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黃昕
說起暑假,我們總會想到作業。對於暑假作業,我們的感情總很複雜。其實,暑假作業本身,並沒有過錯。我們抱怨得更多的,只不過是過量和不合適的作業。
那麼,怎樣的暑假作業才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潛能?怎樣的暑假作業,才更受孩子的喜愛?這個假期裡,準小學生、準初中生們,是不是需要一味地填鴨式超前學習呢?
本報特地請來了杭城中小學的名師們,向他們討教暑假作業的妙方。學生家長們,不妨學著借用幾招。
小學數學:
看奧運會寫數學小論文
布置者: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學軍小學
數學教研組長袁曉萍
今年,袁曉萍帶6年級畢業班,未給自己班上的學生布置暑假作業。不過,她4年前出的一道暑假數學題,已成學軍小學的經典題。
今年暑假,它又出現在學生們的暑假作業單中:看奧運會,就一項你感興趣的賽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比如統計知識,寫成一篇數學小論文,談談你對這項賽事的看法。
初看這題,學生們可能無從下手,沒有頭緒。不過,袁曉萍給出指點:
比如跳水,得分怎麼算?怎樣才能拿高分?可了解它的計算規則。比如,打羽毛球、桌球,誰跟誰打、贏的又跟誰打,可用數學的統籌安排,還可聯繫生活實際。其實很多賽事,都可用統計知識計算。
「布置一項好的作業,重點是看學生各學科的能力是否整合了。這道題,不僅用到數學知識,還需要學生自己去了解體育常識。另外,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評論評述能力,也是一種鍛鍊。」袁曉萍說。
這個假期,準小學生們如何尋找數學的感覺?
袁曉萍並不贊同超前學習,「現在,小學一年級老師比較苦惱,學生搶跑太多,他們無所適從。這就導致老師們不得不人為地拉高數學要求。其實,從長遠來看,這對學生的發展並不利。計算,只是數學學習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能力,需要在推理想像中訓練。」
她建議家長們買些積木、七巧板或拼接磁力棒,「這對孩子們的思維更有幫助。」
初中語文:
閱讀經典、編旅遊小報、寫讀書筆記
布置者:杭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語文教研組長屠美玲
杭州外國語學校學生的作文,總會「驚豔」到不少人。看過的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年齡不大,文辭倒老練,想法也深刻。」這其中有什麼奧秘?看過他們的語文暑假作業,也許你會明白。
杭州外國語學校初一新生語文作業,多為閱讀經典:
第一部分為基本積累,共分3塊內容。閱讀文言版的寓言故事《古代寓言選》,若找不到這本書,可從《孟子》、《墨子》、《列子》和《莊子》等書中,選出感興趣的篇章閱讀,並不要求每篇都讀。
閱讀文言版成語故事。讀完故事後,學生根據自己所理解的,對成語做出自己的解釋。不需拘泥成語翻譯,可翻出新意。
國學經典閱讀,千家詩、宋詞及經典小說如《紅樓夢》等。千家詩,學生可自選讀背與理解。
另外,初二學生,還要求看《史記》。從往年情況來看,初二學生已能讀懂這本書。
第二部分為閱讀名著,也分3塊內容。閱讀童話,但不同於小學童話,其寓意更為深刻,如《小王子》、卡爾維諾的《義大利童話》等。
作家回憶童年系列小說,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北島的《城門開》。
兒童眼光看生活和社會系列小說,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等。這些小說,用雙重視角(兒童與成人)敘事,讓學生們在作者的童年中,一窺社會。
第三部分跟生活結合,需要動手做。初一新生編一份旅遊小報,其中必須有自己的文字,可以是感悟體會,可以是地方風俗風情介紹。初三學生,做一個有關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調查報告,可從多個角度多層面分析選修課的意義作用以及個人對該課程的要求。如果無法做調查,學生也可以寫成《我心目中的語文選修課》,對課程的設置、內容、師資的配備、考測的設想等,提出個人的建議。
第四部分是常規作業,即寫隨筆和讀書筆記。
這份作業有個特點,怎麼做的過程,由學生自己把握。比如寓言故事,學生可以只讀一讀,也可寫寫寓意。
初中科學:
做社會調查,動手製作電子產品
布置者: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學科帶頭人、杭州市教壇新秀、
杭州翠苑中學科學教研組長鄧敬東
「現在很多家長總入誤區,一味地讓孩子上培訓班。其實,科學與生活聯繫非常緊密,社會調查、做實驗,都很重要。」鄧敬東認為。在動手實踐中,「學生們可對科學有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建立對科學的感情。」
鄧敬東建議做什麼樣的調查?比如,調查杭州市的自行車,「這是個大切口,具體調查哪個方面,由學生自己決定」。還比如,調查學校附近古蕩河灣的水質情況,「可以是水質的富營養化,可以是調查水生植物的分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還需自己查閱資料。
另一項,動手製作電子產品,可利用廢舊物做感興趣的模型。比如,水火箭、地球模型、分子原子模型、浮力秤、密度計和桿秤等。
對於初一新生來說,可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先從身邊事開始。比如,可觀察廚房中的科學現象,高壓鍋、電飯煲的工作原理。再如,家用電器是如何工作的,為什麼會跳閘,空調為什麼能製冷制熱等。也可以從喜歡的玩具入手,比如,四驅賽車為什麼往後一拉鬆手後,它就往前跑。
另外,鄧敬東建議,新初一學生的家長可給孩子買力學、電學或生物的實驗包,讓孩子們動手研究研究。他就給自己要上6年級的兒子,買了一份。「其實,孩子有很強的創造力。」鄧敬東說,「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對照說明書,自己上網查閱資料,組裝東西。」
初中數學:
運用統計圖表做社會調查、數學小實驗
布置者:省研究性學習優秀指導教師、杭州市第十屆教壇新秀、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杭州啟正中學數學老師鄭娟
往年,在常規的暑假作業之外,鄭娟還會讓學生們做社會調查,寫實驗報告,選題全由學生們自己定。比如,周圍的同學下學期做什麼事情,可做抽樣統計;比如,自己這一學期的學習波動情況,可做量表統計。這些社會調查,都需用到統計圖和統計表。這兩項,不僅是數學的重要工具,也可運用到今後的生活中。
在鄭娟看來,數學最重要的是工具體驗。問卷設計、調查,再到成稿時去思考如何處理和呈現數據的過程,能讓學生們更深切地感知數學。從中,也可體味到數學的樂趣與奇妙。
另外,鄭娟還會讓學生們做些小實驗。比如,一把米或一斤米到底有多少粒米;比如,如果每人捐1元,13億人捐的硬幣堆在一起,大概需要多大的空間。「估算能力、空間感、數感,很重要。其實,在生活中,也需要這些數學應用能力。」
初中英語:
初一新生預習1到6單元單詞、初二學生抓聽與說能力
布置者: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優秀園丁獎獲得者、省特級教師、
杭州採荷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顧群輝
對於初一初二學生來說,培養英語的興趣最為重要。這個假期,可如何培養?
初一新生,著重詞與句的訓練。溫習小學所學單詞,預習初一英語1到6單元的單詞。「1到6單元的單詞並不難,是與小學的銜接。」同時,口語練習也不可忘。回顧小學學過的everyday english即交際英語,操練日常生活中的英語對話。
新初二的學生,除了鞏固和預習之外,還需抓聽與說的能力。從今年中考及新課改後的標準可見,對初中生的聽力要求已提高,需聽懂自然狀態的英語,即自然語速與地道英美口音的英語。
那麼,如何訓練聽力?「其實,八年級教材中的聽力已足夠。」顧群輝認為。至於聽法,也有講究。「先純聽磁帶,如果聽不懂邊看材料邊聽。這樣反覆,直到拋開材料也能聽得爛熟。」顧群輝說,學有餘力的學生,可買配套的同步聽力再做練習。
說的能力,可先從記憶美文開始。背誦以前學過的小短文,結合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操練口語,組織5到10篇speech即演講。
另外,顧群輝還推薦了兩套閱讀材料,中英版的《心靈雞湯》及《最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