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的時候,朋友跟我說他在門口等孩子,等了好久還不來,就打電話手錶,催孩子快點,孩子沒一會就出來了。
結果剛走幾步,孩子說忘帶了數學作業,朋友著急回家就對孩子吼:
「真是丟三落四,剛才收拾書包的時候怎麼不帶?每次都磨磨蹭蹭的、笨手笨腳!」
孩子聽完,眼睛立馬紅了,還是一本正經的說:
「媽媽剛是你在催我,才忘帶的作業,而且我只有今天出來的比較慢,是因為老師在跟我說書法比賽的事,我也沒有笨手笨腳,每次都會把書包收拾的很整齊,所以你不能這麼說我。」
說完就氣呼呼的回去拿作業了。
朋友跟我說她當時就愣住了,她從沒想過自己說的話對孩子影響會這麼大,自己會說出這種傷人的話。
這個孩子是能當著父母的面表達出來的,還有很多孩子不表達,封閉自己,不跟家長交流,甚至出現對抗的情緒,叛逆等。
什麼是語言暴力?
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你怎麼這麼笨?腦子讓豬吃了」
「天天毛手毛腳,你就是個闖禍精」
「每天都拖拖拉拉,趕緊去寫作業」
「讓你髒死了,天天弄髒衣服,知不知道給你洗衣服要累死個人」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能不能跟人家學點好?」
咱們當父母的,沒有一個不愛孩子的,但是我們在很多不自覺的時候,會以愛之名,說出很多傷害到孩子的話,像刀子一樣,深深的扎在孩子的心裡。
孩子可能多年之後都在承受這些話,這些「標籤」的折磨,活在陰影之下。
哈佛有個教授從09到18年一直在帶領自己的團隊研究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發現:
語言暴力會影響大腦結構,不僅會導致人的語言理解力的下降,還會影響智商,而這種傷害很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那怎麼樣能夠避免說出傷害孩子話呢?
尤其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我們要先冷靜下來,然後這幾點建議給你:
1.接納孩子,期望簡單化
不要要求孩子必須完美,這是不理智也是不可能的。
孩子都沒有要求我們是完美的父母,我們憑什麼要求他是完美的孩子?
2.發現閃光點,多鼓勵孩子
我們都說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的興趣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有幾個孩子天生喜歡彈鋼琴,孩子喜歡的是聽到媽媽的肯定,你彈鋼琴的樣子真帥,老師說你彈鋼琴進步了不少呢。
所以學鋼琴再累,孩子也會堅持下去,就是為了得到別人尤其父母的肯定。
3.做到溫柔而堅定
溫柔而堅定,溫柔說的是對孩子尊敬,堅定說的是堅持原則。
比如提前就某些行為,與孩子制定好規則,在違反時,要有一定的懲罰。比如,不可以吃最愛的零食。
如果他做的好,也一定要給足獎勵。
比如孩子跟你頂嘴,你生氣了。
溫柔而堅定的處理辦法是,先走開去另一間屋子。等大家情緒都平復了,你可以找孩子談一下:
「寶貝,很遺憾你生這麼大氣,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剛才的做法。今後,每次你不尊重我時,我都會暫時走開一下。
我愛你,願意和你一起,因此當你覺得能夠尊重我時,就來告訴我,我很樂意和你一起找出解決你怒氣的辦法。」
我們總會下意識的批評指責孩子,但是我們管教孩子的目的,是希望他更好,多提醒自己不要被情緒掌控,你肯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
更多母嬰知識,請加微信:fuling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