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有癲癇病被學校勸退,每月靠拾荒賺錢,願望賣菜養活自己!

2020-12-22 深情是鼓

女孩因有癲癇病被學校勸退,每月靠拾荒賺錢,願望賣菜養活自己!

24歲的李念扛著大麻口袋正在街上拾撿垃圾,面龐青澀。當她剛出生兩個多月時患上一場重病,導致左手殘疾;當她上初中時第一次癲癇病發作,導致被學校勸退。

因為癲癇病老發作,她經常被工廠拒絕。如今她靠拾荒賺錢,月收入幾百元。住重慶市潼南縣下的某個小村子,靠種田為生。自從弟弟妹妹考上大學後,經濟壓力變大,父母選擇來重慶打工。如今母親在餐廳工作,父親工作不穩定。重慶的冬天陰冷凍骨,李念雙手長滿凍瘡。因殘疾不便,李念只能撿到一些薄薄的廢紙。她說:「每月一百元,想存著。

癲癇病發作頻率很高,幾乎每兩三天就會發作一次。在家發病時,母親會將筷子放在她嘴中避免把自己咬傷;在外面撿垃圾時犯病,怕嚇到別人她就自己蹲在角落裡等著熬過去。當從樓梯上摔下來將牙磕破時,她想過死亡。但隨即又想開了,覺得自己已經活了這麼多年,又有什麼好害怕的。

談起自己的願望,李念不敢說出口,覺得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最後她鼓起勇氣說:「如果以後有錢了希望在菜市場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攤子,每天賣菜,養活自己。」多麼簡單的一個願望對於她來說卻是不能實現的願望。

網友:其實我的朋友也有這樣的病,她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手術費是很高的。他們才是最需要國家貧困補助、殘疾補助的人啊!那些明明四肢健全,有能力找工作的人,就別來佔用他們的名額了吧!

國家富強,應該給殘疾人多些關懷,應該承擔責任的部門不要再漠視現狀。人生而有不平等,作為人希望她能夠有尊嚴的融入大家的生活。都說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希望你能堅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網友:哎!這種人和事為啥上不了新聞聯播?天天播些國外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太可憐了。請小編給個聯繫她的方式,我願每月支柱她一百,雖然錢不多但也是一片心意。還有些乾淨厚實的衣物也可以給她。至少能讓她過個暖一點的冬天。

網友:百姓寒疾無人問,戲子床事天下知,等我以後有錢了,一定做公益,哎~有時候窮也是一種痛苦。這句話時我的心是寒了的!人生正的需要正能量一點,我希望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相關焦點

  • 株洲癲癇病每月要多少錢的護理費
    核心提示:長沙和諧癲癇病醫院專家介紹,癲癇病每月要多少錢的護理費?癲癇病至今也算是讓人耳熟能詳的疾病了,不僅危害性大,而且也比較難治療,治療的過程還比較漫長。對於這種頑固性疾病,治療方法和治療費用。而對於治療癲癇費用來說,每個癲癇患者都不會很富裕,所以在治療上就會很有負擔,長期的治療費用也並非一筆小數目,那麼癲癇病每月要多少錢的護理費?
  • 就為養子一句「媽」 拾荒母親照顧癱瘓養子26年
    拾荒母親照顧癱瘓養子26年今年70歲的邱秀蓮老人右眼失明,為了照顧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腦癱養子,26年間,她靠拾荒為生,哪怕自己每天只吃一頓飯,也要確保兒子阿青每天能吃上肉。10年前,當腦癱兒子癱瘓在床時,邱秀蓮拖著病體為他端屎端尿,一切只因兒子一句「阿媽,我捨不得離開你。」
  • 女子靠拾荒維持生計 自學英語翻譯長篇小說
    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10月18日電山東青島市長島村有一名拾荒女子名叫袁英慧,靠著撿拾破爛,她每個月大概能掙兩百到三百元錢,基本可以維持生計。但在拾荒之餘,袁英慧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學習英語上,她還獨立翻譯過一本長篇小說及多篇短文,但是無處發表。
  • 為什麼要拾荒?「我能翻譯英文小說,拾破爛是為了養活自己」
    近一年來,袁英慧靠拾破爛維持生計,每月能掙兩三百塊錢。她偷偷溜到正在拆遷的房子裡,看看哪家還殘留值錢的玩意兒,比如窗戶護欄、整塊兒的玻璃、紙箱……她在廠子裡撿過寶貝——漢語大詞典,紅皮正版。說著,她拿出來那本詞典給紅星新聞記者看,嘴裡不停說「你看真好,真好」。
  • 青島拾荒大姐走紅:為英語離家出走 能翻譯英文小說
    當時職高不比現在,只能學習語文數學,以及自己的服裝專業,我只能在學校的書庫找英語教材來學習。自己不太感興趣服裝專業,性格又比較衝動不計後果,就在1992年肄業(專門學英語)了,當時如果知道現在這樣,就不一定會選擇肄業了。新京報:周邊對你堅持學英語是什麼態度?袁英慧:家裡反對我肄業,覺得我的做法不務正業。
  • 因相貌難看遭學校勸退,教育豈能「以貌取人」
    「學校怎能以貌取人呢?師風師德何在?」近日,記者接到爆料電話稱,3年前因大面積燒傷的麗水市青田縣仁莊鎮學生高龍鑫,今年初中畢業後被該縣的石門中學錄取。但就在他到該校報到後,因為相貌難看遭到學校勸退,無法繼續完成學業,讓這個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學生受到了二次傷害。
  • 拾荒大姐:學英語不後悔 想過正常生活
    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  為了學英語肄業和流浪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英語?  袁英慧:我初中的語文和英語成績都不錯,對英語也比較感興趣。1990年,我17歲考入青島市嶗山第一職業高中,學習服裝專業。
  • 青島拾荒大姐走紅 自學英語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當時職高不比現在,只能學習語文數學,以及自己的服裝專業,我只能在學校的書庫找英語教材來學習。自己不太感興趣服裝專業,性格又比較衝動不計後果,就在1992年肄業(專門學英語)了,當時如果知道現在這樣,就不一定會選擇肄業了。新京報:周邊對你堅持學英語是什麼態度?袁英慧:家裡反對我肄業,覺得我的做法不務正業。
  • 44歲「拾荒大姐」走紅 自學英語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除了在求學上苦頭倍吃,忍受了外界的異樣眼光和壓力,她為英語離家出走拾荒漂泊流浪。袁英慧說,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不後悔,並還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  為了學英語肄業和流浪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英語?
  • 44歲"拾荒大姐"走紅 自學英語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當時職高不比現在,只能學習語文數學,以及自己的服裝專業,我只能在學校的書庫找英語教材來學習。自己不太感興趣服裝專業,性格又比較衝動不計後果,就在1992年肄業(專門學英語)了,當時如果知道現在這樣,就不一定會選擇肄業了。  新京報:周邊對你堅持學英語是什麼態度?  袁英慧:家裡反對我肄業,覺得我的做法不務正業。
  • 靠自己的身體吃飯。」這三個女孩說得振振有詞
    有一個群體,她們想過著富足無憂的日子,但又不想自己努力工作,於是靠著自身的美色和青春,心甘情願的被有錢人包養,一個月拿著對方給的錢,買著名牌包包,穿著名牌衣服,出入各種高檔場所,過著表面上愜意舒適的日子。
  • 為英語離家出走的「拾荒大姐」丨自學20多年,最困難時撿衣服穿
    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有沒有開口說?袁英慧:有,除了自學,自己還跑去附近學校的英語角跟人交流。2006年一家培訓機構提供了我免費和外教交流的機會,我珍惜機會和外教交流,把之前學的瘋狂英語內容都用在交流上了,逗得外教哈哈大笑,說農村人也能把英語說得這麼流利。
  • 傳奇人物,靠「賣菜」打造電商獨角獸,估值500億,趕緊回家賣菜
    隨著發展這中間也出現了很多專業的平臺,有專門賣車的,有專門賣生鮮的,有專門賣書的也有專門賣菜的。他們不是如淘寶那種綜合性的平臺,而是更有針對性。做生意有高低之分,但是賺錢不分高低的。賣車賣珠寶能賺錢,賣菜也一樣能夠賺錢。就有這樣的一位傳奇人物,靠著賣菜打造了新的獨角獸,估值500億。美菜網一時間進入了大眾的目光中。
  • 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每天最繁忙的時候是早晨,又因攤位比較大,兩夫婦忙不過來,兩個人的母親都會在攤位上幫忙,經常還會有自家的姐妹或是自己正在讀護校的女兒來攤位上幫著做事。這個菜攤攤位大,幫手也多,每天也有固定的單位或是餐館的客戶,按平常人推斷應該是能賺錢的。
  • 拾荒老漢的文藝範兒:快餐廳每天堅持練字3小時
    一位穿著時髦的女孩道。順著女孩手指的方向,一位衣衫襤褸的老漢,安靜地坐在角落中,  這位老漢不為這吵雜的環境所擾,身邊放著幾個破袋子,戴著老花鏡,滿是老繭黑黑的手上握著一支老式鋼筆,僵硬的手指並不十分靈活,指甲蓋裡的黑泥透露著他所從事的職業,在一張褶皺且不十分乾淨的草稿紙上,慢吞吞地在寫著,時不時看看旁邊的字帖。  在攀談中,記者得知,他叫王志山,今年63歲。
  • 苦學英語20餘載,拾荒大姐火了之後有個願望……
    半島記者再次走進拾荒大姐袁英慧的生活,還原她自強奮進的人生經歷。「昨天有個上海的口譯老師聯繫我,如果我可以做商業翻譯,就能有可觀的年收入,他有個微信群可以幫忙聯繫,只可惜我不會用微信。」袁大姐現在使用的手機還是自己的侄子淘汰下來的舊手機,平時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
  • 苦學英語20餘載 青島拾荒大姐火了之後有個願望
    半島記者 韓金惠 「今天上午又有兩個記者要來採訪」,這兩天「青島拾荒大姐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的新聞讓住在城陽區古島社區的「翻譯姐」袁英慧火了。袁大姐的故事通過半島都市報官微發出後,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轉發,很快成為網絡上的熱點。
  • 山東堅強「漸冰人」:17年靠雙手養活媽媽姥姥
    本報萊州訊 今年32歲的任克章,身患「漸冰人」絕症17年,多次拒絕其所在西原村的低保,「固執」地堅持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一家。  「漸冰人「是當今最殘忍的一種絕症,發展到最後猶如活著的木乃伊,清醒的植物人,朝氣蓬勃的人會慢慢失去所有的運動能力,最終像被冰漸漸凍住一樣難以動彈,被國際醫學界稱為「漸冰人」。
  • 聽說大學生直播賣菜月入兩萬,朋友辭職去嘗試,一個月後就不幹了
    現在菜市場賣菜的大都是一些阿姨跟大叔,他們往往都是夫妻檔,一個檔口就養活了一家人,在很多人看來賣菜的利潤那麼低,兩個人也賺不到什麼錢的吧。不過就有新聞說大學生回家賣菜加上直播,一個月收入兩萬塊。>有位朋友就看新聞說有一位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回到了老家,在菜市場租了一個檔口,開始賣蔬菜為生。
  • 火車站附近,路人幫拾荒老人提行李送她回家,老人向他表示感謝
    生活小胡巴 原創首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步入老年的時候,可以頤養天年,兒孫在膝下承歡。有些老人確實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有些老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沒有家庭,沒有兒女,只能做一位漂泊的拾荒老人來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