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豪,機械自動化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導師為江志剛教授,目前以第一作者已發表2篇高水平SCI/SSCI論文;獲國家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多項獎項;獲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三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商業組專項賽一等獎,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國家三等獎等國家級獎勵4項,省部級獎勵2項;獲發明專利公開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在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同學互幫互助的校園環境下,他嚴格要求自身在思想、生活、學習、學術等方面不斷努力。
2018年9月,黃文豪成為武漢科技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當時,對於自己的新身份,黃文豪即緊張又興奮,在他看來,研究生學習生活過程中,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操作技能需要提高,更重要是怎樣做人和做事以及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從研一到研三以來,黃文豪始終保持著都兢兢業業,勤於思考,並始終以「努力做好一點一滴」作為工作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段時間後,他發現成績和能力並沒有很好的提升,於是,他開始思考原因所在。「要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合理具體的分配階段性任務並及時督促、檢查,要明確目標和任務,堅定信念、不負光陰不負己。不斷發散思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江志剛教授語重心長的一段談話後,黃文豪發現,學習方式以及學習規劃是很重要的,事情最好應該多做打算,提前做準備,這樣既能夠保證效率,也能在遇到問題之後冷靜沉著的面對。
從剛開始跟著師兄學習論文中的問題解決方法、模型建立及仿真,到自己獨立查閱文獻,針對研究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進而構建模型進行仿真並不斷的改進,最後發表論文。黃文豪說:「我體會到了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得過程可以帶給人很大的滿足感!」
黃文豪在重慶大學舉辦的國際會議
The 2nd YRIB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的會議演講
「生命如河流,奔向大海,像水一樣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不斷的衝破障礙,當時機不到的時候把自己的厚度積累起來,當有一天時機來臨的時候,就能奔騰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在人生格言上,黃文豪這樣寫道。
2019年,工作室裡,6個學生,黃文豪第一次走上了競賽的道路,創新想法不夠成熟、競賽經驗匱乏以及知識積累不足,團隊遇到了難題。「只要你想去解決,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遇到挫折之後黃文豪並沒有氣餒,汲取優秀作品的經驗,在江志剛教授以及師兄們的指導之下,他領會到了如何去做好一個作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機械製造業對機械加工的精度、能耗及其過程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切削液的使用對切削加工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加工質量和刀具使用壽命等非常重要,但是,切削液的大量使用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包括大幅度提高加工成本、嚴重汙染環境、直接危害到身體健康和廢液處理相關費用。
黃文豪和他的團隊提出要研製一種自適應少切削液加工控制系統,實現切削液適量供給的同時降低加工成本、減少能源消耗,並能夠根據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對加工過程中切削液的需求進行自適應控制。該系統可為量大面廣的機械加工過程實現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持,有助於實現產品製造過程的綠色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經過團隊數月的不懈努力,在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並且解決問題之後,成功做出了作品,該作品獲得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三等獎,這是黃文豪成功做出的第一個項目。
黃文豪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辦的第一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國賽現場
最讓人頭疼的階段,莫過於論文修改。2019年上半年,黃文豪早早的完成初稿,不曾想,江志剛教授仔細審閱,初稿論文差點被「槍斃」。論文面臨大幅修改,大半年的時間,他放棄休息天,靜下心來修改論文,幾度修改打磨,曾一度想過放棄這篇論文,另起方向。所幸,黃文豪一路堅持下來,咬牙挺過了最痛苦的階段。
在江志剛教授及各位老師的悉心帶領下,黃文豪不斷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及申報,使其學術研究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升,以第一作者在本研究領域一共發表了2篇分別被SCI和SSCI收錄的論文,獲各項專利授權/公開共7項。
回首研究生生涯,黃文豪感慨道:「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悲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未來究竟是什麼我現在還不能肯定,將眼前的路走得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排版 / 張馨怡
出品 / 「研途之聲」網絡工作室