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只要孩子一開口要什麼,長輩或者父母都會第一時間滿足他,但是也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哭鬧。
軍軍是我的大侄子,昨天嫂子帶孩子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可能男孩子有點淘氣,一到超市就喜歡玩捉迷藏,讓嫂子去找他,有時候怕孩子走丟,嫂子也會一邊盯著他一邊買東西,後來軍軍看上《植物大戰殭屍》玩具,因為前兩天我剛給他買了一套,又要買,嫂子就不樂意了。
嫂子說「小祖宗,家裡還有呀,軍軍:「我就要那套新的,不買我就不回去」
後面實在犟不過他,就給他買了,嫂子跟我說要是軍軍有穎寶一半聽話就好了。一不滿足就哭鬧,鬧得心都煩了。
殊不知,曾幾何時,穎寶也是那樣,甚至比軍軍還過分,之前仗著爺爺奶奶的寵愛肆無忌憚,一不滿足他的要求就去告狀,讓公婆給我施壓,或者直接摔東西,後面搬到我這裡,慢慢也就把他的性子改過來了。
因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哭鬧就是他們表達需求並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寶寶哭鬧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應。那麼我是怎樣讓他改變的呢?
1. 能滿足的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要堅持原則。
孩子還小,語言表達能力尚不完善,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哭鬧,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家長經不住孩子的哭鬧,隨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就相當於對於孩子的行為變相的獎勵,所以當孩子提出要求時一定要把握原則,能滿足的儘量滿足,暫時滿足不了的可以用恰當的方式延緩,比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原則性問題大人就應該堅持原則,否則他將來就會以哭來要挾家長。
2.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安慰。
告訴他媽媽理解他的感受,然後平靜的抱抱他,態度一定要溫和而堅定,不久他就會明白家長的底線,學會遵守規則,便放棄這種哭鬧的方式。
3.等孩子情緒平息後,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比如:「因為家裡已經有3個類似的玩具了,所以這次不能給你買。但爸爸媽媽依然愛你」。
一定要認真耐心地告訴孩子具體的理由,不能不回應不處理,否則孩子還是會心存不滿甚至留下心結。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兔小貝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