂,同行的還有來自江蘇和浙江的好友,他們就住在金堂三星鎮學府大道上的一家酒店,這裡交通便利,出門就是商業中心,各種特色小吃渲染出熱鬧的四川味道。這是一趟愉快的旅程,直到8月16日上午,他們離開酒店時,即使是瓢潑大雨,但好心情依舊未變。
「結果這一出來,就沒再回得去了。」這一天,金堂縣內多地被淹,在金堂大道,一處2.8米的限高標誌僅剩1米左右露出水面;在學府大道,低洼處的商家店面被淹接近2米高,廣場上的廣告牌僅剩下最上端露出水面,王文所在酒店,水灌進一樓,淹到成年人的脖頸處。
8月16日這一晚,王文和朋友住在了別的酒店,他們的返程機票,是8月17日上午11點。「很著急。」在王文看來,行李可以事後拜託酒店寄回來,身份證也可以在機場辦理臨時身份證,但是還有一袋證件資料,是他公司的重要文件材料,必須要帶走。
8月17日上午,在學府大道,水位在緩慢的消退後又重新開始上漲,一位準備在這天開業的燒烤店主,從早上8點開始將店裡的三個冰櫃搬到廣場上更高處,等她忙完時,原本只堪堪淹沒在第一級階梯的水,已經蔓延到了第五級階梯。
屬於金堂的救援也早已展開。一位母親將自己還沒滿月的孩子放在盆裡漂出來,自己再從窗戶跳到衝鋒舟上;還有兩位中年人,被洪水圍困,扒在一塊路牌上呼救,也被武警官兵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在整個金堂,已緊急轉移避險群眾3.5萬餘人,設置23個集中安置點,安置受災群眾1200餘人。
「人家都是在救人救命,我們不好去打擾提要求。」站在救援船隻邊,王文遲疑了許久,最後還是走到一邊,「算了,我們先自己想想辦法。」
王文一直在水邊尋求進入酒店的可能性
揪心
多次涉水尋找未果
市民拿出簡易船隻展開自救
被困著的人想出來,也有人想進去,或者是有家人朋友在,也或者是因為自己的事業。
一位琴行老闆輾轉借來一艘輕便小船,在暴雨前,他就將店內的物品轉移到了閣樓上,但這次的水勢超過他的想像。隔著一個被淹的廣場,他能看見水正一點點靠近閣樓,「大概還有30公分就淹到了。」即使這樣,他還是放棄划船去店裡,「畢竟我不是專業的,怕有安全隱患,等水降下去一點再看看吧。」
也有經驗豐富的漁民和帆船愛好者,將家裡的大小船隻都搬出來,提供義務幫助。於是,在積水處,緩緩划過的,有能載接近10人的衝鋒艇,也有能載4、5人的小舟,還有只能載1人的氣墊船。「我們只在靜水區,而且不會劃太遠,例如,去馬路對面這種距離。」一位大爺在忙碌了接近一天後,決定回家休息下,「我們不收錢,不收錢。」
王文首先是向這樣的市民尋求幫助,第一次,一位小木舟的主人願意幫助他們,因為自己的身材高大,所以換上了最瘦的好友喬紅孝,按照計劃,酒店留守的服務員會從二樓將他們的證件丟下來。王文看著小木舟緩緩離開,大約600米的距離,走了20分鐘,可這一次,他們沒有成功,因為服務員在另一棟樓裡,沒法蹚水到他們房間所在的樓。
這一次無功而返,王文顧不得穿著的球鞋,雙腳踩在水裡,他又去詢問了幾位劃著氣墊船的市民,「他們擔心不安全,就拒絕了我,但是可以理解,確實安全最重要。」
轉機
槳板教練提供幫助
往返兩趟幫助遊客取回證件
時間在過去,積水沒有下降的趨勢,遠遠的,有人劃著槳板緩緩靠近。
「我聽他們說的是普通話嘛,知道是外地遊客,這個忙,我肯定要幫。」張凱賢是槳板發燒友,也是成都一個槳板俱樂部的教練,洪水漫進自家的小區後,他拿出了備在家裡的槳板。「從昨天開始,幫忙轉運被困的人之類。」張凱賢在評估了難度和危險性後,投身到家門口的這片水域上,自發參與救援。
王文是他遇上的其中一個求助者。
張凱賢 槳板發燒友
這一次,還是喬紅孝,坐在槳板上,緩緩靠近酒店,很順利,留守的服務員將證件用塑膠袋層層包裹好,從二樓扔下,接著,是三個人的行李。
槳板無法載重太多,於是,第一次返回。
「特別感謝他。」喬紅孝坐上槳板後,張賢凱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將自己身上的救生衣脫下,穿到喬紅孝身上,隨後,他還問了喬紅孝返程的安排,「說找不到到成都的車,他也能幫著找。」
成都金堂縣人張賢凱自發參與到救助中,他家所在的小區也被洪水侵入。
事實上,這不是張賢凱幫助的第一個人,從16日下午3點左右開始,他已經救援了6人,轉運了30多人,其中還有幾位快要生產的孕婦,「我們的安全意識要到位,不能添亂,也要理解那些被困人的心情。」
很快,張賢凱第二次抵達酒店,這一次,他將王文三人的所有行李都帶出來了。等候在一邊,王文定了18日早上8點的返程航班,「這一次,我們肯定能夠回家了。」同時,他也有點笨拙地一遍遍重複著自己的感謝,「我們拉個微信群,以後就是朋友了,等到他結婚的時候,我們一人發個大紅包。」
王文和朋友得到了張凱賢的幫助,終於在一天一夜後拿到了自己的行李
這是8月17日下午16時,沱江幹流三皇廟水文站監測到洪峰流量為8050立方米每秒,呈緩慢下降趨勢。
將行李安置好,王文還給酒店的服務員打了個電話,「也謝謝你呀,小姑娘。」末了,服務員問他以後還會不會來金堂,「明年還來。」邊啟動車,他利落回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