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裡,
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
應該就是如何讓孩子高效、主動、
保質保量地完成暑假作業。
家長想了很多招,
老師們也為學生們的暑假作業
開了腦洞、操碎了心。
其實,
培養學生暑假好的學習習慣,
有計劃、認真地完成暑假作業,
除了老師「遠程」敦促、監管,
家長的教育方法更直接關係到
孩子暑假裡的學習情況,
但家長們在監督孩子做作業時,
容易踩到4個「雷區」,
一起來了解
↓↓↓
暑假作業不能「盯」著寫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會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責怪孩子。
其實,在這種焦慮的氛圍中,孩子很難產生學習興趣。這時候家長的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
家長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父母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
01
低年級:
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或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一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改。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稱讚鼓勵。
02
高年級:
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檢查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暑假四大「雷區」,踩一個就遭殃
01
一次性把所有作業搞定
暑假期間,有不少孩子總想把暑假作業一次性搞定,然後就可以在剩下的大半個暑假毫無後顧之憂地玩耍。一次性把所有作業搞定,表面上看起來是不錯,任務也完成了,而實際上反而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因為,一次性將所有作業搞定的後果是:剩下的暑假,長時間無學習狀態導致知識遺忘較多,開學還會產生厭學心理,跟不上學習節奏,成績下降是必然的。
小編來支招
老師給布置的是一個暑假的作業量,這需要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完成,是希望孩子們不會因為假期影響學習狀態。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作業分量、分時間做好計劃,每天學習一些,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
02
只學喜歡的科目
在暑假學習中,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做優勢科目,為什麼?因為優勢學科無論是複習,還是做題都比較輕鬆;相反,弱勢科目艱澀難懂又毫無興趣,學習起來自然百般折磨。但越這樣做,弱勢科目就越拖後腿。
小編來支招
其實,暑假有大把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克服自己的弱點,讓自己的優勢科目越來越牢固。
建議為每個科目合理分配時間,優勢科目學習時間可酌情減少;弱勢科目學習時間可酌情加長,這樣既能保證優勢科目不落下,弱勢科目也得到了強化訓練。
03
只看書不思考
暑假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只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千萬不要只顧看書,不去思考也不去理解,不然最終後果是走馬觀花,過眼雲煙,幾乎沒有任何提高,就連加深記憶也無法做到。
小編來支招
鼓勵孩子在看書的時候自己多思考,多總結,多做讀書筆記,多將收集的作文素材應用到實際的寫作中去。
對於數理化的科目,溫習功課也不能只是過一遍就完事,還要多動手去做幾道題,多思考各個知識點,鞏固知識脈絡。
04
只做難題或簡單題
暑假期間,很多孩子除了鞏固基礎,也會開啟做真題模式,但有些孩子容易犯一個錯誤,成績好的孩子只做難題,成績差的只做簡單題,但是只做難題或者只做簡單題都不能有效提高成績。
小編來支招
做題的時候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每天給自己列一個計劃並落到實處,具體到做哪些題,計劃用多長時間。成績好的孩子要注意基礎鞏固;成績差的孩子要在基礎強化上,進行進階提升訓練。
暑假也能反映很多學習問題,稍不注意,孩子開學就有可能丟掉原本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成績也會受到影響。孩子在暑假玩無可厚非,但一定要保持學習狀態,並注重合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