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區高空墜物事件,嫌疑人已被抓獲

2020-09-21 Climber

據報導,在9月14日凌晨,深圳一小區突發高空墜物事件,差點砸到了過路的行人和車輛,所幸的是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從高空拋東西的嫌疑人陳某已經被警方抓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


據警方透露,陳某當天在家裡喝了酒,醉酒後從住在24樓的家中先後5次拋下物品,其中包括重達15千克小推車、兩個直徑大概是20釐米的啞鈴、鐵餅等東西,還有一些散落的垃圾,據目擊者稱,當時一名過路的女子跟旁邊的車輛差點被砸中,幸運的是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據陳某的妻子稱,當時他們發生了爭吵,對於陳某高中拋物的事情並不清楚。據陳某表示,當天就是心情不好,在家中喝了點酒,對自己後面做的事情也都忘記了。目前,陳某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依法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據陳某的妻子稱,當時他們發生了爭吵,對於陳某高中拋物的事情並不清楚。據陳某表示,當天就是心情不好,在家中喝了點酒,對自己後面做的事情也都忘記了。目前,陳某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依法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相關焦點

  • 深圳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屢禁不止,為哪般?
    高空墜物又傷人!5月11日晚上9點左右,深圳的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六個月大的女兒去海上世界散步,在經過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時,幾瓶桶裝物從高空墜落,砸中女嬰頭部,女嬰當場嘴唇發紫。隨後,女嬰被緊急送深圳市兒童醫院救治。
  • 暴風雨致小區外牆燈管搖搖欲墜 高空墜物重在預防
    高空墜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近日在深圳發生的一起「高空玻璃墜落砸到5歲男童,導致身亡」的報導,又將這一城市巨大隱患推上風口浪尖,引發全民關注。6月23日,城區金穗小區業主劉女士向記者反映稱,由於前一晚暴風雨來襲,導致該小區1號樓外牆的一根亮化燈管其中一頭脫落,整隻燈管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十分危險。
  • 深圳又現高空墜物傷人 「天上」飛來洗髮水砸中6個月大女嬰
    本文轉自【金羊網】;深圳又現高空墜物傷人事件。5月11日晚9時許,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望海匯景苑小區,兩瓶洗髮水突然從高樓落下,砸中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致其頭骨骨折,後腦勺變形。5月14日,嬰兒病情突然加重並出現抽搐,被送入ICU病房搶救,目前已轉入普通病房。
  • 如何防止高空墜物?深圳有代表建議定期檢查窗戶,嚴防墜物傷人
    「對蓄意或無意的高空墜物事件,都應有相應的追責機制」......懸在城市高空中的危險如何化解?7月10日,深圳市羅湖區2020年「窗戶安全日」系列活動黨群座談會現場,市、區兩級人大代表表示要強化嚴防墜物傷人常態化治理,強化保障機制,有效減少和遏制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發生。
  • 銀川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這次是鋁塑板,一3歲幼童就在旁邊……
    近日,銀川市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塊約2平方米的鋁塑板從天而降,險些砸中一名3歲女童。不少小區業主表示,近期發生的多起高空墜物事件讓大家十分敏感,對老舊小區的安全問題頗為擔憂。誰來守護市民的「頭頂安全」,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2單元頂樓的鋁塑板已脫落的所剩無幾。
  • 深圳墜窗案男童家屬索賠超500萬!防高空墜物,這個小區的做法值得借鑑
    家屬或索賠超500萬連續三天,就賠償方案,被砸男童家屬與小區物業方面先後進行了三輪商討。據深圳特區報報導,17日下午,在第一輪協調會上,男童家屬提出希望參考2018年3月東莞女嬰被高墜蘋果砸傷案賠償。男孩母親因患疾已無法再生育6月16日,ICU門外的孩子父親神色凝重,緊緊握著孩子母親的手男童親屬介紹,早些年,孩子母親被診斷患有疾病,已無法再生育。事情發生後,她的情緒一直很不穩定。孩子去世後,她更是一蹶不振,目前還在醫院休養治療。
  • [青田]高空墜物傷人何時休? 律師: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深圳、南京等地相繼出現高空墜物事件,有人被砸中緊急送醫,也有人被砸中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面對突然而至的意外,人的生命如此脆弱,人們在惋惜生命的同時,也對高空墜物發聲指責。高空墜物事件看似遙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日前,就有市民在「青田網絡問政直通車」上反映,在鶴城街道校場路,有花盆從居民樓二樓墜下,所幸沒有傷到路人。
  • 高空墜物砸死人 蕪湖一小區96戶居民成被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10月4日,蕪湖綠地伊頓公館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名騎電動車男子被空中墜落的紅磚砸中後腦勺,當場死亡。案發後,受害人家屬一直找不到肇事者,不得不將緊鄰案發地的28號樓一單元(除一樓外)96戶居民及小區物業和開發商作為被告起訴。
  • 頭頂上的炸彈:中國高空墜物為何總是攔不住?
    意外墜物接二連三,除去自然意外之外,高空墜物的案件,很大一部分肇事者是「熊孩子」。「12歲男孩天台玩耍失手扔下磚頭,砸死一名女嬰」;「3名六年級學生14樓扔石頭玩,一嬰兒被砸骨折」;這一樁樁意外和過失事件背後,全是血淋淋的教訓。
  • 1歲女嬰被高空墜物砸死,兇手不僅是那個鐵球......
    ,大部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今年5月11日,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盤點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高空墜物事件,就會發現,相對於天災來說,更多的是人禍。更無奈的是,有的時候,根本抓不到「真兇」。 2019年5月15日下午,深圳一歲半女孩在小區玩耍時,突然被樓上掉下來的一個未喝完的飲料瓶砸中頭部,當場就頭破血流。
  • 龍崗荔枝花園現高空墜物,一男子被定型髮膠空瓶砸中 滿臉是血
    原標題:深圳又現高空墜物,一男子城中村被砸滿臉是血南方網2019年11月26日訊 11月26日上午8時30分許,深圳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內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一男子被砸受傷送院治療,高墜物疑為一定型髮膠空瓶。
  • 高空墜物好追責,高空墜狗怎麼說?
    這次高空墜狗事故,讓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一、高空墜狗只是高空墜物中較為特殊的一種,高空墜物到底有多可怕?以一個10層的花盆為例:花盆落地時動能=質量×重力加速度×高度,1千克×9.8米/秒×30米=294焦耳。294焦耳是什麼概念?
  • 高空墜物頻頻致人傷亡,不是靠監控就能防
    近日,高空墜物事件頻發。6月19日,江蘇南京一10歲女孩被8歲男孩從高空扔下的物件砸中,血流不止;而此前的6月13日,深圳一5歲男童被高空墜落的玻璃窗砸中,最終不幸身亡。其實,多年來城市高空墜物屢見不鮮,有意拋擲有之,無意掉落也不少,墜落物也是千奇百怪,但往往威力巨大,害人不淺。
  • 濟南一小區天降3個啤酒瓶!嫌疑人被依法刑拘
    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民警在排查後帶走一個啤酒瓶。針對此次高空墜物,濟南槐蔭區臘山派出所民警於7月18日中午進行了入戶排查。不過,事發居民樓在當天16:28、16:39、17:14再次發生三起高空墜物,墜落物品分別是花生油桶、料酒桶、洗髮露瓶,好在事發時沒有居民路過,沒有導致人員傷亡。這意味著,在一天之內,事發居民樓接連發生了5起高空墜物。
  • 深圳一小區發生高空墜窗,男子抱娃狂奔躲過一劫
    事件經過2020年3月23日,深圳一小區發生墜窗事件。根據該小區物業管理處張貼的溫馨提示,事發在小區A8棟高樓層,墜窗原因是:一高層住宅入戶陽臺門窗因窗戶下端滑軌脫落,導致一扇窗戶墜落,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一段網友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這次「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多虧一位父親的細心與靈活反應。
  • 高空墜物扔菜刀!獲刑1年10個月
    高空拋物、墜物,看起來可能只是小物件,但是其威力驚人,僅僅一個30克的雞蛋從25樓落下即可致人死亡。而隨著城市高層建築物的增加,有意或無意的高空物品墜落,導致人員傷亡的悲劇更是屢見不鮮。7月21日,成都青羊區法院一審宣判了高空拋物入刑後在成都的首案。女子周某某因從10樓家中扔出一把菜刀,被判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獲刑 1 年 10 個月。
  • 民法典解讀|高空拋物墜物,誰之責?
    高空拋物、墜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維護公眾「頭頂上的安全」成為社會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漫畫製作:楊慧《民法典》關於高空拋物、墜物相關內容的修訂,最大程度體現了《民法典》修訂原則:保持民事法律制度連續、穩定的前提下,採用「創新」與「整合」協調搭配,體現立法的前瞻性和開放性,有效回應時代需求。
  • 高空墜物、自動門夾人,作為物業或使用方應該注意哪些
    高空墜物砸傷砸死人事件屢屢發生,自動門(自動旋轉門)夾人事故也是頻繁發生。那麼作為物業或使用方應該注意哪些?2019年6月13日上午,深圳福田區一小區發生慘劇,一小男孩在小區內與母親同行時,被從20樓墜落的窗戶砸中。
  • 高空墜物判例:無主墜物「全樓」補償,有肇事者被判過失犯罪
    廣東深圳五歲男童被20層高空墜落的窗戶砸中身亡事件發生一周後,6月19日下午,江蘇南京市鼓樓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名放學回家的女童在家門口被砸傷頭部。  警方通報稱,是一名8歲男孩高空拋物所致。男孩還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按法律規定,其家屬要承擔對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並要對男孩嚴加管教。  高空墜物被不少網友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
  • 從塑料瓶到滅火器,治理高空墜物不能光靠攝像頭,仍需立法跟進
    然而好景不長,僅過了一個月,杭州一小區安裝404個監控難阻高空墜物的消息便登上熱搜。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要想根治高空墜物,未來還有多少路要走,還有多少方式需要嘗試。記者看到,4號樓電梯間的牆面上,有居民自製了告知書,一方面用4號樓的實例來說明高空墜物的嚴重性,另一方面用近來外省市發生的多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從法理上、情理上講明這一行為的危險性。「太危險了,真得重視,不管是居民還是租戶都應該看看。」正在等電梯的居民們看到這些告知書,不住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