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1、劉總您好,瑞鵬寵物現在已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項目,您作為瑞鵬寵物最早的投資人,5年前投資的時候瑞鵬規模應該還很小,資本市場也沒開始關注這個領域,您當初是如何慧眼識中瑞鵬和投資瑞鵬的?
對,確實是五年前投資的時候,寵物行業還沒有被資本市場關注,瑞鵬當時也只有20幾家店,都在深圳、廣州。我跟瑞鵬寵物創始人彭永鶴董事長和管理團隊第一次見完面,我和我的合伙人生立軍就決定投資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在國外呆過,了解寵物行業在發達國家的規模和體量,中國的寵物行業剛剛開始,前景巨大;第二呢,就是企業創始人的素養,瑞鵬創始人彭總是一個非常值得信任的人,並且非常具有企業家精神,彭總是寵物醫生出身,但是他同時具有開闊的企業家思維和胸懷,這是非常難得的,尤其在一個專業服務行業,這更是至關重要;第三呢,瑞鵬的管理團隊已經形成,團隊核心成員在一起合作已經多年,並且公司已經形成了非常獨特的企業文化,非常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第一次見面我就被瑞鵬的企業文化所打動和感染;第四呢,瑞鵬的連鎖商業模式已經初具模型,從選址到服務標準到財務內控,都已經形成一套規範的運作模式,這對連鎖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基於以上的一些因素,我覺得已經可以作出投資判斷了,極富前景的行業+優秀的企業家和團隊,足矣。
2、最近幾年寵物行業在資本的推動下迅猛發展,您如何看待資本介入對寵物行業的影響?
寵物行業這幾年在資本的推動下迅猛發展,速度實際上是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們剛投資的時候,瑞鵬非常低調,希望資本的關注不要來得太快,我們能夠有幾年的低調發展期。但也確實沒辦法,資本很快就關注到了這個行業,包括高瓴、高盛都開始投資、布局這個行業。資本介入後,整個行業快速加速,大家開始跑馬圈地,行業跨步進入整合併購時代,行業很快形成幾大巨頭;第二個呢,行業從設備到技術、到人才都有很大的一個升級。資本的推動使得這個行業加速成熟。這也是一個中國的特色,往往在西方要經過幾十年成熟的行業,在中國可能就是幾年、十年就完成了。另外,過程中資產價格被推高,人力成本也被推高。但非常幸運的是,寵物醫療行業的領軍人物都非常具有情懷,都能為這個行業的健康長期發展負責,像彭總、劉朗總一直都在講要打造一個健康的寵物醫療行業生態,使得行業能夠長期健康發展。大家也看到相關的媒體報導了,春節前瑞鵬集團和高瓴旗下寵物板塊宣布合併,可以說這是行業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步,避免惡性競爭,做大龍頭企業,塑造健康生態。所以,總體來講,資本的介入應該來講是利大於弊。現在已經是一個不能迴避資本的時代,資本能迅速的聚集資源,如果不能很好的正視和利用好資本市場,企業可能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所以,對企業家來講,正確的認識資本、好用資本將是非常關鍵的能力。
3、您作為瑞鵬寵物最早的投資人,一直陪伴公司的不斷壯大發展,到今天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項目,能談談您中間的感受嗎?您是如何看待投資人和企業之間的關係?
從最開始接觸到現在已經五年多時間了,一直陪伴著公司的發展。我一直秉承著一個投資理念,就是「做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的陪伴者」。我一直認為,投資人跟企業之間不是一種博弈關係,而是一種互相成就的關係,投資人通過財務資本和智力資本來幫助、成就企業,企業通過自身的成長和價值增值來成就投資人的投資回報,所以是一種相輔相承、互相成就、創造價值的過程。投資人一定要為企業創造價值,要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企業。所以,我這些年一直堅持這種少而精的投資理念,投資數量不多,但是投完以後要跟企業走得很近,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去幫助企業,從資本市場的經驗傳遞,到為企業家提供的他山之石的借鑑,甚至團隊建設的潤滑劑等等。所以這一路走來,確實是跟管理團隊走得很近。所以,投資人跟企業家之間,一定要建立一種互信、互補的合作關係,找好自己的定位,資本是服務實業的,實業是根本,企業家是根本,定位一定要清晰,不能越位,互相信任,彼此成就。
4、您作為一名傑出的資深投資人,好像每隔幾年就會投出一個高成長的明星項目,您能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投資成績嗎?您是如何做到的?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幸福,看著自己投資、幫助的企業從小長到大的過程,看著它們成為市值百億的大公司,是我內心最幸福的事情。從開始的西部水泥,最初接觸公司的時候,只是一個在陝西蒲城的產能150萬噸的小型水泥企業,在我們的幫助下,企業先是在倫敦上市,後來又轉板到香港,現在已經成長為產能3500萬噸的全國大型水泥企業。超威動力,現在已經佔據了電動自行車電池40%以上的市場份額,每10輛電動自行車裡就有4輛裝了超威電池,銷售額已超過200多億。到後來的沃森生物,我們投資的時候企業剛剛拿到生產批文,現在公司已經成為疫苗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市值已接近300億。到今天的瑞鵬,公司已經成長為1000家寵物醫院的大型寵物醫療集團,成為寵物醫療行業絕對的領軍標杆企業,整個寵物行業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有這些,都讓我有很強的幸福感,不僅僅是因為有很好的投資回報,而是來自於價值創造的滿足感,作為投資人,很欣慰參與了這麼多優秀公司的發展,參與、鑑證了這麼多行業的發展歷程,為社會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所以,我覺得這些投資成績的最根本原因在於我們處在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經歷了完整的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經歷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高的經濟發展階段,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各行各業快速發展,這中間本身就孕育了非常多的機會,所以首先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第二個呢,我覺得做為一名投資人,除了大量的研究、調研以外,直覺和嗅覺非常關鍵,就是對趨勢和人有一定的靈敏度,我們在市場上都會接觸大量的項目,如何從這麼多項目中能敏銳得判斷、捕捉到那些高成長的未來之星,我覺得兩點非常關鍵,一是對行業和趨勢的前瞻性判斷和直覺,二是對人的判斷、人性的體悟,就是找到有潛力的行業、有潛力的企業家。第三個呢,就是做堅定的價值創造者,克服投機心態,這些年我越來越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你的直覺擔心會發生的事情一定會發生,沒有價值創造就沒有回報,即使有,也只是曇花一現,投資是一種正向回饋,堅定的創造價值,該發生的事情一定會發生,回報是早晚的事情。
5、當前的資本寒冬,您認為是最好的時候還是最壞的時候?有沒有最看好的投資領域?
任何的好壞都不是絕對的,好裡也蘊含著危機,壞裡也孕育著機會。經濟環境好的時候,泡沫就會慢慢出現,資產價格會被推高到離譜。現在的所謂資本寒冬,我覺得也不完全是壞事,投資人的心態會回歸,價格會回歸價值,創業者的心態會回歸,重心會回歸實業的本原。所以,從投資角度看,資本寒冬反而是投資的好機會,當然這也需要極強的勇氣和耐心。至於行業呢,我覺得中國發展到現在階段,粗放式的發展階段已經結束了,各行各業都出現了過剩,所以傳統行業確實機會不多了,後面就是要靠創新和升級了,新技術、新模式、新創意,跨界、融合、品質,這都是未來的趨勢。至於說特別的行業呢,醫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都比較看好,另外比較看好文化創意產業。中國經濟到了一定程度,物質需求已經被相當地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必然會大大增加,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相應的文化產業會有很大的發展,這也是發達國家驗證過的經濟規律和現象。
6、科創板漸行漸近,這是中國資本市場跨時代的一大步,您如何看科創板?有什麼建議?
科創板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中國確實是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必須要用創新來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升級和進一步發展,而創新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所以科創板能對整個中國經濟轉型起到一個推動和示範的作用,甚至於培育出新的具有帶動力的產業和龍頭企業。第二呢,我覺得科創板的註冊制也會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帶動整個資本市場進入到更加市場化的階段。所以我覺得意義非常重大啊。現在關於科創板的討論已經很多了,我覺得科創板要搞好,核心還是要遵循市場化的規律,處理好監管和市場的關係,不走老路,真正用創新的機制為創新的企業打造創新的資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